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奸宦昏主

“官家今夏以來,始終擔憂北漢來犯,寢食難安,你如果真說得兩國和平,那可是大功一件,官家那邊也不會吝惜賞賜的!”老太監居高臨下,淡淡道。

“還仰賴大官提攜,與小的以立功機會!”陳延壽當即說道。

“起來吧!”林延遇輕咳了聲,揮揮手吩咐着:“先同我說說,你此次出使北漢的經過!”

“是!”陳延壽這才稍顯艱難地起身,顧不得去揉發酸發疼的膝蓋。

見其狀,林延遇又指着榻邊,說:“到榻邊坐吧!”

“謝大官!”陳延壽滿臉的謙卑之態,比當日在劉承祐面前,還要卑微。

在林延遇的眼神下,陳延壽不敢怠慢,趕忙將出使的情況,選擇性添油加醋地敘來,並自得地吹噓如何在強暴的漢皇帝面前,不墮君威,不辱國體,據理力爭,以談得和平,完成使命......

滔滔不絕一番稟述,陳延壽說得是口乾舌燥,但猛然驚覺,室內的氣氛似乎冷了下來,反應過來,擡眼一看,正見着林延遇那老閹宦面無表情,目光冷淡地盯着自己,下意識地縮了縮脖子。

“怎麼不繼續說你的豐功偉績了?”林延遇冷冷道:“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欺瞞於我,欺瞞於官家!”

“小的萬萬不敢吶!”權宦一發威,陳延壽有些繃不住了,趕忙道。

“哼!”冷哼一聲,林延遇審量着他,哂笑道:“我朝雖僻處嶺南,與中原交通斷絕多年,但也不是完全閉目塞聽。那北漢主少年即位,於國困民貧之間,盡伏元臣驕將,權掌天下。

而今帝業穩固,屢次興兵伐,都是獲其全勝。這樣一位馬上皇帝,豈是你這小小的南方宦臣所能應付?

你口中所述,有幾分真,幾分假,還能瞞得過我這雙眼睛嗎?”

面對林延遇越發冷冽的目光,陳延壽根本不敢與其直視,撲通一下,再度跪倒,避欺瞞之事而不談,急聲說:“北漢主確實答應兩國互相通友好,不動干戈,只需要答應其條件!”

說着,陳延壽趕忙將自東京帶回的國書取出,畢恭畢敬地呈上,而後忐忑地等着林延遇的回覆。

見其表現,林延遇的神色緩和了幾分,但目光仍舊冷淡,接過國書,認真地閱讀起來。

跪在那邊,注意着老太監的表情,眉頭逐漸皺起,見其狀,隨着時間的流逝,陳延壽心中也越發擔憂,忍不住解釋道:“大官,雖然北漢的要求比較苛刻,但小的身在開封,實難強抗其意志,只能將國書帶回,交由大官與官家決斷!”

林延遇這邊,慢慢地合上國書,卻露出了笑容,打量着陳延壽,說出一句讓他驚異的話:“不錯!”

陳延壽直接愣住了:“此言何意?”

“我在誇你,這件差使辦得不錯!”林延遇盯着陳延壽,輕笑道。

“這,我,那......”陳延壽有些受寵若驚,只覺林延遇是否老糊塗,腦子壞了。

林延遇老臉上很快便露出一抹陰刻之色,盯着他:“聽着!我不管你此番北上經歷了什麼,又是如何表現的,卑躬屈膝也好,不墮國威也好,這些都不重要。但帶回這封國書,就是大功!”

陳延壽被這話說得一愣一愣的:“可是——”

“這些條件苛刻嗎?”似乎知道他是疑惑什麼,林延遇自信道:“告訴你,不苛刻!”

連國號都被勒令更改了,林延遇也不覺得有什麼的,至於稱臣納貢,就更算不得什麼了。反而,讓這老閹疑惑的,是北漢何以這般輕易便同意講和。

“我們合計合計,待官家回宮,如何回覆此事!”林延遇對陳延壽說。

雖然腦子仍有些懵,陳延壽立刻說:“小的聽大官的!”

見狀,林延遇終於笑了:“知道我爲什麼推薦你去開封嗎?就因爲你聽話,孝順,也不乏機警。”

“我年紀也大了,近來身體也逐漸不爽!”說着,林延遇忍不住重咳了幾聲,邊上的小太監趕忙上前遞上蜜水,同時輕撫其背。

喝了幾口蜜水,斥退內侍,林延遇看着陳延壽,感慨着:“在宮內,我能看得上眼的,也只有龔澄樞與你了,今後啊,這宮裡宮外,就需由你們打理,伺候官家了!”

“大官還當保重身體啊!”聽其言,陳延壽先是一喜,而後迅速做出一副感動的樣子,從懷裡摸出一精緻包裝的盒子,說:“小的在開封,花費重金,購得這老參,據說有百年以上,特意拿來,給大官調理身子。”

“你有心了!”聞之,林延遇露出笑容。

日昳之後,南漢主劉晟回宮了,不過飽含着怒意,臉上的戾氣讓在番禺宮中驕狂慣了的宦官與宮婢都不敢側目。劉晟此番出宮,是爲巡看正在番禺城北爲他修建的陵寢。

自大漢取荊湖之後,劉晟憂患不已,再加常年的飲酒尋歡,身體開始出問題。七月的時候,有流星見墜,命人佔之,劉晟以其讖己,當夜宿醉,醒來之後便降詔,命籌措錢糧、料物,爲他修建陵墓。

聞劉晟還宮,林延遇親自去迎接,但見其怒容滲人,徑直回殿,當即決定,做好情報工作先。陪伴劉晟的,有一名體態輕盈,膚白如雪的美少婦,這便是南漢國的女侍中盧瓊仙。

“官家這是怎麼了?”林延遇小心地問道:“這般大的怒氣,誰膽子那麼大,敢觸怒他?”

盧瓊仙的聲音很好聽,氣若清蘭,一點也不像個惑君亂國的巫女宮婢。當然,如果長得不好看,身材差,聲音難聽,又豈能自一干宮婢中脫穎而出,被劉晟那般寵幸,拜爲侍中,朝服冠帶,參贊軍政。

聞問,盧瓊仙柳眉稍蹙,解釋說:“自然是陵寢之事了,官家去看了看,十分不滿意,規模既小,設計蠢拙,裝飾也不夠華麗,難襯官家身份,參與建造的人手也不足,故而大怒!”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竟然如此!”林延遇有些驚訝,老臉上閃過一抹陰刻,冷冷說:“看來得處置一批人了!”

“官家已然將負責的官員,全部活埋了!”盧瓊仙微微一笑,就像說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倒也便宜他們了!觸怒了官家,也只能怨他們自己!”林延遇說。

瞭解了情況,林延遇心中有底,又與盧瓊仙通過氣,這才帶着陳延壽入內拜見。殿中,劉晟已然解去外袍,脫去靴子,正躺在軟榻上,兩名美貌宮女正小心翼翼地替他捏肩捶腿。

劉晟而今也才三十五六歲,但看起來顯老,發間已夾雜着不少白色。林延遇上前,躬身拜道:“見過官家!”

“嗯!”劉晟擡眼瞥了下林延遇,應了聲。

“官家不必生氣了,若爲一干賤臣氣壞了身子,那就不值當了!”林延遇老臉上堆着笑容,說:“陵寢如不合心意,擴大重建即是!”

聽其言,劉晟冷哼道:“那些人,連朕的陵寢都敢怠慢,是想讓朕百年之後,到地下受那貧苦嗎?什麼財用不足,都是藉口,沒有誅他們全族,已是朕仁慈了!”

見狀,林延遇陪着笑:“官家自然是仁慈了,只是哪幹外臣,難以體諒官家!”

聽他這麼說,劉晟心情總算好轉些許,大概是出巡一趟,有些累了,劉晟不禁打了個呵欠,對林延遇說:“朕有些疲了,你有何事,無事就退下吧,朕要歇息了!”

聞問,林延遇趕忙稟道:“啓稟官家,出使開封的陳延壽回來了!”

“嗯?”睜大了本有些迷濛的雙眼,劉晟這才注意到站在林延遇後邊的陳延壽。

強打起精神,坐了起來,問:“結果如何?”

“結果喜人,陳延壽不負官家期望,與北漢談得和議,交好修貢,消弭兵戈!”林延遇說。

聞之,劉晟面色頓喜,似乎一下子盡釋身體的疲乏一般,看向陳延壽,擡手朝他一招:“你上前稟報!”

“是!”陳延壽趕忙躡着腳步近前。

第483章 南巡第14章 大論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48章 耿崇美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13章 市井之聲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60章 家事、國事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277章 閒有目光向河西第122章 連鎖反應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305章 遼國三載第39章 長沙第119章 難審第1751章 結束了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114章 耶律阮稱帝第178章 會獵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252章 面聖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52章 幽燕變故仁宗篇8 罷相“疑雲”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151章 凋零第168章 塞上風光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第76章 視察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329章 遊市第99章 御帳議戰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35章 東歸第87章 秋後算賬第190章 榮寵無過於高氏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243章 總結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1803章 運動第46章 郭榮奏事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1803章 運動第178章 帥府籌謀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96章 言官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1689章 高規格第15章 小人行徑第1章 柩前繼位第238章 杯酒釋權第6章 進士樓第429章 遠遁的契丹第392章 封禪之議,軍官學院第138章 請立太子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489章 不好收場第489章 不好收場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98章 山道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257章 龍舟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104章 平息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22章 “鄭州站”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456章 遺澤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1712章 叛賊內情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105章 盧多遜急了第66章 請辭?不許!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52章 聯姻第162章 兵事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115章 瀛州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296章 反響
第483章 南巡第14章 大論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48章 耿崇美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13章 市井之聲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60章 家事、國事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277章 閒有目光向河西第122章 連鎖反應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305章 遼國三載第39章 長沙第119章 難審第1751章 結束了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114章 耶律阮稱帝第178章 會獵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252章 面聖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52章 幽燕變故仁宗篇8 罷相“疑雲”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151章 凋零第168章 塞上風光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第76章 視察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329章 遊市第99章 御帳議戰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35章 東歸第87章 秋後算賬第190章 榮寵無過於高氏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243章 總結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1803章 運動第46章 郭榮奏事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1803章 運動第178章 帥府籌謀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96章 言官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1689章 高規格第15章 小人行徑第1章 柩前繼位第238章 杯酒釋權第6章 進士樓第429章 遠遁的契丹第392章 封禪之議,軍官學院第138章 請立太子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489章 不好收場第489章 不好收場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98章 山道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257章 龍舟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104章 平息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22章 “鄭州站”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456章 遺澤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1712章 叛賊內情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105章 盧多遜急了第66章 請辭?不許!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52章 聯姻第162章 兵事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115章 瀛州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296章 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