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

順利拿下了兩城,盧植心情也輕鬆了些。而工曹方面的彙報,讓他更加驚喜。在紇升骨城和幘溝漊城外面,都發現了鐵礦,儲量還不少。盧植一高興,便帶着諸將去巡視鐵礦去了。

遼東雖然也有鐵礦,但此時轉運不易,若是能就地開採冶煉,也能減上路途中的損耗,順便也能減少青州方面的負擔。遼東目前正在大搞開發,各種物資緊張,很多物資都是從青州源源不斷的從海上輸送過來的。

丸都城得知紇升骨城與幘溝漊城陷落,不由大驚失色。幘溝漊城就不說了,紇升骨城好歹也是能和漢朝高句麗城相提並論的雄城了,怎麼說沒就沒了?大抵在高句麗人眼裡,高句麗城就是很大的城了。

高句麗王又驚又怒,連夜把公孫康和公孫恭兩兄弟喚了來:“你們不是說漢兵不足掛齒嗎?現在好了,都快打到家門口了,怎麼辦?”

公孫康心中不屑,父親大人都打不過青州軍,你們這些蠻夷又算得了什麼?要不是想挑撥你和青州開戰,咱兄弟倆還需要待在你這破地方受罪?

面上卻是恭恭敬敬的:“大王勿慌,還請先調查清楚,問過詳情之後,再商討計策。知彼知己,方能知道如何應對漢兵。”

於是高句麗王又把從兩城逃回來的軍吏帶了上來,一個個的仔細盤問,得知紇升骨城是被一種奇怪的攻城器械給攻破,而幘溝漊城則是被漢軍遠躡對盧軍後,趁對盧軍入城之機偷襲而得手之後,高句麗王也不禁長出一口氣。

奇淫巧技,怕什麼,我高句麗勇士多得很。漢軍要偷襲才能獲得幘溝漊城,看來戰鬥力也強不到哪兒去。

這個時候,高句麗王已經選擇性的忘了他父王被漢軍打得抱頭鼠竄的事實了。

公孫康兄弟回到家,把門關上,左右悄悄一望,見四周無人,公孫康便低聲道:“二弟,高句麗覆滅在即,我們要先離開了。”

公孫恭道:“大兄,青州軍來此爲時尚早,這個時候就要離開嗎?”高句麗男女風氣開放,他在這裡胡搞亂搞,有點不願意離開了。

公孫康道:“就是這個時候走最好,再晚一些,真等青州大軍壓境,到時想走你也走不了。”

公孫恭道:“那大兄,我們去哪兒?”

公孫康沉吟了會,道:“父親大人之前爲了拉攏扶余人,曾以宗女妻之。好歹也算是親戚,我們去投奔扶余人吧。”

公孫恭雙掌一擊,恨恨道:“大兄,扶余人要比高句麗人強多了,到時去了那,我們再說動扶余人來對付青州軍。早晚要報了父親大人的仇!”

公孫康看了弟弟一眼,心中一嘆,暗道,父親大人以遼東之力,尤不是劉備對手,區區高句麗,扶余,又豈能敵我中原雄傑?只是自父親大人罹難以來,弟弟鬱鬱寡歡,若不是讓他心中有點盼頭,自己何必要東奔西走,如喪家之犬一般?找個地方隱姓埋名一輩子不也挺好?

扶余,在玄菟以北,南與高句麗,東與挹婁,西與鮮卑相接。此國土地大多都是平原,宜種五穀,出產名馬,赤玉,貂皮,寶珠,珠大如酸棗。扶余人也和漢朝交過兵,但有兩次被打得挺慘,一次是在樂浪,一次是在玄莬,後來就臣服了,經常派人來京師遣使朝貢。扶余人比高句麗人要溫順,也要識時務多了。之前公孫度得了遼東,因遼東形勢複雜,便大力拉攏與漢朝親近的扶余,並嫁了個宗女過去。扶余也給予了公孫度回報,聯合公孫度打鮮卑或者是打高句麗,都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不過在青州軍打遼東時,扶余王很明智的站得遠遠的。中原王朝的強盛,他就算沒親自見過,也聽去朝貢的使者講過。所以,漢人的內部糾紛,自己還是不參與了吧。青州方面得了遼東,與扶余諸部互市如故,扶余人也漸漸把心放到了肚子裡。也沒太在意遼東換了個主人。畢竟日子還是得繼續過不是。扶余人並不知道,因爲公孫康公孫恭兄弟,他們的平安日子就要快到頭了。

這邊高句麗王調兵遣將的一陣忙,最後把公孫兄弟給想起來了,心想公孫度乃遼東豪傑,聽說公孫康也是才兼文武,他既是漢人,又對青州軍的情況如數家珍。既然他這麼熟悉漢軍的情況,不如讓他也別領一軍,替我高句麗效力,去上陣殺敵。於是便派人傳公孫康。

結果沒多久,侍者便慌慌張張來報:“大王,公孫康公孫恭兄弟二人不知所蹤。”

高句麗王大怒,一拍案道:“不是讓人盯着嗎,怎麼會不知所蹤?”

侍者戰戰兢兢,道:“大王傳令調兵,王都人手不足,是以,是以……”

高句麗王心中大罵,人手不足就偏偏缺這幾個盯梢的?他知其中必有貓膩,不過也懶得去過問了,如今一心一意應付青州纔是正經,待擊退漢軍,到時再算賬未遲。

劉備在青州,看完了遼東方面的彙報,又喜又愁。喜的是繼襄平東北,大梁水上游發現大型鐵礦之後,剛攻佔的兩座高句麗城附近也有鐵礦。這可是戰略性的物資。愁的是,這幾個鐵礦附近的環境都不太好。道路破爛,人煙稀少,補給困難。想了想,劉備便把荀彧、盧敏等幾個喊了來。大致一問青州府庫的情況之後,劉備便道:“遼東局面一片大好,只是鐵礦開採不易。我欲於襄平城上游,大梁水之畔再築一城,遷百姓往居之。以做襄平、幘溝漊、紇升骨三城之轉動。至於高句麗所得之地,道路也需要平整,不能再拖了。諸位以爲如何?”

荀彧想了想,道:“主公,青州目前與諸侯相安無事,可趁此機大力經營遼東。青州地狹,難以富民。若能盡收高句麗之土,再以寬鬆之政養民,不出數年,遼東亦復有中原之盛也。只是青州與遼東,相隔大海,往來艱難,恐百姓軍士畏而不願往。其中得失,還請主公自度之。”

盧敏心想,還有什麼好想的,肯定是大力開發遼東了。高句麗這麼大塊土地,遼東又有鹽鐵之利。前景一片興旺光明啊。

基本上,這事就這麼定了下來。劉備又取過遼東地圖,仔細看了看,在大梁水鐵礦之東一塊地形平坦的土地上劃了一個圈,道:“就在這兒築城罷。”這一個圈,就是後世的鋼鐵大城本,溪市。

令至工曹,工曹的人又過來問,說新城取什麼名。劉備想了想,道:“馬訾水有城名西安平,此城就名東安平吧。希望遼東境內安平,也希望東邊的諸部落都老老實實的,別惹事。”

好吧,劉備這個取名困難戶就瞎取了這麼個名字,然後他來了興致,冥思苦想了一陣,笑道:“高句麗兩城,幘溝漊改名安東城,紇升骨城改名平高城。高句麗人取名太難聽了,瞧瞧這都是些什麼,改!”

工曹官吏應命而出。估計心中也在吐槽自家主公的取名也不怎麼樣高明吧。

西安平,就是後世的丹,東。馬訾水,就是後世的鴨綠江。張飛領了本部在西安平,把高句麗別種小水貊的情況摸得差不多了。於是率軍沿大江溯水而上。兵鋒到處,連破十餘寨。小水貊部大人便遣使來見張飛,神情恭敬的道:“尊貴的漢朝將軍,我部族人世居於此,向來與漢朝無怨,這次不知道是什麼原由惹怒了天朝大軍。還請將軍指教,我部大人好彌補自己的過失。”

張飛哈哈一笑,道:“與我朝無怨?那你貊人替高句麗人制作弓箭,這是爲何?隨高句麗人寇掠我朝樂浪,這又是爲何?回去告訴你部大人,想保命,可速降,否則,便兩軍陣前見了。”

使者苦着一張臉,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麼。自己所部乃是高句麗臣蕃,難道高句麗王讓自己部落制弓,我們敢拒絕嗎?至於隨高句麗寇掠樂浪,自己要說是爲高句麗所迫不得已而爲之,這話連自己也騙不了呀。本以爲這些都是小事,誰知道,唉,這可如何是好?

使者於是回去了,見了部落大人,如此一說。部落大人便怒道:“這都是欲加之罪!我部所產便是良弓,不用這個去交易,咱們怎麼過日子?寇掠樂浪?這事能怪我嗎,我若不跟着去,先被寇掠的就是我們了!哇呀呀呀呀,看來漢人沒一個好東西,都打上門了,還想要我不戰而降。簡直是休想。”

於是便整軍來戰張飛,是日,兩邊排兵列陣,小水貊大人於陣前邀戰。張飛正欲出戰,旁邊副將葉蛟道:“將軍,某自歸主公以來,未得寸功,今欲替將軍先拒小水貊,陣斬此獠,還望將軍成全。”

張飛對葉蛟印象還是不錯的,雖然武力值不高,但能把營中諸事打理得井井有條,也算員能將了。於是便道:“如此,便請葉將軍替某走這一遭。”

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二百六十八章 孫策周瑜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六百七十六章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五百零六章 南陽之戰(二)第五百五十章 關中攻略(二)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解關東(三)第五十六章 大婚之喜(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八百十七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四百三十三章 再戰平城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七百四十五章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四百二十章 求同存異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一百二十章 涼州之戰(五)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戰(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議起兵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五百八十六章 涼州之戰(四)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八百十五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青州應對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七百五十七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八百零九章 戰爭爆發(十)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吳郡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陽大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冀州攻略(二十一)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解關東(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劉起兵爭幷州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荊州之戰(六)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八百二十五章第六百六十七章 虎將許褚(二)第八十一章 陳年舊事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關中攻略(十七)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六百七十九章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七百三十七章第七百四十九章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五百零六章 南陽之戰(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跨海東征第六百二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公孫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
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二百六十八章 孫策周瑜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六百七十六章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五百零六章 南陽之戰(二)第五百五十章 關中攻略(二)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解關東(三)第五十六章 大婚之喜(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八百十七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四百三十三章 再戰平城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七百四十五章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四百二十章 求同存異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一百二十章 涼州之戰(五)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戰(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議起兵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五百八十六章 涼州之戰(四)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八百十五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青州應對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七百五十七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八百零九章 戰爭爆發(十)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吳郡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陽大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冀州攻略(二十一)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解關東(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劉起兵爭幷州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荊州之戰(六)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八百二十五章第六百六十七章 虎將許褚(二)第八十一章 陳年舊事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關中攻略(十七)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六百七十九章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七百三十七章第七百四十九章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五百零六章 南陽之戰(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跨海東征第六百二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公孫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