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1 佳人再贈香

有了這一話題打岔,再見天色尚早,薛懷義便也不急着離開,轉回室中入座,視線又落回攤放在憑几上下的那些文稿,似乎想起了什麼,在那些紙張中翻撿片刻,抽出一張線條凌亂的紙張,這才擡頭望向李潼。

“是了,剛纔就有一些奇怪,王這一張塗畫勾勒何物?是否某種新異軍戲?”

李潼聽到這問題,心絃陡然繃緊,連忙移步上前,待見那塗畫內容後,這才緩緩鬆一口氣,轉笑道:“拙筆閒塗,倒讓薛師誤解。這哪裡是什麼軍戲,不過近來出入內教坊,偶見伶藝者排習尋橦、繩舞等戲,歸來雜思,隨手勾勒。”

說話間他也又坐回席中,並示意兩個神態不一的兄長一同入座,並向薛懷義說道:“久來安居禁中,生性恬淡篤靜,軍戲之類,既無緣見,也實在不喜。血氣之勇,實在乏乏,倒讓薛師見笑了。”

聽到李潼解釋,薛懷義便又來了興趣,將那張圖畫捧在手中仔細觀察,並隨口對李潼說道:“軍卒粗鄙,善男不爲。王是天家貴種,我是恩眷閒人,好喜樂厭疲勞,說什麼見笑不見笑。”

李潼隨口迴應幾句,視線也落在那一張圖畫上。

他倒也沒有欺騙薛懷義,畢竟再怎麼想找刺激,也不會隨意勾劃軍陣圖紙丟在房中,這張圖紙還真就是他觀摩百戲,偶有所感,隨手畫下來的一張舞臺效果的草圖。

最近出入內教坊,李潼主業雖然是翻新舊曲,但偶爾文思匱乏,也會去欣賞觀摩一下內教坊伶人們排演的舞樂百戲,只當觸類旁通,刺激一下思維靈感。

大酺雖然也是一禮,但莊重性自然比不上同期籌備的其他幾種。所以內教坊在排演舞樂時,便少於莊重而多於趣味。所謂魚龍百戲,這當中比較讓李潼感興趣的,一是尋橦,二是繩舞。

尋橦平地立起一杆,下方臂壯力士擎扶,杆上伶人翻舞。若再追求驚險刺激,杆的上端還要頂住一些宮苑模型,伶人在上騰挪翻舞,如履平地。

繩舞則是高空橫懸一根繩索,舞者踏索而行,並表演各種靈巧驚險的動作,如凌空而舞,具有很高的觀賞性。

這兩種藝戲,都屬於雜技的範疇。李潼在觀看伶人排演的時候,也每每驚歎藝高人膽大。但在看完後,不免心生遐想,這二者驚險精彩是有,但其實套路並不多,如果能將之結合起來,那可供挖掘的美感與欣賞性可就多得多。

高杆懸索,伶人飛舞,或凌波微步,或神女飛天,這不就是後世的威亞舞?

但他也並不覺得自己比古人會玩,有了這一想法便詢問在場部頭,是否做過這種嘗試。但那部頭在聽到他這一想法後,卻是愣了一愣,想了好一會兒才搖頭說沒有過,讓李潼發現這一大藝術空白。

對此李潼也並不覺得有多奇怪,碑拓、印章古已有之,但幾百年間沒有人想到將它們結合起來組成印刷術。藝術上的嘗試漏洞、科技樹被點歪,也並不是什麼孤例。或許有人淺嘗,但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遂作罷。

現在薛懷義對此表現出了不小的興趣,李潼也不藏私,隨口解釋了一下這些圖畫中的意思,也是表明一下自己真的是在搞閒戲,而不是賊心不死、訓練特種兵搞什麼高空潛入。

薛懷義本就精力過剩,又性喜獵奇,聽到李潼講解那些飛舞的套路並舞臺效果畫面,一時間不免心癢難耐,急欲一睹,又聽永安王說內教坊還未演戲,只是他閒來偶發的一點逸趣思路,失望之餘,又指着李潼笑道:“王是真的趣才,此種戲舞,若能演出,還不誇美人間?”

有了太平公主的例子,李潼對於武則天近畔之人對人才賞識的價值觀已經有些免疫,對薛懷義的誇讚也只是笑納。

薛懷義對此卻抱極大熱情,及至聽說李潼於內教坊翻曲要在大酺獻樂,更是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表示明天也要一同前往內教坊觀賞,並催促李潼再畫幾幅效果圖,大有一種要將想法變爲事實、御前呈獻,大出風頭並固寵的想法。

李潼對此自無不可,說到底,他的主要任務還是活命,至於推翻他奶奶的武周乃至於彎道超車、搞掉兩個叔叔,那都是後話。這些副業的開闢,也都是圍繞主要任務,敝帚自珍那是本末倒置。

再說眼下這對男女還是你儂我儂、戀姦情熱,也無所謂強分彼此。

最好是丘神勣宮中耳目打聽到永安王陰結宮中力士、戲弄爲名、圖謀不軌,一股腦捅出去,那也挺有樂子。希望薛懷義精勇如初,血仍未冷,拿出垂拱初年當街打死御史的豪氣,幹掉一切敢於觸犯他的傢伙。

最不濟,如果能夠跟薛懷義多多往來,落在丘神勣眼中,也會形成一種震懾,讓他不敢輕易發動。畢竟他再怎麼位高權重、囂張得意,也不好當武則天面說:我要弄死你孫子,讓你小老公躲遠點。

出風頭的事情,薛懷義不甘人後,再加上李潼言談之間的勸誘,講着講着,甚至已經考慮到明堂周邊哪一處殿堂適合呈現這種新的舞樂形式。

不知不覺,天色將暮,薛懷義並不急着離開,但仙居院卻已經有人訪來。

來者乃是此前造訪過仁智院的戶婢韋團兒,入堂看到薛懷義與永安王並席而坐,聊得盡興,韋團兒便笑起來:“神皇陛下還擔心薛師俗情難悅,着我引歸,沒想到已經與大王並席傾談如故。兩位都是俗流張望的雋才,此番相見,不知可有引見恨晚之憾?”

ωωω_ttκΛ n_¢o

李潼聽到這話,心中難免惡寒,自覺不配與薛懷義這人間奇男子並論,趁勢離席而起,並擡手笑道:“韋娘子謬讚,實在不敢當,薛師人物俊朗,近則令人形穢。只是難得賢長敦教,讓我不捨遠之。”

韋團兒美目凝望永安王,眸中光彩流轉,這眼神反倒讓李潼覺得比面對薛懷義還有幾分彆扭,低頭避開並返身扶起久坐腿麻的薛懷義,繼而笑道:“薛師才趣卓然,表裡如一,實在讓守義恨言別離。但既然尊長召至,也只能苦候聚期。”

薛懷義倒是還想繼續聊一聊藝術的創新,但他近來也不是能夠常常得神皇召見,再加上心頭還橫亙太平公主一事,擡手囑咐跟隨韋團兒來的宮婢收起那些圖紙,才又對李潼說道:“常聽人說談吐芬芳,永安王正是如此。聚期何須苦候,明日內教坊待我,和你同賞舞戲。”

說話間,他已經行至廳中,看了一眼含笑迎上的韋團兒,視線不過一觸即收,對待這美婢韋團兒反倒較之尋常宮婢還要冷淡一些。

李潼兄弟三人並院中其他雜餘人等,此時也都一同跟在薛懷義身後,將他送出仁智院。

韋團兒錯步在後,有意無意靠近李潼身畔,輕嗅幾息便皺起了眉頭,作嬌嗔狀側首望向李潼,嘆息道:“日前短聚,是妾冒犯,唐突贈香,但卻遠出大王的趣味……”

李潼聞言,更覺頭大,只能乾笑道:“韋娘子雖嗔喜俱宜,但爲賞者同悅計,還是宜喜不宜嗔。近來往行內教坊,多浸俗味,怎忍亂我妙香,所以珍藏不用。”

韋團兒聽到這話,已是轉嗔爲喜,擡手便解下此前武承嗣所贈鵲絲織囊,並靈巧穿掛李潼腰際玉帶,閃身退出一步並笑道:“器物不能娛人,又何必珍惜?收存不用,再妙也是尋常。”

李潼垂首看看那已經被掛在腰間的香囊,擡起的手無奈垂下,只能被動承受。

兩人這一番小互動,被薛懷義視線餘光掃見,他怔了一怔,趁着門前道別之際,又仔細端詳了李潼幾眼,收回視線時,眸底卻閃過一絲人不能見的落寞。

晚間薛懷義留宿仙居院,盡情之後,他只着單衣,翻臥神皇身側,並擡手小意輕輕敲揉神皇肩背。

神皇淺吟一聲,調整臥姿,並開口說道:“公主已被禁足麗綺閣,阿師不必再畏她如虎。”

薛懷義聞言後便嬉笑道:“小寶不過坊野賤人,不是陛下賞憐,哪得今日風光?只要聖眷不失,我又會畏懼什麼人!”

聽到薛懷義這頗有幾分混不吝的回答,神皇便忍不住笑起來,卻還是說道:“往後道左相見,還是避她一避。”

薛懷義低聲應了一聲,轉又微微探頭,偷窺神皇面色,然後才說道:“今日情急,避往仁智院,見到雍王三人,不知不覺都已長大,很是引人賞觀。”

神皇這會兒已經閉上了眼,聽到這話後並沒有第一時間回答,又過片刻才慵懶開口道:“他們兄弟,生在這樣門庭,自有父祖遺風可恃。房氏也是名門秀女,若還不能教養可觀,此種庸婦,留之何用!”

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771 恩威所給,公器所歸0086 曲樂動人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098 禁宮隱細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0063 明月暫未有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461 來某成親,障車萬緡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詔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149 舊事再起波瀾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156 武氏羣英會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914 奴種辱我,唯以血償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829 千古義宦,再造之恩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003 前途堪憂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0209 枝上桃李子0591 陳兵青海,敢否一戰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114 友誼的河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劍0503 借力打力,拘禁蕃將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887 殊榮稱羨,爭作奴婢0574 巨貨誘人,貪心難遏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338 聖皇賜字,慎之誡之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715 二王三恪,淵源何出0080 豬狗之才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046 京華遊仙窟0024 神皇鑑詩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438 代王驕盛,忍讓爲上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149 舊事再起波瀾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1037 大局爲重,戰不如降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015 仁智院掌直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218 銀青光祿大夫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129 爲你寫首歌(求首訂!)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116 不是聶隱娘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0309 無人如我待你好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192 太平公主登門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1037 大局爲重,戰不如降0160 血洗丘宅0503 借力打力,拘禁蕃將
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771 恩威所給,公器所歸0086 曲樂動人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098 禁宮隱細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0063 明月暫未有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461 來某成親,障車萬緡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詔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149 舊事再起波瀾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156 武氏羣英會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914 奴種辱我,唯以血償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829 千古義宦,再造之恩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003 前途堪憂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0209 枝上桃李子0591 陳兵青海,敢否一戰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114 友誼的河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劍0503 借力打力,拘禁蕃將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887 殊榮稱羨,爭作奴婢0574 巨貨誘人,貪心難遏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338 聖皇賜字,慎之誡之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715 二王三恪,淵源何出0080 豬狗之才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046 京華遊仙窟0024 神皇鑑詩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438 代王驕盛,忍讓爲上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149 舊事再起波瀾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1037 大局爲重,戰不如降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015 仁智院掌直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218 銀青光祿大夫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129 爲你寫首歌(求首訂!)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116 不是聶隱娘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0309 無人如我待你好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192 太平公主登門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1037 大局爲重,戰不如降0160 血洗丘宅0503 借力打力,拘禁蕃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