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

朝中大權皆由何氏把持,何太后臨朝觀政。所以何進等人一上奏,何太后便立馬批覆奏可。她心裡也高興得很。雖然內外朝都是她何氏獨大,自家兒子又是天子至尊。可權力再大也大不過禮法不是?

董後再怎樣,也還是她的阿姑,天子的親奶奶呢。若是自己做的太過,也難逃百官的指責不是?

只有把這老太婆趕出宮去,這宮中才是自己說了算。

永樂太后一聽這事,便嚇壞了。她憑仗兒子在宮中享福幾十年,到現在纔想起來政治鬥爭的可怕。可是,她已經沒有依靠了。她的兒子,曾經的天子,已經躺在了棺槨之中。而現在的天子,什麼事也不懂,只知道聽他孃親的,聽他舅舅的。又怎會對自己這個奶奶親近?更何況,自己還反對過他登基爲帝呢。唉,永樂太后一聲長嘆,只有依靠孃家侄兒了。老太太年歲已高,心中憂怖,竟然被嚇得病了。

而這邊何進又找了個由頭,率軍圍了驃騎將軍府。外戚其實本事都不怎麼樣。所依仗的,不過都是天子所給予的權勢而已。所以軍中排名第二的巨頭驃騎將軍董重,一聽說被大將軍何進率兵圍了,竟驚慌得不知所措,思來想去,知道大勢已去,竟然在家中自殺。

劉備聽了消息,也不禁一聲長嘆。有時候政治就是這麼骯髒。董重他見過,一個本份老實的厚道漢子。讓他當個富家翁還好。把他強行推到驃騎將軍的位置上,那不是害他麼?天子在,無人敢動他。天子崩,他就成了別人的磨刀石了。

劉備又想,若是自己是董重,只怕早就率了家將,殺將出去了罷?不管勝負,與之一拼的勇氣還是有的。可惜董重了。

董重既死,永樂太后聞訊,心中大懼,未多久,在宮中疾病暴崩。先帝駕崩,而何氏便殺先帝表兄,嚇死孝仁皇后。這人總是同情弱者的。雖然永樂太后是愛財了點,可是董重是個老實人吶,且董家幾十年,也沒幹什麼天怒人怨的壞事兒。所以董氏一敗亡,天下人說話便不好聽了。什麼怪話都有,反正就是歸咎於何氏了。

這時候何進似乎也明白過來了,自己有些操之過急了。搞得名聲不好聽了。不過事已至此,再反悔也是無用。只好又開始操持起永樂太后的喪事了。

本來何進想,這段時間事情太多,驃騎將軍和永樂太后皆死,軍中大權皆歸自己。那麼便等天子與永樂太后下葬之後,再騰出手來對付宦官。結果天不遂人願。他想歇歇刀,人家就是不讓他這麼幹。

這不,他的老鄉中常侍郭勝給他寫信了。說大將軍你要小心,蹇碩這孫子在宮中密謀要對付你呢,不過我們大家都沒同意……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這句話,古今宜同。

蹇碩本來想偃旗息鼓的。可是見了驃騎將軍和永樂太后都被何氏給滅了。他這小心肝是嚇得撲通撲通直跳。這手段,太兇殘了。不給人活路啊。蹇碩在宮中,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最後把心一橫,豁出去了,於是頂着兩個黑眼圈,召集一班狐朋狗友,都是十常侍中人,一起來商量:“大將軍兄弟秉國專朝,今與天下黨人謀誅先帝左右,掃滅我曹。但以碩典禁兵,故且沉吟。今宜共閉上閣,急捕誅之。”

蹇碩不是不知道郭勝是何進鄉黨,也不是不知道郭勝等人和何氏關係頗深。但他相信,在生死存亡眼前,郭勝他們是會和自己堅定的站在一起的。他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要不是自己還統領西園禁軍,何進早就伸手把咱們給滅了。現在該怎麼辦,你們應該要做決定了吧?

蹇碩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高估了隊友們的智商。郭勝他們答應說先商量一下,結果反手就把蹇碩給賣了。爲何?因爲郭勝自以爲是何進鄉黨,又是自己把何太后接進宮的,有這一層淵源在,何進不會恩將仇報。而趙忠、張讓等人覺得當年是自己冒死求情,還出了一大筆錢,才讓何太后的皇后之位穩固。何氏有今天,全靠他們,且何苗與他們都是鐵哥們。何進不至於和自己翻臉……

所以說宦官有能力者少,基本上全都是依仗天子之勢作威作福。何進收到郭勝的書信,冷笑一聲,正愁找不到藉口呢,你蹇碩就主動送上門來。正好,新仇舊恨咱們一塊算。

於是何進以蹇碩陰圖大將軍,乃使黃門令收蹇碩,誅之。然後全收西園兵。

一時之間,大將軍何進聲威一時無兩。軍中障礙全被他一掃而空。洛陽之兵皆受其令。於是曹操又勸:“洛陽之兵皆受大將軍所制。大將軍一聲令下,莫敢不從。可詔下董卓,使其兵退涼州矣。”

結果曹操一走,袁紹又來了,何進便把剛纔曹操說的說給袁紹聽。袁紹聽了心中大怒,他心中自有籌劃,自然不願何進被人鼓動。於是心中便把小夥伴曹操給記恨上了。袁紹畢竟是公侯世家出來人子弟,在心中稍微組織了下言辭,便道:“不妥,孟德等所慮,不過爲董仲穎無人可制也。然將軍盡收洛陽兵權,又有橋元偉、丁建陽等爲臂助,何懼董卓哉?且軍令反覆,於事無益,徒損大將軍之威爾!”

袁紹見何進沉思不語,又復說道:“前竇武欲誅內寵而反爲所害者,以其言語漏泄,而五營百官服畏中人故也。今將軍既有元舅之重,而兄弟並領勁兵,部曲將吏皆英俊名士,樂盡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贊之時也。將軍宜一爲天下除患,名垂後世。雖周之申伯,何足道哉!今大行在前殿,將軍受詔領禁兵,不宜輕出入宮省。”

何進見袁紹所言,反覆都是爲自己考慮,心中一陣感動。於是決定便聽從袁紹之言,不下令着董卓退軍了。還是袁紹說得對,老子堂堂大將軍,掌天下兵權,難道還怕一區區外鎮?若傳了出去,徒惹天下人笑話。

又把袁紹的話深記在心中,當初在宮中險爲蹇碩所害,何進一直記得,於是覺得袁紹的話說得太有道理了。這社會,風氣壞了,到處都是陷阱,自己若不小心,搞不好就要中圈套。還是住在軍營中穩妥一點。

於是何進便一直稱疾,不入宮中陪喪,就連天子下葬,也不露面送山陵。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哪。

六月十七,辛酉,葬先帝孝靈皇帝於文陵。

諡法曰:“不勤成名曰靈。死而志成曰靈。死見神能曰靈。亂而不損曰靈。不能以治損亂。好祭鬼怪曰靈。極知鬼神曰靈。”反正這個靈字,不是什麼好詞。

何進和何太后也心知肚明。何進受妹妹之託,還婉轉的請三公及大臣們能不能給個好點的諡號,這諡號實在是太……看看史上諡爲靈的君王吧,晉靈公不君,楚靈王好細腰,趙武靈王餓死沙丘……然後這幾個傢伙都沒什麼好下場。

按說到了漢末,史家漸漸開始爲尊者諱,漢靈帝原本不該得此惡諡。關鍵是他在位幾十年,沒做什麼事不說,反而把士大夫給得罪慘了。

看看士大夫們對漢靈帝的說法就知道了。

諸葛亮是這樣說的:“……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蓋勳是這樣說的:“吾仍見上,上甚聰明,但擁蔽於左右耳。”

范曄在《後漢書》中拿秦二世與漢靈帝相提並論。

薛瑩說:“孝靈以支庶而登至尊,由蕃侯而紹皇統,不恤宗緒,不祗天命;上虧三光之明,下傷億兆之望。於時爵服橫流,官以賄成……”

幾百年後的唐代大詩人杜牧還在說:“桓、靈四十年間殺千百比干,毒流其社稷……”

可見此時士大夫們對先帝的印象是有多麼的差了。先帝在世時受盡他的欺壓,咱們拿他沒辦法。也就只能在這諡法了拿捏下了。什麼,要咱們改個好聽點的?沒門!

大將軍何進被碰了一鼻子的灰。卻也拿這些傢伙們沒辦法。士人們極重風骨,有些事,他們不肯幹,你就是拿刀架在他們脖子上,他們也是不會低頭的。

算了,靈帝就靈帝吧。反正人也死了。這一頁就這麼翻過去算了。大事要緊。

先帝也下葬了,新帝也登基了。天下士大夫們,一個個的磨拳擦掌,興致勃勃。新的篇章開始了。大家是該發揮自己的抱負的時候了。大將軍何進親近士人,信任士人,這就是一個天大的好兆頭啊。

此時,被孝靈皇帝弄得人心散亂的士大夫們,不禁對大將軍何進抱以極高的期望,希望他能夠更選賢良,整齊天下,爲國家除患。

誰是患?天下人皆知,乃是孝桓、孝靈皇帝時禍亂天下的閹宦。

何進此時也是躊躇滿志,覺得自己是大漢的掣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樑。天下沒有誰都行,就是不能沒有他。

於是又召集袁紹等人,一番商議後,對自己的妹妹何太后下最後通牒了。我要對宦官下手了,妹妹你站哪邊,自己想清楚了。

洛陽城中,風雲聚焦,一場驚天變故即將上演。

而無數人都在摒息期待,期待風雨之後的彩虹、期待烏雲之後的暖陽。期待着屬於士人的,久違的勝利!

...

...

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六十章 鮮卑之事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九章 大道之基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六百七十九章第七百八十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四百一十六章 朝廷反應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亂象(三)第七百三十三章第五百二十五章 後路已定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三百八十七章 袁劉大戰(十七)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柔出馬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二百六十八章 孫策周瑜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八百十六章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二百一十章 定策遼東第六百九十四章 曹洪中伏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六百七十七章第四百五十四章 風雨幷州(十)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七十四章 蠻王之位(四)第十二章 爲民除害(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六百九十四章 曹洪中伏第五百四十七章 美人之計第六百六十七章 虎將許褚(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興平二年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二百八十五章 興平二年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八十五章 風雨前夜(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雨幷州(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八十二章 最後寧靜第五百二十一章 青州應對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七百三十二章第四百七十五章 冀州攻略(十七)第七百四十五章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五百零一章 兩家南圖第六百五十七章 兗州決戰(六)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州之亂(二)第二百零三章 兩虎相爭(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孫策出兵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二百二十六章 呂布窮途(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揚州異動(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冀州攻略(十六)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四百五十五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郭圖之謀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楊奉作亂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
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六十章 鮮卑之事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九章 大道之基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六百七十九章第七百八十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四百一十六章 朝廷反應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亂象(三)第七百三十三章第五百二十五章 後路已定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三百八十七章 袁劉大戰(十七)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柔出馬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二百六十八章 孫策周瑜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八百十六章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二百一十章 定策遼東第六百九十四章 曹洪中伏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六百七十七章第四百五十四章 風雨幷州(十)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七十四章 蠻王之位(四)第十二章 爲民除害(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六百九十四章 曹洪中伏第五百四十七章 美人之計第六百六十七章 虎將許褚(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興平二年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二百八十五章 興平二年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八十五章 風雨前夜(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雨幷州(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八十二章 最後寧靜第五百二十一章 青州應對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七百三十二章第四百七十五章 冀州攻略(十七)第七百四十五章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五百零一章 兩家南圖第六百五十七章 兗州決戰(六)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州之亂(二)第二百零三章 兩虎相爭(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孫策出兵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二百二十六章 呂布窮途(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揚州異動(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冀州攻略(十六)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四百五十五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郭圖之謀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楊奉作亂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