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

因爲劉備擊滅袁紹,又使呂布等經略幷州,收復並北諸郡,原先散佈於雲中、雁門的鮮卑人被漢軍驅趕離開。而幽州的代郡、上谷諸地也是如此。閻柔也好,田疇也罷,都不是吃素的。在劉備對土地極其渴望之下,麾下的大將自然也不會讓胡人佔據自家的土地。既然鮮卑人不肯附漢,也不願納貢,那自家的土地給他們放牧作甚,半分好處也無!於是在幽州和幷州歸劉備之後,大量的鮮卑部落被驅離漢境。

有鑑於此,軻比能與步度根聯繫上了。然後見面商議,都覺得不能如此下去。畢竟漢境之內水草豐富,氣候又比塞外要好,而且,我憑本事佔的地,憑什麼要趕我走?鮮卑人當強盜習慣了,就想給漢人一個顏色看看。從幷州到幽州,千餘里的邊防線,這麼大規模的兵馬調動,自然是瞞不過漢人的耳目。消息立時彙總到了劉備這裡。劉備長嘆一聲,這是非得要作死,那就只好送你們一程了。

漢人與胡人打仗,真的是很吃力。不是打不贏。而是胡人沒個定所,來去如風。而漢人的國境就在這裡,哪兒也去不了。胡人沒有城池,沒有定居點,騎上馬就可以跑。所以這仗打輸了,漢人吃虧。這仗打贏了,也是漢人吃虧,因爲你在草原上很難追上人家。從先秦到現在,漢胡大戰已經幾百年了。基本上漢人勝的多,敗的少。更是把百年世仇匈奴給打得四分五裂了。可是又如何呢,北匈奴跑了,南匈奴降了,然後這遼闊的大漠又興起了鮮卑人。他們接過匈奴人的旗幟,又開始世世代代的襲擊漢人。鮮卑人之後,突厥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草原上的民族,一波又一波,世世代代的繼續與漢人爲仇。彷彿他們是殺不盡、殺不絕的。

劉備決定這一次,要徹底打痛鮮卑人,就算不能把他們全部給滅了,最起碼也得讓他們深刻的記住一個教訓,不要來惹他。

現在的問題就是,邊境線太長,鮮卑人可能分成幾路來入侵。如果能把鮮卑人給誘惑到一起來就好了。可是鮮卑人又不是傻子,怎麼會跟着敵人的鼻子跑呢。劉備想了想,不管鮮卑人從哪裡入關,左右這幾個地方是跑不了的,於是遂令呂布守朔方、五原、雲中、雁門防線;令黃忠守代郡、上谷、漁陽防線。草原之上,如果鮮卑人要先集結然後再入寇,幷州重在受降城、幽州重在彈汗山。所以代郡、雁門、五原這三處,是重中之重。

在接到命令之後,呂布、黃忠便各自調動兵馬,開始行動起來。在九月末,十月初的時候,草原已經開始冷起來了。有的年份這個時候已經開始下雪。不過今年還好,雪還沒有落下來。軻比能一向雄心勃勃,要向檀石槐學習,想一通大漠,成就無雙霸業。這些年也被他吞併了不少部落。然而步度根的勢力不比他弱很多,窺伺步度根很久了,也打過,可惜總是不能奈何他。而今許多族人被驅離漢境,回到草原上挨餓受凍,在接到族人的抱怨之後,一向公正公平俠骨仁心的軻比能,就打算爲族人出頭了。一方面可以獲得更多族人的擁戴,另外也可以劫掠漢人,來充實部落的錢糧人口。現在他與步度根已經約好,各自召集大軍,然後一道殺入漢境,搶到足夠的戰利品,便不再逗留,立馬就跑,退回大漠之上。到那個時候,差不多天氣也冷了,草原上的北風和大雪,想來漢人是忍受不了的。他們不會追到草原上來的。自己與部落也可以安安穩穩的過一個冬了。到了來年,實在不行就派人向漢人朝貢,漢人官員都好面子。朝貢請降,他們就不會派打來打自己了。軻比能美滋滋的想着。

邊郡風雲變幻的時候,商隊卻仍然南下北上,大搖大擺的繼續做着自己的生意。雖然很多跑單幫的不見了蹤影,但大商隊卻仍然很固執的行走在原來的線路之上。其中多是劉備麾下的商隊。他們除了負責給劉備賺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刺探情報。當然,這些商隊裡面,很多並不是打着劉備的旗號。比如蘇雙、張世平等人就一直在暗中負責這些事情。這日,一支商隊從雁門出發,直奔塞外,商隊在草原上行走慣了,商隊中也夾雜有胡人在爲他們服務,再加上一個個被草原上的風吹日曬,臉蛋也是通紅一片,粗糙得很。真要辯認哪個是胡、哪個是漢,也只能從髮髻和衣服上來仔細區分了。

胡人不管是匈奴還是鮮卑,從來都是不會拒絕商隊的。而且草原上的劫匪們,也很少爲難商隊。因爲若沒了商隊,他們的物產不會有任何價值,也換不來鹽、茶甚至是鐵,更不用說草原貴族們愛不釋手的絲織品了。

商隊到了草原上的一個聚居點,很快,鮮卑人就一擁而上,圍了過來,開始與商人做買賣。積存了許久的動物皮毛、還有藥材,甚至奇怪的石頭,都搬了出來,來與商人們交易。商人們一邊熱情的招呼着大家不要擠,一邊感慨着這趟的不容易。

一個胡人大漢對着商隊管事李顯甕聲甕氣的道:“李顯,爲什麼上次十塊皮毛可以換一瓶青鹽、半斤茶,現在卻要五十張?”

李顯就是當年隨趙雲一起攻打天井關的那個商人,他的壓注贏了,從此之後,他掛在大將軍府商曹之下,大發其財的同時,也爲大將軍府提供情報來源。聞言李顯愁眉苦臉,哀聲嘆氣:“鐵頭你有所不知,現在雁門到處都是兵將,出一次關要被盤查好多次,從馬邑到平城、強陰,黑壓壓的全都是兵馬。但凡多問幾句,就被呵斥。要不是我經商多少,與雁門的上下官吏還有些關係,這次還使了錢,壓根就出不來。這次貨物成本大大的提高,所以我們不能按原來的約定交易了,不然我賺不到錢。”

那鐵頭很是不滿,嘟囔一聲道:“那我不換了。”

李顯笑道:“隨你,你不換,那也沒人和你換了。好多人覺得不對勁,已經不敢走雁門出來了。不信你再等幾天,看看我之後,還有沒有其他商隊出來。我也是走完這一趟,就回家歇息了。再要出塞,也是明年了。”

鐵頭不情不願的和李顯完成了交易。而部落中,剛纔還圍着李顯的幾個人卻是互相交換了下眼色,不聲不響的離開了。

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號第一更)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亂(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七百四十五章第五百零二章 博望攻防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三十章 退婚之事(3)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書院見聞第二百四十一章 單于說呂布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戰(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藥問世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袁劉大戰(十八)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七百十八章第三百四十二章 說反長沙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撤豫章第三百四十五章 書院見聞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二百九十三章 賈詡出奔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海東征(七)第五百零一章 兩家南圖第九十七章 長社之戰(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駕崩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盡墨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二百五十一章第六百七十九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二百三十四章 跨海東征(六)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袁劉大戰(十八)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荊州(二)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七百八十五章 往攻新野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二百二十五章 呂布窮途第五百七十一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七百六十七章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七百零三章 攻打蕭縣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術敗亡(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州餘事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七百零九章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解關東(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三百四十二章 說反長沙第七百三十五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七百章 出城交兵第九十七章 長社之戰(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州餘事第五百二十五章 後路已定第四百五十七 風雨幷州(完)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見聞(二)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
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號第一更)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亂(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七百四十五章第五百零二章 博望攻防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三十章 退婚之事(3)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書院見聞第二百四十一章 單于說呂布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戰(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藥問世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袁劉大戰(十八)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七百十八章第三百四十二章 說反長沙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撤豫章第三百四十五章 書院見聞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二百九十三章 賈詡出奔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海東征(七)第五百零一章 兩家南圖第九十七章 長社之戰(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駕崩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盡墨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二百五十一章第六百七十九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二百三十四章 跨海東征(六)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袁劉大戰(十八)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荊州(二)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七百八十五章 往攻新野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二百二十五章 呂布窮途第五百七十一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七百六十七章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七百零三章 攻打蕭縣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術敗亡(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州餘事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七百零九章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解關東(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三百四十二章 說反長沙第七百三十五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七百章 出城交兵第九十七章 長社之戰(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州餘事第五百二十五章 後路已定第四百五十七 風雨幷州(完)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見聞(二)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