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揚州異動(三)

陳珪被揚州兵馬襲擊的消息,沒多久就傳到了關羽這裡。知道後方糧道不安全之後,關羽便知道,自己在合肥這裡沒法繼續待下去了。現在軍中雖然不缺糧,但沒法制止將士們對未來糧草供應的擔憂。到時候具體表現就會是士氣低落而無戰心。於是關羽決定,先退回去,解壽春之圍。

孫策見關羽兵退,於是率部來追。追至半途,一通鼓響之後,關羽帶着後軍,立馬橫刀,攔於道中。孫策望見關羽,知其有了防備,於是便又退回合肥去了。

關羽回師壽春途中,先使人送信給吳匡,命他在城中做好準備,待自己攻打揚州軍時,出城夾擊。

關羽兵退壽春,周瑜知道之後,嚴加提防。見到周瑜緊張的模樣,呂蒙不解,問周瑜道:“公瑾何必如此。”

周瑜乃道:“關羽名將,不可不防。”

呂蒙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之時,聞言笑道:“關羽若來,我爲公瑾拒之。”

關羽率大軍而來,望見揚州軍大營,於是使騎兵先突其陣,後面步卒如潛水般涌來。揚州軍有了提防,在各自軍官的指揮之下,與漢軍鬥作一團。城頭吳匡見了,喜道:“將軍回矣。”於是便讓劉曄守城,自己率了城中軍隊擊揚州軍之側。

關羽縱馬提刀,飛奔而來,在騎將把揚州軍給突破陣形之後,他躍馬疾入,手中大刀一擺,便見血光崩現,慘叫連連。那真是挨着就死,碰着就傷。

呂蒙見了,拍馬而來,徑取關羽。關羽冷笑一聲,把刀一橫,磕開呂蒙兵刃,然後手腕一轉,長刀便劃破長空,立劈了下來。呂蒙雙手持兵,欲盪開關羽長刀,只聽得金鐵一聲交鳴,呂蒙勉強架開關羽勢大力沉的一擊,胸腹卻是隱隱有些煩悶,暗道好大的力氣。於是打起十分精神,與關羽戰,不過十數合,便覺抵擋不住。這才知道,周瑜所言非虛。只好虛晃一招,然後引兵退走。關羽也不去追,繼續率部衝擊揚州軍的大陣。

周瑜在中軍,見關羽在鋒線之上勢不可擋,於是命弓箭手前行射之。青州在鋼鐵冶煉技術得到很大的改進之後,像關羽這樣的戰將,劉備都讓工曹給他們量身打造了戰鎧。在防禦性上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關羽見箭如雨下,絲毫不懼,右手把大刀舞作一團的同時,左手取下懸掛在馬腹一側的小盾,用來遮擋。

這邊戰正酣,那邊吳匡又挾勢而來,金鼓齊鳴,直取周瑜旗纛。周瑜見了,知難敵關羽兵。於是下令鳴金收兵。揚州軍一退,關羽與吳匡銜尾來擊。只是周瑜陣形不亂,緩緩而退。漢軍也沒有機會破之。關羽引兵止住,望見周瑜旌旗,心道,此人來日,必是己軍之患。

周瑜敗退,也不沮喪。寫了封信,送往夏侯淵處,讓其準備動手。夏侯淵得了信,只見周瑜在信中說,孫策已經圍了合肥,而他在壽春也纏住了關羽。讓自己擇機攻打彭城。

夏侯淵得了信,哈哈一笑,於是率部突襲,自蕭縣狂奔百里,勢如破竹,直打到彭城下。說實話文聘真沒有料到豫州兵會突然殺過來。他的目光還放在壽春之戰。在他看來,揚州軍是藉着自家主公那邊與兗州糾纏,這才欲趁機奪取九江。好解江北之危。他想着若是揚州一心要奪九江,只怕都督那裡兵力不足。正想着自己要不要南下援之,這邊忽然狼煙又起,豫州夏侯淵突襲彭城。文聘大驚,哪裡還顧得上關羽,只好下令緊守四門,以御豫州兵。

消息傳到壽春,關羽立馬就反應了過來。揚州這哪裡是要奪取九江,分明是與豫州勾連在一起了,欲謀奪徐州!

這下關羽不敢怠慢了,忙使飛騎送信到青州。關羽信使還沒到時,管亥就已經開始向劉備彙報了:“主公,近日有消息傳來,揚州舉兵往北,而豫州亦似有異動。”

劉備當初並不以爲意,只道是兗州兵馬向豫州求援了。畢竟夏侯惇是夏侯淵的從兄麼。至於揚州那邊,劉備也只以爲是揚州欲趁火打劫,想奪取九江郡。南方之事,他已盡託關羽,又有甘寧、文聘、吳匡這樣的猛將,陳登、張昭這樣的名臣,想來也應該無甚大事。直到關羽的信來。劉備這才猛然醒悟。曹操和孫堅聯手了。

這個問題,很嚴重。之前曹操與孫堅還在爭荊州。劉備以爲他們兩家心有芥蒂,在自己舉兵南下之前,並不會聯手。看來自己想錯了。

既然如此,就不能不當一回事了。於是便召衆臣來議事。把地圖一擺,荀彧、賈詡等人一看,便清楚是怎麼回事了。

荀彧首先考慮的是南方的安全,他出列道:“主公,還須早遣兵馬,往援徐州。若彭城失守,徐州危矣。”

賈詡倒不這麼看,他笑了笑,道:“主公,莫如使甘興霸鎮守徐州江防,使雲長棄壽春,北上攻沛國。孫氏若得九江,其不定會再圖我徐州。”

賈詡是個慣弄人心的。他並不覺得曹操與孫堅的聯盟就一定是鐵板一塊了。他們各自的利益訴求並不完全一致。在大的方向來說,曹、孫聯盟主要是爲了遏制自己這邊。但揚州在奪取九江之後,也算是盡了力,就此罷手然後鞏固自己的戰果,並不算違背了盟約。畢竟也是牽制、削弱了青州的勢力麼。再進一步攻打徐州?能不能打下來還是兩說,若是惹怒了青州,然後青州這邊出兵徐州,放過兗州,調轉頭來攻打揚州呢?賈詡覺得,揚州方面不會如此不智。奪取九江,鞏固江防,然後坐視曹、劉大戰,那纔是最好的選擇。畢竟揚州纔是最弱的那一方。

而曹操有了兗、豫和荊州三郡仍不知足,還趁機攻入了益州。想來孫堅心中也很是不舒服吧。兩家不可能沒有矛盾,若是親如一家,那纔是真的見了鬼。既然如此,不如且讓關羽棄了九江,然後北上攻打豫州,看揚州如何應對。

若揚州就止罷手那是再好不過,關羽可以趁勢解彭城之圍,然後順手把戰火燒到沛國。若是揚州仍然不知足,那就讓關羽調頭南下,擺出渡江攻打揚州的架勢吧。

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六十七章 路遇黃忠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荊州之戰(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四十七章 曹兄孟德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七百十二章 荊州風雲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七百三十章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五百五十二章 關中攻略(四)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六百四十二章 丁儀奏對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三百四十一章 圖謀荊州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七百十一章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六百八十一章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七百五十九章第六百八十一章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六十章 鮮卑之事第八百十三章 攻敗垂成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州之亂(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七百一十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四百五十州 冀州攻略(一)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五百零九章 襄陽隱士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六百三十七章 西域見聞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七百十一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議起兵第六百七十二章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反應第二百八十四章 形勢突變第八十五章 風雨前夜(二)第七十二章 蠻王之位(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七百五十一章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十七章 涿縣初見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反應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四百八十章 冀州攻略(二十二)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二百二十八章 蔡邕歸來第三百二十章 水排研成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四百二十章 求同存異第六百四十二章 丁儀奏對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
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六十七章 路遇黃忠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荊州之戰(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四十七章 曹兄孟德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七百十二章 荊州風雲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七百三十章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五百五十二章 關中攻略(四)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六百四十二章 丁儀奏對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三百四十一章 圖謀荊州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七百十一章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六百八十一章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七百五十九章第六百八十一章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六十章 鮮卑之事第八百十三章 攻敗垂成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州之亂(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七百一十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四百五十州 冀州攻略(一)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五百零九章 襄陽隱士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六百三十七章 西域見聞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七百十一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議起兵第六百七十二章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反應第二百八十四章 形勢突變第八十五章 風雨前夜(二)第七十二章 蠻王之位(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七百五十一章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十七章 涿縣初見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反應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四百八十章 冀州攻略(二十二)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二百二十八章 蔡邕歸來第三百二十章 水排研成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四百二十章 求同存異第六百四十二章 丁儀奏對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