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

壽春,漢軍十數萬人,仍舊屯於此,整軍備戰,消化勝利果實。僅在壽春境內,北漢前後擊敗南唐軍民有十五萬人往上,繳獲糧食、軍甲甚多。

整兵的同時,不忘安民,施漢制,行漢律。當然,分兵攻略城邑,也在進行中。沿江地區,潘美領軍南下,已與張永德各奉命君命,向舒、和二州發起進攻,根據其報,進展順利。

漢軍攜大勝之之勢,勢不可擋,而唐軍畏戰,且在向南收縮兵力,除了少數的江北堅堡之外,其餘地方,並不難收取。

劉承祐則先遣慕容延釗,率龍捷馬軍與龍棲軍約以一萬步騎南下,統籌對南唐沿江州郡的攻伐。而就這三兩日的時間內,或畏漢軍兵勢,或受漢帝那封《告淮南軍民書》所感,淮南縣鎮,陸續上書投降,大開其門,迎漢軍入駐。

揚州的攻取,與唐主求和決議,兩方消息,先後傳至劉承祐這邊。

趙匡胤與陳思讓率軍南下,目標揚州的情況,郭榮此前軍報中,奏稟過。對此,劉承祐並未覺得有何不妥,甚至保有期待。但捷報真傳來之後,還是忍不住生出些詫異,暗歎不愧是趙大。

對此,劉承祐即令通報徵淮全軍,同時,降詔以趙匡胤爲揚州刺史,暫署軍州事,陳思讓爲揚泰巡檢使,算是將揚、泰之地,暫交給二者。

至於南唐請和之事,則沒有那麼多意外,若說有什麼在意料之外的話,就是金陵的北漢密探還未發力,南唐便自有臣子提議了。

有鑑於此,劉承祐乾脆在壽春,多待了一日,等候唐使孫晟北來。

“陛下,被俘的僞唐淮南援應使皇甫暉,請求謁見!”壽春州衙,劉承祐獨自考量着接下來的國家大略,張德鈞稟道。

在壽春城破之後,在來安之戰被俘的皇甫暉,由郭榮遣派軍卒,送到了行營,獻與劉承祐。畢竟名義上,是淮南諸路唐軍的主帥,只是對於這皇甫暉,劉承祐沒什麼興趣。

“哦?”此時聞其主動求見,終於提起了點興致,道:“稍有閒暇,那就不妨見見。就是不知這位僞唐名將,見朕所謂何事?”

“大抵是求饒,抑或請降吧!”張德鈞猜測道。

未己,皇甫暉被帶上堂來,兩名侍衛看押在後,防備着這老將。打量着此人,面相還算剛正,一臉老態,意氣略顯消沉,身上被創處甚多。

揮了揮手,示意侍衛退後,劉承祐問道:“你就是皇甫暉?聞名已久,求見於朕,有何事,可試言之,朕可酌情應允!”

皇甫暉也打量着劉承祐,老眼微微發亮,見到漢天子尊容,頗爲感慨的樣子。沒有接話,皇甫暉說:“我筋疲力竭,不堪其累,不知可否暫坐?”

“自無不允!”聽其言,劉承祐擺手,示意張德鈞給他一短扎。

皇甫暉卻沒管,徑直坐在地面上,喘了幾口氣,表現有些裝模作樣,望着劉承祐,又道:“不知可否暫臥?”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說完,不待劉承祐發話,便自顧自地躺下,橫臥於堂中,似乎有種放浪形骸的瀟灑。

見其表現,張德鈞頓時呵斥道:“放肆!你敗軍之將,竟敢於天子御前如此失儀!”

劉承祐則來了點興趣,總覺得,這老將,有些裝,不知從哪裡學來的“名將風流”。伸手止住張德鈞,靜觀其表演。

但見漢天子安然在座,如觀猴戲一般,皇甫暉終於躺不住了,撐起上身,盤腿而坐,道:“陛下或許以爲,我求見,是爲了向陛下求饒,欲苟全一條性命?”

“不是嗎?”劉承祐隨口應道。

“那可就小看老夫了!”皇甫暉感慨着:“老夫此來,是要親眼看看,擊敗我的大漢天子,竟是何模樣,果然神明如日,威風八面,貴不可言!”

劉承祐不禁笑了笑,淡淡應之:“擊敗你的,是我大漢淮東經略使,郭榮!”

“若無漢天子,豈有漢師?”皇甫暉說道:“來安之敗,非我不盡力國事。而是那郭榮,過於狡猾,兼之以漢軍將士精銳難擋,我智窮力竭,所以受擒。我年輕時,也曾見識過契丹人之強悍,與之廝殺,亦未懼之。然今觀大漢之強兵,天下已少有兵馬能及!我朝多年未與中原交戰,不知北兵之精悍,屢戰屢敗,不足爲奇啊!”

“朕與漢軍,可不需你一俘虜,來認可,來褒獎!”劉承祐仍舊一副不動聲色的模樣。

見狀,皇甫暉暢快一笑,就那般坐着,拱手道:“老夫在唐廷時,常有人以北將及年少時之輕浮,而輕我,疑我,故嘗投江以明志。今日已見中原天子,心中無憾,所求者,不過短匕一把,以盡最後的忠誠。”

聞言,發現皇甫暉的目光中,盡是坦然。劉承祐認真地打量了他幾眼,似乎有些疑惑,思慮其用心。

“陛下不必懷疑,敗軍之將,別無他求!”皇甫暉則說:“難道,大漢天子,還吝惜一把匕首嗎?”

面對其請,劉承祐擡手,直接指着一名侍衛,吩咐道:“帶皇甫暉下去,找御醫,先把他的傷治治!”

聽劉承祐吩咐,皇甫暉卻也沒再多說什麼,目光平靜,神色自若,跟着侍衛下去。但沒超過一刻鐘,侍衛匆匆來報:“陛下,那皇甫自盡了!”

“嗯?”劉承祐頓時訝然,手中拿着的硃筆頓了下,爾後直接放下,問道:“怎麼回事?”

“小的帶皇甫暉去尋御醫療傷,還未診斷,這廝趁我不備,撞牆而死!”

“這匹夫,失禮於御前,口出狂言,陛下不問其罪,反療其傷,竟如此不領情,一心尋死,好不知趣!”張德鈞道:“此人行舉怪異,就是不知這前後舉動,是何用意?”

劉承祐稍微思考了一會兒,突地笑了笑,說道:“這位皇甫將軍吶,是欲以朕揚其忠名啊,倒也是爲難他了。不過,此人當真不懼死,倒也確實出乎朕的意料!”

“這老兒,好狡猾的心思!”張德鈞似乎有些憤憤難以自持。

劉承祐則道:“罷了,人既已死,難道朕還要同一死人計較嗎?將之厚葬了吧!”

“陛下仁德!”張德鈞恭敬道。

搖了搖頭,劉承祐又想了想,回憶起皇甫暉的言行,雖然不以爲意,但總有種被碰瓷的感覺,只是,皇甫暉是用命。

細思之,這皇甫暉,也算是個妙人了。

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194章 楊邠案(2)第134章 回府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375章 由創業走向守業第145章 中秋第225章 遼國的應對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175章 在滑州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85章 浮雕第164章 監國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14章 外戚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489章 不好收場第198章 秋獵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184章 教訓第1805章 度日如年,駙馬張璟第439章 自請其罪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13章 舉城同歡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417章 輕狂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57章 七月大朝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1687章 癸未年科舉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第83章 惠妃母子第1779章 四王畢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11章 大敗蜀軍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119章 回京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214章 正在準備整頓朝綱的耶律賢第34章 苦難第137章 後宮那點事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103章 賊首狠決,官軍待發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第281章 憂國憂民範相公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322章 針鋒相對第29章 太后的病第29章 請纓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395章 大商人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3章 新皇詔制第163章 開封修不修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70章 大禮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62章 二代勳貴第117章 一圖一冊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119章 回京第196章 楊邠案(4)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40章 荒唐太子第164章 監國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
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194章 楊邠案(2)第134章 回府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375章 由創業走向守業第145章 中秋第225章 遼國的應對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175章 在滑州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85章 浮雕第164章 監國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14章 外戚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489章 不好收場第198章 秋獵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184章 教訓第1805章 度日如年,駙馬張璟第439章 自請其罪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13章 舉城同歡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417章 輕狂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57章 七月大朝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1687章 癸未年科舉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第83章 惠妃母子第1779章 四王畢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11章 大敗蜀軍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119章 回京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214章 正在準備整頓朝綱的耶律賢第34章 苦難第137章 後宮那點事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103章 賊首狠決,官軍待發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第281章 憂國憂民範相公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322章 針鋒相對第29章 太后的病第29章 請纓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395章 大商人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3章 新皇詔制第163章 開封修不修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70章 大禮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62章 二代勳貴第117章 一圖一冊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119章 回京第196章 楊邠案(4)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40章 荒唐太子第164章 監國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