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甘寧出奔

甘寧麾下門客僕從,被黃祖以錢財官職分誘之後,只有數十人誓死相從。蘇飛一走,甘寧便召集諸人,道:“吾屢立大功而黃祖無賞,吾今欲東投九江青州大將關羽。卿等若從,共富貴也。若不從,吾亦不怨,可自去。”

衆人聽了,紛紛出言,道願隨主上一道往九江。還有人甚至說,主上早就應該這麼做了。這些人,一個個,都是跟隨甘寧多年殺人放火的慣犯,除了殺人,大抵其他手藝也是不太會的。這些人,都是重義輕生之徒,跟了甘寧,便不會背棄。甘寧過得好,他們水漲船高。甘寧不如意,他們也跟着落魄。

如今聽說是去投奔青州。一個個是欣喜非常。青州劉備的大名,他們這些劍客遊俠,早就聽過不止一次,可以說是如雷貫耳。現在自己也有機會去替這傳說中的人物效力了,豈能不期待。

又有人說聽聞關羽追隨青州劉使君多年,擅使長刀,手中兵器數十斤重,有萬夫莫當之勇。也不知道主上能與關羽戰個幾合。

旁邊有人插嘴,主上手中兵刃十六斤八兩,只怕碰上關羽長刀,便要被磕飛……

甘寧對此已經完全放棄,隨便他們胡言亂語夠了之後,才清咳一聲:“好了,速速收拾,我等連夜出發。以避荊、揚水軍。”

衆人這才轟然應諾,四散而去。甘寧這夥人,在江面上弄慣風浪,而且在益州時,大江的水流比荊州還要湍急幾分。所以對渡江一事,毫不在意。唯一需要注意的,便是如何躲過荊、揚水師的攔截。

邾縣有了蘇飛的配合,倒是無事。甘寧先向黃祖告了假,說身體不適需要靜養。黃祖只以爲甘寧是因爲自己沒有賞賜而心中不舒服,所以也便準了。卻從未想過甘寧要跑。

甘寧便以散心看病爲由,把門客僕從以及家眷都慢慢接到城外。等人齊之後,給蘇飛留了個口信,便不辭而別。甘寧屢立殊功而不見用,衆將士知道甘寧爲黃祖所不喜,所以也與他很客氣的保持着距離。這樣的一個邊緣人消失了,誰也不會在意。

直到十數日之後,黃祖召衆將議事時,才發現甘寧失蹤了。再命人查訪時,得報甘寧家中已然人去樓空,家小門客僕從一個也不見。黃祖這才知道,甘寧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玩了一出金蟬脫殼。

黃祖氣得渾身發抖,又是怨恨又是懊悔。此時孫策提兵又來,而自己卻在這關鍵時刻硬生生把甘寧給逼走了。正要派人追探甘寧行蹤,卻又不知道其往何處去了。想了半晌,覺得甘寧不可能往投揚州,於是便遣親信在江夏北方搜索攔截,欲擒之問罪。

又命軍中各將,嚴守秘密,有敢妄言者斬。一是不欲軍中議論自己逼走有功之將,以免將士寒心。二是以免孫策知道甘寧逃竄,提前來攻。畢竟甘寧連斬揚州二將,孫策估計也會顧忌甘寧幾分罷?在荊州無援軍到來之前,能拖得一日便是一日。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卻說甘寧離了邾縣,沿大江左岸晝伏夜行。一路避過揚州水師,有驚無險的到了廬江境內。然後在尋陽城外晃了一圈之後,甘寧便搭上了一家商隊,登上其船,一路順風順水的到了春谷。

到春谷後,甘寧便率衆下船,有門客問,甘寧便道:“有客言,揚州於前方築牛渚水寨,採石磯水寨,又在秣陵江邊建什麼石頭城。此徐、揚相爭之要地,恐不得過也。”原本他們是打算一路乘船直下廣陵的。既然前方水寨重重,自己又是逃將,被人發現的機率大。那便還是別冒險了。要是被揚州方面給抓住了,那樂子可就大了。

甘寧卻是不知道,黃祖把他出逃的消息給隱瞞了下來,孫策如今還蒙在鼓中呢。否則他這一路,豈能如此從容。

過了春谷,甘寧便往江對岸行去,又順水到了巢湖。正欲一路潛行到壽春,忽見鄉間大亂,民各逃散。甘寧順手揪住一個漢子,問道:“發生何事?”

那漢子掙脫不得,乃道:“壽春關羽引軍而來,正於前方合肥,與太守朱治大戰。我等因此而散。”

甘寧聞之大喜,不用再往壽春了,關羽兵至合肥,正好陣前投之。讓其見識見識自己的本領。反正自己在荊州也是和揚州孫策打。於是,遂引衆奔合肥,來投關羽。

關羽在壽春,受命招募壯士,訓練水師。尚未成軍,劉備便傳來書信,命其攻打揚州,以解荊州之圍。

於是關羽便引軍而出。朱治在歷陽,聞關羽大軍出動,不由大吃一驚,連忙使人往江東告急。如今廬江周瑜和豫章孫策正率軍攻打江夏,若關羽順淮水而上,進攻廬江,只怕廬江動搖,到時少將軍和周瑜便危矣。

於是朱治便引軍來阻關羽。關羽正欲引軍攻入廬江,聞朱治來攻,亦不願朱治襲擾自己之後。便想道索性先打朱治,指不定能把九江給打下來呢。遂引軍來與朱治戰。

朱治兵至合肥,據城而守。又使副將引兵於外,屯於肥水之畔,以爲犄角。雙方試探性的攻守了幾次,誰也沒使出全力。

這日,關羽正坐於帳中,忽然有小校來報:“將軍,營外有人求見,言是荊州故將甘寧甘興霸。”

關羽雙目一睜,心道他怎麼到了此處。於是忙道:“有請。”得益於情報頭子管亥這些年的勤懇操勞。青州密探遍佈天下各處。尤其是交戰區域的情報,管亥總是有辦法能搞到第一手的軍情資料。甘寧甘興霸的名字,早就已經擺在了劉備以及關羽這一級別的將領案頭了。

甘寧一進營,便感覺到了一片肅殺之氣。所見之兵卒,一個個神情剽悍,目不斜視。心中便想道,青州之兵,勝過荊州遠矣。於是在校尉的陪同下入營來見關羽。

甘寧一進來,便見帳中站了一將,與自己差不多身高。卻是蠶眉鳳目,鼻如懸膽,眼似辰星。頜下五柳美髯飄拂。端的是氣勢非凡。心道,這必定是關羽了,於是便拱手爲禮,朗聲道:“甘寧甘興霸,見過關將軍。”

關羽見了甘寧,也不禁眼前一亮,心中暗歎好一個壯士。於是便笑道:“可是斬徐琨、射凌操的甘將軍。”

甘寧聽了,心中一喜,自己的事蹟竟然傳到關羽耳中了,如此甚好。於是便道:“甘寧流竄湖海之間,不敢當將軍之稱也。”

關羽於是命人看座。雙方一洽談,關羽這才知道,甘寧是因爲在荊州不得志,屢立大功卻不見重用,故此棄官來投青州。因青州道遠,於是輾轉來了九江自己這裡。

關羽聽了大喜,有了甘寧,主公再獲一大將,最最關鍵的是,青州方面的短板,水師將無憂也。

第七百三十三章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三百零七章 兗州說客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第八百二十三章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青州再得良將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六百六十三章第四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七百七十章第六十三章 廣陽除惡(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冀州攻略(七)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七百六十七章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幹出征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十章 南下廬江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陽大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劉起兵爭幷州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劉大戰(十六)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七百一十章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第六百二十章 揚州異動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二百五十一章 呂布攻並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四百五十五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袁劉大戰(十七)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七百九十八章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用人制度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五百五十章 關中攻略(二)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麴義來歸第八百十六章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七百五十三章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七百一十章
第七百三十三章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三百零七章 兗州說客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第八百二十三章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青州再得良將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六百六十三章第四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七百七十章第六十三章 廣陽除惡(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冀州攻略(七)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七百六十七章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幹出征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十章 南下廬江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陽大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劉起兵爭幷州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劉大戰(十六)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七百一十章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第六百二十章 揚州異動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二百五十一章 呂布攻並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四百五十五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袁劉大戰(十七)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七百九十八章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用人制度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五百五十章 關中攻略(二)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麴義來歸第八百十六章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七百五十三章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七百一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