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樞密院內

bookmark

東京,漢帝下詔,廢朝三日,以前宰相、太師、燕國公馮道卒故。距離馮道請辭,也不滿一年半的時間,從結果來看,當初馮道對劉承祐確是一番“衷言”,預見到生死。

聞哀訊,劉承祐這心裡,倒也有些感傷。馮道此人,可謂名臣,在中原政壇上活躍的不倒翁,三十年間,累朝歷代不離將、相、三公、三師之位,其顯貴榮耀,是名噪一代。

晚年得仕大漢朝,卻是馮道宦海生涯的最巔峰。雖然在後兩年中,對於皇帝的作用已然不大,近乎應聲蟲,但在國初的三四年間,憑着其名望、能力、經驗,在穩固朝政、安撫人心方面,於劉承祐有大功。是故,劉承祐也感念之,與其死後哀榮。

馮道之死,也算是壽終正寢,安享晚年,少有人以爲憾。天子雖然廢朝,但朝廷的運轉,卻沒有受到一絲一毫的影響,尤其在西南戰事爆發之後。

眼下,已入初秋,將要出伏,太陽不似此前那般毒辣,但氣候仍舊炎熱。樞密院、兵部與三司,大抵是近來朝廷中樞最爲忙碌的部門了。不過,相較於另外兩部的瑣碎、繁複,樞密院這邊,需要投入的精力要更多。

樞密副使郭榮,親自挑選了幾名僚屬,專事負責西南伐蜀軍情,其中便包括自河北整軍歸來的李處耘與潘美。

劉承祐踏入機務房中時,郭榮幾人,正在輿圖前,比對着前方軍報,進行標記,研究,商討。上前,命衆臣免禮,劉承祐直接問道:“又有新的戰報來京了?”

來自西南前線的軍報,是三日一報,奏明戰況,以使中樞察之。六日以前,收到了劉承祐將詔伐蜀近一月以來的第一封捷報,王仁贍、李彥二將,率十二營兵士,南進散關道,攻打蜀黃牛八寨,三日之間,連破四寨。

李處耘向劉承祐稟道:“蜀軍黃牛寨、青馬嶺等八寨,已然被王仁贍與李彥全數攻破,八寨蜀軍,損兵過半,蜀將韓繼勳已率敗殘之兵,退至樑泉東北的威武城。我大軍南下鳳州的道路,已然打通......”

“這王、李二將,確係將才,首戰告捷,連破八寨,蜀軍必然震恐,形勢大好啊!”劉承祐臉上露出了點滿意的神色,不吝誇獎:“兩年前東河村之戰,二人也有戰功,大破蜀軍,看來,此二人,乃伐蜀之急先鋒吶!”

大概是覺得皇帝高興得太早了,李處耘臉上閃過一絲尷尬,向劉承祐道:“陛下,破得八寨之後,王仁贍率兩千兵馬,急行南下,追擊韓繼勳敗兵,意欲趁勢奪取威武城。然而倍道而往,連戰兵疲,受挫於城關,爲蜀將高彥儔所敗,折兵五百,北退。”

聞此言,劉承祐眉頭這才輕皺,笑容微凝,說:“王仁贍,這還是心急了啊!”

“現在是什麼情況?軍報給朕看看!”劉承祐扭頭。

呈上,接過御覽的同時,郭榮在旁,向劉承祐道:“根據向訓所奏,他已率三萬軍,自散關入鳳,時已入秋,氣候轉好,意欲於威武城,與蜀軍展開一場大戰!”

“陛下,鳳州道阻險礙,在樑泉之後,青泥嶺道。自散關至威武城,驛道雖則難行,卻也非最險要處,然自前方情況來看,大軍行進,糧秣軍械之運輸,已然十分不便。是故,若能聚兵會戰於樑泉以北,於我軍而言,大利!”

“這也要看,蜀軍給不給這個機會了!”劉承祐頷首道。

“威武城在散關西南約八十里外,爲蜀北關屏障,是其兵防要塞。拿下了威武城,可直驅樑泉,則勝勢在我,蜀軍絕不會放棄,是故,如向訓計劃,在威武城,必定可以打一場奠定勝局的大仗!”郭榮語氣肯定地說。

“我們陳兵邊境,磨刀霍霍,不就是要這麼個效果嗎?”劉承祐形容微展開,頷首道:“發制向訓,秦鳳戰事,臨機決斷,盡委於他。爲滅蜀,讓他給朕用心打這一仗!”

“是!”郭榮看着劉承祐,向他讚譽道:“陛下能有如此襟懷雄略,是大將之福啊!”

郭榮很少夸人,更少恭維劉承祐,但每出讚美之詞,必是發乎於真心的感慨。劉承祐瞭解這一點,所以聽其言,仍不免心情大好。

“秦州那邊,戰況如何?”劉承祐問。

“據報,王公已率武節及西南邊軍兩萬,溯渭水,沿隴有大道,初戰於隴城,將蜀軍逼於城中自守,已然壓制蜀軍。蜀將趙季札庸碌,兵力又寡於我軍,絕非王公對手!”郭榮回答道,看起來十分自信。

“開戰之後,領軍作戰之事,只能依靠前線將帥了。朕在後方,只能籌糧集餉,使其無匱於輜需了!”放下手中把玩着的軍報,劉承祐嘆了口氣:“想來西南將帥,當不負朕望!”

“陛下從來謀定而後動,遣將派兵,發動戰事,亦皆準備充足。廟算如此周全,我朝必勝,蜀軍必敗!”李處耘向劉承祐拱手,意氣激昂:“陛下,只需於東京,坐待捷報即可!”

“此言,倒也提氣振奮!”劉承祐衝李處耘笑了笑:“這點自信,朕還是有的!”

言罷,又瞧向郭榮,有些悵然地道:“代國公身體不爽,難以理事,樞密機要,國家軍務,要全數加諸於郭卿身上了,還請多加擔待啊!”

聞其言,郭榮鄭重應道:“此臣應盡之職責,自不敢怠慢!”

郭榮素有功名大志,精力旺盛,職責加重,只會讓他更加興奮,更有幹勁兒。入夏之後,國丈折從阮,也病倒了,畢竟年紀到了,戎馬操勞多年,身體難堪其負累。

不過,樞密院這邊,倒沒有受太大影響。折從阮並不貪戀權位,這兩年多的時間內,郭榮的實權反倒要重些,足以順利接掌軍政,而不生波瀾。

大家好,我們公衆.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劉承祐有所感,或許用不了多久,他將失去這位長輩老臣了。是故,近段時間以來,對摺家也是頗爲照顧。太醫往府上派,藥材、補品、御用之物,也大方賞給。宮內,賢妃折娘子那邊,也去得最多。有點像,當初高行周病逝之前。

壓下心頭的些許悵惘,劉承祐看了眼認真而平靜地在地圖前研究軍情的潘美,問郭榮道:“郭卿,你覺得潘美如何?”

聞問,郭榮毫不掩飾目光中的欣賞之色:“陛下慧眼識人啊!潘美知兵節義,將帥之英,可堪大用!”

“在樞密院任職這兩年,辦事勤勉,剖析事務,常有見解。大漢勇將雖多,但帥才猶爲可貴,尤其老將逐漸凋零。潘美有其資質,而今天下未平,臣竊以爲,領兵征戰,攻城拔寨,更能一展其才!”

劉承祐不由點頭,到目前爲止,軍中後起之秀中,被劉承祐所看重,有將帥之能而獨擋一面的沒有多少,高懷德、楊業、趙匡胤、潘美、石守信等人罷了。

考慮了一陣,劉承祐說道:“朕打算派遣潘美去襄州,你看如何?”

郭榮眉毛微微上揚,目光轉到大漢輿圖,落在荊、湖上,顯然,伐蜀之役才起了個頭,秦鳳大戰未酣,皇帝的心思,已然開始考慮起下一步了。

“臣以爲,甚可!”郭榮點頭。

第258章 遼河戰役,高奏凱歌第339章 那一腳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257章 龍舟第133章 西征!第1712章 叛賊內情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414章 雲消日出世宗篇終 駕崩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319章 重任相托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32章 潞州震動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254章 應州大軍第164章 監國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180章 過鄴都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118章 查抄無題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175章 在滑州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270章 立場第347章 割韭菜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70章 同州之戰第200章 禦敵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359章 難以揣摩的心理第65章 君臣相宜第349章 邊情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14章 大論第67章 劉煦娶親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379章 蕭思溫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121章 登乾元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79章 滏陽之捷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66章 請辭?不許!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32章 潞州震動第31章 進軍令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410章 槍打出頭鳥第83章 惠妃母子第227章 延州事第375章 少林寺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1717章 郭威終於走了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71章 兵臨壽春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1762章 契丹政變第375章 少林寺第337章 劉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90章 安東國王?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1713章 機遇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144章 趙家父子
第258章 遼河戰役,高奏凱歌第339章 那一腳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257章 龍舟第133章 西征!第1712章 叛賊內情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414章 雲消日出世宗篇終 駕崩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319章 重任相托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32章 潞州震動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254章 應州大軍第164章 監國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180章 過鄴都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118章 查抄無題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175章 在滑州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270章 立場第347章 割韭菜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70章 同州之戰第200章 禦敵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359章 難以揣摩的心理第65章 君臣相宜第349章 邊情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14章 大論第67章 劉煦娶親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379章 蕭思溫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121章 登乾元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79章 滏陽之捷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66章 請辭?不許!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32章 潞州震動第31章 進軍令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410章 槍打出頭鳥第83章 惠妃母子第227章 延州事第375章 少林寺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1717章 郭威終於走了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71章 兵臨壽春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1762章 契丹政變第375章 少林寺第337章 劉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90章 安東國王?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1713章 機遇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144章 趙家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