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劉信遭貶

“籲”的一聲打破了夜色的寧靜,車駕穩穩停在府門前,在親從的保護下,李少遊慢悠悠地登上臺階,命叩門。

“我父親呢?”對着聞訊來迎的府中管事,李少遊稍顯慵懶地問道。

“正在東廳。”

廳堂間,燈火通明,大漢國舅、侍衛步軍都指揮使李洪信,正摟着年紀尚幼的寵妾,飲酒用膳,看起來,很是舒適愜意。

走進堂屋,見到這副情景,李少遊眉頭蹙了下,喚了聲:“爹。”

“大郎回來了。”李洪信有些意外地看着站在面前的兒子。沒個爲父的樣子,手仍摸在寵妾的腰身上。在好色上,這父子倆,實則有得一拼。

李少遊悠哉地找了個位置坐下:“今夜得閒暇,回府探望一番。”

目光掃過酒食美妾,李少遊語氣間帶着不滿:“官家倡導儉約,朝廷禁酒,我不是提醒過,不要鋪張浪費,更不要違禁......”

“你還敢教訓起乃父來了!”李洪信哪裡受得了這“逆子”的語氣,頓時怒道:“怎麼,你還想去舉告於我?對了,你不是正管着武德司,正給你立功的機會?”

武德司,這個成立不足兩月的特務機構,已初顯其名。

見狀,李少遊嘴角不由抽搐了一下,有點無奈道:“大人言重了。只是國家尚且拮据,我們身爲國戚,如恣意無忌,這不是帶頭打官家的臉嗎?官家心惡東京奢靡風氣,恐怕將行整治。如不收斂,恐受其過。”

在李洪信看來,李少遊此言,纔像個人話,拿出了在美妾腰身上活動的手,嘀咕道:“要說皇親國戚,那劉信可比我張揚多了。堂堂皇叔都如此,我一外戚,怕什麼。”

李少遊有些無奈,他這個父親,當真庸人一個,沒有一點眼光。若非有太后李氏的關係,估計一輩子都只能混箇中低級軍官,哪有能才居此高位。

“我今夜回府,還就是爲了皇叔劉信之事!”

聽他這麼一說,李洪信來了點興趣,問:“劉信有何事?”

李少遊目光瞥向其身邊的美妾,李洪信會意,當即吩咐其回房,不忘安撫一句:“稍後我到你那裡過夜......”

“說說吧,怎麼回事,要你親自回府。”

又屏退兩名侍候的僕人,獨餘兩父子了,李少遊方才說道:“劉信在軍中肆無忌憚,專於刑殺,殘虐士卒,已爲官家所厭棄。此前,尚需以之制衡史宏肇,而今史宏肇守洛陽,而劉信仍不知收斂......”

“難道官家會對付劉信?”李洪信聽出了點東西。

李少遊點頭。

“那可是皇叔!”李洪信詫異道。

“父親也在軍中,難道不知,任劉信再折騰放肆下去,若惹得將士怨氣爆發生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嚴重點甚至可能動搖江山。以官家的睿智,縱使是皇叔,難道還會縱容他?”李少遊道。

“這倒也是。”李洪信微微頷首。

ωwш▪ TTκan▪ ℃ O

見李洪信跟上了思路,李少遊繼續說:“而今,史宏肇以西京留守遙領侍衛都指,劉信欲以己代之,成爲名正言順的禁軍統帥。”

說着,李少遊不由露出點嘲弄:“他若安分些,官家心裡或許還有些顧忌。但其動了此心思,只怕他非但當不了侍衛都指揮,連副帥的位置都保不住了!”

聞其說法,李洪信下意識地點了點頭,微微思忖片刻,若有所得的樣子,但擡起頭時,兩眼之中尚且泛着些許迷茫:“可是,這與我們有什麼關係?”

見其反應,李少遊略覺心塞,暗思自己是不是對這個父親的期望太高了......

耐着性子,李少遊對其李洪信說道:“史宏肇的都指之位,應該會被剝奪,禁帥之位,自然不可空置,劉信若被罷,那麼官家當以何人繼之,必然會尋親舊之將。”

說着,李少遊眼中泛着異彩:“父親既爲禁軍都將,又是天子舅父,諸將之中,還有誰更具資格,更受信任,而居帥位?”

聽完李少遊的分析,李洪信先是一呆,旋即後知後覺地表露出驚喜:“倘若真如你所言,那麼,我還真有可能成爲禁帥......”

“是故,父親今後,還需約束行舉啊。”

李洪信摸着下巴,點了點頭,神情間折射出的,盡是愚魯。

但見其父的表現,李少遊心中竟沒法生出什麼爲之謀劃的喜悅與成就感,反而有些遲疑,李洪信若真當上了侍衛司的頭頭,貌似未必是好事。

......

“陛下。”

“魏卿來了。”劉承祐停筆,看着來覲的魏仁浦,態度很是親厚,示意:“坐下說。”

魏仁浦拘禮節,將手裡捧着的兩份奏章交給候着的內侍呈與劉承祐。

“何事?”

“這是樞密院擬議的出鎮汜水以及剿匪出兵將校兵馬諸事宜,請陛下御批。”魏仁浦答道。

劉承祐攤開奏章,仔細地閱覽着,魏仁浦則在旁解釋着。

經樞密院議,欲以散員都虞侯白重贊率五營禁軍,駐守汜水。

至於剿賊之軍,自東京全軍挑選調動,欲出幼壯軍卒萬人,分赴中原、河北以及淮北。尤其是河北諸州,匪患尤甚。

經過郭威、魏仁浦等人討論過的,自有其合理之處,劉承祐本人並沒有太多的異議。不過再出一萬多兵馬離京,那麼經過去歲整編之後的屢次調動,仍駐於東京的禁軍數量便跌破的八萬了。大漢在大名府、澶、滑之地,駐有兩萬餘禁軍。

當然,劉承祐不是擔憂東京的安全,而是有些顧忌,對駐外禁軍的掌控問題,基本都屬精銳。沒辦法,這麼個時代,沒法不上心,尤其是滑、澶距離東京如此之近。當然,僅僅是一點爲君者必要的疑慮罷了。禁軍家屬多於近畿安家,只要朝局穩定,劉承祐不作死,輕易間又豈會作亂。

魏仁浦當然不知道,就看奏摺的功夫,劉承祐的思緒竟然飄得那麼遠。但見其凝眉,不由問道:“不知陛下是否另有指示?”

“對此安排,朕沒有意見!”劉承祐說道,目光落在幾個出將名字上:“李重進與張永德,是郭樞密家的後生俊傑吧。”

突聞此言,魏仁浦有些意外,擡眼小心地看了看劉承祐,並不能從他臉上看出什麼,彷彿就是無心之言一般。

“正是。禁軍剿賊,本有練兵之意,李重進、張永德,皆諳兵事,乃軍中年輕將校中的佼佼者,遣其出擊,以收磨礪之效。”大概是怕劉承祐起魏仁浦簡單地替郭威解釋了一番。

“朕並無他意。只是思慮,禁軍老將甚多,正當提拔有爲青年俊傑之時!”劉承祐淡淡然地迴應道:“用璽,照此辦理吧!”

“是!”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彙報完情況,魏仁浦原本是打算告退的,被劉承祐留下了。少作沉吟,劉承祐鄭重地看着他,說:“自去歲起,道濟便追隨朕於藩邸,參贊機務,朕向來託以腹心。朕也不作遮掩了,朕以皇叔劉信,德才不足以典禁軍,欲行奪權去職之事,然畏人非議,卿覺如何,朕當如何處置?”

聞言,魏仁浦倒沒露出太多的意外之色,先是謝皇帝信任之恩,方纔慎重地答道:“前番許州民亂,楊相曾提出過建議,遣皇叔就鎮。”

建議提完,魏仁浦也就不多作話了。事實上,他心裡也清楚,以天子的睿智果敢,恐怕心裡早就做好決定了。

果然,劉承祐道:“也罷,爲禁軍安寧,軍心穩定,只暫委屈皇叔屈就於地方。亦,作反思吧!”

從本心來講,對劉信,劉承祐當真不想僅這般貶出東京,以其罪過,怎能如此輕易放過。但是,總得顧忌影響,劉信再庸劣,畢竟是皇叔。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他根基還不夠穩,殺叔這種事,暫時還做不得,並且,在晉陽,還有個姓劉的皇叔了。殺了這個,讓北邊那個怎麼想......

仁明殿內。

“有什麼話直說吧,何故遲疑?”見來問安的劉承祐,沉着張臉坐在那兒,李氏心生疑惑。

聞問,劉承祐以劉信之事告太后。

得悉其來意,李氏鳳眉微凝,想了想,朝劉承祐嘆息道:“皇叔之事,老身也有所耳聞。爲軍心士氣,朝堂和諧,爲江山社稷,只能避及私情了,皇帝但可自決!”

“是!”

就在當日下午,劉承祐下制,罷皇叔劉信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之職,以其就鎮許州,制宣即離。

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146章 驕將第281章 憂國憂民範相公第93章 完了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84章 夏州降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105章 密探專奏第265章 楊無敵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380章 開寶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38章 河西局勢由此轉變第54章 聘納郭女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279章 中路軍之失第21章 西巡第177章 耶律妃第49章 南國風起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256章 打仗打的還是後勤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171章 東京火災第195章 遼帝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11章 大敗蜀軍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342章 殺肥第36章 西面來人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291章 漢遼山陽之戰第284章 影響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321章 瑤女第3章 田畔問對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81章 下蔡大捷第60章 “暴斃”第407章 麻煩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444章 揣測者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167章 請辭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257章 上京叛亂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137章 迂迴之師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305章 遼國三載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122章 奏章滿案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1736章 試炮第61章 趙二爲官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38章 濮州案(1)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99章 北使南歸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27章 出兵爭論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1774章 又罷一相第459章 擺爛的李國舅第55章 山上山下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5章 王樸走了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119章 幸西京第1780章 侵入黑汗國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
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146章 驕將第281章 憂國憂民範相公第93章 完了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84章 夏州降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105章 密探專奏第265章 楊無敵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380章 開寶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38章 河西局勢由此轉變第54章 聘納郭女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279章 中路軍之失第21章 西巡第177章 耶律妃第49章 南國風起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256章 打仗打的還是後勤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171章 東京火災第195章 遼帝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11章 大敗蜀軍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342章 殺肥第36章 西面來人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291章 漢遼山陽之戰第284章 影響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321章 瑤女第3章 田畔問對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81章 下蔡大捷第60章 “暴斃”第407章 麻煩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444章 揣測者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167章 請辭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257章 上京叛亂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137章 迂迴之師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305章 遼國三載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122章 奏章滿案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1736章 試炮第61章 趙二爲官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38章 濮州案(1)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99章 北使南歸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27章 出兵爭論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1774章 又罷一相第459章 擺爛的李國舅第55章 山上山下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5章 王樸走了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119章 幸西京第1780章 侵入黑汗國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