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長沙郡,正準備攻打羅縣的孫策,接到陳武的奏報後,沉默了很久。最後,他去信黃蓋,讓他放棄華容城,退到竟陵,與徐盛、潘璋一起守竟陵。

孫策明白,他已經不可能再增兵荊州了。再增兵,揚州就有可能不安全。而且現在已經是冬天,一天比一天寒冷,也不是用兵的時候了。而渡過了這個冬天,明年開春以後,北方的劉備會有什麼反應呢?

孫策不敢想,也不願去想。他只知道,爭奪荊州的最佳機會,自己已經失去了。當然,他也不會那麼容易就讓曹操得到荊州了。不再進行爭奪,但閉城死守各處據點,儘量拖、儘量耗,反正就是不能讓曹操如意了。

或許,讓出荊州,與曹操繼續聯盟以應對北方的強敵纔是正確的選項,但在那一刻沒有來到之前,孫策並不願意做這樣的決定。

他們孫氏爲荊州流的血太多了。之前與劉表相爭,死傷無算,父親受傷。好不容易得了荊州五郡,而曹操又悍然背盟,發動突然襲擊,導致父親黯然離世,現在又折損一員大將。如此血海深仇,怎麼能說算了就算了?

黃蓋接到孫策的傳書,無奈之下,在一個深夜,選擇了撤離。撤離之前,黃蓋在華容城放了一把大火。燒燬一切的同時,也阻斷了追兵。

收復了華容,于禁和曹仁大喜過望。這意味着,華容與羅縣,一南一北,重新鉗制住了大江。與江陵、漢壽一起,構成了固若金湯的戰略防線。從此,無論吳軍攻打哪裡,曹軍都會迅速通過江水來援。

羅縣的曹洪與李典,心中也是陰霾一掃而空。羅縣不再孤立無援,華容和江陵的兵馬,將毫無阻礙的通過大江和雲夢澤直抵羅縣。孫策就是再多人馬,也拿羅縣沒辦法了。

曹洪與李典並不知道,吳軍已經開始收縮兵力,全面轉入戰略防守了。孫策不會再打羅縣了。他只會加固長沙城,調集無數物資,把長沙城打造成堅固的堡壘。用以來抵禦曹軍南下的腳步。

到時候,孫策拿羅縣沒辦法,同樣,曹軍也會拿長沙沒有辦法。穩住了長沙城,也就等於長沙城身後的荊南地區,不會有事。

這樣看來,除了江夏戰火未熄,孫吳丟了個武陵郡外,吳軍也並沒有損失多少。孫策完全可以接受這個結果。但對於曹軍來說,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他們花費了無數錢財兵馬,甚至爲此放棄了兗、豫,卻只得到一個武陵郡?三軍如果心甘,將士們如果心服?

曹軍再一次發動了猛烈的攻擊,這次,吳軍稍作抵抗,就很配合的讓出了江夏除了竟陵、安陸、夏口三城以外的諸多城池。就連西陵都放棄了。

吳軍這一收縮,曹軍就發現,江夏更難打了。吳軍重兵集結駐守在竟陵、安陵與夏口。這三城如鐵三角般牢不可破。漢水、溳水、大江三條玉帶似的河流,把這三城緊密的聯繫在了一起。如今這三城又高掛免戰牌。曹軍就真的是有些無可奈何了。

曹仁明白孫策的意圖。就是拖時間唄。拖過這段時間,北方必有變故。這不是曹仁想要的,但曹仁也明白,想要迅速的攻破江夏,實在是太難了。歷史上赤壁之戰後,孫、劉兩家打一個南郡都打了一年,周瑜、關羽等名將對抗曹仁、徐晃,也是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纔拿下江陵。現在反過來,曹仁要打由周瑜、程普等人鎮守的夏口,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時間內達成。

戰局,就這樣僵持了下來。純粹的以力壓人,曹仁覺得可以做到。但後果就是擊退吳軍後,自己的損失也將會非常慘重,以致於傷到元氣。

他作爲曹氏大將,目光自然不能只放在荊州這塊地方。奪取荊州的根本目的,還是爲了與益州抱成一團,增加戰略縱深,以地理山川來層層狙擊北方漢軍的來犯。如果得了荊州,但一個殘破的荊州,和一羣缺編的軍隊,能抵禦住劉備嗎?曹仁毫無信心。

所以就算是夏侯淵與樂進在蘄春大敗吳軍,甚至吳軍大將董襲也因之身死,曹仁心中也沒有多少喜悅之情。因爲夏侯淵的部隊也損失慘重,曹軍精銳在這一戰中,消耗甚多。現在雖然還沒有人總結出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經驗教訓。但這個樸素的道理,還是有人懂的。打仗沒了人,怎麼打?

遠在成、都的曹操,接到戰報後也是嘆息不已。孫策給他出了個大難題。他不怕孫策和他打仗。只要兩軍對陣,總會有破綻露出來。但現在孫策放棄江夏諸縣城,死守三城,然後打算和他死耗,這就是他不願意的了。

兵法裡早就說過了,攻城爲下。現在他不得不面對的,就是江夏的三座堅城。有了大將坐鎮,有了重兵防守,曹操知道,想要短時間內拿下江夏,基本上沒可能了。

還好,他也不是一無所得,起碼從孫策手裡奪來了武陵郡。武陵與益州相接,也算是爲益州又多增加了一塊戰略緩衝區。

目光迴轉到益州,曹操親自坐鎮益州,他真是恨不得有分身來代替自己。他派出了無數的兵將和官吏,把益州的蠻人,驅趕出山來。不服的殺了一批又一批,其餘的,皆編入戶冊,分給田地,或讓他們耕種,或讓他們織造,或讓他們挖礦。

益州在曹操手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開發。這一切,都是因爲曹操心中有一股緊迫感。時不我待啊。不充分挖掘自己地盤裡的每一分潛力,將來的戰爭就會少一分成算。

甚至曹操還一度動了派人北上去大漠深處聯絡胡人的念頭。最後他還是放棄了。鮮卑人被劉備打得沒了蹤影,烏桓人徹底成了劉備的臣屬。匈奴人很多年前就被漢家將士打得不知所蹤了……所以,就算能找到胡人,他們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更別說,曹操骨子裡向來就不喜胡人了。

戰爭打到現在,曹操忽然也有些後悔了。肥肉沒吃到,反而和孫氏的關係搞僵了。盟友變成了仇敵,這下如何是好?

要是能夠迅速佔領荊州,曹操纔不會去管孫堅孫策呢。但現在的形勢告訴曹操,既然不能拿下荊州,是不是要考慮講和了?不然到時玄德南下牧馬,他們不聯合起來的話,怎麼辦?

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第八百章 戰爭爆發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五百八十六章 涼州之戰(四)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八百十四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一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八百章 戰爭爆發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盡墨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四百五十七 風雨幷州(完)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解關東(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跨海東征(八)第六百八十四章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八十六章 風雨前夜(三)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三百一十五章 下邳之戰(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六百二十二章 揚州異動(三)第八百零三章 戰爭爆發(四)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歸青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谷關內第七百一十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二百二十二章 涼州風雲(還沒完)第二百七十三章 關中諸事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七百四十八章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二百七十九章 跨海東征(六)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三百六十六章 揚州罷兵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跨海東征(六)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征袁術(二)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五百二十章 曹操意圖第七百八十九章 伏擊破敵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八百二十三章第六十六章 再度入京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一百五十二章 袁術所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二百九十六章 幽冀大戰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
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第八百章 戰爭爆發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五百八十六章 涼州之戰(四)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八百十四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一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八百章 戰爭爆發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盡墨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四百五十七 風雨幷州(完)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解關東(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跨海東征(八)第六百八十四章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八十六章 風雨前夜(三)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三百一十五章 下邳之戰(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六百二十二章 揚州異動(三)第八百零三章 戰爭爆發(四)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歸青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谷關內第七百一十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二百二十二章 涼州風雲(還沒完)第二百七十三章 關中諸事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七百四十八章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二百七十九章 跨海東征(六)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三百六十六章 揚州罷兵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跨海東征(六)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征袁術(二)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五百二十章 曹操意圖第七百八十九章 伏擊破敵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八百二十三章第六十六章 再度入京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一百五十二章 袁術所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二百九十六章 幽冀大戰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