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特權

廣政殿,議政堂。

朝廷中樞的一干大臣們齊聚於此,趙普、劉晞、趙匡義、呂端以及新履任的財政使韓徽,這是當下文官權勢最重的五人了。

作爲管理天下事務的行政中心,從來都是忙碌的,哪怕在同一片宮殿羣內辦公,但像這種宰臣齊聚碰頭議事的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

而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必然有大事發生。堂內,氣氛有些嚴肅,這一個個權勢人物,各自安坐,或品茗、或養神,一時間都沒開那個口。

還是主持會議的趙普率先打破沉默,環視一圈道:“陽翟之事,還請諸位說說各自的看法吧!”

趙普言罷,第一次參與這樣級別會議的韓徽稍作沉吟,便語氣嚴厲地道:“這個潘佑,恣意妄爲,無所顧忌!未經請示,擅作主張,清查楚公地產,誰給他的權力,朝廷該當發文痛斥!”

韓徽氣勢洶洶的模樣,與他平日裡的沉穩,大不相同,彷彿就是在表態一般。趙普瞥了他一眼,心中也不免生出些異樣。

而見韓徽痛批潘佑的行爲,趙匡義卻悠悠然地開口了,言語中頗有些針對的意思,道:“韓相此言,怕是有失偏頗吧!陽翟乃是京畿道屬地,潘佑身爲主官,對治下土地本有管理之權,他的行爲,合情合理,合法合規,有何不妥?

若因楚公之故,他在行事之前,也曾行文,向朝廷通報情由,做出瞭解釋。潘佑之舉,完全符合新制,既在朝廷頒佈的條文律令範圍之內,若不顧其情,橫加申斥,怕也是不妥!”

這太陽彷彿是打西邊出來了,趙匡義竟然爲潘佑說話了

韓徽聽此駁斥,看向趙匡義,心中暗思,因財政使之職,還是把趙匡義給得罪了。不過,從各方面,韓徽可都不怵趙匡義,只是稍作思索,便淡淡地質問道:“依趙相之意,潘佑自行其是,冒犯天威,還是合情合理的了?”

“韓相言重了吧!”趙匡義語氣也嚴厲了幾分:“只是幾方藥田的事,還不至於上升到冒犯天威吧!像潘佑這樣的純臣,所作所爲,一心爲公,朝廷該當予以肯定保護,多加支持纔是,否則,豈不讓那些忠臣賢士寒心?”

趙匡義這麼說,在座的幾人,都不由蹙起眉頭,實在沒有想到,在此事上,趙匡義竟然如此態度鮮明地支持潘佑。

注意到衆人的異樣,趙匡義又瞧向趙普,慢悠悠地說道:“趙公,今日會議,是給潘佑定責議罪的嗎?”

“自然不是!”趙普深深地看了趙匡義一眼,給了一個肯定的回答,然後說道:“二位的意見,老夫知曉了,暫且放下爭論,聽聽其他人的看法!”

說着,趙普看向一臉沉容的呂端,露出一點淺笑,問道:“易直,你以爲如何?”

呂端表情看不出什麼變化,挺直着身體,一板一眼地衝在座諸人行了個禮,斟酌着說道:“在下認爲,陽翟之事,根本問題在於,楚國公所擁土地,是否屬於帝產!若是,那麼當由少府處置,朝廷不當干預,倘若不是,那麼潘使君依稅制清查造冊,便屬於照章辦事,朝廷沒有苛責的理由!”

這幹大臣討論事情,自然不會看那些表面的東西,探討的乃是潘佑清查劉曙土地這項舉動背後影射的東西,也正因爲涉及到皇家,關乎到劉皇帝,這才引得他們如此重視。

“楚國公身爲皇子,其產業,自然是皇室之產,其間事務管理,自有少府及宗正,外臣豈能干預!”韓徽接話道,態度堅定。

趙匡義則緊跟着道:“據查,楚國公的土地,除了公府自行置辦,有不少都是陛下賞賜。而大漢的功臣勳貴,所擁地產,同樣有不少得益於陛下恩賞,這兩者之間,又又何區別?”

見韓、趙二人再起爭執,趙普伸手止住他們,想了想,朝呂端說道:“易直所言,可謂一語中的!”

事實上,這一點,在座衆人心裡都清楚,只是存在不同的立場與心思,表現自然各不相同。沉吟幾許,趙普看向還沒開言的劉晞,問道:“晉王殿下以爲如何?”

劉晞神情同樣是嚴肅的,讓人看不出深淺,斟酌了下,方纔在衆人的目光下,沉聲發言:“楚公早已開府,自治其家,他除了是皇子,同樣是陛下的臣工”

劉晞以一種平靜語調說出他的看法,很是中肯,話雖然沒說全,但意思很明顯了,他還是傾向於肯定潘佑的做法。

不過,話鋒一轉,劉晞又道:“不過,潘佑在陽翟的舉動,終是失之妥當。此事,朝廷在此前定製之時,是有些含糊的,未曾明確,這是朝廷疏漏之處。

但對於這些存疑的東西,潘佑不經請示,便按個人意願行事,說他自行其事,並不冤屈他,必須予以申斥,朝廷的政策,也非地方官員隨意解讀的!”

顯然,劉晞心中對於潘佑的做法,還是有些芥蒂的。只不過,他要顧全大局,稅改推進到如今的程度,並不容易。

陽翟之事,看起來不是什麼大事,不就是把楚國公府的土地照章辦事嗎?但牽涉到天家,牽涉到皇帝,就不可等閒視之了。

其他皇親國戚且不論,但劉皇帝的這些龍子龍孫們,在稅收上,是否該享有特權,這纔是核心問題。韓徽認爲,作爲皇帝的子孫,擁有一定特權,是合情合理的,因而他指責潘佑的行爲,是在冒犯天威。

趙匡義嘛,顯然持相反態度。

到劉晞這裡,從內心而言,他是很惱怒潘佑這種捅窗戶紙的行爲,但是,他不得不顧忌此事的影響。朝廷做個表態與定論,並不難,但是決定之後帶來的影響,卻是不得不考慮的,天家還是得在乎口碑與名聲的。

因而即便心中再彆扭,劉晞還得從大局着想,做出他的判斷與決定。

冷淡的目光在趙匡義身上掃視一下,劉晞又道:“爲國家大計,諸皇子公主之地產,朝廷還需拿出一個明確的態度,以便指導臣工們爲政,也安一安那些躁動的人心!”

劉晞這話,同樣是含沙射影,不過,趙匡義坐在那兒,倒也淡定得很,還點着頭,恭維劉晞道:“殿下大義爲國,欽佩之至!”

趙匡義對劉晞自然是有所顧忌的,但要說有多忌憚,卻也不盡然,畢竟他屬於“太子黨”,而劉晞如今被劉皇帝委以重任,立場上天然是對立的。

“此事,並非臣等所能決議!”看了看這二人,趙普做出結論,朝垂拱殿方向拱了拱手:“還是當提請陛下聖斷!”

()

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6章 進士樓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1691章 晉王的成就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1718章 太孫之爭早有苗頭第197章 財計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1700章 本州無罪第390章 武舉選官定製第112章 兄弟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227章 延州事第90章 關右節度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67章 請辭第69章 張彥威之死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47章 誘其北上第52章 對峙第214章 正在準備整頓朝綱的耶律賢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83章 抉擇第117章 帝幸瑤華殿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492章 事發第237章 王峻暴亡,將臣進京第233章 漢騎出絕域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1章 何謂開寶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23章 老臣凋零第56章 南平王讓朕好等啊第110章 議取淮南第18章 權謀手段第347章 談話第40章 荒唐太子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296章 反響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2章 分食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386章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334章 喜訊傳來第69章 禍事了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196章 橐駝兒第87章 亦有其憂第261章 大捷第1752章 放手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153章 削藩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1690章 拼圖第295章 難第147章 孟昶的覺悟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155章 蓄奴之議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第147章 孟昶的覺悟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80章 春夜第376章 拷問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完結感言第466章 亟需改變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82章 不手軟第300章 統歸地稅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147章 孟昶的覺悟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35章 韜光養晦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
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6章 進士樓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1691章 晉王的成就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1718章 太孫之爭早有苗頭第197章 財計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1700章 本州無罪第390章 武舉選官定製第112章 兄弟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227章 延州事第90章 關右節度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67章 請辭第69章 張彥威之死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47章 誘其北上第52章 對峙第214章 正在準備整頓朝綱的耶律賢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83章 抉擇第117章 帝幸瑤華殿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492章 事發第237章 王峻暴亡,將臣進京第233章 漢騎出絕域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1章 何謂開寶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23章 老臣凋零第56章 南平王讓朕好等啊第110章 議取淮南第18章 權謀手段第347章 談話第40章 荒唐太子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296章 反響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2章 分食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386章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334章 喜訊傳來第69章 禍事了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196章 橐駝兒第87章 亦有其憂第261章 大捷第1752章 放手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153章 削藩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1690章 拼圖第295章 難第147章 孟昶的覺悟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155章 蓄奴之議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第147章 孟昶的覺悟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80章 春夜第376章 拷問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完結感言第466章 亟需改變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82章 不手軟第300章 統歸地稅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147章 孟昶的覺悟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35章 韜光養晦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