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鬚髮花白

“哈哈,你小子,膽子夠大,這麼多年,也只有你這小兒敢說我的字不好看!”崇政殿內響起一陣劉皇帝的笑罵聲,不過聽其語氣,並沒有任何慍怒,反而很開懷。

條案上橫擺着文房四寶,邊上是一大兩小三道身影,劉皇帝站着,皇孫劉文渙墊着腳,下巴磕在案沿,四歲的劉文濟個字矮,則乾脆坐在條案上。

劉皇帝笑聲是衝劉文濟發出的,對這兩個孫兒,他是同樣喜愛的,今日又命人到東宮把兩人接來,陪他練字。

剛寫好一幅字,童言無忌,當劉皇帝問他們寫得怎麼樣時,年幼的劉文濟給了一個比較真實的答案。

劉文濟雖然還不怎麼識事,但也本能地知曉,面前這個老頭子,是要討好的。劉皇帝那笑吟吟的樣子,還是有些感染力的,因此,又稍微改口,說:“孫兒不是說祖父字不好看,只是不如先生的字好看!”

清脆的聲音入耳,劉皇帝更樂了,擡手點了下劉文濟的額頭:“你拿東宮教習的字來與我比,那可就是欺負我了。他們是要靠寫字吃法,謀取功名,他們那叫書法,你祖父我可不靠筆墨吃飯,沒得比......”

劉文濟顯然並不理解劉皇帝話裡的意思,見劉皇帝笑,也跟着笑。一旁,早已入學的劉文渙要安靜一些,明亮的眼睛盯着劉皇帝的新作,嘴裡還唸叨着。

“文渙,嘀咕什麼呢?你看出什麼門道了?”見其認真的模樣,劉皇帝伸手摸了摸劉文渙腦袋,問道。

劉文渙昂起頭,稚嫩的面龐上帶着少許羞臊,道:“孫兒學藝不精,有一個字不認識。”

順着劉文渙手指處看過去,劉皇帝一臉的慈和,說道:“這個字念‘羆’,是一種兇悍的棕熊!”

劉文渙似乎又學到了,顯得有些歡喜,好奇地問道:“這是您新寫的詩嗎?”

“不是!”劉皇帝搖了搖頭,自嘲道:“你祖父是沒有半點詩才的,早年有幾首拙劣之作,至今思來,倍覺汗顏!”

說着,劉皇帝的語氣充滿了感慨,悠悠道:“至於這首詩,是一位偉人寫的!”

“偉人?”劉文渙更加好奇了,問道:“這世上,還有比祖父更偉大的人嗎?莫非是哪一位古代帝王雄主?”

劉皇帝不由笑了,輕聲道:“用帝王來形容之,都是對他老人家的折辱,不過確實是雄才大略,包舉宇內,囊括天地,心繫蒼生,堪稱一代聖賢啊。

曾今,我也是格外崇拜尊敬他老人家的,不過,祖父活成如今這模樣,怕也是他老人家要打倒的對象了......”

見劉皇帝滿嘴的推崇,劉文渙眉頭微蹙,說道:“世上若是有這樣的人,就應該早點拘拿問罪,以免後患!”

聽其言,劉皇帝愣了一下,然後呵呵笑了笑,又摸了摸劉文渙的腦袋,沒有再說什麼。目光平靜而深邃,落到條案上的詩篇,上邊寫着:

獨有英雄驅虎豹,

更無豪傑怕熊羆。

梅花歡喜漫天雪,

凍死蒼蠅未足奇。

教員的詩篇,總是充滿了別樣的魅力,令人心折,令人嚮往。哪怕劉皇帝這個又封建、又獨裁的帝王,仍舊保持着一種發自內心的仰慕,當然,只因爲不在一個時代......

“官家!”喦脫這個時候走了進來,躬身一禮。

見狀,劉皇帝來了興致,衝他招招手,道:“你來看看,朕新寫的字如何?”

聞言,喦脫殷勤近前,佝着腰以欣賞的目光瀏覽一遍,然後便開始吹捧模式:“陛下這篇字,筆勢有力,靈活奔放,堪稱上佳。這首詩更絕,小的觀之,直覺一股磅礴氣勢,撲面而來,直欲臣服......”

聽喦脫這番話,劉皇帝還沒反應,劉文渙、劉文濟這倆兄弟卻瞪大了眼睛,十分驚奇地看着喦脫,劉文濟年紀小,更有些繃不住,咯咯笑了起來。

對此,喦脫也愣住了,侷促地望向劉皇帝,謹慎地問道:“官家,小的是不是說錯話了?”

劉皇帝嘴角也揚起一陣放鬆的笑意,擺擺手:“你沒錯,文濟是笑你太實誠!”

喦脫心中仍滿是納悶,有些尷尬,只能陪着笑。

劉皇帝轉而問道:“有何事?”

聞問,喦脫頓時喜悅道:“趙王殿下一家,已然抵京,正在宮門候詔!”

聽到此訊,劉皇帝是龍顏大悅,道:“劉昉已經回來了?還候什麼詔?還不把他們召進宮來?快去!”

“是!小的立刻去迎候!”見劉皇帝開心,喦脫也喜笑顏開,屁顛屁顛出殿而去。

“走,你們兩個小的,陪祖父去接你們四叔!”劉皇帝一手牽一個,也朝殿外走去。

趙王劉昉這些年,是常駐河西與安西,七八年下來,回京的次數只有三次,最近的一次,還是兩年前。

距離產生美,大概也正是因爲這種天各一方,劉皇帝對這些在外的兒子,感情才更加深厚,對劉昉的回京,也更加喜悅。

劉昉一家子,是整整齊齊,全部回京了。他如今也有兩子一女了,長子劉文共與劉文渙差不多的年紀,也八歲了,次子劉文濤也有六歲,至於小女劉文瀾還沒完全脫離襁褓。

當看到這一家子,劉皇帝也格外動情,親自扶起行禮的劉昉一家:“起來,快起來!”

劉昉顯然也有些激動,甚至喏喏難言,感受着劉皇帝用力握緊的雙手,恭聲道:“爹大壽將至,兒特地攜妻女歸來祝壽,安西路遠,未免錯過吉時,早了些時月......”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劉皇帝重複兩句,以示強調:“回來了,爹就高興!”

認真地打量着劉昉,劉皇帝感慨道:“西北終究不必中原,你皮膚黑了不少,也更粗糙了!”

聞言,劉昉道:“風沙苦寒,兒只當是磨礪,爲國戍邊保疆,也皇子職責所在!”

“好!不愧是我兒,這份豪情不減當年,我家雄鷹,依舊不曾改變啊!”劉皇帝當即讚道:“你也三十歲的人了,看起來也更加成熟了,這身板,依舊結實啊!”

說着,劉皇帝還親切地拍了下劉皇帝胸膛。

劉昉回之以笑,但情緒冷靜下來,看着劉皇帝,目光中也不免帶上了關切,遲疑道:“爹,您......”

“怎麼了?我有什麼變化?”見狀,劉皇帝攤開雙手,大方地展示着自己。

劉昉指出:“您的鬚髮......”

聞言,劉皇帝呵呵一笑,一副坦蕩的模樣:“不妨事,不過又添了幾分白髮白鬚而已,人之將老,不足爲奇。等你到了我這個年紀,看起來未必有我年輕......”

“走,進殿敘話!”

哪怕這些年,劉皇帝已經格外注意自己的身體了,但那老態,卻是日勝一日,這一點,是不以他個人意志爲轉移的。

過去,他只是鬚髮間夾雜着些許白色,如今,已然是半白了。

。wap.

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82章 不手軟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第18章 詔議國策第204章 解決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19章 武夫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世宗篇51 皇太孫第97章 再臨井陘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22章 稱帝第461章 癲狂?第166章 一座莊園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317章 修法第196章 橐駝兒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113章 西使歸來第243章 總結第115章 冬月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78章 滄州府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301章 從清丈土地開始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19章 武夫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83章 惠妃母子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1696章 藏兵於民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402章 這事沒完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2197章 仁宗篇14 從港區到華亭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105章 密探專奏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6章 進士樓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87章 亦有其憂第52章 聯姻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第288章 趙普使蜀2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323章 鬥法第86章 戍卒之心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第12章 方略第15章 荊南來使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269章 愛將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149章 降表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53章 兵臨刪丹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40章 濮州案(3)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130章 蒼山洱海第6章 “座談會”第34章 驚陶谷第377章 漳泉之治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375章 少林寺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9章 新官上任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283章 雲中之圍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188章 後續
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82章 不手軟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第18章 詔議國策第204章 解決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19章 武夫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世宗篇51 皇太孫第97章 再臨井陘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22章 稱帝第461章 癲狂?第166章 一座莊園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317章 修法第196章 橐駝兒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113章 西使歸來第243章 總結第115章 冬月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78章 滄州府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301章 從清丈土地開始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19章 武夫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83章 惠妃母子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1696章 藏兵於民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402章 這事沒完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2197章 仁宗篇14 從港區到華亭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105章 密探專奏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6章 進士樓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87章 亦有其憂第52章 聯姻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第288章 趙普使蜀2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323章 鬥法第86章 戍卒之心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第12章 方略第15章 荊南來使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269章 愛將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149章 降表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53章 兵臨刪丹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40章 濮州案(3)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130章 蒼山洱海第6章 “座談會”第34章 驚陶谷第377章 漳泉之治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375章 少林寺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9章 新官上任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283章 雲中之圍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188章 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