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鍾謨當秦檜

民家庭院,簡易不大,但收拾得分外乾淨整潔,地面不甚平整,角落種有一顆棗樹,牆邊有一口深井,被井蓋蓋着,屋檐下,是一排整捆好的柴火,靠在土牆上。幾隻放養的雞,在院中啄食,縈繞在“咯咯”聲與淡淡的雞屎味中,鍾謨教着兩個孩子。

這半個月來,雖然仍不時要去市內支攤,但鍾謨的日子,好過了許多,至少肚子有了些許保障。主人家姓張,夫妻倆雖然少不了小市民的市儈精明,但心地還是比較良善,尤其是婦人,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張老漢已年過四旬,靠在肉行給人殺牲賺錢養家,每日起早貪黑,很是辛苦。靠着這份活計,時而還能給家裡討點肉食,開開葷。

一家人,是自河東遷來的,長子原本是東京禁軍,軍職爲隊長,當年在討伐杜重威的時候戰死。長子一死,家裡最粗的一根頂樑柱便斷了,而對於剩下一家老幼而言,有如霹靂。

當時朝廷財政拮据,戰亡的士卒的撫卹,本就不多,還被吞沒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當時還是周王的劉承祐,瞭解到類似的情況,直接嚴辦了負責撫卹發放的軍吏,張家人,這纔拿到長子用命換來的十緡錢。

乾祐三年春,劉承祐命樞密院及三司兩個衙門重定禁軍官兵俸祿撫卹,念及國初的爲國征戰死傷的將士,特意命樞密院盤查軍籍舊檔,對當初死傷的士卒,原撫卹翻倍補償。

劉承祐此舉,不只使得軍心大悅,同樣惠及到似乎張家這樣的家庭,使這些人對皇帝與朝廷增添幾分信任。聽張老漢講起這些的時候,鍾謨這心裡卻有另有感觸,與北漢天子比起來,耽於享樂的南唐國君,雖然年歲癡長一輪多,但能力才幹的差距太過懸殊。

張老漢家兩個孩子,一子一女,子不過十歲,女尚不滿九歲,但都已然開始幫襯起家務。鍾謨在南唐爲官多年,卻也是許久,未曾教書育人,重新拾起手藝,啓蒙教學,卻也有些樂在其中。

張母制了兩塊簡易的沙盤以爲紙,又折荊條去刺作筆,簡單而又耐用,這是鍾謨都沒有想到的辦法。

“天地玄黃,洪荒宇宙......”

鍾謨所教者,便是千字文,這段時間下來,已然教了兩百個字。

“今日就到這裡吧!”聽兩個小傢伙背誦了一段,鍾謨很是滿意地點點頭,窮家嗜學,不外如此。

“多謝先生!”二者見狀,規規矩矩地行了個禮。

天色漸漸黯淡,鍾謨自歸房間,在門口注意到,兄妹倆,小心翼翼地將“紙筆”收好。然後幫忙,劈柴、打水、生火......

“砰砰砰”的砸門聲,打擾了庭院的寧靜,廚房已是炊煙裊裊,米飯的香氣已然散發出來。聽得那不尋常的動靜,鍾謨走出,看着幾乎闖進來的兩名漢子。黑衣花衽,臂繡犬圖,腰間別着制刀,目光犀利。

開門的小童,被二人嚇到了。二人則沒什麼顧忌,掃着庭中景象,直接投到穿着樸素而利落的鐘謨身上:“你是鍾謨?”

“正是!不知二位差官何來?”鍾謨認出了,這不是開封府的吏差,不禁問道。

武德司,雖然大名鼎鼎,但還未到招搖過市的地步,是故僅憑服飾,鍾謨還沒能認出,二者武德營卒。

掃了鍾謨兩眼,見其一身窮酸相,直接道:“是就好!跟我們走吧!”

“敢問何事?”鍾謨問。

“不該問的別問,跟我們走就是!”

甚感無奈,鍾謨只能簡單地收拾了下,向張母打了聲招呼,跟隨而去。

......

等到了武德司,鍾謨方纔被告知,是皇帝要召見他。原本平和的心境,頓時被破壞了,鍾謨自至東京,過了這近兩個月的潦倒生活,若說他真的甘願如此,顯然是不可能。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安頓下來之後,有考慮過如何復起,擺脫窘境,但一直沒有定議。如今,隨着漢帝的突然召見,心情不自覺地火熱起來,他有預感,這是自己的一次良機,必須得把握住。

崇政殿,不是鍾謨第一次,前次還是在漢唐大戰之前,奉命出使,而今,卻是以一介布衣俘臣的身份,拜倒在漢帝面前。

劉承祐還是那般高高在上,手裡拿着武德司關於這些時日鍾謨的境遇,目光中滿是審視之意,打量着他,問道:“鍾謨,在東京住得,可還曾習慣?”

“回陛下,雖清粥小菜,隱於鬧市,怡然自得!”鍾謨面色從容,不卑不亢。

聞其答,劉承祐說:“鍾侍郎,頗具賢士之風啊!”

“陛下,小民如今,僅是一布衣黔首,萬不敢當侍郎之稱!”鍾謨埋首。

劉承祐不由笑了:“李璟那邊,可還沒有罷你官職,你還是南唐使臣,只寄居開封罷了!”

鍾謨當即道:“小民北來,即爲漢民!”

“士大夫之尊,高官厚祿,流離至東京,衣食無着,窮苦潦倒,以寫文爲生,不覺有辱斯文?”劉承祐說。

“回陛下,臣常年讀書,自詡深得旨,然而有此市井經歷,方知過往眼界之狹小,詩書治政,不過清談誤國。孟子所言,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躬身經歷,爾後方知,從前不過矯揉造作罷了......”鍾謨說道。

“看來,鍾侍郎這段日子,是有一番不俗經歷啊!”劉承祐輕笑道:“隱於市井之間,有何感想?”

鍾謨是應答如流:“小民一感皇帝陛下之恩德善政,澤下於民;二感朝廷之法紀律令,森嚴有度;三感東京百姓良善淳樸,生計不易......”

聽其言,劉承祐又打量了鍾謨幾眼,悠然一嘆,說道:“鍾侍郎,你身上,比起以前,增添了不少煙火氣,但是,朕看着很舒服。若以你爲官,牧守一方,會是個良臣!”

“陛下過譽,小民不敢當!”終於,鍾謨有所動容了。

“不知鍾侍郎,對當今天下形勢,有何看法?”有些突兀地,劉承祐又問道。

聞問,鍾謨這下認真地考慮了一陣,擡眼小心地瞄了皇帝一下,拱手說道:“陛下,小民以爲,淮南大戰後,大漢盡取江北之地,國力大漲。以陛下之英明神略,治政用兵,假以時日,必可一統天下,再造乾坤!”

“承你吉言!”劉承祐似乎很高興的樣子,看着鍾謨,說:“你家人皆在金陵,而今遠隔兩地,甚是念家吧!”

鍾謨面色間,流露出少許動容,嘆了口氣,應道:“人,豈有不念其家者?”

點了點頭,對鍾謨的態度,劉承祐似乎很滿意,道:“朕打算放你回金陵,與家人團聚!”

鍾謨有些愣神,目光中透着不解,按照他的猜想,漢帝如要用他,估計會在東京給個職位,以備“唐事”顧問諮詢。

是故,聽聞漢帝要將自己放回金陵,鍾謨很是意外。明顯覺察出其疑惑,劉承祐淡淡道:“你不必心中存疑,朕放你回金陵,只爲讓你給李璟帶封信。”

“另外,你若得以繼續在唐廷爲官,豈不能更好地,爲大漢效力?”聲音有些飄忽,劉承祐說道。

這麼一說,鍾謨徹底反應過來了,幾乎不帶猶豫地,拜倒:“願爲陛下效力!”

劉承祐用鍾謨,有意把他當秦檜用的意思,當然,其若能從,大統之後,青史丹書之上,當是另外一種記敘......

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第1805章 度日如年,駙馬張璟第136章 趙都帥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162章 兵事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178章 祭拜第16章 態度迥異第46章 不滿與警惕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18章 詔議國策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307章 南國風雨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2048章 最後的旅途19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31章 邊公在任第110章 議取淮南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206章 癥結難以解決第23章 老臣凋零第75章 西北邊報第71章 叛軍勢蹙第30章 收穫第185章 賜宴第69章 東出太行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15章 馬楚內亂第68章 湖南亂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68章 撤了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36章 盡伏東北第61章 趙二爲官第466章 亟需改變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11章 大典日第1741章 壓力轉移第31章 送行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71章 六合堤上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89章 威壓王帥第30章 湖湘之治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274章 老當益壯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10章 老將出馬第222章 閹宦之慮第314章 還京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46章 糧與錢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61章 趙二爲官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285章 家務事第64章 邊事不寧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284章 虛了第178章 祭拜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53章 兵制改革第93章 班師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92章 萬歲殿宴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398章 虞美人第81章 下蔡大捷第124章 幽燕事了(續)第1712章 叛賊內情第383章 敞開談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132章 登清流,議善後第92章 金陵冬寒
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第1805章 度日如年,駙馬張璟第136章 趙都帥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162章 兵事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178章 祭拜第16章 態度迥異第46章 不滿與警惕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18章 詔議國策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307章 南國風雨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2048章 最後的旅途19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31章 邊公在任第110章 議取淮南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206章 癥結難以解決第23章 老臣凋零第75章 西北邊報第71章 叛軍勢蹙第30章 收穫第185章 賜宴第69章 東出太行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15章 馬楚內亂第68章 湖南亂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68章 撤了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36章 盡伏東北第61章 趙二爲官第466章 亟需改變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11章 大典日第1741章 壓力轉移第31章 送行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71章 六合堤上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89章 威壓王帥第30章 湖湘之治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274章 老當益壯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10章 老將出馬第222章 閹宦之慮第314章 還京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46章 糧與錢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61章 趙二爲官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285章 家務事第64章 邊事不寧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284章 虛了第178章 祭拜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53章 兵制改革第93章 班師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92章 萬歲殿宴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398章 虞美人第81章 下蔡大捷第124章 幽燕事了(續)第1712章 叛賊內情第383章 敞開談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132章 登清流,議善後第92章 金陵冬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