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形勢危急

談到遼東,遼河是避不開的一個點,這條遼東地區最大的水脈,孕育着這片土地的文明,平原以此得名。當然,這個時期的遼河水況並不算好,水患頻發。

而作爲遼國在東北政治、軍事、經濟中心的遼陽城,並不在遼河邊上,而是濱臨其中一條支脈,東梁河。倘若大漢軍隊順利挺進,兵臨東梁河下,或許也可以用“東梁河之戰”來命名那場戰役。

夏季的遼陽,比起南方的天下,少了一絲沉悶,多了許多清涼,一場大雨之後,消去了不斷滋生的炎熱,也暫時緩解了來自西、南兩方漢軍的壓力。

不過,這也只是激烈交鋒過程中的一個短暫停罷了,可以想見的是,短暫的休整過後,漢軍的攻勢將會更加猛烈,遼國在漢軍兩路夾擊的壓力下,守衛遼東的形勢依舊嚴峻。

遼河地區也算是形勝之地,夾在遼西、遼東兩片丘陵之間,地形上是有所依仗的,西面的錦州,南面的辰州與耀州。

錦州距遼陽不足三百里,耀州距遼陽不足兩百里,而一旦越過這兩道門戶,便是一馬平川,整個遼河平原都將成爲漢軍馳騁的花園。

因此,要守禦遼東,保衛東京,這兩道關口是遼軍必爭之地,絕不可能輕易放棄。

遼東京留守府衙內,耶律斜軫滿臉沉凝地矗立在巨大的****前,那張剛毅的面龐間籠罩一層厚重的陰雲。關乎國家興衰乃至生死存亡的重擔壓在身上,帶來的壓力是格外沉重的,對於防禦遼東,他心中有一套對策,然而戰爭的進展,還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按照他此前的佈置,防禦的重心是放在錦州一線的,那裡也是漢軍兵力彙集的主攻方向。然而,隨着南邊半島的敗績傳來,他不得不將注意力轉移到南線的戰事上來。

耶律斜軫知道漢軍水軍的強力,對靠南線軍隊頂住漢軍的進攻,也沒有抱太大希望,但就是沒有想到,會敗得這麼快。

在耶律斜軫的計劃中,這一場守衛遼東的戰爭,要打成一場拉鋸戰、消耗戰,拖延時間,耗損漢軍的兵力、錢糧,以待反擊良機。

甚至於,錦州以及遼東半島這些防禦屏障到必要時刻,也不是不可以丟掉,但是不能這樣丟法。耶律斜軫目標中反擊時間,定在冬季,但時下尚未到仲夏,若是兩道門戶就這般丟了,哪怕是耶律斜軫,也沒有自信能夠在開闊平坦遼河平原上抵抗漢軍四、五個月的時間,即便可以,到時候還有沒有反擊的實力也將成疑。

當南方敗報傳來,耶律斜軫是十分震怒的,不過得知具體的過程後,他也忍不住沉默了,他當然看得出來,戰敗的根本原因,還是自己的防禦佈置有問題,也完全沒有想到漢軍水軍竟然如此強悍,水戰對陸戰的影響竟然到這個程度。戰爭的形式,似乎都因此發生了變化,變得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大王,尚書令蕭思溫領軍自上京至!”僚屬的稟報聲打斷了耶律斜軫的思路。

聞言,回過神來,耶律斜軫深吸了一口氣,將腦中糾纏混沌的思緒壓制,吩咐道:“快請!”

官署前庭,仍是一片雨後的情景,地面還未乾透,落葉泥塵顯得有些凌亂,耶律海則低垂着頭,默默地跪在那裡。在佈置好辰州的防禦,在漢軍暫緩進攻態勢後,他便急歸遼陽,向耶律斜軫請罪。

在僚屬的引導下路過,有些意氣風發的蕭思溫一眼就注意到了耶律海,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耶律海是耶律斜軫麾下一員大將,蕭思溫自然是認識的,僚屬簡單地將情況講了講,蕭思溫表情頓時一沉。

遼東戰局似乎有些不妙啊!

耶律賢繼位的這段時間,蕭思溫是有些意氣風發的,升官加爵,一掃此前十餘年的落魄與沉淪,同時掌握着右皮室軍,是遼廷內部數得上的實權人物。

並且,他還在推動遼帝娶他那個聰明絕倫的三女兒蕭燕燕,意圖成爲國丈,進一步鞏固權勢。只不過值此國難之際,耶律賢一心放在抵禦大漢入侵上,還沒有答應。

“你留在堂外,我去見南院大王!”進堂之前,蕭思溫沉聲對跟在身邊的一名青年將領吩咐道。

“是!”這名將領,名叫蕭撻凜,乃是蕭思溫族侄。

顯然,蕭思溫的得意,並不能帶到耶律斜軫面前,見到耶律斜軫之時,還是禮節到位。對於蕭思溫的到來,耶律斜軫既感意外,也有所期待。

落座敘話,蕭思溫道:“漢軍強兵壓境,陛下關心遼東戰局,特遣我前來犒勞大王與將士,並帶來一部分支援!”

“多謝陛下關懷!”聞言,耶律斜軫神情微鬆,問道:“不知尚書令此來,帶來多少兵馬?”

“不多,三萬步騎!”感受到耶律斜軫平靜語氣中隱含的一絲迫切,蕭思溫答道:“一萬右皮室騎軍,另有兩萬各族步軍!陛下言,東京守備,更需要步卒,陛下可是將上京周邊的步軍全部調來了!”

耶律斜軫沉凝的眉頭稍微鬆展了些,應道:“尚書令此來,正濟我之困啊!”

蕭思溫嚴肅地道:“聽說在遼南吃了敗仗?”

耶律斜軫也沒有絲毫掩飾,直接道:“慘敗,我佈置在南面的兩萬多水陸軍隊,十不存一,是我大意,沒有重視漢軍水軍之利啊!以致漢軍輕易北上,叩辰、耀二州!”

蕭思溫也是在遼東待過的,對於這邊的地理形勢也很瞭解,神情也更加凝重了,問道:“倘若如此,遼東的形勢很是危急啊,大王可有解難之策?”

耶律斜軫沉聲道:“眼下漢軍兩路叩關,兵力已達三十餘萬衆,錦州那邊,遭遇猛攻,耶律休哥守得很辛苦,這半個月來,傷亡三千餘人,我已加增五千卒,支援守備。

問題還是出在遼南,一戰精銳盡損,雖然在辰、耀二城重新佈防,但士氣的打擊太大了。東京已然窮盡武裝,然能直接投入戰鬥的並不多,遼陽這邊可動用的只有不到五萬人,半數都是騎兵,還需兼顧諸州的彈壓!爲御漢軍,已是窮兵黷武,人心很不安定,女真等部族也聞風而動,需要戒備......”

從耶律斜軫的話裡,能夠感受到那如泰山壓頂般的壓力,蕭思溫軍事才幹或許不算出衆,但這是個有見識的人,因此,直接說道:“我帶來的三萬兵馬,聽憑大王調度!我也當全力支持大王,備戰禦敵!”

“尚書令高義!我在此拜謝!”耶律斜軫起身,鄭重道。事實上,對於蕭思溫在耶律賢繼位過程中的投機行爲,耶律斜軫心中是有所不滿的,不過此時此景,對其表態,也有些感動。

見狀,蕭思溫屁股也迅速離座,回拜道:“值此國難之際,我等也唯有同心同德,共度時艱!”

耶律斜軫點了點頭,他心裡也清楚,蕭思溫領軍前來,除了支援之外,還有監軍的一層意思在裡邊。

走到地圖前,耶律斜軫說道:“原本,我籌謀通過錦州以及遼南諸城,消耗漢軍兵力士氣,步步設阻,誘漢軍深入。不過,戰事的進展有些出乎意料,在遼南的失敗,影響太大了,如今不得不加強守備力量,穩固防禦!

而今,錦州戰事正酣,辰、耀兵情緊急,這兩地斷不容有失,至少需要頂住漢軍三個月!”

“以我估計,漢軍在遼南取得了如此突破,接下來,定然會通過海路增派兵力,加強南路進攻,因此,在堅守錦州的同時,需要加固在遼南的防禦,如今辰耀二州只有一萬五千多卒的守軍,必須得充實兵力!”

蕭思溫點點頭,表示認可,當然,軍事決策,他沒有干涉的權力與能力,哪怕在耶律斜軫的佈置下,才遭受了一場慘痛的失敗。

第48章 接納迴歸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418章 洗禮第153章 削藩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81章 廝殺漢第86章 籠絡人心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512章 最後的旅途11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447章 形勢不妙第65章 制舉進展第353章 聰明的張德鈞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71章 北齊鎮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146章 驕將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45章 靖江軍第14章 武夫軍閥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56章 腹心之談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41章 卷甲入城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黃河口岸第12章 皇子們的教育第28章 下獄第99章 北巡結束第441章 劉皇帝的財產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322章 針鋒相對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71章 兵臨壽春第10章 契丹亂政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30章 滿堂春宴第52章 巫宦之國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256章 打仗打的還是後勤第393章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338章 爭執第45章 移鎮之議完結感言第1780章 侵入黑汗國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171章 耶律璟選擇保守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118章 面靜心動世宗篇終 駕崩第31章 進軍令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36章 西面來人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90章 欒城之戰(2)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93章 完了第122章 睡仙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93章 升遷第260章 論婿第34章 驚陶谷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82章 殺俘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4章 中原易主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207章 還京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173章 鍾謨當秦檜第392章 封禪之議,軍官學院第353章 聰明的張德鈞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第50章 下定決心
第48章 接納迴歸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418章 洗禮第153章 削藩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81章 廝殺漢第86章 籠絡人心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512章 最後的旅途11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447章 形勢不妙第65章 制舉進展第353章 聰明的張德鈞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71章 北齊鎮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146章 驕將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45章 靖江軍第14章 武夫軍閥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56章 腹心之談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41章 卷甲入城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黃河口岸第12章 皇子們的教育第28章 下獄第99章 北巡結束第441章 劉皇帝的財產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322章 針鋒相對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71章 兵臨壽春第10章 契丹亂政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30章 滿堂春宴第52章 巫宦之國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256章 打仗打的還是後勤第393章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338章 爭執第45章 移鎮之議完結感言第1780章 侵入黑汗國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171章 耶律璟選擇保守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118章 面靜心動世宗篇終 駕崩第31章 進軍令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36章 西面來人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90章 欒城之戰(2)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93章 完了第122章 睡仙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93章 升遷第260章 論婿第34章 驚陶谷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82章 殺俘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4章 中原易主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207章 還京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173章 鍾謨當秦檜第392章 封禪之議,軍官學院第353章 聰明的張德鈞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第50章 下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