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髮蒼蒼的李迪這幾天很鬱悶,鬱悶得都想上吊自殺了,每次一聽人說起西夏党項叩關,邊關危機的消息,李迪就會茶飯不思,破口大罵西夏小兒,豬狗不如、背信棄義、卑鄙無恥、辜負了大宋的一片好心云云…
然後狂摔一頓杯碗茶盤,發泄夠了才離開書房,出了府門後徑直望縣衙而去。
守門的老軍一看是知縣大人的爺爺來了,忙擠出笑臉,作揖道“李老大人請,小的這就去通傳大人”
李迪一擺手“免了,今日老夫隨便看看就走,不要勞煩知縣了”
老軍躬身領命“是,大人,那老大人請自便”
“恩”
李迪揹着手進了縣衙後,前院後院轉了一圈,看了下各曹小吏是否用心辦事,有沒有偷懶混日子的,如果沒有他就回去了,本來想得挺好,今日看看就走,哪知才一進後院,院子裡空蕩蕩的一個人都沒有,各曹的門大敞實開着,未批改的公文還曬在那。
“這?”李迪有點生氣,心說這個不孝子孫,不好好監督手下的人定是又跑出去看什麼工匠幹活,還要拉上各曹的人同去,這可如何是好,簡直要氣煞老夫了,正要發作之際,忽然聽到門口老軍高聲喊道“趙大人駕到,閒雜人等速速回避!”
“趙大人是誰?”李迪敲了敲有點健忘的腦袋,回憶了下,看看能不能想起自己在朝廷那會朝中還有哪位趙大人,思來想去李迪也沒想出來,內侍不可能、京官品位高者沒姓趙的,低的倒是有不過他不認識,那麼這位,估計是外官吧,得了,先去看看吧,就當我這致仕在家的太傅自降身份,去拜見下官了,好了,走吧。
李迪說走就走,一轉彎出了後院來到知縣大人所在的前院正好遇到趙澤由知縣大人引着望這邊走來。
“這位是?”李迪揹着手問道。
知縣大人趕緊停住腳步上前“拜見太傅大人,這位是朝中七部侍郎趙大人”
經人這麼一提醒,李迪纔想起來,前段時間是聽孫兒提過朝中要開第七部一事,不過當時還以爲是兒戲,哪知今天七部的官都出來了,還是個侍郎,這年紀還如此的輕。
李迪不住地上下打量起趙澤,把趙澤看的都不好意思了,忙拱手一拜“下官參見太傅大人,太傅大人身體一向可好啊”
“哦,哦”李迪應了聲“老夫身體還可以,不知趙侍郎何事光臨此地啊,雷澤彈丸之地,沒什麼要緊的”
趙澤一笑“這個嘛”
一旁的知縣李孝基趕緊接過話來“太傅大人有所不知,趙大人是避難而來的”
說罷,李孝基恭敬跟爺爺講起趙澤是怎麼來到雷澤的,李迪聽過後點了點頭,過了半響纔開口說道“既如此就先住下吧,濮州雖小也駐有幾營廣濟軍,實在不行叫知縣求廣濟軍發兵好了,相信陛下也會體諒的”
李孝基一聽爺爺在給自己支招了,趕緊一拜“多謝太傅大人提醒,下官這就去辦”
“好,先進屋吧,諸位別站這吹風了,今個東南風,趙大人別受了風寒”
李迪微微擡手做了個請的動作。
衆人會意忙隨着知縣大人進了後堂。
雷澤縣後堂沒什麼過多的擺設,原來就兩個上座,今天明顯不夠用,衆人讓來讓去,李迪坐了一個居左,趙澤坐了一個居右,餘者分左右落座。
李孝基挨着爺爺那邊,張洞靠着趙澤那裡。
其餘的小吏陪在一旁垂手而立。
待李迪發了話,縣衙的小吏才退了出去,這時屋內只剩下四個人了,那就是趙澤、張洞、李迪、李孝基。
李迪感嘆道“趙大人新官上任,就遇到刺客,真是不幸,想我大宋京師裡竟然有這樣的悍不畏死的匪徒,更是不幸”
趙澤打着哈哈回答“都過去了,本、本官幸好遇到兩位俠女相救才得以脫身,不然的話,還被匪人綁着呢”
張洞贊成地點了點頭,本想說兩句的可是一看到李孝基一副閉口不言的表情他也閉上了嘴,心說畢竟有老太傅在場,他還是少拍馬屁爲妙,不然免不得要被老太傅譏諷一番。
“這個嘛”李迪閉上眼睛想了想接着問了“那幾個賊人什麼來頭,趙大人可聽道他們提起”
趙澤一言難盡的回答“噯,這幾個人說是要押我去換東西,本官也在納悶,什麼東西比本官的命還值錢?這天下之事還真是匪夷所思”
李迪笑了笑又問“不知趙大人在第七部裡,具體領何職”
“老大人這個問題說到關鍵上了,本官的職責嘛就是爲國製造新式的裝備,軍用的也罷、民用的也罷,不知老大人聽說飛艇一事了嗎”
“飛艇?”李迪皺了皺眉,瞧了眼李孝基“孝基啊,那日你可跟本官提起飛艇一事啊”
李孝基一縮脖站起來回答“太傅大人,下官提過啊,大人不記得了”
“記得?”李迪手指在桌面上叩了叩,忽然想起一件事那就是李孝基確實跟他提過叫飛艇的東西,不過他當時正在看邊關戰事的邸報,還以爲飛艇是新燈籠呢,沒太在意,今日趙澤再提飛艇,李迪覺得事情不會那麼簡單了,接着循循善誘道“不知這飛艇跟趙大人所作之事有干係嗎”
趙澤哈哈一笑將飛艇前後的事說了一遍,末了提到這飛艇現在成了陛下的心愛之物,有了飛艇陛下一日之間便可到達大宋任何一個州縣。
“任何一個州縣,果真如此神奇?”李孝基睜大眼睛問道。
“對,任何一個州縣,富弼富大人還有廬州的知府、通判大人都見過了,也坐過了,不然何以證明本官所言皆是屬實的”
“那!”聽到這李孝基忽然現出一副很神往的模樣。
李迪看到後忙咳嗽了一聲,提醒了下李孝基意思是不要在上官面前失禮了。不過趙澤倒沒什麼,反倒是非常欣賞李孝基那吃驚的表情,接着說了,以後還要造一種可以在地上跑的悍馬,有了此馬我大宋的軍隊就可日行千里,夜走八百。
張洞坐在一旁也豎着耳朵聽得真真切切,心裡一個勁讚歎道,黃河水清聖人出,噯,這能造飛天遁地之物的人到底算不算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