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

張商英早年得章惇信任,隨後向王安石推薦,在哲宗登基初年朝廷對新法進行改良,去除其中有害於民情部分的時候,他一而再再而三地進行抗爭。然後又因爲元佑老臣不用他,在紹聖哲宗親政之後就極力攻擊呂公著等老臣,在蔡京執政時便屢屢起草那些讚美蔡京的文章,由是而從翰林學士進入政事堂。然而,在羽翼豐滿之後,他卻漸漸開始和蔡京有了分歧,但反奏對經常和蔡京唱反調,最後才被蔡京尋了個由頭弄了下去。

然而,數年在外遷轉的日子,張商英較之當年更沉穩了許多←原本就不是年輕人了,深知自己回京便打破了朝野的平衡,所以一直在努力尋找一個平衡點。但是,他不得不承認,上天給了他一個太好的機會,但是轉眼間又往他頭上潑了一盆涼水。

原因很簡單,就在朝野對彗星當空議論紛紛的時候,趙佶突然丟下了一份重若千鈞的奏章。這份由判太史局姚舜輔起草的奏摺並不長,但是,其中內容卻異常驚人——上面字跡分明地表示,這一次的彗星當空乃是有奸人賊子擅用刀兵,因此引起天公示警的緣故。

倘若僅僅是這個緣故,那麼興許還不會引起這樣大的波瀾,可是,奏摺上的日期分明是在彗星出現之前,而且,已經存了檔!如此一來,質疑的聲音不由顯得極其沒有說服力。畢竟,朝廷的這些機構向來是獨立運營,再者是天子親自出來澄清,誰有這麼大的膽量敢出面質疑?

就連張商英也沒有想到事情會這樣棘手,他的奏摺並沒有什麼言辭激烈的指斥,只是在批評蔡京這兩年政令中的疏失,若是沒有彗星當空這樣的背景,興許還能被人理解成是拾遺補缺,但是眼下的情景卻不得不讓人生出別樣的情緒。

因此。在聞聽天子召見地時候。張商英並沒有感到歡欣鼓舞,因爲,這個時機實在是太不好了。之前地數次召見,他能夠感覺到天子一次比一次冷淡,甚至在天現彗星之後,原本隔幾日便要召見一次的慣例似乎被打破了,而這一次。更是出現彗星之後的第一次召見。

然而,當他穿着一身齊整的紫袍來到崇政殿的時候。卻意外見到了一個不應該出現在這裡的人物——如今應該在政事堂處理如山政務的高俅!饒是以他地鎮定,眉頭也不由輕輕蹙了一蹙,隨後便下拜施禮。

“張卿家,今日朕召你來,乃是爲了外面議論得沸沸揚揚的星變之事。”趙佶開門見山地甩出了這麼一句話,不等張商英有所反應,他便緊跟着道,“當年崇寧五年。彗現長空足足幾十日。外面說什麼謠言地都有,結果呢?結果是西北最終大定,更是有四方使者來朝!朕捫心自問。對得起大宋列祖列宗。對得起天下黎民百姓。可是,這天上卻頻頻出現彗星,究竟是何緣故?”

對於君王這樣露骨的質問。即使是以張商英的膽量,也禁不住微微色變,更不知道說什麼是好。因爲,不管他此刻怎麼回答,無疑都能夠被人挑出錯誤。在野那麼多年。冷眼旁觀了這麼多年,他對很多事情早就不像當初看得這麼重了。

左思右想,他終究還是選擇稍稍退讓一步:“聖上如今的政績自然是天下皆知,只是,這天現異像,不過是爲了讓聖上和朝廷諸位大臣反省是否有所疏漏。並非是指聖上有什麼失德之處。”

高俅在百忙之中被拖來參加這樣沒營養的會見,心中早就有點煩躁了。看到張商英在那裡字斟句酌,他更是不耐煩。此時←情不自禁地冷笑道:“這麼說來,張大人是認爲,那些道士上書所言有不可取之處?其實聖上開疆拓土,執政清平,若是還有人能挑出那麼多錯處,足可見居心叵測。那不是爲了替聖上拾遺補缺而挑錯處,根本就是一直在盯着聖上!再者。判太史局姚舜輔姚大人早就在此之前測算到了彗星當空,所以說,什麼天現異像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對於高俅的咄咄逼人,張商英頗有些惱火,直覺地反問道:“高相公,孰是孰非如今尚未有公論。即便太史局在此之前有什麼見識,也未必一定準確。也許是奏摺的存檔日期錯了呢?”

高俅一直就在等着張商英這一次說錯話,當下便立刻打斷了他的話。”此事乃是聖上向天下公佈地,難道張大人認爲聖上在替蔡元長,抑或是替我遮掩?或者說,是聖上記錯了?”

儘管宋朝地君臣關係遠遠不像後世的明清那樣嚴苛,但是,這樣一頂大帽子壓下來,張商英畢竟有些吃不消。瞥見趙佶那種淡然而疏遠的臉色時,他更是有一種不妙地感覺。

幾乎是第一時間,他起身跪倒在地,沉聲抗辯道:“臣並無此意,但是,難保天下臣民不會有此意!對於聖上而言,是蔡元長重要,還是聖上的聲譽重要,臣懇請聖上有所決斷!”

高俅沒有想到在這種時候張商英依舊如此執拗,心中自然異常惱火。可是,他卻不得不承認,張商英這以退爲進的一步相當巧妙。至少,他向君王表明了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皇帝的話固然重要,但是,臣民信與不信卻是另一個問題。

“張卿家的意見,朕明白了!”

在沉默良久之後,趙佶終於說了這麼一句話:“張卿家且退吧,朕之後自有決斷。”

聽到這樣的回答,張商英不由有些灰心喪氣,但是,他亦知道這種事不可操之過急,起身又施了一禮,這才轉身離去。

等到張商英的身影消失在大殿門口,趙佶方纔悠悠嘆了一口氣,看了高俅半晌,最後方纔搖搖頭道:“伯章你這些天也辛苦了,這如山的事情都壓在你一人身上,朕亦是知道的。得空了也多走走,和家人聚聚,免得他日沒有了這樣地機會。”

這是什麼意思?

高俅今日被召到崇政殿,心中原本就有些莫名其妙,此時不由更疑惑了。什麼叫做以後就沒有這樣的機會,難不成,是他之前做的文章被人拆穿了?還是說,趙佶有意再次把他下放躲避風頭?可問題是,如今他一點都不想離開朝廷中樞,兼且還有那麼多事情要做,怎麼能像上一次那樣一走了之?

然而,當着天子的面,他卻不好多問,回到都堂之後,這種表情更是在面上帶了出來。由於蔡京告病,政事堂又是所有人齊上維持運轉,阮何兩人原本就是忙得團團轉,此時根本沒有時間留意高俅,反倒是旁邊的幾個書吏露出了異樣的神情。

直到手頭的事情告一段落,何執中不由自主地輕聲打了個呵欠,這纔看到了高俅心不在焉的臉色,心中不由咯噔了一下←知道這兩天蔡京在家裡並沒有閒着,也知道那些沸沸揚揚的流言,之所以強自撐着在政事堂理事,就是爲了不給外人留下一個糟糕地印象←這個蔡黨已經是被人板上釘釘的,與其躲在後面,還不如一如既往地站在最前頭。

“伯章,剛剛聖上召見張天覺,他可是有什麼不中聽的話?”

“張天覺會說什麼,伯通應該料到了纔是。”

高俅勉強擠出了一絲微笑,但心中卻很有一種不確定的感覺′說伴君如伴虎這句話用在他身上並不合適,但是,如今的趙佶畢竟已經快三十歲了,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視他如師友的親王。人都是會變的,他自己就已經和當年大不相同,何況是趙佶這樣一個垂拱九宸的君王?

何執中當然能夠看出高俅的表情有些勉強,卻也知道這時候不好發問。見高俅整個人埋頭處理公務,他只能對一旁聞聲擡頭的阮大猷使了個眼色。兩人都是年紀一大把的老臣了,能夠這麼多年穩坐政事堂,憑的就是沒有不切實際的野心以及尚算務實的風格,如今這外頭風風雨雨如此猛烈,他們也不得不打起精神應對。

一直到當天的事務全部忙完,三人方纔起身離開大內。何執中一個人先上了馬車匆匆前往蔡府,而阮大猷則順理成章地上了高俅的馬車兩人的宅邸不過隔了一條街,正好順路。至於真實原因,自然是彼此心照不宣的。

“伯章……”

“老阮,你說,聖上到底是什麼心意?”高俅直截了當地問道,心中充滿了一種不確定的情緒。這就是走得太遠的最大缺點,他不知道後路如何,不知道自己的結果如何,也很難算準他人的步電何。這一次的星變就算過去了,下一次他哪裡還能夠未卜先知?如今已經不是那個史書上的大觀四年了,而他的每一步,都會導向一個不可測的結局。

阮大猷心中卻隱隱約約有些猜測,卻擔心說出來徒亂人心。畢竟,一旦力量分散,不但不能利用好這一次機會,反而會引起更大的麻煩。

過了許久,他終究還是咬咬牙道:“伯章,你有沒有想過在政事堂一人獨相?”

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34章 觀全局謀定後動第33章 大行善舉第21章 審時勢白玲用謀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1章 觸景生情淚滿襟第10章 媒妁言狀元驚心第2章 家家有本難唸經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第34章 玲瓏心肝人人有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6章 高府夜話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10章 官商際野第27章 家家各應非凡策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29章 鄭居中妙薦能員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23章 明爭暗鬥第30章 美人恩重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3章 飛黃騰達會有時第2章 初入高門第13章 陰結內外謀升轉第31章 喜得鉅艦可揚帆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10章 高門他日出才女第28章 投新主直趨南京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33章 無雙絕藝第8章 卻聖意心志彌堅第15章 念舊情天子恩重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6章 笑談中風捲殘雲第38章 各奔前程第12章 幕後盟友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序章師恩深重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33章 動刀兵渝州大索第7章 趁慌亂別有所第19章 處心積慮圖上進第2章 貴婦雲集閒話多第34章 負荊請罪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5章 仇人相見第1章 兩相爭鬥終有時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17章 會夏使毫不相讓第5章 樑上君子何處來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18章 喬遷之議第3章 生不逢時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18章 舊話重提第13章 鷸蚌爭漁翁誰屬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24章 浮出水面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25章 福兮禍兮各所倚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14章 除夕紀事第21章 延帥之爭第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39章 天降麟兒曰鵬越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第21章 相聚入雲第26章 翩翩使節大理來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33章 同仇敵愾應大敵第40章 連暗示好事第6章 高府夜話第7章 趁慌亂別有所第24章 微服行驟聞噩耗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第8章 故人相見如陌路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24章 送親迎親各奔忙第9章 風波再起
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34章 觀全局謀定後動第33章 大行善舉第21章 審時勢白玲用謀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1章 觸景生情淚滿襟第10章 媒妁言狀元驚心第2章 家家有本難唸經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第34章 玲瓏心肝人人有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6章 高府夜話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10章 官商際野第27章 家家各應非凡策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29章 鄭居中妙薦能員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23章 明爭暗鬥第30章 美人恩重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3章 飛黃騰達會有時第2章 初入高門第13章 陰結內外謀升轉第31章 喜得鉅艦可揚帆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10章 高門他日出才女第28章 投新主直趨南京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33章 無雙絕藝第8章 卻聖意心志彌堅第15章 念舊情天子恩重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6章 笑談中風捲殘雲第38章 各奔前程第12章 幕後盟友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序章師恩深重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33章 動刀兵渝州大索第7章 趁慌亂別有所第19章 處心積慮圖上進第2章 貴婦雲集閒話多第34章 負荊請罪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5章 仇人相見第1章 兩相爭鬥終有時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17章 會夏使毫不相讓第5章 樑上君子何處來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18章 喬遷之議第3章 生不逢時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18章 舊話重提第13章 鷸蚌爭漁翁誰屬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24章 浮出水面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25章 福兮禍兮各所倚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14章 除夕紀事第21章 延帥之爭第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39章 天降麟兒曰鵬越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第21章 相聚入雲第26章 翩翩使節大理來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33章 同仇敵愾應大敵第40章 連暗示好事第6章 高府夜話第7章 趁慌亂別有所第24章 微服行驟聞噩耗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第8章 故人相見如陌路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24章 送親迎親各奔忙第9章 風波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