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天花板

當然,不論怎麼變,怎麼擴張,發家的業務,康寧是沒丟的,與官府的合作,與權貴的關係經營,都需要每年花費大價錢去維持。

在過去的二十年間,康寧手下的那支扈從隊伍,始終維持着組織,非但沒有解散,反而有所壯大,掛着“康”字旗幟的商隊,幾乎隨處可見,足跡遍佈大漢東西南北。

毫不諱言地說,靠康大官人衣食的人,數以萬計。當然,這種主要依託於商業人身依附,並不是那麼牢靠,要養這麼多人,並不容易,除了有錢,還需有糧有肉.

大漢許多商賈,但凡經營有成,賺取了一定利潤,便忍不住買田置地,將骨子裡對土地的貪戀表現得淋漓盡致。康寧也不能免俗,家鄉蔚州是必然要有產業的,置地萬畝,在山陽圈牧場萬頃,不少扈從僱傭都安排在其中,但這只是佔比很小的一部分。

跟隨康寧的那批人,來源衆多,成分複雜,但在康寧的帶領下,大多具備一點特性,那就是狼性,是習慣“吃肉”的。

當國內趨於安定,當大漢逐漸停下擴張的腳步時,康家卻沒有停止,相反,他們是自發地向外發展,尤其在海外貿易上。

最早在南洋搞“武裝拓殖”的人與勢力之中,就有康家,當然,從事後來看,康家的海外征途是有些巧合因素的。

最初是爲了搞香料貿易,後來則是爲了金銀這樣的貴金屬。當年,康寧在湖南也是偷偷開了幾個銀礦的,獲利頗豐,這自然是違法的,尤其在朝廷進行貨幣改革之後。

只是,由於當初以勳貴張進爲首的滑州貪腐桉,又引出了趙匡美私開銀礦桉,鬧得沸沸揚揚,朝廷也籍此對各地的私開的金銀礦大加打擊。

連榮國公的弟弟都保不住,還主動投桉自首,康寧生意雖然大,自是也扛不住的,主動斷臂求生,將手中的私礦上交朝廷,還花費了大代價,給中原水災受難百姓捐了一大筆錢,方纔倖免,那也是康寧商業生涯中最危險的一次。

但是作爲一個商賈,最突出的特質便是逐利,瘋狂的逐利,尤其在品嚐過甜頭之後,開礦雖然辛苦,但絕對是一本萬利。國內政策嚴,限制多,但國外便是一片海闊天空,任其遨遊。

於是,康寧組織了好幾批人出海,康家商隊的足跡也由此走向更廣闊的天地。當年郭良平打三佛齊,奪蒲羅中島時,康氏船隊的扈從、水手可都是積極支持,鼎力相助,除了後勤幫助,甚至自帶武器,上岸打仗殺敵。

當然,這個過程中沒有虧的,死傷些人不算什麼,圈奪的土地,佔領的礦山,其中之利,是數倍乃至數十倍。和許多人感受到的一樣,對於大漢的食利階層而言,海外實在是太自由了,什麼手段都能使,還不怕被人攻訐清算......

這十多年來,除本土開掘冶煉的部分金銀,海外的金銀是大量涌入大漢,也使得銀價不斷下跌,但再怎麼貶值,一兩銀子依舊能兌1058文銅錢。

雖然不管是金還是銀,還是銅,輸入國內,都被受到朝廷的“剝削”,被狠狠地宰上一刀,但依舊是暴利。而成本,不過役使一些土着,開山挖礦罷了,十分低廉。

到如今,康寧在海外已有大小礦十餘座金銀礦,僅銀每年便出產近兩萬斤,這甚至快超過朝廷在湖南所設銀監的收入了。

而對於許多金銀礦收穫,康寧都是瞞着的,大部分採掘所得,都被他藏起來,不敢暴露,實在是太多了,讓人害怕,即便是康大官人,也有種小兒持金過鬧市的感覺。

不過,這也快瞞不住了,在海外搞開礦生意的人並不少,同行人即便一時摸不清楚,也能有所估計,至少能夠一採數年乃至上十年的礦,價值絕對不小。

同時,在高麗、日本這樣金銀盛產的地方,康寧也有涉足,當然,這就需要和兩國的權貴階層合作,在其中過道手,賺個“手續費”,康家遍佈五湖四海的商隊,在貿易流通上的優勢實在不小。

不管是眼光卓絕,還是運氣使然,幾十年下來,康寧始終行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即便有所坎坷波折,最終總能跨過。

如今的康寧,也能算是功成名就了。論名氣,四海揚名,幾十年的“傳奇生涯”,讓他爲天下商賈引爲榜樣;論財富,不說富可敵國,腰纏數百萬貫是一定的;論影響,若把海外的土着奴隸算上,十萬人指着康大官人吃飯;論地位,大漢的權貴之家,大多是能作爲座上賓登門拜見的,連太子殿下都親自接見過,聽他講述海外拓殖的經歷與收穫......

人生已是如此輝煌,但康寧仍不滿足,錢財名氣都有了,而且很多,但也正因爲銅臭味太重,也使得他飽受非議與鄙視,雖然他自己也清楚,很多針對的來源只是因爲眼紅嫉妒。

但是,越缺什麼,就越想得到什麼。在大漢,顯然不是有錢就可以爲所欲爲的,這是一個等級分明近乎嚴苛的社會,雖被稱呼爲“康大官人”,但沒有功名在身,本質上仍舊是一個布衣平民。商賈在這些年,社會地位是有所提升的,但依舊有限,在不少讀書人眼中,還是不如那些手工業者與農民。

哪怕腰纏百萬貫,很多行爲都是受到限制的,有些衣服不能穿,有些車不能坐,有些禮儀不能表現,做了就是逾制,而名氣越大,被盯得越牢。

因此,在風光的背後,康寧實則很壓抑,尤其是內心之中,充滿不甘。因此,過去的二十年,他一直追求的,早已不是財富,而是如何更進一步,如何由富而貴。

財富積累得越多,也越清楚,在大漢,沒有權力支撐的財富,是何等的脆弱,就有如沙灘上的建築,風一吹就散了。過去的幾十年,也見識到了太多豪商大賈,被朝廷當豬一樣宰......

曾經康寧是有過機會的,被時任江西道布政使的鐘謨引爲幕左,後又被薦爲參政,由康家的實力,以及過去對朝廷的功勞,吏部也特許了,上上下下一團和氣,共襄盛舉。

只可惜,後來此事爲劉皇帝知道,對於康大官人的名氣,劉皇帝自然不可能沒有耳聞,早年之時還因有這樣的“義商”表揚過。

然而,當得知他得知此事後,卻笑了笑,說了句讓人惶恐不安的話:“參政官雖不大,但也是道司要員,那康寧朕聽說過,很會經營,生意做得很好,當了官,想來更方便其賺錢了......”

隨後不久,康寧的官就丟了,有意思的是,將康寧當官之事情偷偷捅出去的,正是合川伯康延澤。

第18章 詔議國策第42章 難得積極第366章 遼軍西進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461章 癲狂?第68章 二次北巡第35章 坐不住了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61章 南北之爭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313章 遼國崩潰指日可待第15章 馬楚內亂第366章 遼軍西進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429章 遠遁的契丹第330章 小市民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110章 坦白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64章 邊事不寧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114章 大朝會第59章 明貶實升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5章 春闈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375章 少林寺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122章 奏章滿案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24章 人事調整第80章 京觀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135章 韜光養晦第87章 欒城之戰(1)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64章 楊業卻敵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9章 王峻歸來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126章 問罪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56章 是非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1818章 慈母敗兒第5章 堂議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21章 老六也長大了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1772章 處置第155章 蓄奴之議第64章 楊業卻敵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168章 塞上風光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60章 都安心了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207章 還京第16章 態度迥異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64章 楊業卻敵第401章 老郭威第440章 惶恐難已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303章 兄弟之間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409章 兩千貫也能扯出天大的干係?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第54章 病虎獠牙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146章 驕將第222章 閹宦之慮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239章 進退第296章 缺人了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124章 辭表第395章 大商人
第18章 詔議國策第42章 難得積極第366章 遼軍西進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461章 癲狂?第68章 二次北巡第35章 坐不住了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61章 南北之爭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313章 遼國崩潰指日可待第15章 馬楚內亂第366章 遼軍西進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429章 遠遁的契丹第330章 小市民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110章 坦白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64章 邊事不寧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114章 大朝會第59章 明貶實升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5章 春闈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375章 少林寺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122章 奏章滿案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24章 人事調整第80章 京觀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135章 韜光養晦第87章 欒城之戰(1)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64章 楊業卻敵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9章 王峻歸來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126章 問罪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56章 是非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1818章 慈母敗兒第5章 堂議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21章 老六也長大了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1772章 處置第155章 蓄奴之議第64章 楊業卻敵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168章 塞上風光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60章 都安心了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207章 還京第16章 態度迥異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64章 楊業卻敵第401章 老郭威第440章 惶恐難已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303章 兄弟之間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409章 兩千貫也能扯出天大的干係?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第54章 病虎獠牙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146章 驕將第222章 閹宦之慮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239章 進退第296章 缺人了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124章 辭表第395章 大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