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聽政

甲申日(初十),御駕到京,如往常,劉承祐提前下詔,東京文武將吏不需迎候。劉承祐是欲低調回宮,但根本低調不起來,鐵騎、龍棲兩護軍繞城回營,但隨駕而還皇城的奉宸軍仍舊賺足了眼球,告訴東京士民,皇帝回京了。

入皇城,過宮門,帝后各歸己殿,劉承祐自直返垂拱殿。

垂拱殿也如常,看起來並沒有任何讓劉承祐不喜的變化,於此理政有差不多一年了,此殿也烙上了他劉承祐的印記。

“官家,有何不妥?”望着背手站在殿前,做擡頭仰視狀的劉承祐,張德鈞不由上前問詢聖意。

劉承祐的注意力放在頂上的牌匾,駐足良久,擡指吩咐着:“傳命將作監,換塊匾,將此殿名改了!”

對於天子的吩咐,張德鈞並未作任何逡巡狀,表示疑惑什麼的,主動問道:“不知官家,欲易何名?”

劉承祐直接道:“殿名崇政!”

對於這殿名,劉承祐心中早有不喜,只是厭惡的情緒在此刻最爲強烈罷了,順便就給辦了。劉承祐並不喜歡“垂拱”二字,垂拱而治,皇帝會輕鬆許多,但如今可不是時候。雖然只是換塊匾,改兩個字,但也是個政治信號。

殿中暫且在一片肅靜的忙碌之中,隨駕出京的內侍歸置着於御用之物,動作都很輕,生怕影響到了劉承祐。

劉承祐坐在御案後,摸着那早已熟悉的龍紋把手,掃着殿中一覽無遺的熟悉景象,劉承祐不由心安。別看劉承祐平日裡偶爾會矯情對常處深宮、隔絕高牆表示不滿,然而實際上,也只有在這宮廷御殿中,那種御臨天下感覺,才更真實些。

“官家,大臣們正在殿外候召!”

聞言,劉承祐放下了手中的一本奏章,關於幽州情況的,簡單得講,燕王趙匡贊又上書要錢糧來了。劉承祐的心態已經足夠平和,趙匡贊要得勤,他也不介意,換他要哭要叫。已有王章的批覆,如常,給得小氣......

“宣!”

“是!”

官家要接見大臣議政,不能打擾,張德鈞趕忙給還在殿中做收尾佈置的幾名宦使了個手勢,擺手的動作,麻利地跟趕蚊子一般。

大家好,我們公衆.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臣等恭迎陛下還京!”

來謁的臣子們,不管有沒隨駕,帶平章事的都來了,另外尚洪遷、白文珂、李洪信幾名將帥也在。

“免禮!”對待如今這些站在大漢權力高層的文武老臣,劉承祐面上還是十分禮重的。

“此番奉先帝梓宮南下,朕不在朝,有賴諸卿秉執國政,處置急要,使上下和協,諸務通達!”劉承祐向留守的王章、馮道、趙瑩、王峻等臣誇獎的。

不過一句話的事情,讓君臣間的氣氛和緩些。此番出京,來回二十餘日,他不在的情況下,東京這邊局勢很是平穩,衆臣理政,也還算不錯,劉承祐早有所瞭解。

“京中先帝祭禮如何?”劉承祐問。

“回陛下,高祖靈位已奉入宗廟,猶待殿祭!”馮道說道。

針對於劉知遠的葬禮,還有一些後續的祭禮,不過已不是劉承祐所在意的了。稍微關注了下,也就過去了。

掃着馮道那幾名留京宰臣,淡淡地吩咐道:“朕離京期間,中書門下所批奏章,都調出來,朕挑幾份查閱一番!”

馮道幾人互視了一眼,這天子,剛回朝,就迫不及待地,又開始收權了。雖起着心思,面上卻不變,拱着手應道:“是!”

似乎看出了他們心中的異樣一般,劉承祐微擡袖:“朕南下,少俗務加身,樂得輕便,致衆卿受累。這若是放鬆久了,只怕怠政慢政啊!”

“陛下勤勉!”

面對這一番恭維,劉承祐一副恬然的樣子,又看了衆臣兩眼,說:“諸部司衙署,揀些要緊事說來!”

這是要聽政了,殿中的空氣稍微沉凝了些,由王章起身,稟來:“陛下,立春之後,朝廷降令,督促諸道府州縣,行勸耕之事。臣等選派職事郎官及御史,巡察中原,根據察報,各州春種之事,所行良善!”

“國之大本,在農在耕!”劉承祐頷首,表示滿意:“國家連年戰亂,土地荒蕪,農事怠廢,至今方得片刻安寧。未有三年,民間恐怕是難以恢復元氣。接下來三至五年,農事仍舊是大漢的重中之重,中樞與地方,內外上下職吏,不得放鬆懈怠!”

“發制各地官府,對所有犁具、農種、耕牛,當積極調配,務使利用到位!各州營屯之事,着諸使盡職負責......”

“是!”

“對了!”稍微頓了一下,劉承祐看向老腰又彎了幾分的風馮道:“曲轅犁的推廣情況如何?”

曲轅犁的發明與使用,代表着農耕技術水平發展到一個高度,以輕便省力,調動靈活,起土方便,大利於農事耕作,提高效率。

不過以唐末以來,戰事頻繁,先進的耕具倒是出世了,然而在推廣方面,實處於一個落後的階段,尤其是北方地區。再加上曲轅犁具技術也在幾十上百年的時間中,不斷改良,到如今,勉強可以用成熟來形容。

據察,南唐那邊,“江東犁”的應用,已然十分廣泛。此前,劉承祐便下詔,在北方諸州,推廣曲轅犁。當然,不似南方小面積水田的情況,移用於北面,針對於北方的土地特點,轅犁的設計鑄造也在不斷改進中,去歲初始,朝廷便在辦此事。

聽劉承祐問起,馮道還是思慮了片刻,方纔答道:“陛下,已敦促各地官府,然新犁的推廣,非一時半刻所能見效,黔首農民短時間內亦無力替換,不過富庶之家,已足用。朝廷半載以來所造新犁七千餘架,已分往各地屯營外。臣等意造公犁,對百姓行租售惠農之事......”

聽其介紹,劉承祐點着頭,面上並無不耐之色,技術的推廣從來不是一道政令就可以的,需要時間,更需要財力。

劉承祐吩咐着:“針對新犁推廣及租售之事,擬個條陳,廷議商定吧,務求行之有效之法!”

“是!”

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9章 寫得不錯!第195章 遼帝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32章 後宮不平靜第128章 東路進展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327章 派系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31章 議治湖湘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316章 皇后的寬慰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9章 鳳翔戰況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92章 兩京並重第56章 南平王讓朕好等啊第6章 相形見絀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57章 七月大朝第180章 賞功第20章 屯務廢改第62章 二代勳貴第379章 蕭思溫第321章 瑤女第67章 劉煦娶親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1807章 無不可殺之人第49章 求援第175章 軍略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23章 老臣凋零第178章 祭拜第12章 河東之患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1772章 處置第276章 玉如意第90章 欒城之戰(2)第167章 先震後蝗無題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253章 運籌千里王樞密第20章 威臨荊南第7章 貴戚解權第422章 朕的話說完了第1707章第446章 流光園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387章 就國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1676章 慘重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216章 馬政第351章 南粵,危!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118章 商賈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180章 賞功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憂慮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173章 闊別多年的東京第380章 開寶第384章 反響第496章 上進之時上進之人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298章 對党項策第327章 派系第291章 漢遼山陽之戰第2199章 仁宗篇16 家國第82章 瓦橋關第100章 城戰第122章 睡仙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110章 坦白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36章 李業告狀第2095章 太宗篇42 三項任命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90章 欒城之戰(2)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
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9章 寫得不錯!第195章 遼帝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32章 後宮不平靜第128章 東路進展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327章 派系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31章 議治湖湘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316章 皇后的寬慰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9章 鳳翔戰況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92章 兩京並重第56章 南平王讓朕好等啊第6章 相形見絀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57章 七月大朝第180章 賞功第20章 屯務廢改第62章 二代勳貴第379章 蕭思溫第321章 瑤女第67章 劉煦娶親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1807章 無不可殺之人第49章 求援第175章 軍略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23章 老臣凋零第178章 祭拜第12章 河東之患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1772章 處置第276章 玉如意第90章 欒城之戰(2)第167章 先震後蝗無題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253章 運籌千里王樞密第20章 威臨荊南第7章 貴戚解權第422章 朕的話說完了第1707章第446章 流光園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387章 就國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1676章 慘重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216章 馬政第351章 南粵,危!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118章 商賈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180章 賞功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憂慮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173章 闊別多年的東京第380章 開寶第384章 反響第496章 上進之時上進之人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298章 對党項策第327章 派系第291章 漢遼山陽之戰第2199章 仁宗篇16 家國第82章 瓦橋關第100章 城戰第122章 睡仙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110章 坦白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36章 李業告狀第2095章 太宗篇42 三項任命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90章 欒城之戰(2)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