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

感謝書友獅之心666、書友天外貓王的打賞。『頂『『『,..

涼州劇變的時候,劉備卻在青州埋頭當木匠。

有鑑於造紙術的不斷改良、印刷術的提前面世。青州市面上的書籍大增,更不用青州學院的教學用書了。而青州工曹下面的匠作營,又推出一種類似於書籍大的練習本,方便書院的學子們隨時記錄學院講師們的珠璣之言、完成課業或記錄自己平日裡的所思所悟。這種練習本,質量上乘,墨跡不滲不化,一經推出,便廣受歡迎。學院的學子在自己免費的份額用完之後,便蜂擁到集市上去大量購買,一時之間,竟然供不應求。

產品賣得好,導致的新問題又來了。

原來從古至今,人們記錄書寫,不是用簡,便是用縑。或捉竹簡而刀刻,或持縑卷而書寫。不過,簡重而縑貴,只有富貴人家用得起,這在很大程度上嚴重影響了文化的傳播擴散。現在大量廉價紙張的出現,已經極大程度上緩解了這個問題。最起碼使得青州之內,便是貧寒之家,想要買幾本書籍,也不是什麼難事。不過在人們漸漸開始習慣紙書和練習本後,新的問題出來了。

此時人們不管是宴會、還是求學,只要是各種正式場合,坐姿便是正坐。一張蒲席,然後雙膝跪地,雙臀墊於腳後跟之上,雙手扶膝,身姿挺拔。這種正坐,從老祖宗那一輩一輩傳下來,一直到宋時,才被大量桌椅的出現給所替代。可以正坐在鍛鍊人的氣質、尋求一種哲學上的形神兼備上,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的。劉備清楚的記得,在這個時代,孩子差不多大,在該啓蒙的時候,私學或家裡,就開始要讓孩子學習正坐了。以前書生們正坐,手持書卷或搖頭晃腦,或不停書寫。可現在不行了,方方正正的練習本,取代了笨重的竹簡,取代了長長的縑卷。再要拿在手上用筆書寫,這姿勢就相當彆扭了。可伏在書案前書寫是很舒服,可是時間一長,腰又累得不行。學子們一時之間不禁開始唉聲嘆氣起來。

劉備閒暇之餘,在學院內講了幾堂格物課,便敏銳的發現了這個問題。回去之後一想,胡牀此時已經在軍隊中漸漸普及,那麼直接把唐以後漸漸開始普及流行的桌椅直接給弄出來,書院的師生們能不能接受?

其實在生活細節方面,劉備有很多的想法,可以推廣開來,去影響世人。之前他一直隱忍不吭聲,是因爲他實在是影響力不夠,不足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面積去施行影響。如今他執掌一州,乾綱獨斷,是時候去做一些事了。

於是劉備便命人于軍營中拿來兩個胡牀,便去拜會老師鄭玄。胡牀,又稱交牀、交椅。其實不是睡覺的大牀,而是一種可以摺疊的馬紮。用木頭和獸皮、布製成。最初在北地異族中盛行,匈奴、鮮卑等貴人狩獵、出遊時,便帶上這玩意,累了便打開來休息。因爲只有貴人、首領可以用,所以有“第一把交椅”的俗語,來形容身份尊貴。後來南匈奴歸漢,這才便漸漸在中原開始擴散開來。

胡牀因爲它的便攜和舒適性,引起了一批貴族與士人的喜愛。有史記載,漢靈帝便好胡牀。當然,這玩意自己在家或在外用用可以,但用在正規場合,似乎有些難登大雅之堂,於是士人儒生們,對此是不屑一顧的。反而是在軍隊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將帥們可不管這東西雅不雅,好用就行。行軍途中累了,用來歇息下;出去打個獵、釣個魚,累了用來歇息下……

話劉備拎了兩個馬紮就去見鄭玄。鄭玄作爲此時青州的文人領袖,若把他給服了,到時推廣新的桌椅,想必也簡單得多。

鄭玄此時,正跪坐於地,筆耕不輟,周圍散落了無數書籍。劉備在窗外見得鄭玄如此,心中不禁愧疚萬分,這纔是用心做學問的人,比起他這個半桶油,差距豈止萬里?這麼大年紀了還如此勤奮,也難怪日後鄭學輝煌千年,而鄭玄得以配享孔廟。

畢竟上了年紀,書寫了一會,鄭玄便揉了揉膝蓋,顫巍巍的起身,輕輕活動手足,捶打腰部。忽見劉備立於窗外,便漫步出屋,笑道:“玄德既來,何不出聲。”

劉備行了一禮,亦笑道:“不敢出聲,恐打擾到老師做學問。”

鄭玄嘆道:“老嘍!到了此時,回頭一看,便覺昔日諸多論述不甚完美,於是只好親自刪減之。”

劉備道:“老師學貫古今,遍注諸經,仍如此專注於學術,弟子相差遠矣,自嘆不如。”

鄭玄看了看劉備,又搖了搖頭,這個弟子極其聰穎,可惜志不在儒學。如今身居高位,一身牽繫百萬青州士民之福祉,要想他有多少時間放在儒學上,只怕是更加難了。可惜了!鄭玄按下複雜的心緒,道:“玄德此來,可有何事?”

劉備便命隨從拿出胡牀,擺在鄭玄跟前,道:“老師,不論其他,只論舒適性,此物比正坐如何?”

胡牀鄭玄自然識得,他也坐過。於是一皺眉道:“此物自然要比正坐舒適,不過此物難登大雅之堂,玄德莫非欲在青州推行此物?”

劉備笑道:“當然不是!”他一想起與衆臣議事,大家一人坐一個馬紮,圍成一圈,便忽然有種莫名的喜感。

鄭玄拿眼看向劉備,劉備便道:“弟子見老師與諸師生在伏案書寫時,時辰一長,腰膝便諸多不適。恐累及老師與諸師生身體,便欲改良胡牀,使之適宜書寫所用。”

鄭玄哦了一聲,不置可否。

劉備看見鄭玄鬚髮迎風而動,一臉淡然。便解釋道:“老師,萬物發展自有其規律,是以先有石鼓金文,後有大篆、篆,最後而隸;書寫之物,最早由獸甲、皮,竹木之牘、縑帛,最後而紙……”

鄭玄一擺手,道:“玄德,你之意,老夫皆知。我儒家不是迂腐之學,若無創新進取之舉,如何自古至今,諸學衰隱而我儒學獨顯於世?你有此心,儘管試來,若真有益於士子,老夫也不吝臉面,助你一臂之力。”

得了鄭玄的承諾,劉備大喜,恭恭敬敬的一躬到底,又陪鄭玄了一會話,這才辭別而去。

作爲一州之牧,不是劉備不會用行政力量強行推廣。然則此物最先要儒家士子們接受才行。在士人們的心中,鄭玄一句話,可比劉備這青州牧的份量還要重。漢代就是這樣,大儒在士人中的影響,有時候要比官府大多了。而一些大俠們在普通百姓中的影響,有時候也比官府大多了……就是這麼任性!

所以劉備先來服鄭玄,能得鄭玄的支持,做事簡直就是事半功倍啊!於是,在劉備畫了圖紙,又親臨指揮下,一套極其精緻的桌椅便新鮮出爐了。

長長的書桌,桌面是一整塊木板,被工匠們打麿得光滑無比,撫摸上去,毫無一絲粗糙之感。桌側面和桌腿之上,都縷刻有精美花紋。一把靠椅,人坐於上,累時後背靠上去,高高的椅背會讓人感覺到極度舒服……

這套桌椅,劉備第一時間送到了鄭玄府上。在陪着鄭玄感受了半天后,劉備笑道:“老師,覺得如何?”

鄭玄一捋花白的鬍鬚,道:“不錯,用來書寫極爲便捷,比往日要快多了。”

劉備又道:“老師,此物比之胡牀,如何?”

鄭玄沉吟會,又了頭:“甚佳!”

當然了,劉備選用上好木材,用巧匠精心製成,設計方案也是後世的經典款式,這麼精緻的東西要還得不到鄭玄的認可,那劉備就真的要抓狂了。

鄭玄又道:“此物你打算於學院中推行?”

劉備苦笑道:“此物費錢不多,卻也不少,院中學子如此之多,豈能全由牧府提供?弟子打算講師們每人贈送一套。至於學子們,讓他們用簡化版就是。”

鄭玄疑道:“簡化版?”

於是劉備便告訴鄭玄,何爲簡化版。就是一個圓凳,然後把學院中原來學子所用的書案的腿拆掉加高……

當然,要先把這套桌椅批量製造一批,先投放學院,讓講師們先感受一下其所帶來的舒適性,在得到認同之後,再投放改造簡化版……

其後,劉備便命匠作營大量製造了一批,用於投放於學院供講師所用,然後又贈送了一批,給自己麾下諸臣。 wωw ●тTk дn ●C 〇

可惜,結果反饋回來,不是太好。不但學院中人議論紛紛,便是臣下如管寧、邴原等也上書勸諫了。

費這麼大周章,劉備就是怕有人自己搞這個,是有違禮制。結果怕什麼來什麼。大漢的人們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別強,可是在某些方面,又真是固執得很。

管寧、邴原上書劉備,言語中勸劉備多把心思放在如何治理青州上面,讓青州民衆生活得更好更安穩,纔是劉備作爲州牧的最大責任。而不是專注於奇淫巧技……

絮絮叨叨的,了一大堆,劉備頭大了。

第四百五十五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七百五十三章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二百一十一章 涼州風雲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術敗亡(二)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第七百九十九章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說反長沙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一百二十四章 重返荊州第四百八十二章 冀州攻略(二十四)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一百四十四章 跋扈董卓第七十二章 蠻王之位(二)第七百五十九章第六百六十二章第二百一十章 定策遼東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術敗亡(三)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幹出征第七十四章 蠻王之位(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七百五十章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說郭嘉(二)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重返荊州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兵分數路(二)第五百四十二章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五百六十六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八百十五章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六百五十四章 兗州決戰(三)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四百七十九章 冀州攻略(二十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三百一十九章 吳郡陸氏第四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四百六十五章 冀州攻略(七)第七百三十八章第四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六百四十五章 攻打陳留第三百七十一章 袁劉大戰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六百七十二章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亂象(三)第七百三十三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紹之謀第六百七十九章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六百八十四章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
第四百五十五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七百五十三章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二百一十一章 涼州風雲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術敗亡(二)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第七百九十九章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說反長沙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一百二十四章 重返荊州第四百八十二章 冀州攻略(二十四)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一百四十四章 跋扈董卓第七十二章 蠻王之位(二)第七百五十九章第六百六十二章第二百一十章 定策遼東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術敗亡(三)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幹出征第七十四章 蠻王之位(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七百五十章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說郭嘉(二)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重返荊州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兵分數路(二)第五百四十二章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五百六十六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八百十五章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六百五十四章 兗州決戰(三)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四百七十九章 冀州攻略(二十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三百一十九章 吳郡陸氏第四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四百六十五章 冀州攻略(七)第七百三十八章第四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六百四十五章 攻打陳留第三百七十一章 袁劉大戰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六百七十二章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亂象(三)第七百三十三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紹之謀第六百七十九章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六百八十四章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