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

趙慈的城防工作做得不錯。不過,也僅止於此了。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劉備軍中的各類器械,是所有漢軍中最全最多的。劉備向來不喜歡肉搏戰,血肉橫飛的場面很美麼?而且還是和自家同胞殺來殺去。於是出於對血腥暴力骨子裡本能的反感,和對生命的尊重。劉備在軍中,基本上能用器械解決的就儘量用器械來解決。

於是張飛領了大軍出營,一個上午,便見各類雲梯、井欄、投石車等一字擺開。其後刀兵、盾兵,箭手成羣結隊,立於陣前,只等主將的命令了。

張飛大手一揮,大軍緩緩向前推進,有力的腳步聲和鼓點密集響起,震動人心。關於爲什麼開戰的時候不讓麾下軍卒和其他部隊一樣一窩蜂就上。劉備是這樣解釋的,保持整齊有序的隊形,緩緩推進,會對敵人在視覺上造成強大的壓力,從而保證己方對敵方的壓倒性心理優勢。好吧,張飛和關羽等人表示沒聽太懂。不過劉備是軍主,他吩咐怎樣做,自己便怎樣做好了。

事實上,劉備的理論還是有道理的,最起碼,城頭上,有些軍卒雙腿已經開始微微發抖了。他們也曾經是大漢軍人,但他們何曾見識過如此整齊劃一的隊列?絲毫不亂的腳步聲一聲聲彷彿就踏在他們心上,讓他們身體也跟着在顫抖。

張飛騎着一匹油光水亮的駿馬,隨陣而行,到得城下,張飛大喊道:“城中將士聽了,我家將軍有令,爾等原爲漢家軍士,被趙慈等所挾反叛,着實可惜。爾等可速速歸降,前事概不追究,只誅首惡!若有執迷不悟者,則按謀大逆之罪處置,到時禍及家人,爾等悔之晚矣!”

趙慈千算萬算,沒算到張飛會來這麼一出。偏生張飛又生了個大嗓門,這扯着嗓子一吼。這城頭上的,有一個算一個,基本上都聽得清清楚楚。頓時衆將士便一陣騷動。

趙慈也在城樓之上,聽得張飛喊話,心中便是一格噔,心道完了。他率衆疾步下樓,見士卒騷然,便摯劍斬了一人,怒道:“漢軍胡言,亂我軍心。一日爲賊,終生是賊,爾等手上血案累累,若降,豈知劉備不會秋後算賬?”

衆人聽了,盡皆默然。又有血淋淋的案例在前,於是一軍盡安。

張飛吼了幾嗓子,見城頭上亂了下,然後就一點動靜也沒了,於是心道,不對啊,怎麼一點反應也沒有,難道這些人連自己的家小都不顧了?

於是便也不多言,大手一揮,鼓聲激昂,前方身披數重甲衣,左手臂上套着小盾,腰間懸着大刀的士兵便扛着雲梯往前猛衝。

託秦頡和趙慈的福,宛城數易其手,護城河到現在還是被填着的。於是劉備軍隊可以直接攻至城下。一片喊殺聲中,雲梯被豎了起來,頂端的兩個大鐵鉤死死的勾住了城磚,而云梯前端數尺也裹着一層鐵皮,讓你刀劍砍不斷,火油點不着。

不斷有軍士蟻集着爬了上去,也有無數軍士慘叫着從雲梯上摔下來。城牆之上,趙慈的兵本身就是漢軍,防守起來,比黃巾賊軍專業多了。石灰、磚頭,油瓶,開水,金汁,無所不用其極。

城下火油遍灑,火光點點。雖然有弓箭手在用箭矢壓制,但還是有着無數的將士殞命城下。劉備率了衆人觀陣,見死傷無數,不由把一口鋼牙咬得吱吱作響,這些百戰精銳,本來可以在涼州縱橫。若是死在那些羌人手中便也罷了,卻偏偏於此地,死於自家同胞之手。實在是可惜。

張飛見麾下死傷無數,不由雙眼通紅,於是虎吼一聲,棄了長槊,提了一口百鍊長刀,一手執盾,一手提刀,徑往雲梯上爬了上去。他速度極快,手中盾刀相互遮掩,不一會,竟被他翻至城牆之上。

衆叛軍見城上跑來一個大漢,皆是一愣,而後齊發一聲吶喊,頓時無數刀劍舉頭砍來。好張飛,一聲暴喝,把盾往身前一豎,而後長刀掄圓了一掃,便見無數慘叫聲響起,卻是張飛力大勢沉,把衆人兵器磕飛,衆人握不住兵器,虎口都被震破了,一個個血涔涔的甚是嚇人。

張飛佔得先機,毫不饒人,左手盾,右手刀,就在城牆上廝殺起來。不一會兒,便被他殺空了一大片,城牆上的火油水鍋,被他一一破壞,得張飛之力,城下漢軍開始源源不斷攀了上來。越聚越多,跟在張飛身後,結成陣勢,左衝右突,勢不可當。

劉備於城下看得清楚,不由大喜,道:“益德正壯士也,今日宛城得破,益德首功。”於是跑到鼓手旁邊,親自爲張飛擊鼓,以壯其聲勢。

城下鼓聲隆隆,城上殺聲陣陣。荀彧見劉備竟然擊鼓去了,於是扭頭對關羽等人道:“諸位將軍,準備接應益德。”卻是打算讓大軍一舉壓上,直接奪了宛城了。

衆將應命而去。

張飛於城樓之上正殺得性起。便見趙慈等人急衝衝而來。趙慈遠遠便看見張飛如猛虎下山,勢不可當,知道其人必爲勇將,自度己軍無人能敵,於是大呼道:“弓箭手何在!”着左右弓手齊射張飛。

旁邊掌管弓兵的小校遲疑道:“將軍,前方還有自家兄弟……”

趙慈火冒三丈,一巴掌便扇了過去,罵道:“那人不死,我們便都要死,蠢貨,給我射!”

小校猶豫半晌,神色扭曲到了極點,於是怒吼道:“射!都他媽給我射!”

衆弓手得令,便彎弓搭箭,雙膀一較勁,把弓拉得滿圓,一枝枝箭矢呼嘯着往張飛處飛去。

張飛正狀若瘋虎,來回砍殺,卻聽得風聲疾,想也不想,便把盾一舉,身子一縮,然後右手大刀舞作一團刀光,護住周身。

便聽得無數聲慘叫,再拿眼偷看時,便見周圍不分敵我,無數軍士被箭矢釘翻在地上,張飛反應過來,不由罵道,賊子好生歹毒。還未有反應,便聽前方賊將又在喊道:“繼續射!”

於是又是一陣怪嘯,張飛把身子縮在盾後,繼續掄動大刀。便只覺右膀一麻,心知不好,中箭矣。

張飛知道自己中箭,卻絲毫不亂,兀自提了刀,邊戰邊退,而後喊道:“退!退!退!都給老子退下去!”

他卻是清楚,賊將已經發了瘋,不分敵我。如若再攻,得不償失,不如改日再戰。等得上來的漢軍漸漸退下後,城頭已只剩下張飛一個。趙慈大喜,率人直迫張飛,怪笑道:“那將可速降,否則此處便是你葬身之地也!”

如此勇士,誰人不愛。只可惜趙慈忘了自己的身份,他一介叛賊,有何資格讓張飛請降。張飛怒呸了一聲,罵道:“死叛賊,竟敢辱你家張爺,你且等着,張爺遲早必取你狗頭!”

說完便欲翻身而下,趙慈大怒,戟指罵道:“好一個不知死活的匹夫,左右弓手,與我亂箭射死!”

話音方落,卻見城下一團烏雲升起,密集往自己所立之地飛來,趙慈大驚,也顧不得身份,忙忙一個懶驢打滾,滾到一個角落,逃過此劫,其他將士卻無此好運,措手不及被射翻一遍。

趙慈掙扎着爬起,又見城下喊殺起陡起,雙手扶了城牆往下一看,只見無數人馬如潮水般涌來。

卻原來劉備于軍中,見城頭似有變故,怕張飛有失,便忙忙命大軍前來接應。城下弓手覷得急切,便齊齊把手中箭矢往趙慈所立之處射來,以緩張飛之急。

張飛見無後顧之憂,從容縱下雲梯,被劉備接住,問道:“益德,如何?”

張飛右膀中箭,疼痛難耐,卻強自道:“主公,末將無妨,還可再戰。下次必取趙慈首級,獻與主公案前。”

劉備見張飛右臂血流如注,便皺眉道:“大郎,即已受傷,緣何強撐,我又豈是隻重軍功不恤親友之人?可速回營中就醫,待傷好之後,再爲我效力不遲。”

張飛與劉備相識於微末,多年已來,對劉備的尊崇已是根深蒂固。見劉備開口,一聲大郎久已不曾聞得。不由心中波瀾頓起,垂下頭,強忍酸澀,道:“末將領命。”

劉備救了張飛回營,自讓軍醫救治不提,心中卻是想道,聽益德所言,這趙慈不分敵我皆殺,倒也是個決絕之人。怪不得他能縱兵起事,禍亂三郡。

看來強攻是不行了,雖然劉備有把握必下宛城,但拿人命打消耗戰向來爲他所不喜。於是劉備便開動腦筋想其他辦法了。

思來想去,卻也沒想出個什麼名堂來。正自發愁,卻見荀彧走了進來。見了荀彧,劉備眼睛便一亮,道:“文若此來,必有良策以教我!”

於是便起身相迎,拉着荀彧坐下,詢問其計安出。荀彧一拱手,道:“主公,宛城急切間難下,不若先分兵平定南郡、江夏?南郡、江夏一定,趙慈兵則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必不長久也!”

劉備頓覺眼前一亮,大笑道:“便依文若之計!”

第一百一十七章 涼州之戰(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六百六十七章 虎將許褚(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七百零三章 攻打蕭縣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五百二十五章 後路已定第七百二十五章 華容城下較高低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第七百三十五章第四百六十四章 冀州攻略(六)第三百四十一章 圖謀荊州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飛搶親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雨幷州(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三十七章 冠禮始成第五百八十三章 平定涼州第三百五十八章 荊州之戰(六)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雲動(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三百六十二章 長安天子(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六百四十八章 陳留出降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涼州風雲(還沒完)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八百二十六章 草原開發(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陽風雲(四)第四百四十七章 風雨幷州(三)第六百七十章第四百六十四章 冀州攻略(六)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七百章 出城交兵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四百八十章 冀州攻略(二十二)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死無二志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七百九十七章 曹純退兵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七十四章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八百十六章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四百八十九章 冀州攻略(三十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海東征(七)第六百七十七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袁董大戰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七百四十三章 長沙城下第七百四十八章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三百二十六章 再立一軍
第一百一十七章 涼州之戰(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六百六十七章 虎將許褚(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七百零三章 攻打蕭縣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五百二十五章 後路已定第七百二十五章 華容城下較高低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第七百三十五章第四百六十四章 冀州攻略(六)第三百四十一章 圖謀荊州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飛搶親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雨幷州(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三十七章 冠禮始成第五百八十三章 平定涼州第三百五十八章 荊州之戰(六)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雲動(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三百六十二章 長安天子(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六百四十八章 陳留出降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涼州風雲(還沒完)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八百二十六章 草原開發(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陽風雲(四)第四百四十七章 風雨幷州(三)第六百七十章第四百六十四章 冀州攻略(六)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七百章 出城交兵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四百八十章 冀州攻略(二十二)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死無二志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七百九十七章 曹純退兵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七十四章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八百十六章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四百八十九章 冀州攻略(三十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海東征(七)第六百七十七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袁董大戰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七百四十三章 長沙城下第七百四十八章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三百二十六章 再立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