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

在劉備決定收縮戰場,不再讓張飛覬覦陳留之後,張飛便棄了濮陽,率軍直退到了東郡北部。又把濮陽還給了曹軍。

張飛臨行,往南望了陳留郡一眼。實在是可惜了。若能拿下陳留,他相信對兗州和豫州都是一個非常大的震動。而且陳留的內應他都找好了,吳匡與高幹都是陳留大族出身……

張飛兵至臨邑,稍作休整,便長驅直入濟北國。濟北王劉政先下手爲強,把濟北相等人給捆了,然後迎張飛軍入盧縣。

劉政當了近四十年的諸侯王,成功的把自己的兒孫都給熬死了。他也垂垂老矣,到了這個年紀,也無甚所求,更是無甚畏懼的了。唯一指望的,就是自己死後,能祭祀不絕。當然,他也知道漢家天子的習慣,自從推恩令出來之後,天下的封國越來越少,憑着他與天子早已遠隔的血脈,想要濟北國存續下去,非有大功,那是妄想。於是他在得知張飛兵進濟北之後,當機立斷,動用府中衛士,扣押被他哄騙而來的濟北相等官吏。然後開城以迎張飛軍。

當晚在王府中,劉政在宴席過後,屏退了左右,這纔對張飛道:“我有一事相求大將軍,還望張將軍轉陳之。”

張飛聽了,酒便醒了大半,忙道:“大王有事,何不親自上書?”他可不願意沾手皇族的事,不管大事小事。

劉政人老成精,見張飛想拒絕,頓時便老淚縱橫。張飛雖然縱橫戰場,所向披靡,但面對一個對他毫無威脅且涕淚泗流的老頭兒,卻是沒了辦法。於是只好開言道:“大王且與我道來,若小將能出得上力,必然助之。”

劉政心道,你是劉玄德愛將,如何出不得力?只要你肯開口,那就好辦了。劉政也是沒辦法。天子到了青州,但看這架勢,也就是個傀儡。當然,就算不是傀儡,天子那裡,劉政也說不上話。既然政出劉備,索性還不如找劉備容易些。去年隔壁徐州的瑯玡國被除爲郡,劉政可是一清二楚的。

當年瑯玡王劉容與曹操有舊,其子劉熙又助曹操佔據瑯玡,這筆帳被劉備記得一清二楚,所以後來曹操上書朝廷,在劉容薨後請封劉熙爲瑯玡王,便被劉備上書反對。一拖就拖到了去年,然後劉熙便被劉備找了個理由,認爲他不夠資格襲國,然後傳國一百多年的瑯玡國就這麼沒了。當然,爲了安撫瑯玡王一系,劉備又請朝廷封劉容之弟劉邈爲陽都侯。諸侯王與列侯,能一樣嗎?

劉政對張飛道:“老夫年已六十餘,而子孫皆亡,恐身後無人祭祀,是以斗膽請將軍美言幾句,請大將軍封我弟之後繼我之嗣。”

張飛聽了差點跳起來,連連搖手,道:“王侯之封,豈是我能插手的,此事斷不可爲!”這老頭簡直就是個巨坑,張飛說完之後便欲走。

劉政一下就拽住張飛袍袖,道:“將軍且聽老夫說完……”聽完劉政的絮叨,張飛這才鬆了一口氣,既然不是想讓濟北國繼續傳承,而是想謀一個侯爵之封以傳嗣,好讓自己與祖先的血食不絕。這倒是不難。以劉政如此積極的表現,把他弟弟家的兒子或孫子過繼到他膝下,然後請主公給他封個爵位,等劉政百年之後,直接廢除濟北國就好了。於是張飛便答應了下來。當然他也謹慎得很,沒給劉政打包票,只說是盡力而爲。

有了張飛這句話,劉政大喜。他之前也跟他兄弟說過,請過繼一子給他。結果他兄弟說過繼給他沒問題,得朝廷同意才行。也是,事涉王國傳承,朝廷當然會過問。現在他不謀求續傳濟北國,想來朝廷和劉備也不會爲難他了。自己後繼有人,也算是了了一樁心願,死了也能瞑目了。

接下來,得償所願的劉政在濟北國,爲張飛忙前忙後,提供了許多必不可少的幫助。就連王宮中多年積存的財富,也毫不吝嗇的拿了出來,以資軍用。

在濟北王劉政的幫助下,張飛很快便控制住了濟北國,雖然兗州軍仍然堅定不移的執行着堅壁清野的戰略,但在劉政的協助下,濟北國的情況要好上很多。

張飛平定濟北國的時候,太史慈也聯繫上了瑯玡太守崔琰。瑯玡郡在泰山郡之東。太史慈也沒讓崔琰做別的,只是提出請求,希望他能夠在必要的時候,提供一些幫助。比如運送糧食,比如封鎖邊界,以防潰軍流竄。

太史慈兵進泰山的時候,泰山郡的世家們,也在蠢蠢欲動。南城羊氏,更是早早就做出了決定。無他,羊氏與蔡邕、孔融兩大名士結親,羊衜先娶孔融之女,後娶蔡邕次女。而蔡邕長女蔡昭姬已入大將軍府爲劉備妾室。這還有得選擇嗎?

羊氏的異常,自然瞞不過陳宮與臧霸的眼睛。他們都是兗州人,臧霸更是泰山人,對境內那些世家大族的複雜關係,那是一清二楚。

所以羊氏還沒有等來太史慈,卻已經上了臧霸的案板了。臧霸尋到陳宮,對陳宮道:“公臺,泰山南城羊氏,與劉備有親,若漢軍至,其必叛。吾欲先殺之。如何?”

陳宮心中承張飛送還家眷之情,又覺得羊氏還沒動靜就先安上叛逆之名,甚爲不妥。果若如此,兗州豈不是人人自危。於是便拒絕了臧霸的提議:“宣高,羊氏果叛,除之可也。若無叛跡,不宜動之。否則兗州必定大亂。”

臧霸不是世家出身,對世家到處壓注的行爲並不清楚。只有陳宮心知肚明,羊氏這樣的行爲,就算是與劉備無親戚關係,也是再正常不過。要是動了羊氏,那讓兗州的士紳們怎麼辦?這種事情,就算主公曹操來了,他也只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牆頭草遍地都是,如何管得過來。只有憑實力擊敗了對手,牆頭草纔會安靜。

臧霸還欲再言,陳宮便對臧霸道:“宣高,羊氏不能殺,若宣高覺得羊氏將不利於泰山,逐之可也。”

臧霸在陳宮這裡碰了一鼻子灰,又去尋夏侯惇,夏侯惇沉吟半晌,對臧霸道:“宣高,公臺所論甚是。我亦附其議。”

夏侯惇和臧霸都是武將,不像陳宮說話只說一半,於是便把這其中利害詳細的與臧霸一說。臧霸這才恍然大悟。心中卻只覺得這世家,真是禍害。

第四十四章 入朝爲官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七百六十一章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陽態度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七百九十章 進逼襄陽第六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第七百十一章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戰(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七百五十章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八百零九章 戰爭爆發(十)第七百十七章 半途之擊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二百五十一章 呂布攻並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七百九十六章 夏侯之敗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撤豫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陽城之戰(二)258徐州之亂(五)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異(二)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七百七十八章 接見魯肅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六百九十四章 曹洪中伏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亂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七百九十三章 馬超兵敗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六百八十章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五百九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七百三十五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第六百三十七章 西域見聞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荊州(二)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六百七十九章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六百八十六章 荊州亂起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一百一十章 皇帝昏招第一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六百七十六章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七百十二章 荊州風雲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徐州之亂(完)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六百七十章第六百七十一章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
第四十四章 入朝爲官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七百六十一章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陽態度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七百九十章 進逼襄陽第六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第七百十一章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戰(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七百五十章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八百零九章 戰爭爆發(十)第七百十七章 半途之擊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二百五十一章 呂布攻並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七百九十六章 夏侯之敗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撤豫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陽城之戰(二)258徐州之亂(五)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異(二)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七百七十八章 接見魯肅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六百九十四章 曹洪中伏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亂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七百九十三章 馬超兵敗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六百八十章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五百九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七百三十五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第六百三十七章 西域見聞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荊州(二)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六百七十九章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六百八十六章 荊州亂起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一百一十章 皇帝昏招第一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六百七十六章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七百十二章 荊州風雲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徐州之亂(完)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六百七十章第六百七十一章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