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平四年,曹操起兵五萬攻河東,徐晃授命領兵三萬以抗,守城一月,聞喜陷落。徐晃領軍後撤,退兵恆城,又有陳宮起安邑兩萬大軍接應,曹軍方退。

陳宮以大陽,恆城兩縣屯兵防備,互爲犄角,拱衛安邑郡治。每以三河騎士遊走接應,曹軍詐以大軍佯攻大陽,實則伏兵以待恆城相救,而乘機以伏兵半道圖之。然而卻被陳宮看破虛實,趁機攻打聞喜,反破曹軍而奪城,迫使曹軍重新退軍聞喜以東,一個月的戰果反吐毫無所得。

兩軍自開戰起,已有近兩個月時間。

曹軍固然兵強馬壯,但河北局勢日漸明瞭,冀州之爭漸起勝負。公孫瓚窮兵黷武,致使冀州以北皆有怨怒。

界橋一戰,袁紹以麴義八百勇士爲先登,強弩千張夾承公孫大軍,兩萬步卒在後壓陣,麴義使兵下,使騎兵不得縱意馳騁,而自伏兵其後,公孫瓚兩萬騎軍,不得近前。而公孫瓚見麴義兵少,自籌穩操勝券,以白馬義從相擊,麴義不懼,及近前數十步一起揚塵乃起,千張強弩雷動齊射,白馬義從應弦而倒。

公孫瓚大軍人皆恐慌,而後先登死士鼓勁奮勇當先,擋着披靡。袁紹以後軍相剋,強弩漫射不止。公孫瓚大敗,人多死於亂軍之中。

界橋一戰,便是“強弩”破“控弦”的一場經典戰役,卻也象徵着公孫瓚從此失去了對冀州的控制,以及袁紹徹底的崛起。

而公孫瓚自界橋元氣大傷,兩萬精銳騎兵幾乎受到了毀滅般的打擊,袁紹得手下謀士沮授力諫,奮起餘勇,乘熱打鐵直取幽州。

依照目前爲止,袁紹要滅公孫瓚只不過是時間問題。最多年底,最快兩個月之內,必定便能統一兩州之地。

倘若袁紹統一冀幽,勢必將眼光放於幷州這塊久經戰火而虛弱不堪的地方。

曹操沒有多少時間再耗費在這巴掌大的地方,而陳宮同樣也不希望在經過持久戰鬥,而徹底拖垮河東軍力民生。但用袁紹的威脅相對曹操來說,門前之狼,理所當然要比明日之虎讓人重視得多。

何況如今北幷州雖明歸楊奉,實際卻也早不聽調令,就算袁紹來攻。首先面對的他地,也該是衛寧這個“叛逆”。

河東兵馬睏乏之至,不堪久戰,但陳宮看破曹操志在速戰速決。卻也不得不硬着頭皮固守城池。反而是兵強馬壯的曹軍,越發焦躁按捺不住。

“河東五萬兵馬驍勇善戰,而陳宮打定主意死守,我軍短時日裡。難有所爲,如之奈何!?”曹操顯然對這樣的局勢也甚爲不滿,前翻智珠在握。又兼愛惜徐晃將才而放慢了攻擊速度。這才使得陳宮有時間調度兵馬前來接應。想到現在,曹操卻頗爲有些自責。

“主公雖得河內地,略獲糧秣,卻也依舊不敷大軍用度。兗州新得,百廢待興,民生凋零也需主公好生經營。淮南袁術近攻豫州孔,以許昌爲本城。如鍼芒在後。而袁紹聲勢漸大,假以大軍攻取壺關而我軍固然奪得河東。也必然危矣!主公本意只屬一統兗州,便是河內也是順道而奪,既已謀成,不若在下以爲,主公莫不然退軍爲上!”帳下有鍾繇當即出聲勸道。

曹操環顧帳下,卻見竟有多數人頗以爲然。眉頭聳動之下,曹操內心頗爲不甘。

“袁術跳樑小醜不足爲慮,只需以一大將,屯兵大梁便可使其不敢覬覦,何況江東孫堅自討董會盟便素與其交惡,假以一能辨之士,可說其出兵攻其腹背,袁術自顧不暇焉有餘力來圖我兗州!?我軍固然缺少糧秣,然河東富庶名聞天下,能得其錢糧,必可供大軍用度。河東歷來戰亂不止,兵疲將竭,且人心離合,人人思危,楊奉病入膏肓,更難服衆望。如今不等河東衰弱至此而得其地利,倘若等其恢復元氣,再圖難矣!”就在曹操躊躇不定之時,帳下一人高聲呼道,曹操眼角瞥過,卻是荀攸。

此話一出,卻正中曹操心意。卻如鍾繇所說,本來的戰略部署便是趁着劉岱攻河內而乘機吞併整個兗州,河內甚至都是平添的誘人彩頭,實際上已經完成了原本構思的戰略部署。但花費了如此多的精力,而大軍還有徵戰之力,讓他看着富庶的河東而不得,實在是萬般不甘。

曹操狠狠咬了咬牙,事實上已經做了決定,但還是將眼光放在了一直到最後都不曾說話的荀與戲志才身上。

這兩個人一直便是他的左膀右臂,一個是他地首席謀士,一個又是他的首席內政助手。他們兩人的意見是現在的曹操不能不聽地。

荀自然是感覺到了曹操將視線放在他的身上,躊躇了數息,荀終究正了正身子,道,“我曾於家叔學舍求學,唯有兩人可讓我讚頌萬分……”

曹操不知荀何故顧左右而言他,心裡卻還是頗爲驚訝,點了點頭,道,“我自知河東衛寧衛仲道與文若交厚,卻不知還有何人可入文若眼界!”

“衛寧擅料敵先機,窺天下紛擾局勢,而自可從容應對,另一人卻擅出奇謀鬼策,能觀人心,雙眼如炬,可輕易看人破綻,有鬼謀之才!此人甚至較之衛寧相識更久,姓郭,名嘉,字奉孝,與我同鄉,在下本欲修書以薦主公,卻不知其方蹤。而近聞衛寧大破鮮卑十萬,才知此人卻在爲衛寧出謀……”荀不由苦笑一聲,低聲道。

“而我聞,衛寧帳下有黃忠勇不可擋,典韋世之猛將,如今更有奉孝賢弟相輔,更坐擁五萬大軍在北,假袁紹來圖並,必然難越壺關!”荀接着看了曹操一眼,雙眼充滿了肯定。

曹操臉色霎時一片漆黑如墨,現在的衛寧就這樣子便已經是羽翼豐滿的樣子。而北並竟然有如此之多地強將賢謀,卻讓曹操頗爲擔憂。

事實上,荀說出這樣的話來,無疑也便是表明了,是支持攻打河東的。可卻反而讓曹操心情更加鬱悶。

而首席位子,戲志纔看曹操臉色陰晴難定,卻是知道他心中地結鬱所在。當即出言道,“在下不才,能從天下諸人所行前事,而揣度其心,雖不敢言每能看破,卻能猜個十之八九。但河東衛寧此人,卻難有看透。本以爲此人乃是忠良之人,楊奉起自微末相輔,不離不棄。但抗蠻之戰,卻又表現一副大義之心,實則抗命不尊。然,既羽翼豐滿,而又得主公寬厚相告,要舉兵南伐,報復滅門之禍,也實屬理所當然、卻依舊按兵不動。在下,實在不知,此人作何所想……”

“志才所言,何解?”曹操被他勾起了心中所慮,卻也頗爲有些急躁。

“還請主公提防,衛寧起兵助楊!”戲志才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低聲答道。

“你是說……衛寧有可能南下伐我!?”曹操不敢相信地脫口而出。

“正是!但,我恐其或不是爲了救楊奉,而是單單爲了救其家眷爾!”戲志才點了點頭,這纔將指頭虛晃一指,正是東方,“縱觀其人,卻多爲獨立特性,每每自有主張,而不甘輕易受人所制,主公脅其家眷,便是得其軟肋。楊奉昔日雖囚其妻兒老小,但卻不敢擅自殺戮,是以,衛寧才未有過分手段。但,如今在主公手中,卻是兩樣。衛寧必然趁我大軍攻取河東之際,提大軍來截其親眷,而少其掣肘!所以,河內,恐怕有危!”

曹操眼睛連連閃爍,臉色也依舊陰晴不定。

他卻不知道,在北方數百里開外的城池之中,同樣也有着相似的會晤。

“不論兄長是否意欲自立,但若家嫂在曹操手中,卻實則爲掣肘之禍。陳宮提大軍與曹操對峙固守,實則早已精疲力竭,倘曹操決議攻取河東,陳宮無法必調平陽徐榮南下,屆時,兩軍交着,兄長大軍便乃是南下良機。“郭嘉淡笑着對衛寧道,“陳宮每每有遲半步,必然是難守之時纔會調動平陽兵馬,而屆時曹軍已然深入,但徐榮畢竟是鋒芒之兵,戰事必成膠着。曹軍也便成進退兩難,而河內也必然空虛!”

“而曹操帳下不缺智謀之士,想必可能猜到兄長所爲,但,爲何,我便不能趁冀幽相爭,先下手,出壺關,奪邯鄲,破朝歌而後去河內?”郭嘉驀然輕輕點了點案几,眼睛眯起。

第274章 中第203章 黃忠奪汜水華雄授首,溫侯出虎牢董卓親來(中)第三百九十二章第127章 熟悉之人第二百五十四章第186章 幕後的黑手第224章 絕第16章 黃巾之亂第234章 神元皇帝,拓跋力微第五百四十一章第4章 拜師第四百九十二章第153章 求藝少年時,一展所學報平生!第18章 徐晃第39章 破賊第53章 虛實之間第187章 衛寧的算計第440章 第二張底牌第99章 請公子與我雪恨!第18章 徐晃第165章 消滅最後的隱患(中)第二百六十一章第109章 結束第231章 散第五百零九章第二百七十九章第138章 心境的昇華第84章 兩軍潰敗,打破襄城(中)第158章 剿匪第275章 下第466章 無人能勸第五百零六章第三百八十六章第三百九十三章第三百三十八章第465章 歲月催人老第411章 狂生第399章 召回第7章 李儒第五百零五章第三百四十三章第15章 大亂將起第478章 北口名子,南口曰午第94章 衛寧的騎馬夢第234章 情第五百三十三章第219章 蔡琰第五百二十章第119章 田先生?第88章 魯陽會戰(下)第四百九十二章第231章 拓跋部,典韋欲北行第二百五十八章第153章 求藝少年時,一展所學報平生!第二百九十九章第195章 焦尾古琴奏孤寥第135章 衛家酒軒的有獎營銷第473章 孫曹的決心!第469章 衛寧要封公第143章 立威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五百三十四章第三百四十四章第140章 落魄洛陽第452章 呂布!以一敵五,英雄的舞臺第四百八十八章第166章 消滅最後的隱患(下)第三百八十四章第225章 變第229章 伏第413章 不甘小人物第274章 中第二百八十六章第429章 第一個臣服的諸侯第236章 收徒,北上第484章 馬岱第136章 漢末第一家連鎖店第76章 朝堂暗爭第二百二十章第20章 衛寧勸諫……被拒第120章 精神炸藥包第三百三十三章第二百五十三章第74章 實圖南陽第154章 舉薦和三策第三百五十六章第五百零七章第406章 袁營之謀第2章 有客來訪第三百二十一章第52章 奇襲第76章 朝堂暗爭第二百五十四章第458章 兩年,天下熙熙第432章 經天緯地之才第四百九十三章第四百八十九章第二百五十九章第458章 兩年,天下熙熙第484章 馬岱
第274章 中第203章 黃忠奪汜水華雄授首,溫侯出虎牢董卓親來(中)第三百九十二章第127章 熟悉之人第二百五十四章第186章 幕後的黑手第224章 絕第16章 黃巾之亂第234章 神元皇帝,拓跋力微第五百四十一章第4章 拜師第四百九十二章第153章 求藝少年時,一展所學報平生!第18章 徐晃第39章 破賊第53章 虛實之間第187章 衛寧的算計第440章 第二張底牌第99章 請公子與我雪恨!第18章 徐晃第165章 消滅最後的隱患(中)第二百六十一章第109章 結束第231章 散第五百零九章第二百七十九章第138章 心境的昇華第84章 兩軍潰敗,打破襄城(中)第158章 剿匪第275章 下第466章 無人能勸第五百零六章第三百八十六章第三百九十三章第三百三十八章第465章 歲月催人老第411章 狂生第399章 召回第7章 李儒第五百零五章第三百四十三章第15章 大亂將起第478章 北口名子,南口曰午第94章 衛寧的騎馬夢第234章 情第五百三十三章第219章 蔡琰第五百二十章第119章 田先生?第88章 魯陽會戰(下)第四百九十二章第231章 拓跋部,典韋欲北行第二百五十八章第153章 求藝少年時,一展所學報平生!第二百九十九章第195章 焦尾古琴奏孤寥第135章 衛家酒軒的有獎營銷第473章 孫曹的決心!第469章 衛寧要封公第143章 立威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五百三十四章第三百四十四章第140章 落魄洛陽第452章 呂布!以一敵五,英雄的舞臺第四百八十八章第166章 消滅最後的隱患(下)第三百八十四章第225章 變第229章 伏第413章 不甘小人物第274章 中第二百八十六章第429章 第一個臣服的諸侯第236章 收徒,北上第484章 馬岱第136章 漢末第一家連鎖店第76章 朝堂暗爭第二百二十章第20章 衛寧勸諫……被拒第120章 精神炸藥包第三百三十三章第二百五十三章第74章 實圖南陽第154章 舉薦和三策第三百五十六章第五百零七章第406章 袁營之謀第2章 有客來訪第三百二十一章第52章 奇襲第76章 朝堂暗爭第二百五十四章第458章 兩年,天下熙熙第432章 經天緯地之才第四百九十三章第四百八十九章第二百五十九章第458章 兩年,天下熙熙第484章 馬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