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十七章

山頭火起,不一會兒就亂作一團。這會煙霧繚繞的,又是大晚上,這一亂起來兵就找不着將,將也找不着兵。夏侯惇和程普兩人被驚動後,出營一看,這亂糟糟的一團,到處人喊馬嘶的,頓時也是驚呆了。

四周都是火,亂成這樣,別說是帶人殺下山去了,能不能把人找全還是個問題呢。而且這混亂之中,誰知道又潛藏着多大的危險在裡面。當下兩人對視一眼,就迅速作出了決定。

於是二將便召集了心腹部曲,不進反退,在一片煙霧火光的掩護之中,悄悄向着山後退去。後山那裡,有一片斷崖。夏侯惇和程普兩人又豈會真的置自己於死地,早早就安排了心腹在此做了萬全準備。

繩索,滑輪,吊籃,一應工具齊全。先是下去一夥人,然後他們再在下面接應。很快,崖上的人和馬匹,就都順順利利的被運到了山下。

把所有工具和痕跡毀去之後,二將大手一揮,走!這支兩千人不到的部隊,就在夜色的掩護下,悄然消失在羣山之間了。

這條後路,其實夏侯惇和程普誰也不想走。因爲一旦從這裡離開,就意味着局勢崩壞到了極點。因爲率軍下山與漢軍廝殺,好歹還有一絲希望。二將也有較大的信心,在與漢軍消耗一場之後,率部突圍。而從這裡逃離,消滅不了半個敵人不說,還把自己的大軍給拋棄了。對於軍人來說,簡直是恥辱。臨行前,程普和夏侯惇數次回頭,看着山頂上的火光和絕望的呼嚎聲,心中極度不是滋味。但事已至此,他們也無力迴天了。只能忍痛而去。

甘寧大睜着眼睛,死死盯住山上,火燒得這麼大了,夏侯惇和程普竟然還沒有反應,還真是能忍啊。不過我得要看,你們能忍到什麼時候。

陸陸續續有受不了的江東軍開始逃下山來。他們被帶到別營中,接受甄別和審問。熱鬧了半宿之後,甘寧終於搞清楚了一個事實,這山上的火,不是程普和夏侯惇放的。也就是說,這二人搞不好被自己人給弄死了?

甘寧心中轉着念頭,想上去山上火勢太大,又是晚上。好在山腰以下這一片地方,被江東軍自己燒了個隔離帶出來了。這是當初夏侯惇和程普爲了防止山下漢軍火攻的手段。否則火燒下來了,他也得跳腳。

待得天明,這火順着山勢蔓延,已經不知道燒到哪裡去了。甘寧腦子裡壓根就沒有救火的概念。他看江東軍的駐地火勢已經滅了,就率部上山。

上山這一看,那叫一個慘。大火幾乎把這裡燒成了白地。無數江東軍被燒成了焦炭,這些焦炭四肢捲縮,有些身上還散發着令人作嘔的肉香。土地上還散發着炙熱的氣息,空氣中也乾燥無比,細黑的煙塵到處飛舞。讓人呼吸艱難。

也有一些屍體,表面上毫髮無傷。這是機靈會躲的。只可惜,躲過了大火,卻沒能躲過煙霧和缺氧。

甘寧看着這人間慘狀,心中頗不是滋味,揮了揮手,道:“收拾收拾,都葬了吧。”

漢軍聽了,於是就在山頭正中,清理了一片出來開始挖坑填埋。

搜索、打掃等工作持續了數日,除了尋到幾十個大難不死的幸運兒之外,其他困在山上的江東軍,已經全軍覆滅了。只是,這其中,卻並沒有發現夏侯惇和程普的屍首。

接到這個彙報後,甘寧把眉頭一皺,不可能啊。爲了防止俘虜說謊,他還讓俘虜分批過來分辨。煙火把人燒焦了不要緊,總有些特徵可以讓人辯認的。但是都沒有,那就有些奇怪了。

這時,一個小校奔了過來,彙報道:“稟將軍,後山有重大發現!”

甘寧聞言,轉身就道:“走!”

到了後山之後,一羣漢軍正在這裡仔細搜索,見甘寧來了,就有人站了出來給甘寧說明情況,並一一指點出可疑的痕跡。最後的結果顯示,曾經有一支部隊,從這裡溜走了。甘寧聽完彙報之後,頓時就是一愣,心中卻不知是該氣還是該笑。

果然是兩隻老狐狸啊,根據判定,當晚敵軍就從這裡跑了,數天已經過去,這時候再要搜捕他們的行蹤,已經晚了!

夏侯惇和程普一路逃竄。好不容易到了大江邊,因爲這麼多人聚在一起目標太大,遂命部曲分批渡江。臨行前,夏侯惇暗中喚了一個人來,道:“你渡江之後,速去尋子孝,告訴他這裡的情況,讓他早做打算。”

從黃蓋、韓當的久候不來,再到甘寧的言語喊話。夏侯惇知道,江北的這次冒險行動,已經失敗了。至於曹仁那裡打得怎樣,雖然夏侯惇不知道,但想來應該是沒能讓劉備傷筋動骨的,不然甘寧那廝,又豈會緊追不放,還在山下圍困他們多時。真要是江北漢軍大營有事,甘寧哪裡還有這份閒心?

既然兩路行動,都宣告失敗。那麼接下來,江東的日子應該就難過了。到時他們曹軍應該怎麼辦?夏侯惇隱隱覺得,這裡不是久留之地,與其把寶貴的兵力浪費消耗在這裡,還不如回去守巴蜀。別到時候,被劉備一鍋給端了。

程普一路之上沉默寡言,他也不知道回去之後,如何面對孫策那期待的目光。他知道,孫策那邊,拼死向着劉備大營發動攻擊,就是爲了掩護他們這裡的行動。可惜,之前一切都很順利,後來公覆與義當那邊,又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變故,以至於功虧一簣,慘敗而歸。

這次慘敗回去,想來那些一心想要投降的人,聲音又會大上許多吧?程普想到這裡,心中就升起一陣無力感。

他們付出了血汗和無數努力,以及不知道多少人的犧牲,這才換來這片基業。這條路,走得是多麼的艱辛。可是,爲什麼就有這麼多人不知道珍惜呢。

尤其是仲謀,程普想起孫權,心中就不禁火大,別人喊着投降也就罷了。你怎麼也跟着起鬨?你爹若還在,只怕要被你這個孽子活活給氣死。

數萬大軍北征,回來的不足二千。這個消息傳來,江東又是一片喧譁躁動。這一下,許多以前不敢表態的人,態度也開始變得鮮明起來了。

既然打不贏,那還耗着幹什麼,豈不是拿江東百姓的性命開玩笑嗎?不止是上層,民間也開始了這樣的聲音。這一切,似乎都有人在暗底裡推波助瀾。

江北的漢軍,仍然巍然不動,似乎在坐觀江東的一切順其自然的發酵。劉備暫時也沒有渡江的打算。

說實話,孫策這一次的突襲,打得很漂亮,還真的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差點就被孫策給翻盤了。要不是屯糧大營那邊出了點意外,沙摩閒極思動,隨着運糧隊一路南下,剛好就停留在了那裡。說不定在關羽趕到之時,江東軍就已經把糧草給燒了。糧草沒了,自己也只能選擇退兵。再想籌備南征,又得等候一、二年時間了。

沙摩戰死的消息傳來後,劉備愣了一愣,但他沒有掉眼淚。見慣了生死,見慣了離別,他的心腸已經無比堅硬,再也沒有眼淚可流了。他只是獨自一人在帳中,喝了一晚上的酒。

祭奠沙摩的同時,也在緬懷着那些逝去的歲月。

第二天,收拾心情之後的劉備,就向朝廷請旨追封沙摩爲板循侯,封邑二千戶,命其子襲爵。

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五百零九章 襄陽隱士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七百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五章 廢立之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柔出馬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六十三章 廣陽除惡(三)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士典韋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陽風雲(四)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五百零二章 博望攻防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術敗亡(三)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四十七章 曹兄孟德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關中攻略第十二章 爲民除害(二)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六百七十一章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七百四十三章 長沙城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九章 大道之基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九章 大道之基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五百二十章 曹操意圖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柔蹤跡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長安天子(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七百七十章第八百十四章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形勢危急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綿竹陷落第七百五十五章 和談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八百二十一章 江東歸附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四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
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五百零九章 襄陽隱士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七百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五章 廢立之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柔出馬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六十三章 廣陽除惡(三)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士典韋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陽風雲(四)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五百零二章 博望攻防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術敗亡(三)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四十七章 曹兄孟德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關中攻略第十二章 爲民除害(二)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六百七十一章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七百四十三章 長沙城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九章 大道之基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九章 大道之基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五百二十章 曹操意圖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柔蹤跡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長安天子(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七百七十章第八百十四章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形勢危急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綿竹陷落第七百五十五章 和談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八百二十一章 江東歸附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四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