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

那太史慈緣何出現在這裡?卻原來當年太史慈爲東萊郡奏曹史時,受郡中之命,星夜奔往洛陽,奪了青州刺史所派州吏之奏章。由是惡了刺史,不得不逃離青州,避禍他方。

在外遊蕩了幾年,天子駕崩了,刺史也換了。太史慈料想青州已經物是人非,不會再針對他了。這幾年在外遊蕩,他每時每刻都在思念牽掛着家中老母親。如今覺得再沒危險,一想起家中慈母,便心似歸箭。只恨不得立馬出現在東萊,出現在母親跟前纔好。於是便與一夥在外結識的友人說了。結果這些傢伙都是無牽無掛的漢子,又義氣得很,道是如今天下不太平,一路上盜匪四起,雖然子義你武藝高超,但雙拳難敵四手。於是大家決定,一道送太史慈返還青州。

太史慈卻不過友人意氣,只好與大家一塊結伴東行。剛從北海到盧鄉,便聞得盧鄉範使君與公孫度所部大戰。太史慈聞得公孫度跨海犯境,也不知道自己家裡怎麼樣了,於是怒氣勃發,便率了大傢伙趁遼東軍不備,突襲其後,竟然把遼東軍陣殺了個通透。

wWW⊕ttκǎ n⊕¢ O

太史慈返身入陣,便見前方一員大將攔路大喝:“來者何人?”正是那遼東大將柳毅。他奉公孫度之命,經略東萊,眼見得範明覆滅在即,東萊全境將會成爲遼東軍的橋頭堡壘,誰¥△,..曾想千鈞一髮之際,太史慈竟然殺了出來。柳毅心中怒火可想而知。

太史慈哂笑一聲,並不答話,雙腿輕磕馬腹,胯下駿馬便長嘶一聲,竄了出去,長戟平端,直指柳毅。土雞瓦狗,也佩讓我通名!

柳毅見那將不答話,卻是兵器探出,直取自己。不由反怒爲笑,道:“不知天高地厚之輩,又豈知我縱橫遼東之威名。”於是揮舞大刀,來戰太史慈。

咣噹一聲,兵器交接,兩馬錯鞍而過。柳毅被太史慈一擊巨力,震得在馬背上晃了幾晃,好不容易纔穩住身形,卻覺得胸口有些發堵。柳毅知道是震傷了內腑,不由深吸一口氣,把種種不適,強壓了下去。

太史慈勒馬兜了一圈回來,端坐馬上,興致勃勃的看着柳毅上下打量。太史慈在外遊俠數年,遇見所謂高手不計其數。一一過手後,才知名不符實。今日接了柳毅一刀,感受到了柳毅的臂力似乎不弱,太史慈不禁有些見獵心喜了。心道,總算可以找個人活動活動筋骨了。倘若是柳毅知道,太史慈把他當作活動筋骨的人形沙包,只怕當即便會一口老血噴出,氣死當場。

柳毅見四周兵卒都看向這裡,哪裡肯墜了士氣,於是暴喝一聲,策馬舞刀,主動向太史慈發起進攻。

太史慈見柳毅來得兇惡,不由也抖擻精神,挺戟來戰,兩人一個是虎老雄風在,一個是絕技存胸間。甫一交鋒便打得昏天黑地。盧鄉城頭的範明何曾見過這等廝殺,不禁看得心馳神往。

柳毅畢竟不如太史慈。數十合後,便遮擋不住。只見太史慈一條戟,點、刺、掃、砸……銳利的鋒刃總在柳毅上下左右來回舞動。未幾,柳毅筋疲力軟,手上稍稍一鬆,便被太史慈抓住個破綻,一擊得手。只見長戟閃電般抽出,嗚的一聲呼嘯,柳毅只覺腰間劇痛,人便飛了出去,待反應過來時,閃着白芒的戟尖便已經抵住咽喉了。

範明於城頭看得仔細,雙掌狠擊了一下城垛,興奮的大笑道:“真壯士也!來人,傳我之令,出城!”

範明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痛打落水狗的機會。於是率了麾下兵將與城中青壯,一同殺出城去。遼東軍還沒有從自家主將戰敗被擒的事實中反應過來,便見範明率了人馬一窩蜂似的殺到了。遼東軍也不是傻子,見己軍主將已失,羣龍無首,於是發一聲喊,棄了兵刃旗鼓,跳蕩着四散而去。

範明哪裡肯放,自然緊銜其後,捨命截殺。正趁勢掩殺間,忽間前頭又來了一枝兵馬,煙塵間旗號隱約,難以辨明。

範明一愣,心道莫非公孫度又增兵了?於是把手一擺,止住本部。那太史慈,殺翻一個柳毅,猶自不足,見前方又來一將,只以爲又是公孫度一夥。見那將甲冑鮮明,甚是雄壯,不待範明分說,便躍馬而出,直取敵陣。

劉恪一路狂奔,好不容易到了盧鄉,見得戰場一片狼藉,還沒喘口氣,去問明白髮生了什麼事。便見對面一將躍馬搖戟,殺將出來。

劉恪一頭霧水,便策馬迎了上去,道:“來者何人?”話還未說完,太史慈的兵器便探了過來。

劉恪大怒,把身子往後一仰,躲過這一擊,而後自得勝鉤上摘下大槍,忽的一聲,便刺了過去。

太史慈雙手一橫,然後一推,盪開大槍,兩馬錯鞍之時,太史慈忽然覺得背後風聲惡,於是想也不想,使了個蹬裡藏身,躲過這犀利一擊。卻原來是劉恪在兩馬交錯之時,把虎腰一扭,一記回馬槍便如閃電般刺了出來。

太史慈驚出一身冷汗不說,劉恪也是暗贊這人了得,居然六覺如此靈敏,躲過自己這一招。

兩人心中都是暗歎,臉上卻不動聲色。於是兩人又催動坐騎,戰作一團。兩人都是一時才俊,武藝高超,弓馬嫺熟。大戰數十合,未分勝負,兩人卻只覺酣暢淋漓,痛快極了。正欲抖擻精神再戰時。範明氣急敗壞的聲音便傳了過來:“兩位壯士,快快住手!快快住手哇,都是自家人!”

太史慈聞言不禁一愣,想來這東萊太守不會認錯人。於是一勒馬跳出戰圈。劉恪也就自收手,勒馬立於原地。兩人相視一眼,心道原來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識一家人。臉上卻不由自主泛起一絲淺笑來。

範明在太史慈身後,好不容易看清楚了劉恪軍中旗號,那紅旗上繡着個斗大的劉字,然後那一行小字分明是青州牧……範明再一聯想,心中便是一抖,莫非是劉君侯到了青州,知道自己消息,遣軍來救?

一念至此,再放眼望去,只見那太史慈與自己的救兵,劉君侯麾下大將鬥得兇惡,生怕兩人有個好歹,自己都不好交待。於是才立即開聲,讓兩人停戰。

範明上前,對着劉恪一拱手道:“將軍所率可是青州牧劉君侯麾下人馬?本官東萊太守範明。”

劉恪見正主在此,連忙翻身下馬,一抱拳道:“青州軍麾下,親軍指揮使劉恪,見過範使君!小將受主公所遣,特來東萊,以助範使君。”

範明聞信大喜,道:“將軍來得正好,遼東軍已經大敗,退往當利。你我正好兵合一處前往追擊。”

劉恪心道不是說遼東軍兵圍盧鄉,怎麼這麼快便逆轉了過來?心中疑惑,眉頭便不由輕蹙。範明一看,自然便知劉恪心中所想。於是便笑着介紹太史慈,說道:“本官慚愧,被遼東軍打得節節敗退,日前退守盧鄉孤城。眼見盧鄉便要陷落,多虧了這位太史壯士,否則本官性命不保也。”於是便細細的說起太史慈如何率了人馬自遼東軍後軍殺入,直透敵陣,然後又生擒敵將,於是敵軍一軍皆潰。

範明唾沫橫飛的說完之後,太史慈便輕笑道:“範使君謬讚了!”然後上前一抱拳對劉恪道:“東萊太史慈,見過劉將軍。”

劉恪方纔與太史慈大戰一番,極爲佩服其武勇,又聽得範明說是其率了部曲生擒柳毅,擊退遼東軍,這無形中又幫了自己一個大忙。再看其人,相貎堂堂,英武挺拔,心中歡喜,便不由親切的道:“你我年歲相當,何必如此見外,我姓劉名恪,字守慎,族中排行十一。你喚我守慎,或劉十一也行。”

太史慈見劉恪身居要職,一身本事,卻如此平易近人,也是極爲高興、感動。他也是個颯爽的性子,也不推脫,便笑道:“守慎好灑脫的性子。我字子義,家中只我一個,郡中鄰人,素來喚我大郎。”兩人對視,一陣大笑。

劉恪翻身上馬,對太史慈道:“子義,遼東軍陡失主將,士氣大跌,軍心大亂,此時惶惶逃竄猶如喪家之犬。不若隨我擊之,討平來犯東萊郡境之賊如何?”

太史慈大笑道:“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於是,範明、劉恪、太史慈三人,率了人馬,一路沿着遼東軍逃竄的路線追了下去。

數日後,在當利,劉恪與太史慈,兩人聯手衝陣,勢不可擋。把遼東軍殘軍殺了個人仰馬翻,血流成河。此戰中,遼東軍在東萊的主力部隊,一戰盡墨。

然後範明與劉恪,各率部隊,沿途收攏敗軍,剿滅山賊、盜匪。兩人打算趁此大勝之機,把境內那些多如牛毛的盜賊剿殺個乾乾淨淨,好還東萊境內一個朗朗乾坤。

當利之戰後,太史慈便向範明、劉恪提出了告辭。家園近在旦夕,賊軍已灰飛煙滅,道路暢通,是該回去探望孃親了。

太史慈歸心似箭,劉恪想留也留不住,只好遣了一百精卒,沿途護送。對於劉恪的殷殷之意,太史慈坦然接受,並告訴劉恪,回家探望過孃親之後,便會回來找他。

第八百十七章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二百一十章 定策遼東第一百四十六章 廢立之事(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虞病逝(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一百零九章 築城巴丘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州之亂(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七百四十三章 長沙城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徐州之亂(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藥問世第五百四十七章 美人之計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七百章 出城交兵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七百四十五章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六百六十六章 虎將許褚第十一章 爲民除害(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駕崩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涼州之戰(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七百十八章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八十五章 風雨前夜(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兗州決(七)第三百三十八章 北方亂起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六百七十六章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二百八十五章 興平二年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四)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五百一十三章 再戰江夏第二百四十章 身陷匈奴營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七百五十二章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三百六十五章 賈詡所謀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六百七十九章第六百十四 兗州戰事(四)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四十二章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滎陽之戰(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第八百十七章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二百一十章 定策遼東第一百四十六章 廢立之事(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虞病逝(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一百零九章 築城巴丘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州之亂(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七百四十三章 長沙城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徐州之亂(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藥問世第五百四十七章 美人之計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七百章 出城交兵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七百四十五章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六百六十六章 虎將許褚第十一章 爲民除害(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駕崩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涼州之戰(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七百十八章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八十五章 風雨前夜(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兗州決(七)第三百三十八章 北方亂起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六百七十六章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二百八十五章 興平二年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四)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五百一十三章 再戰江夏第二百四十章 身陷匈奴營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七百五十二章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三百六十五章 賈詡所謀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六百七十九章第六百十四 兗州戰事(四)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四十二章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滎陽之戰(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七百五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