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

殘陽如血,西懸天際,與蒼莽的遼西山嶺共同構成錦州城最醒目的背景。持續了幾乎一整日的熾烈殺聲,也逐漸減弱了,沸騰的火光,刺鼻的血腥,漢遼雙方用數萬將士鮮血繪製的畫卷,已不復波瀾壯闊,濃濃的烽煙中,被戰爭摧殘的錦州城,此時彷彿訴說着無限淒涼......

城外,高聳的望樓之上,**與趙匡胤同在,從發起進攻開始,二人便始終登高觀戰,未曾退下歇息過,甚至都沒有坐下片刻。

將士在前方浴血奮戰,作爲大軍主帥,他們同樣也在比拼意志與體力。太不容易了,這座吞噬了無數生命的障礙,終於被大漢軍隊挪開了。

周邊,上百架牛皮戰鼓,敲擊着進軍的鼓聲,一直未曾停過,輪換了數波擂鼓力士,此時所有人幾乎都氣力耗盡。不過,攻城將士演奏的勝利凱歌,足以讓所有人釋懷喜悅。

“殿下,榮公,遼軍已然徹底潰敗,劉光義、馬仁瑀、李漢瓊等將軍正領軍追擊,肅清殘敵!馬將軍請示,有爲數不少的遼軍,向東逃亡,建議遣騎兵追擊!”被**安排在軍中擔任傳令軍官慕容德豐的快步登上樓,彙報最新的戰況,上下奔波了十餘次,難以掩飾疲憊的英俊面容上,帶着笑容。

“好!”哪怕以**的沉穩,此時也不禁興奮,用力撫掌。

這一日,他的心情也是波瀾起伏,在軍中這麼久,他當然認識到錦州的關鍵之處,以及對此次北伐的重要性。

因此關鍵,所以重視。在成功炸出缺口,漢軍涌入之時,尤其振奮,然而當遼軍堅決不退,頑強抵抗的消息傳來時,也不禁心裡一沉,錦州的遼軍不好對付,這一點漢軍上層都有共識,在城中鏖戰一度處於僵持階段時,**心中甚至出現了焦躁情緒。

倒是趙匡胤,始終保持着沉穩,及時調整,從容調度,支持作戰,此時聞報,表情雖然放鬆,但仍舊沉得住氣。

看向太子,**注意到他淡定的表情,也迅速調整過心態,說道:“榮公但下令即可!”

“是!”這便是趙匡胤會做人的地方了,雖然手握大權,但始終顧及到**,哪怕太子殿下早已表現出其寬容大度。

略加考慮,趙匡胤直接指示道:“傳令城內各軍,儘快肅清殘敵,控制錦州諸門,穩定城中局勢。同時,清出一條通道,禁騎、邊騎全面出擊,追殲敗逃之敵,告訴將士,以殺傷爲主,天色已晚,以三十里距離爲限!”

“是!”慕容德豐應命。

“城中火勢越發大了!”趙匡胤指着錦州城內,似有疑惑,充填的火光,幾乎將整片天空映紅。

慕容德豐道:“回榮公,遼軍在內城囤積了大量糧草,遼軍敗前,縱火焚之,殃及房舍!”

“這個耶律休哥,分外狠決啊!年紀不大,聲名不顯,雖失錦州,此番也算一戰成名了......”雖然不想稱讚給自己添了不小麻煩的敵人,但在收穫勝利果實之後,趙匡胤還是不禁感慨了一番。

“傳令,讓張永德率人救火,儘快撲滅!”趙匡胤吩咐道。

“榮公,錦州雖下,但將士傷亡甚重啊!今日一戰,更是劇烈,不知有多少將士,倒在遼軍的反撲下了!”**已然徹底調整過來了,上前兩步,扶着那看起來還算穩固的欄杆,望着遠處被戰爭摧殘的錦州城,嘆息道。

錦州這塊硬骨頭是啃下來了,但是,付出的代價顯得有些沉重了,拿下的,也幾乎是座廢墟了!

見**頗有感觸的樣子,趙匡胤站到他身邊,昂首向前,面上虯鬚在夏風的吹拂下肆意張揚,沉聲道:“殿下,這就是戰爭,有些代價必須付出,有些犧牲,也是必要的,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

“孤也明白!”**道:“大漢自建國以來,歷經大小戰事數百,二十餘載,又付出了多少將士百姓的傷亡啊!”

聞言,趙匡胤看着**,道:“殿下,東京的昭烈廟,每歲都在祭奠,碑文銘刻,都記敘其間,永爲後人敬拜!”

“不知此番北伐下來,又將有多少將士英靈,魂歸昭烈廟了......”**表情越發嚴肅。

見狀,趙匡胤眉頭稍微皺了下,拱手向**,語氣有些嚴重:“殿下,恕臣直言,北伐戰爭,還遠未結束,錦州之戰雖然酷烈,犧牲雖大,但未必是最殘酷的戰事,更殘酷的戰鬥,更重大的犧牲,或許還在後邊。您的仁厚,是天下之幸,但是作爲北伐統帥,必須正視這些傷亡與犧牲!”

聽趙匡胤這番肺腑之言,**心中不禁有些感動,收起那點不忍的情緒,轉身回拜道:“是孤心軟了,多謝榮公指教,當銘記在心!”

說完,**又道:“孤想去城中看看!”

此時的錦州城,仍舊傳出不小的喧鬧聲,動靜很大,漢軍對守城殘兵的清繳仍在持續進行中,不過,主力已然被擊潰,些許殘敵,困獸之鬥,距離被撲滅,也不遠了。

不過,**想要前往,趙匡胤可不允許,這比起觀戰的風險可大多了,於是勸道:“殿下,還是待城中肅清之後,再行前往吧!左右大局已定,不虞意外,你想必也飢渴了,還是先休息一陣吧!”

面對趙匡胤的勸阻,**雖有些不樂意,還是給了他面子。一直到傍晚,隨着城中殘敵,殺的殺,擒的擒,降的降,**方纔在奉宸營將士的護衛,走進錦州城,踏上鮮血淋漓的土地。

此時的錦州城,幾乎就是一片廢墟,尤其是漢軍主攻的西、南兩座外城牆,損毀最爲嚴重。靠近外城的幾條街,所有房屋都被拆毀,那時守城物資消耗嚴重時,被耶律休哥拆毀以作防禦,當然,也不乏被漢軍火油彈焚燬的情況。

煙燻與血腥味交織,瀰漫在空氣中,難以消散,**專門去爆破出看了看,漢遼雙方屍橫一片,堆了一層又一層,更有不踩成血漿爛泥的,場面觸目驚心。

滿臉的凝重,踩着沉重的步伐,**又去看了看內城,這是耶律休哥本來打算用作最後頑抗的地方,然而城破得突然,最終沒用得上,臨了還被付之一炬......

錦州北城,算是滿城狼藉中,比較乾爽的一片地方了,暫時用作傷兵救治的地方,**趕到時,正處在一片忙碌之中,不斷有傷員被搬運過來,更有不少將士因來不及救治而死去。

“殿下!”衝城血戰的張瓊被一張擔架擡了上來。

見狀,**趕忙蹲下,緊握着他粗糙的手,關切道:“此戰破城,將軍居首功,傷勢如何?”

厚重的鎧甲已然卸下,張瓊身上受創頗多,明顯的包紮就有七處,從手到腳,不過,還勉強能夠答話,露出一道蒼白的笑容:“多謝殿下關心,都是些皮肉傷,無礙!”

“末將運氣好!”張瓊指着自己脖下的一道可怖的擦傷,笑道:“若是此箭再偏一些,也殞命了!可惜讓那耶律休哥跑了,隨末將衝城的將士,也不知還剩下幾人......”

“將軍好生休養!”聽其絮叨,**沒有一點厭煩,反而對這個粗鄙的武夫生出了些許好感。忠誠勇武,敢打敢衝的猛將,沒人不喜歡,哪怕腦子簡單些。

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61章 氣運所鍾李守貞第397章 鹽事暫定第12章 方略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1761章 新問題第78章 南北併發第28章 封疆大吏第366章 遼軍西進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162章 薨逝第234章 南口大戰3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85章 安心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67章 來自河陽的消息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334章 下詔平南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82章 矛盾第228章 巡邊彙報第1711章 趙王履職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1714章 百姓苦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165章 舊邸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351章 林邑國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180章 賞功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100章 城戰第225章 恩愛與恩典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1764章 禁轎第342章 殺肥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90章 交趾收復第178章 祭拜第380章 饒樂國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46章 郭榮奏事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7章 小張探花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249章 樞密院內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第327章 派系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190章 榮寵無過於高氏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15章 漸不自知第77章 嚇人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179章 東京風波,向帥自首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4章 君臣同心第10章 平淡的會面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237章 王峻暴亡,將臣進京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世宗篇36 不一樣的完顏部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44章 太后相召第362章 分封?第406章 調任
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61章 氣運所鍾李守貞第397章 鹽事暫定第12章 方略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1761章 新問題第78章 南北併發第28章 封疆大吏第366章 遼軍西進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162章 薨逝第234章 南口大戰3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85章 安心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67章 來自河陽的消息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334章 下詔平南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82章 矛盾第228章 巡邊彙報第1711章 趙王履職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1714章 百姓苦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165章 舊邸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351章 林邑國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180章 賞功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100章 城戰第225章 恩愛與恩典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1764章 禁轎第342章 殺肥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90章 交趾收復第178章 祭拜第380章 饒樂國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46章 郭榮奏事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7章 小張探花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249章 樞密院內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第327章 派系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190章 榮寵無過於高氏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15章 漸不自知第77章 嚇人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179章 東京風波,向帥自首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4章 君臣同心第10章 平淡的會面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237章 王峻暴亡,將臣進京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世宗篇36 不一樣的完顏部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44章 太后相召第362章 分封?第406章 調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