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

就在張讓等人還在想着要不要與大將軍何進拼個魚死網破的時候,消息又傳來了。{州郡守令,開始逮捕他們的親屬了。

這下張讓、郭勝都不再猶豫了,一個個怒罵何進忘恩負義反覆小人。心中卻下定決心要與何進玉石俱焚。

不得不說,中官們冤枉何進了。何進壓根就不知道,是袁紹自己發文書,詐稱是何進的命令……這頭豬,就這樣把何進生生的推入了火坑。而何進還不知道。

於是中常侍們商量來商量去,想到一個好辦法。不過,要具體實行,還得到他們熟悉的地盤,皇宮之中。不過他們已經讓太后給趕出來了。要再進去,嗯。大家都把目光盯在張讓身上了。

張讓之子張奉,爲太醫署令,娶何太后之妹。所以說張讓與何進還是親家。這也是之前宦官們一直不太相信何進會對他們下狠手的原因。

不過到了現在,也顧不得什麼親家不親家了。自己小命要緊。於是張讓一回家,就把兒媳請出來,納頭就拜,涕不成聲。兒媳嚇了一大跳,忙伸手去扶,卻怎麼扶不起來。

只見張讓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哭道:“老臣有罪啊,罪有應得啊,如今太后把我們這一把老骨頭都趕出了宮中。本來應該回老家過日子的。只是思來想去,我們累受皇恩,如今一走,就一輩子再也不能進宮了。想起太后和天子,心中實在難捨。請兒婦幫個忙,稟告太后,讓我們這些老骨頭,再入宮一次,最後看一眼太后和天子,然後回去,就是死也無憾了。”

張讓不愧資深影帝,這一番表演,讓兒媳也不禁淚如雨下,便立馬和孃親舞陽君說了,舞陽君又和太后一說。何太后畢竟是女人,一聽張讓這話,又想起中常侍們以前的種種好處來,也不禁情動。於是又特旨召張讓、趙忠等人入宮。

這些傢伙,便各抄了兵器入宮。宮中張讓等人經營幾十年,一進來,便如魚得水。大將軍何進什麼時候來過,說了啥,見了誰,任何風吹草動,一清二楚。

這日,大將軍何進見了太后,又爲中常侍之事,被太后數落了一通。心中正生悶氣。行至宮門處,忽聞身後有一中官道:“大將軍留步,太后有請。”

何進以爲太后又有事要議,也不疑有他,便隨此小宦官一路前行。至嘉德殿,小黃門道:“太后在殿中相候,大將軍請罷。”

何進一推殿門,走了進去。便見殿門一下子就被關住,再看殿間,哪裡有妹妹的身影,只有張讓、趙忠等人面露猙獰,各執兵刃。

何進心道不好,扭身就走,哪裡還來得及,殿外早就有人守住。何進知道高聲呼叫也是無用,便怒視張讓等,喝道:“汝等意欲何爲?敢謀我,不怕夷三族焉?”

張讓一聲怒笑,道:“大將軍不早就對咱家親族下手了嗎?既如此,咱家亦有何懼哉?”

何進一愣,這尼瑪說什麼呢。正想質問,卻又見張讓責道:“天下憒憒,亦非獨我曹罪也。先帝嘗與太后不快,幾至成敗,我曹涕泣救解,各出家財千萬爲禮,和悅上意,但欲託卿門戶耳。今乃欲滅我曹種族,不亦太甚乎?卿言省內穢濁,公卿以下忠清者爲誰?”

誰要滅你種族了?飯好亂吃話別亂講啊,何進大怒,正欲再辨,卻見一道寒光呼嘯而來。可憐大將軍,竟被閹宦斬於殿中。滿腹籌畫皆成畫餅。

何進至死,也不明白,爲何宦官們說自己要滅其親族,自己沒這麼幹過啊?死得真冤……

張讓等既斬何進,便一不做二不休,書詔令前太尉樊陵爲司隸校尉、少府許相爲河南尹,以此來替代何進親信袁紹和王允。

時尚書檯盧植在值中,得詔書,心中存疑,何進剛剛任命袁紹和王允,怎麼又反覆了?於是心中大疑,道:“請大將軍出來共議之!”

等待盧植的,卻是宮牆對面扔過來的一個人頭,然後一個聲音在宮牆裡面道:“何進謀反,已伏誅矣。”

盧植再看腳下人頭,正是今日入宮的大將軍何進。閹豎竟敢擅殺輔政大臣,盧植大怒,於是發警,又差奴僕飛報府中。

時何進部將吳匡、張璋等在外相候大將軍,得聞大將軍何進被害,大怒,便返營中,引軍來攻。途中遇虎賁中郎將袁術,袁術得訊,亦大怒,與吳匡等一道引兵而返。至南宮,見宮閣皆閉鎖。上有中黃門持戈而守。

宮門難以攻破,袁術惱怒,見天色漸暮,性子上來,便也不管不顧了。着人堆薪於九龍門下,引火燒門。攻破宮門,袁術引軍如潮水般衝了進去,見尋不着張讓等,又使兵燒東、西兩宮。欲以此威脅張讓等出來。

張讓等人把措手不及的何進一下子就斬了,正是得意洋洋的時候,覺得天不絕我。哪裡肯出來。於是便一起去見太后,說大將軍反了,帶兵攻打宮殿,並縱火燒南宮和尚書檯。火勢快要燒過來了,大家快躲一躲亂兵罷。

何太后此時已經傻掉了,她已經分不清誰說得是真是假了。何進剛纔還在她這,雖然她說了一通兄長,但要說兄長因此而造反,她卻是不相信的。可是火光沖天她也看見了,不管怎麼樣,先躲一躲罷,於是帶着天子,陳留王劉協(此時已由渤海王改封陳留王)以及省中官屬一起跟隨中常侍張讓、趙忠等人自複道逃至北宮。

何太后心驚膽戰,卻未見趙忠等人各持兵刃,隱隱約約把她、天子和陳留王三人給包圍了起來。

時宮中大亂,衆人奔走無定,唯有尚書盧植,他久歷軍陣,臨危不亂,隱隱見張讓等人劫天子而走,於是持戈便追。追至一閣窗,見衆人紛紛往前逃,於是盧植怒極大罵閹宦。盧植聲音洪亮,怒髮衝冠,虎威一發,段珪心驚膽顫,一個手軟,便不禁鬆開了拖着太后的那隻手。太后哎喲一聲,跌倒在地,段珪也顧不上地人的人質,一溜煙的又跑了。

盧植單手持戈,到得太后跟前,拜道:“老臣救駕來遲,還請太后恕罪。”

何太后一見是盧子幹,心中大定。於是整了整儀容,又恢復了雍容華貴的模樣,她開聲問道:“盧尚書,中常侍道大將軍反,大將軍如今在何處?哀家要見他!”

盧植肅容道:“太后,閹宦一派胡言,他等矯詔,大將軍已經遇害……”何太后一聽兄長何進已死,身子一軟,就要跌倒。盧植忙低首道:“太后節哀。”

何太后也是久居宮中的人,此時哪裡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心中懊悔得無以復加。何進是她與天子的強力依靠,而自己卻一時心軟,不聽兄長何進的,反而導致兄長被自己信任的中常侍所害……

何太后心如刀割,淚水止不住漣漣而下。哭了一會,何太后才反應過來,忙扯住盧植衣袖,道:“盧尚書,閹賊劫了天子與陳留王,你快去救他們!”

盧植心道,你以爲我不想去救,你不在這嘛。盧植臉上稍一猶豫,何太后便知道他在想什麼,不由大聲道:“盧尚書,哀家無事,天子才最要緊……”話還沒說完,便見後面又有兵來。

何太后不禁啊了一聲,便想往盧植身後躲。

盧植橫戈護住太后,見來人正是袁術,便道:“公路來得正好,閹賊劫了天子與陳留王,往北宮去了。”

袁術匆匆一禮,道:“謝過盧尚書。”卻是看也不看何太后一眼,便率軍往北宮去了。他心中恨極何太后,不是這婆娘推三阻四,大將軍何進何至於死?

何太后見袁術引兵走了,方恨聲道:“袁家子好生無禮!”

盧植心道,快別說人家了。

劉備在府中,得盧植書信,知何進已死,宮中大亂。便與荀彧道:“文若,大將軍在宮中,爲閹賊所害,我料閹賊必劫天子,以令諸侯。事已至此,你我皆爲漢臣,豈可眼睜睜的見天子蒙難,社稷動盪,而坐視不顧?我欲引兵入宮,除閹賊,保天子,文若以爲如何?”

荀彧一禮,道:“唯主公之命是從。只是主公入京,除了數十親兵外,再無兵力……”話音未落,便見轟的一聲,皇城之處,火勢沖天。

荀彧大驚,道:“何人敢冒大不違,放火燒宮闕?”

劉備心知肚明,肯定是袁家兄弟知道何進死了,忿怒之下,引兵攻宮城。

劉備率了衆人出府,又囑咐舅兄盧敏率家兵守好府院,剛出府門,便見劉恪引了一枝軍來,拜道:“劉恪率麾下卒士前來聽令!”

劉備見了這數百精銳,心中大喜,便立於階上,道:“某乃東中郎將、都鄉侯劉備劉玄德,今有閹宦爲禍宮中,先害大將軍,後又火燒宮殿。罪在不赦。請諸位助我,掃除閹賊,保扶天子。日後論功行賞,封侯拜將,指日可待也!“

衆人齊聲道:“願隨將軍掃除閹賊,保扶天子!”

劉備素有威名,又是東中郎將,在名義上有統領他們的資格。大漢重軍功,北軍久不經戰事,想升遷實在是艱難。此時宮中大亂,火焰沖天。肯定是發生了大事。那麼他們隨劉備去保駕。有什麼不願意的?反正又不是去造反。最主要的,是劉備的人品,讓他們選擇了相信。

於是劉備率了荀彧、關羽、張飛在前,劉恪率衆人於後欣然相從。一路煙塵,徑往宮城而去。

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連下二城第六百九十七章第八百二十六章 草原開發(二合一章節)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二百八十二章 跨海東征(完)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八百十三章 攻敗垂成第二百六十一章 徐州之亂(完)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五十六章 大婚之喜(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一百七十二章 陽城之戰(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第五百四十三章 郭圖之謀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關中攻略(十七)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三百五十一章 鄂縣失守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三十二章 兗州攻防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六百九十七章第四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四百一十章 諸侯選擇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三百五十四章 荊州之戰(二)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一章 臨危託孤第四百六十五章 冀州攻略(七)第七百三十八章第五十六章 大婚之喜(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青州新政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六百三十二章 兗州攻防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公孫第一百九十七章青州屯田忙(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六百十三章 兗州戰事(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六百八十三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五百零六章 南陽之戰(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北方亂起第八百二十二章第六百六十七章 虎將許褚(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七百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涼州之戰(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一百五十七章 遊說袁紹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鄂縣失守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五百一十二章 形勢危急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六百九十一章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七百三十八章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朝廷反應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
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連下二城第六百九十七章第八百二十六章 草原開發(二合一章節)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二百八十二章 跨海東征(完)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八百十三章 攻敗垂成第二百六十一章 徐州之亂(完)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五十六章 大婚之喜(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一百七十二章 陽城之戰(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第五百四十三章 郭圖之謀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關中攻略(十七)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三百五十一章 鄂縣失守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三十二章 兗州攻防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六百九十七章第四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四百一十章 諸侯選擇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三百五十四章 荊州之戰(二)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一章 臨危託孤第四百六十五章 冀州攻略(七)第七百三十八章第五十六章 大婚之喜(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青州新政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六百三十二章 兗州攻防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公孫第一百九十七章青州屯田忙(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六百十三章 兗州戰事(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六百八十三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五百零六章 南陽之戰(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北方亂起第八百二十二章第六百六十七章 虎將許褚(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七百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涼州之戰(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一百五十七章 遊說袁紹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鄂縣失守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五百一十二章 形勢危急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六百九十一章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七百三十八章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朝廷反應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