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壽春終於破了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乾祐五年正月二十四,辰時初至,壽春城外,隨着天子劉承祐一道開戰的軍令,北漢徵淮大軍,正式向圍城八十餘天的壽春,發起總攻。

此番一動,漢軍便是全力而發,從北、西、南三面齊攻,漢軍主力禁軍、招撫補足的懷德軍以及營前役夫,直接投入攻城作戰的人手便有七萬人。霹靂炮、牀子弩、雲梯等攻城利器,也都不惜損耗地用上,總之,貫徹天子的意志:破城!

孫立主攻於南,王峻指揮於西,慕容延釗則督戰於北,劉承祐則安居北營觀戰,看着以龍棲軍爲主的北城攻防。

春日當中,光芒萬丈,照耀在刀光劍影間的城郭內外。壽春城下,廝殺正烈,攻防正酣。劉承祐始終穩坐高臺,享受着和風旭日,聆聽着鼓角爭鳴,眼觀血腥殺戮。殺聲足足持續了一個半時辰,猶不見削弱,而三門的戰況,也不斷傳至報至劉承祐這邊。

“南城唐軍已打退我軍第三波進攻,孫都指揮使已投入第四支衝城之士!”

“王都指揮使已親自率人登上甕城,正在與守軍廝殺!”

“南甕城已爲孫都指揮使攻破,唐將何敬洙集中兵力,正在死守城樓!”

......

紛紛報來的戰況中,作爲主攻的小底、護聖二軍,不斷取得戰果,唯有北邊,不溫不火。

“沒曾想到,到這個地步,城中的守軍仍有如此能量!”劉承祐說道。

陶谷等近臣也一併隨君側觀戰,陶穀道:“此負隅頑抗,困獸之鬥,將士們連破城翁,城樓又豈能久守,待其士氣消耗,壽春破矣!”

李少遊則道:“那何敬洙着實不識天威,不知進退,意圖頑抗天軍!若無此人,壽春早破矣!”

“不過其抵抗,也就如此了!”劉承祐道,略加考慮,朝李少遊吩咐道:“發信號吧,讓那徐象動手!”

北城外,煙花爆起,雖在白日,難以如黑夜之下那般絢麗。但收到信號之後,原本不溫不火的北門攻防,立刻激烈了起來,並且在城中,等得已有些焦急的神衛軍指揮使徐象,終於鬆了口氣。

他所緊張的,不是投靠出什麼問題,而是怕他還沒動手,漢軍就破城了,那他陣前倒戈的獻城之功,可就要打折扣了。

而在有內應的情況下,劉承祐猶選擇這般戰法,一是爲了試探壽春最後防禦,二則也是穩妥起見。對於徐象的投效,劉承祐信了八成,剩下的兩成,只是作爲一個君主與統帥必要的猜疑與防備。

爲此,甚至拒絕了徐象通報,夜裡襲城獻降的建議,就是爲了防備夜間有不測狀況發生。拖了一日的時間,讓他在漢軍全面猛攻之際,爆發出來,如此,至少在漢軍這邊,可策萬全,也無懼守軍耍什麼陰謀詭計。

隨着徐象在北城發動,背襲何敬洙親校,守軍頓告崩潰,在神衛軍的接應下,順利地登上城頭,席捲入城。

龍棲軍下營指揮韓重贇帶着他麾下,最先上城,突破城廂,登上城頭,斬斷唐旗,插上漢旗。面上帶着興奮,小底、護聖兩軍,爲這破城之功,爭得是面紅耳赤,但卻讓他們輕輕鬆鬆地攻了進來。

“你是徐象?”看着主動收起兵器,獨身迎上來的徐象,韓重贇止住麾下,問道。

看着眼前耀武揚威的年輕漢將,雖有一絲被冒犯的感覺,但徐象不敢怠慢,趕忙道:“正是卑將!”

掃了他兩眼,韓重贇直接道:“慕容都虞侯有令,讓你帶領你的人,同我軍一道,前往西城,配合攻城大軍破城!再留幾個熟悉城中地形的人,引導大軍佔據要署!”

“遵命!”徐象趕忙應道,招呼着麾下,便頭前帶路。

而進城的龍棲軍,則分爲兩波,一波隨徐象往西,一波則在嚮導的引領下,向帥府、衙署、倉廩、府庫等軍政機關攻佔。

壽春西城,城樓之上,攻防已然到了最激烈的時刻,在保信軍都指揮張全約的指揮下,守軍佔住城垣關口通道,拼命抵擋漢軍的猛攻。王彥升親自帶人衝了幾次,都被擋住了,正自暴怒之中。陷入城戰廝殺,漢軍的跑車、強弩,已經不敢再發動了,否則傷人傷己,城頭上,比拼的就是雙方將士的血勇。

即便如此,唐軍也在崩潰邊緣,腥風血雨之間,作爲指揮的張全約,心頭實則已盡是無力,只是憑着一口氣,掙扎着。

當徐象帶人前來“助戰”,一時還沒反應過來,在其登上城樓期間,分心問道:“徐象,你不在北邊配合守城,到西城作甚?”

“奉徐公之命,前來襄助使君!”徐象拔出刀,帶着幾十名心腹,加快腳步,大聲回道。

聽其言,張全約先是鬆了口氣,但轉念一想,注意到其匆急的腳步以及其麾下手臂纏綁的白布,頓時意識到不對了,臉色大變,朝後蹣跚而退的同時,命麾下:“攔住他們!”

見狀,徐象身後那名小校,暴起躥出,三大步上前趕上,一刀將張全約砍倒,並很麻利地將其頭顱割下。

遽然間的變故,讓西城唐軍無措,徐象則抓緊機會,口道一聲殺,帶着麾下,朝昔日的同袍,無情施以辣手。在城垣下,神衛軍也發起攻擊,踵其後,是龍棲軍。

一番變故下來,西城頓時告破。王彥升帶着侍衛軍,從外向內剿殺,撞見徐象,提着刀便朝他攻去,他已殺紅了眼。

王彥升手中染血的利劍,帶着凌厲的刀鋒,斬向徐象。徐象嚇了一跳,下意識地擋了一擊,“當”的一聲,徐象倉皇而退,王彥升膂力驚人,一擊之下,差點脫手。

看王彥升殺氣騰騰的樣子,徐象趕忙道:“將軍且住手,自己人!我等已臣服大漢,奉命前來,襄助將軍破城!”

聽其言,王彥升這才收起攻勢,掃了徐象兩眼,突然怒道:“誰教你們來幫忙?我自可破城!”

嘴角抽搐了下,漢軍的驕悍,他可算是見識到了。帶着親衛,冒險賺殺了張全約,助其奪城,人家還不領情。但身爲降將,自有降將的自覺,趕忙陪着臉解釋。

“北城已破了?”王彥升問。

“回將軍,正是!天兵已進城,向城中官署進攻!”

“你!”王彥升有些急了,指着徐象:“帶着你的人,給本將開路,去節度衙門!”

“是!”面對王彥升頤指氣使,沒有一點反抗的心思。要是惹怒了這漢將,被其順手宰了,可就無處訴去了。趕緊收攏部下,轉向頭前帶路。

“啓稟陛下,北城已破!”

“......西城已破!”

喜報頻來,漢軍北營這邊,自是雀躍不已。陶谷賀道:“壽春這頑石方城,終於爲陛下所破!”

對此,劉承祐臉上只稍微動容了下,即恢復平靜,似乎壽春城破,只是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一般。擡指吩咐道:“傳令王峻、慕容延釗,儘快清剿殘敵,佔取城防官署,穩定城中局勢!”

“是!”

劉承祐自個兒,則還中軍御帳,飲水進食,思考起下一步的戰略。

壽春南城樓上,殺聲已然漸漸弱了下來,西北門皆破,南城豈能獨存,守軍死的死,降的降。如論抵抗激烈,還得屬南城這邊,漢軍主攻在此,何敬洙主防也在此。

城關下,仍有數十名士卒,護衛着何敬洙,被漢軍包圍在城腳。孫立和高懷德,先後攀城入內,孫都指揮使神色怏怏不樂,已然得悉,首破壽春的功勞被別人拔了頭籌。

有鑑於此,得知何敬洙被圍,立刻趕了過來,這斬將擒帥之功,總歸是逃不掉的。

見孫高二人,麾下一軍指揮立刻稟道:“都將,這數十人頑抗,勸降也不聽!”

上前觀察了一圈,發現數十名唐軍士卒,面對漢軍的包圍,各個神情慨然,而無懼色。高懷德說:“這些人,都心存死志了啊!”

孫立一擺手,下令道:“那就成全他們,全部殺了!”

又是一陣短暫而殘酷的絞殺過後,壽春南關下,再無殺聲。踏着淋漓的鮮血,跨過唐卒屍身,方纔放下,老將何敬洙靜靜地靠在一根圓木上,滿臉病態,脖間一道劍痕,顯然是自刎而死。

觀察了片刻,得出結論,那數十名唐卒,是爲了守護何敬洙的屍身。

高懷德不由感慨道:“江淮,也不缺英豪啊!”

孫立靠近,打量了幾眼,目光停留在何敬洙那已無生氣的醜陋面容間,道:“就是這醜廝,抵擋我大軍如此之久?”

“應當是了!”高懷德說道。伴着何敬洙忠勇威名而傳播的,便是其“醜名”了。

“何苦呢?”孫立搖搖頭,說道:“爲僞唐庸主而亡,多不值得,若是早早聽勸,投降大漢,富貴榮祿不缺,安享晚年......”

從孫立的話裡便可看出,雖則恭順臣服於劉承祐,但從根子裡,這還是個深受時代影響的武夫。

倒是高懷德說道:“雖然是敵人,但老將之忠勇,值得敬佩!”

孫立嘴角微微一翹,對着何敬洙的屍身稍稍一禮,而後拔出戰刀,一刀斬向其脖頸。領着血淋淋的首級,孫立笑道:“上報陛下,就說小底軍已斬賊首何敬洙!”

對孫立的動作,高懷德張了張嘴,終究沒多說什麼。

第10章 契丹亂政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263 史彥超的結局第1730章 一級壓一級第61章 趙二爲官第336章 怪圈第62章 緊鑼密鼓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71章 六合堤上第95章 玩陰謀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488章 真實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39章 長沙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1702章 頭疼的太子第172章 太子妃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1790章 憂勞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2106章 太宗篇53 遲暮第82章 矛盾第421章 樑孝王第14章 大論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492章 事發第106章 誘惑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43章 大公主回來了第42章 一心求財王巡檢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49章 醫政第1702章 頭疼的太子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140章 封王第87章 秋後算賬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392章 封禪之議,軍官學院第93章 完了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92章 金陵冬寒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474章 補漏匠第26章 名將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9章 新官上任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391章 暗箭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166章 一座莊園第478章 登封降禪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21章 西巡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195章 遼帝第80章 春夜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299章 一個一個給朕說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89章 破財贖罪第125章 冬至宴第240章 城塌了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96章 壽春城內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8章 巡視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121章 大朝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336章 橐相第191章 “從諫如流”第77章 嚇人第281章 憂國憂民範相公第6章 相形見絀第121章 父子異見第61章 南北之爭第1697章 蠢蠢欲動第195章 遼帝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221章 全線出擊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199章 出宮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98章 秋獵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252章 面聖第52章 對峙
第10章 契丹亂政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263 史彥超的結局第1730章 一級壓一級第61章 趙二爲官第336章 怪圈第62章 緊鑼密鼓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71章 六合堤上第95章 玩陰謀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488章 真實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39章 長沙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1702章 頭疼的太子第172章 太子妃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1790章 憂勞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2106章 太宗篇53 遲暮第82章 矛盾第421章 樑孝王第14章 大論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492章 事發第106章 誘惑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43章 大公主回來了第42章 一心求財王巡檢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49章 醫政第1702章 頭疼的太子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140章 封王第87章 秋後算賬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392章 封禪之議,軍官學院第93章 完了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92章 金陵冬寒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474章 補漏匠第26章 名將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9章 新官上任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391章 暗箭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166章 一座莊園第478章 登封降禪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21章 西巡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195章 遼帝第80章 春夜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299章 一個一個給朕說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89章 破財贖罪第125章 冬至宴第240章 城塌了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96章 壽春城內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8章 巡視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121章 大朝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336章 橐相第191章 “從諫如流”第77章 嚇人第281章 憂國憂民範相公第6章 相形見絀第121章 父子異見第61章 南北之爭第1697章 蠢蠢欲動第195章 遼帝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221章 全線出擊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199章 出宮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98章 秋獵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252章 面聖第52章 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