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

紙,終究包不住火。不管孫策如何隱瞞。最後,吳夫人還是得知了這個噩耗。初聞此信,吳夫人呃了一聲,就昏迷了過去。頓時府中就是一陣手忙腳亂。

幸好經過醫生的診斷,吳夫人迅速醒了過來。她並無大礙,只不過是太過於傷心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所以身體自動開始保護模式進入昏迷罷了。

吳夫人醒過來後,淚如雨下。她是個典型的傳統婦人,相夫教子,打理內宅就是她的一生。自從嫁給孫堅之後,她就每日每夜的擔憂。男人們的大事她不懂,她只希望滿天神佛能夠保佑她的男人平安無事。

結果她的丈夫、她的兄弟,數年之內先後離她而去。在喪兄、喪夫之後,如今她又驚聞噩耗,她最小的兒子,沒了。這種打擊,她如何能夠受得住。但她除了痛哭,又能做什麼呢?

孫策在江東發了瘋似的掘地三尺,江北也收到了情報。劉備聽到這個消息,也只能嘆息一聲。漢朝崇尚以德報德,以怨報怨。爲親報仇、爲友報仇、爲故主報仇等事件,屢見不鮮,並形成了一種社會風潮。

從官方到民間,一直在鼓勵着這種事情的發生。甚至有很多例子,就是復仇的人殺了人之後去官府投案自首,官府卻不願意抓捕人犯,甚至想辦法爲人犯來脫罪。

這種事情,太多了,史書中不勝枚舉。造成漢代尤其是東漢復仇之風盛行的最根本原因,是儒家意識形態的問題。自從董仲舒爲漢武帝所用之後,儒家公羊派就佔據了意識形態的潮流。公羊派的主要特徵之一,就是推崇大復仇。“君弒,臣不討賊,非臣也。不復仇,非子也。”反正他們把孔子的名言十世之仇猶可報也奉爲圭臬。結果就是仇殺成風,怨怨相報,禍及子孫。

以直報怨非常好,但往往很多事情不能矯枉過正。太過於追求復仇,那麼又置律法於何地呢?

劉備對這種事,比較反感。因爲從道德上從情感上來講,報仇沒錯。但從法律上講,卻是不行。因爲你報私仇卻不通過官府,很容易讓事情失控。像陽球報仇,只因爲郡吏侮辱了他的母親,他就糾集一羣人去滅人滿門。然後他不但屁事沒有,還因此名聲大振最後被舉薦爲孝廉當了官。

這事在劉備看來,簡直是太不能理解了。陽球你要給你母親報仇,可以,冤有頭債有主,你殺郡吏一人行不行?可你屠了人家滿門老少,這算是什麼事?

怪不得韓非子曾經說過儒以文亂法。發生了這樣的事還不追究,劉備真的不知道漢律還有什麼用。

類似於陽球這樣的事,這天下還不知道有多少。劉備碰到過不止一次兩次了。現在在北方,劉備的領地,他就開始嚴格限制,禁止私鬥,有事找官府。但想要移風易俗,又哪裡是那麼容易的。

大復仇的思想,會一直根植於漢人的血脈當中,代代傳承,直到漢人的尚武精神逐漸沒落,自宋以後,大復仇就漸漸不見蹤影了。失去了它生存的環境。

像江東現在發生的悲劇,就是典型的一起復仇事件。這起事件會引發什麼樣的連鎖反應,劉備也不知道。所以他在第一時間就把賈詡等人一起召集了起來開始商議。

聽完事情經過之後,賈詡開始發言了:“主公,臣以爲,是該向江東用兵的時候了。孫策很有可能借此之機,與江東之衆共生同仇敵愾之心,整頓兵馬,激昂士氣,再與我軍交戰。”

徐庶等人也表示贊同。大軍引而未發,給江東帶來的壓力已經非常巨大了。前段時間孫策的反撲也讓他們心中警惕。這個時候,不能再給江東任何機會了。

若是被孫策抓住機會,將江東四分五裂的人心再度捏合起來,這不是給自己找事做麼?

劉備從善如流,於是便命關羽統率水師,準備渡江。

江東,孫策在把幕後兇手全都挖了出來又借題揮發弄死不少自己看着礙眼的傢伙後,終於冷靜了下來。

孫匡已經死了,孫翊命大,已經搶救了過來。孫策收拾心情,強抑悲痛,開始了造勢。他召集諸將校,打算告訴他們,孫匡和孫翊之事,是江北漢軍指使的。他的弟弟不能白死,這個仇他一定要報。想來將士們一定會理解他、支持他。

但是,事情還沒有來得及去做,就有急報傳來,漢軍渡江了。而且已經突破了江防,開始在南岸登陸了。

孫策聽了,忙忙起身,衝到了地圖前。詢問起漢軍的位置來。沒過數天,又有消息傳來,江乘和丹徒兩城,已經爲漢軍所得。城中的守軍,未作抵抗,在漢軍剛出現的時候,就開城投降了。

聽到這裡,孫策心中的那股勁,頓時就消失了一半。他雙拳緊握,把牙齒咬得嘎吱直響。他知道,只怕他是已經無法迴天了。他就算掌握着軍隊又怎樣。軍隊還有一戰之力又怎樣。地方上的豪強們,已經不與他孫氏一條心了。

當軍隊得不到地方的支持時,軍隊也就成爲了無根之木,無水之萍。沒有了地方的支持,哪裡來的糧食和軍餉?哪裡來的兵源補充和武器?

孫策在府中默然的時候,吳夫人派人來把他喊了進去。

這段時間,吳夫人蒼老不少,頭上白髮明顯增加許多。她見孫策來了,嘆了口氣,道:“我兒來了,坐吧。”

孫策心中念頭亂轉,一直牽掛着前線軍機,也不知道母親喊他來有何事。吳夫人見孫策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樣。就道:“我兒,既然這份家業守不住了,那就不要了,可好?”

孫策聽了,不禁騰的一下又站了起來,激奮的道:“母親,可是仲謀又在你面前搬弄是非了?”

吳夫人擺了擺手,道:“權兒被你打發去翊兒那裡了,還沒回來呢。你忘了?”

迎着孫策不解的目光,吳夫人就道:“唉,我一介婦人,也不懂這天下是怎麼回事。只是既然玄德勢大,我江東抵擋不住,那就投靠玄德好了。你父親在世之時,與玄德交好,常誇其乃世之雄傑。有這份香火情在,想必將來玄德也不會虧待我家。”

“我呀,這個歲數了,也沒幾年好活了。別的也不指望了。就盼着和你們幾個在一塊,安安穩穩的過幾年太平日子。你父親沒了,你舅舅也沒了,現在匡兒也沒了。再爭下去,我實在是不敢想了。這幾日,我夜夜睡不好。總夢見你父親在問我,你們幾個可還好,現在匡兒沒了,你讓我怎麼回答喲。”吳夫人說着說着,眼淚就涌了出來。

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三十九章 蔡邕之難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二百一十章 定策遼東第五百零三章 四方雲動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五百五十二章 關中攻略(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中呂布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五百四十四章 郭圖之謀(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五百零二章 博望攻防第七百十六章第八百十七章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術(三)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五百四十八章 美人之計(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西域見聞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談談匈奴與班超第七十七章 試行改革(二)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戰夏侯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四百零四章 平城交兵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二百二十八章 蔡邕歸來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七百三十章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柔出馬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跨海東征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再戰江夏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八十二章 最後寧靜第五百五十一章 關中攻略(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陽大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一百零九章 築城巴丘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
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三十九章 蔡邕之難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二百一十章 定策遼東第五百零三章 四方雲動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五百五十二章 關中攻略(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中呂布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五百四十四章 郭圖之謀(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五百零二章 博望攻防第七百十六章第八百十七章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術(三)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五百四十八章 美人之計(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西域見聞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談談匈奴與班超第七十七章 試行改革(二)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戰夏侯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四百零四章 平城交兵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二百二十八章 蔡邕歸來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七百三十章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柔出馬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跨海東征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再戰江夏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八十二章 最後寧靜第五百五十一章 關中攻略(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陽大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一百零九章 築城巴丘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