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現

“遼國公主?”

高嘉疑惑地眨了眨眼睛,她雖然年紀小,但是對很多事情還是心裡有數的。當初在街頭閒逛的時候,這種流言蜚語她也聽過不少,想不到遼國明裡嫁公主不成,居然暗地裡把人送過來了?她一邊在心裡左右盤算,一邊瞧着裡頭那三位金枝玉葉。

趙婧和趙芙已經算是皇族公主中頗有姿色的了,但和那位遼國公主一比,立馬被比下去幾分,怪不得人家能夠有信心把人送到大宋東京城來。只是,後宮中哪位娘娘是省油燈,這遼國公主就有信心一定能夠站住腳跟?想到這裡,高嘉的臉上不禁露出了一絲促狹的微笑——看來,後宮又有熱鬧可看了,那些娘娘一旦同仇敵愾起來,恐怕這位遼國慶安大長公主未必能夠佔上風呢!

她在這裡胡思亂想,那邊趙婧和趙芙卻已經選得差不多了。由於她們看慣了金飾以及各式各樣的寶石飾品,今天挑的全都是銀飾。而這些東西價錢便宜,她們每人都挑了十幾件,最後的總價不過九十三貫,這也使得她們倆大呼便宜。殊不知掌櫃已經猜出了兩人的身份,兼且又有東家的女兒拍胸脯付賬,所以他乾脆給了個八折。

趙芙眼尖,發現高嘉不在,立刻站起來四處張望,這下立刻便看到那邊側門處,高嘉正站在一箇中年人的身邊。見此情景,她先是一陣疑惑,隨後立刻臉色大變,連忙拉了拉身旁趙婧的衣角。

“怎麼了?”

“姐姐,你看,那個是不是高相公?”

趙婧嚇得差點把手中的簪子丟落在地,連忙擡眼看去,仔細辨認了半晌,她一時也無法確定,但是一想到高嘉老老實實地站在那男人身邊↓心裡漸漸確定了七八分。

“肯定是高相公!”

一聽到這句話,趙芙頓時苦了個臉:“姐姐,這可怎麼辦?”

兩人正在那裡大眼瞪小眼,心有定計的高俅卻笑吟吟地走了過來,先是和掌櫃點頭打了個招呼,然後便對趙婧和趙芙躬身一禮,慌得兩人連忙起身還禮不迭。

高俅見兩女身後的皇城司衛士也上來行禮,便微微點了點頭。示意他們不要拆穿自己的身份,這才轉過身來上下打量了耶律燕一番。而此時,耶律燕感覺到事情有所變化,也就順勢站了起來′然她從不認得高俅,但是在潛意識中認爲對面那兩位是公主的情況下,又見到剛剛互相行禮那一幕,她自然把來人歸到了大宋朝中高官的行列。

這麼年輕,身份又如此不尋常,除了宮中那位天子,便只有唯一一個可能了。

耶律燕一想到門外那些開封府的人。立刻知道自己地身份無法隱瞞。再加上她從來就沒打算隱瞞這些。因此便直截了當地頷首道:

“遼國慶安大長公主耶律燕,見過高相公。”

這句聽上去平淡無奇的話讓在場大多數人都大吃一驚,趙婧和趙芙更是像見了鬼似的。想當初。遼國送人來和親的事在宮裡傳得沸沸揚揚,就連她們這些無關人等也聽到了各種版本的消息,甚至還有說那位大長公主長得如何醜陋,性情如何暴躁的。可是,誰會想到今日偶然一次出宮,竟然會遇到這種事情?

趙婧和趙芙在那裡面面相覷,那金銀鋪的掌櫃也在那裡呆愣愣的。

好嘛,一天之中接待了三位公主,試問天底下有哪個鋪子有這樣地榮光?要是消息傳揚出去,那些達官貴人還不得更加趨之若鶩?早知道如此←剛剛就不該怠慢這位遼國公主。

對於耶律燕的直陳身份,高俅也沒有多大驚訝。從耶律燕單身前來,以及上次面對開封府推官黃明時的鎮定自若,他便可以判斷,這位遼國公主絕不是那種輕易妥協的人,心有主見不說,怕是和遼國政局還有所關係。現如今,他起初的判斷不禁有些動搖,是否要試探一下這位慶安大長公主?

腦中轉過幾個想頭之後←臉上的笑意便更濃了:“大長公主輕車簡從地來到我大宋東京城,似乎有違禮數吧?若是傳揚出去,反倒成了我大宋不懂得待客之道!”

耶律燕瞥了瞥那邊的趙婧和趙芙,輕描淡寫地道:“本宮也是沒有法子,原本是心焦兩國和談久久未成,所以貿貿然進了大宋,誰知道我前腳剛到,蘭陵郡王卻已經走了,這兩邊失之交臂,本宮只有先來了東京城。高相公責本宮不知禮數,本宮也只好認了。”

聽耶律燕如此狡猾地避重就輕,高俅也不好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纏,只是,眼下未得趙佶允准,他也不能把人安置在客省或是四方館,因此太過深入的話也就不好在這裡多談。畢竟,趙婧和趙芙全都是不管國事的人。

當下,他又寒暄了幾句,便命兩個原本隨侍趙婧和趙芙的皇城司衛士送耶律燕回去,等到她一走,他纔對趙婧和趙芙道:“榮國公主,嘉國公主,遼國這位慶安長公主在東京城地消息,你們回去之後切勿泄露。此事聖上自有決斷,貿貿然傳開了去,不僅會幹礙政局,同樣也會令聖上不好回圜。”

趙婧和趙芙最怕地就是高俅追究她們私自出宮一事,再者,她們在深宮受女官教導多年,哪裡會不懂得這些規矩,當下連連點頭。而高嘉便在這個時候跳了出來,自告奮勇地要送兩位公主回宮。高俅少不得又耳提面命了幾句——兩位公蛀是放心的,但是,自己這個寶貝女兒興風作浪的本領,他也着實不敢小覷。

“事情攤開了之後,你到後宮去說什麼,我也不管你,只是這一次你別再惹禍!”見高嘉眼珠子滴溜溜直轉,腦子裡不知在想什麼,高俅頓時大感頭痛,“算了,我和你一塊進宮!”

見被爹爹識穿了把戲,高嘉頓時無趣得很,只得怏怏地隨着父親出了門。依樣畫葫蘆地給趙婧和趙芙穿上了小黃門地衣服之後,一行人順順利利地進了宮。高俅不便於去後宮寧豐堂,遂命兩個皇城司內侍護送一程,自己則帶着高嘉徑直去了福寧殿。

聞聽高俅和高嘉一起來見,趙佶不由心中一跳,本能地生出了一股不祥的預感←這個皇帝每月至少微服出宮一次,有時去品嚐京城酒樓的美食,有時則是到市井之中聽聽閒話,有的時候則是去買些小玩意或是去道觀佛寺逛逛,而其中作陪最多的則是高俅。現在他不僅自己偷偷出宮,還慫恿兩個侄女這麼做,高俅不會是來興師問罪的吧?

不過,這一次的始作俑者可是高嘉這個小丫頭,和朕無關!

趙佶打定主意之後,便命內侍傳進兩人,見高俅果然是面沉如水,而高嘉則一幅垂頭喪氣的樣子,他更是證實了心中判斷。

饒是如此,他還是裝作沒事人一般地問道:“伯章,匆匆來見有什麼要事麼,還得帶着嘉兒?”

見趙佶一句話把事情推得乾乾淨淨,高俅也懶得在這件事上多費口舌,卻擡眼掃了掃四周的人。此時,趙佶連忙一揮手道:“你們都退下!”

這當然不合規矩,但在場的人無不是宮中老油子,見狀哪裡會違逆,躡手躡腳退得一乾二淨,須臾之間,殿上便只留了這三人。

“聖上,榮國公主和嘉國公主出宮地事,可是聖上允准的?”

“伯章,這嘉兒向朕苦苦哀求,朕想兩個侄女生來就沒有出過一回宮,允了她們也只是一時心軟而已,你一向在這種事情上不拘小節,想必不會讓朕去處罰兩位公主吧?”趙佶乾脆一上來就把話扣死了,又連連給高嘉打眼色。

“這點小事,臣自然不會在意。只是,今日榮國公主和嘉國公執遇上了不該遇上的人。”高俅一句話說完,不等趙佶有所反應便補充了一句,“她們今天去了一家金銀鋪,恰好遇上了遼國慶安大長公主。”

“呃?”這下趙佶是徹底詫異了。何謂無巧不成書,這大概就是其中一個例子了←思來想去,突然開口問道,“聽伯章你那麼說,想必是見過那位遼國公主了?”

“不錯。”高俅苦笑一聲,低頭看了看神情自若的高嘉,不由暗自慨嘆,“那位慶安大長公主不僅貌美如花,而且詞鋒也很是厲害,不是尋常人物。看這架勢,臣倒是認爲,不久之後,遼國正式的婚使就會來了。”

趙佶聞言不禁大爲頭痛,自打得知那位遼國公主到了大宋京城的時候,他就知道,這樁婚事很可能無法避免。畢竟,遼國連這種手段都用出來了,顯然便是在一力促成這樁婚事※以,如果還是如之前一樣拒絕,那麼,很可能兩國之間的盟約也會蒙上陰影。

正在此時,殿外突然傳來了一個響亮的聲音:“聖上,蔡相公有要事求見!”

第19章 禍水東引第10章 爲夫郎妻妾費心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21章 一唱一和第28章 威逼利誘第9章 議將來兩兩交心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30章 慧眼識破瞞天計第39章 雙管齊下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14章 小王駙馬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27章 執己見主將親征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31章 李才女十里相送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21章 延帥之爭第10章 東坡之約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35章 王府大變第39章 蔡衙內志在都堂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32章 盛勢出巡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15章 連失利如遼請援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39章 天降麟兒曰鵬越第36章 宮中私語第3章 千里迢迢伊人來第15章 蘭心蕙質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25章 出奇兵火燒宗水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14章 君王自古無家事第18章 辨良駿因禍得福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12章 應邀約高俅承情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7章 紛至沓來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37章 柳暗花明第25章 議出使天子阻行第35章 王府大變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29章 驕貴胄各懷鬼胎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22章 遊說客紛至沓來第21章 夜市遇險第27章 會遼使舌戰探心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30章 憂困境同舟共濟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22章 曾布回朝第29章 大名豪賈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11章 教女無方亦有方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26章 遼宋宰相相對坐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2章 誰家英氣少年郎第10章 賀新人陳王登門第17章 鷸蚌相爭漁翁現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6章 允再戰借勢立威第11章 覷時機手起收網第11章 奇妙遇合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25章 動身回國第36章 慘淡收場第35章 王府大變第25章 花中澄心第21章 夜市遇險第26章 賜烈馬天子尚武第15章 渝州城風雲際會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第2章 爲家國各有盤算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
第19章 禍水東引第10章 爲夫郎妻妾費心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21章 一唱一和第28章 威逼利誘第9章 議將來兩兩交心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30章 慧眼識破瞞天計第39章 雙管齊下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14章 小王駙馬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27章 執己見主將親征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31章 李才女十里相送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21章 延帥之爭第10章 東坡之約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35章 王府大變第39章 蔡衙內志在都堂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32章 盛勢出巡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15章 連失利如遼請援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39章 天降麟兒曰鵬越第36章 宮中私語第3章 千里迢迢伊人來第15章 蘭心蕙質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25章 出奇兵火燒宗水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14章 君王自古無家事第18章 辨良駿因禍得福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12章 應邀約高俅承情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7章 紛至沓來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37章 柳暗花明第25章 議出使天子阻行第35章 王府大變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29章 驕貴胄各懷鬼胎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22章 遊說客紛至沓來第21章 夜市遇險第27章 會遼使舌戰探心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30章 憂困境同舟共濟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22章 曾布回朝第29章 大名豪賈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11章 教女無方亦有方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26章 遼宋宰相相對坐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2章 誰家英氣少年郎第10章 賀新人陳王登門第17章 鷸蚌相爭漁翁現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6章 允再戰借勢立威第11章 覷時機手起收網第11章 奇妙遇合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25章 動身回國第36章 慘淡收場第35章 王府大變第25章 花中澄心第21章 夜市遇險第26章 賜烈馬天子尚武第15章 渝州城風雲際會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第2章 爲家國各有盤算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