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回到館驛之後,許褚一臉悶悶不樂,立時便去尋程昱,告之此事。程昱聽了,捊須稍一沉吟,便笑道:“仲康無須如此,揚州有此意,當是其軍中無仲康如此絕倫之人。當日仲康大發神威,揚州上下,只怕到如今,仍心有餘悸。”

曹純在旁邊沒心沒肺的哈哈大笑起來。全然不把許褚被拉攏勾引當回事。又在揚州流連了些時日,事情辦得七七八八,程昱也終於打算準備回去了。向孫堅辭行之後,程昱在許褚、曹純的陪同下,踏上了返途。

程昱等人走後,周瑜來見孫策,憂心忡忡的對孫策道:“伯符,程昱等人在揚州期間,其麾下多有耳目到各處探聽我軍虛實,恐曹操與我爲盟,不懷好意。”

曹操爲什麼要派曹純與許褚來。因爲這兩人都是沛國人,與九江郡只隔條淮水。而曹氏和許褚在淮泗之間,還是很有號召力的。曹純的胞兄曹仁當年就遊俠於淮泗之間,糾集了千餘劍客、遊俠,曹操現在軍中,仍有許多這樣的高手。許褚要是不認識幾個俠客,他那一身本事,莫非天上掉下來的?

曹純與許褚現身揚州,自然是與昔年故舊又有了聯繫。這些人得了曹純與許褚的示意,聞風而動,在揚州數郡,爲曹氏收集情報。

這些人本來就是揚州官府的重點監控目標,這一動,把官府也給驚動了,於是便立馬彙報給地方駐軍。周瑜聞信之後,親自接手,秘密監視,這一探查,就把他們的目的給查出來了。而他們的幕後指使,無疑就是曹操使者。

所以程昱一走,周瑜就露面了,向孫策彙報他的發現。孫策聽了,面上不動聲色,心中卻是怒極。若不是父親大人一意要與曹氏媾和,當年他早就提兵與曹操相爭荊州了,而曹操又如何能有今日吞下益州的局面?只是父親有命,他也不敢違逆。

孫策便道:“曹操不敢舉兵北向,卻有吞併江東之心。他倒是好胃口。哼!公瑾,傳我之令,荊州自即日起,內緊外鬆,嚴防曹軍!”

周瑜拱手稱諾。

孫策又道:“如今劉玄德在北方,定遼東,卻鮮卑,通西域,好大的聲勢,今又新得兗州,天下其已居半,更是勢大難制,公瑾,可有良策教我?”

這會的形勢,與歷史上的又有不同。當年曹操平定烏桓,徹底消滅袁紹勢力之後,就準備南征了。雖然關中還有馬超,但也把馬騰給弄到身邊來當人質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南征在曹操與諸臣看來,幾無失敗的可能。結果卻偏偏在劉孫兩路聯軍的打擊下,大軍分崩離析,曹操倉皇北退。

現在劉備把北定死死抓在手中,但與荊州中間卻還隔了個豫州。所以周瑜認爲,己方應該還有機會。當然,翻盤的機會是小之又小的,除非劉備發昏胡來,否則就算劉備現在死了,在他已經有了繼承人的情況下,北方集團也不會就此崩散。只是操作得好的話,當個割據一方的諸侯,未嘗沒有可能。

機會,在周瑜看來,有兩個。保守點的,就是與曹操聯手,一起抱團以抵抗北方的巨大壓力。然後苦修內政,外練強兵,靜待天下之變。

急進點的,則是趁着兗州新定,還有豫州也在曹操手裡,劉備也要喘口氣的這個時機,索性與曹操翻臉,提兵攻打荊州,徹底把荊州給握在手中。這條計策,在周瑜看來,有非常大的可能成功。不過周瑜並不打算向孫策建議。

因爲,打下荊州容易,守住荊州卻難。與曹操翻臉之後,荊州將會受到益州與豫州兩個方面的曹軍打擊。到時想來曹軍絕不會手下留情。

雖然周瑜自信可以守住荊州,但別忘了,北方還有個劉備正在虎視眈眈。若曹氏與揚州方面打起來,劉備不趁機做點什麼,也就白混這麼多年了。周瑜可不想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而且,現在的形勢,確實是不宜再大動干戈了。尤其是對盟友下手。

在聽到周瑜仍然建議與曹操兩家修好,一起抱團取暖,共抗北方壓力。然後靜待時機之後,孫策也是一聲嘆息。沒辦法,形勢比人強。他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當年天下諸侯割據,北方山頭林立,根本就沒有孫氏的立足之地。袁紹、袁術、曹操、劉備、劉虞、陶謙,關中就更不用說了,十幾個軍閥亂成一團。他們父子兩人,也是好不容易,費盡了無數力氣,這才奪取了揚州這麼一個安身之地。

結果把揚州擺平之後,再放眼一望,周圍都是強鄰。只有交州纔是個軟杮子。好不容易等來個火拼荊州的機會,又被曹操同時給看上了。打了一場,無奈之下也只好接受兩家平分的事實。

在揚州被困住了手腳,再放眼天下時,北方劉備已經強勢崛起了。孫策心裡也是非常無奈。有什麼辦法呢,畢竟強大如袁紹,都敗亡得那麼快。

孫策憋着一肚子氣,捏着鼻子不得不接受與曹操聯手共抗劉備的事實。而且還得時時提防這個不怎麼靠譜的盟友突然下黑手。

曹氏在揚州的活動,已經證明曹操不是什麼善茬了。孫策沉默一會,便道:“給曹操去封信,着重強調兩家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免得他一心盯着我江東不放。”

周瑜點頭稱是。也只能如此了。

他們雖然有了提防曹操之心,卻不知道,曹操心裡早就已經下了決定,要對荊州下手了。周瑜不想打荊州,那是因爲打下荊州之後,要承受太大的壓力。北邊有豫州兵馬,西邊有益州兵馬。這兩路軍都不是什麼好對付的。益州軍可以順流而下,數路進攻。豫州緊挨着荊州戰略要地南陽。而又還要時時提防劉備的反應,所以周瑜覺得攻打荊州,得不償失。

但曹操卻不這麼想。他自益州攻打荊州,若打下來後,豫、荊、益三州就會徹底連成一體。到時不管是面臨北方劉備的攻打,還是應付揚州的反應,他一點也不怕。

尤其是對付揚州。他有着足夠的自信。荊州、豫州都在揚州的上方。若揚州敢動兵,曹操就會讓孫策見識下他的厲害。

第七百八十四章 兵分數路(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二百九十三章 賈詡出奔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六百三十三章 兗州攻防(二)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二百五十一章 呂布攻並第六十章 鮮卑之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袁術所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四百五十州 冀州攻略(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亂象(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荊州亂起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四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雲動(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八百零三章 戰爭爆發(四)第七百十一章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議起兵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歸屬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重返荊州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征袁術(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袁劉大戰(十三)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死無二志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七百十一章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七百五十一章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王遇刺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七百二十五章 華容城下較高低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三十九章 蔡邕之難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劉起兵爭幷州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五百二十五章 後路已定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六百七十五章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七百四十四章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六百八十一章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
第七百八十四章 兵分數路(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二百九十三章 賈詡出奔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六百三十三章 兗州攻防(二)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二百五十一章 呂布攻並第六十章 鮮卑之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袁術所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四百五十州 冀州攻略(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亂象(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荊州亂起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四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雲動(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八百零三章 戰爭爆發(四)第七百十一章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議起兵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歸屬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重返荊州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征袁術(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袁劉大戰(十三)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死無二志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七百十一章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七百五十一章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王遇刺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七百二十五章 華容城下較高低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三十九章 蔡邕之難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劉起兵爭幷州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五百二十五章 後路已定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六百七十五章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七百四十四章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六百八十一章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