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誘其北上

劉承祐自然是想到了“高平之戰”,那場在“五代”戰爭史上舉足輕重,意義重大,甚至影響歷史進程的著名戰役。

目光落在眼前這個樣貌普通,神情嚴肅的郭榮身上,劉承祐的思緒不由飄遠。

那個時候,就是眼前的“周世宗”,初登基,朝政不穩,人心不附,又逢北漢劉崇聯合契丹軍隊,兩方十萬聯軍南下,氣勢洶洶,欲要將後周滅亡。

可以說是在內憂外患之下,郭榮力排衆議,決議親征,北上迎戰。就在高平,甘冒鋒矢,親臨督戰,先敗後勝,取得一場高平大捷。

那一場高平戰役,郭榮幾乎是以舉後周國運進行冒險,敗必有亡國之危,結果郭榮賭贏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開啓了後周的“顯德盛世”,郭榮開始他“三十年致太平”的大業,趙匡胤也由此崛起於殿前禁軍之中。

當然,那一仗並不是純粹的軍事冒險,郭榮考量的因素有很多。但是,那等局勢,那種壓力,那等果決,那等慷慨豪情,那迎難而上的必勝決心......相較於郭榮的果敢勇略,自己此時這點猶豫,瞻前顧後,低人何止一籌。

望着眼前郭榮,劉承祐彷彿能感受到其平凡樣貌下,那剛烈強勢的性格,堅定無畏的意志。

收回目光,深呼吸一口,劉承祐倏地轉向還站在堂間的韓通:“你覺得如何?”

韓通顯然沒料到劉承祐會問自己這麼個小人物的意見,愣了下,十分果斷地抱拳:“殿下若下令出擊,末將願爲殿下陷陣衝鋒!”

聞韓通表態,劉承祐表情恢復了常態,隱約有點釋然的意思。他卻是意識到了,自己不會打仗,但麾下有的是能打仗的人才。張彥威、馬全義、慕容延釗,甚至是第二、三軍的那兩名指揮使,再加上李萬超,實在沒必要顧忌到這種程度。

這樣一想,劉承祐思路也就理清了,想到一戰而破契丹軍的前景,他還是不禁意動。不過哪怕有那點衝動,劉承祐還是沒有頭腦發熱,直接下令向南進軍。

還是那句話,打仗不是兒戲。雖然如今是知己而略知彼,勝率應當會高一些,但還沒到必勝的地步。

只略微思索了一會兒,劉承祐語氣中增添了幾分明顯的果敢,朝韓通吩咐道:“韓通,你在城中休整片刻,而後率騎兵都南下,給我剿殺敵軍斥候,探查敵情!”

聞令,韓通精神微震,兩眼一瞪,直接道:“殿下,不需休息,末將立刻帶人去!”

對其戰心,劉承祐心中滿意,嘴裡說道:“連日夜的奔波探察,已是疲兵。縱使你扛得住,也要考慮底下的士卒們。待養好了精神,恢復體力,方便於殺敵啊!”

劉承祐話說得平淡,韓通心頭卻涌出些感慨,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退下。

“殿下這是打算?”這個時候,張彥威試探着問了句。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現如今我知敵,而敵不知我,沒理由輸的仗,爲何不打!”做下了決定,劉承祐將心頭猶疑盡數拋卻,冷靜說道:“不過,怎麼打這一仗,就要好好商量商量了!”

聽劉承祐這麼說,郭榮一下子來了精神,思及劉承祐方纔的安排,凝眉問:“殿下有何打算。”

劉承祐直接說道:“耿崇美不是要來潞州上任嗎,我們就在上黨等着他。如今,龍棲軍的兵鋒已至,上黨‘危在旦夕’,節度留後趙行遷與契丹括錢使,也該火速向契丹人求援纔是......”

劉承祐話裡話外,滿帶着狡黠之意。張彥威一時沒能反應過來,有點迷糊地問道:“趙行遷他們不是已經被殺了嗎?怎麼求援,爲何要求援?”

“殿下這是想要將耿崇美軍引至上黨,再行殲滅之?”郭榮問道。

劉承祐淡淡地說:“高平距離上黨,有上百里路,我軍南下,還不如放其北來,以逸待勞,以必勝之勢擊之。”

“所幸,佔得上黨後,全城戒嚴。我們動作很快,消息應當還未傳開來,耿崇美更不可能知道!”向訓此時主動說了句,一語便道明關鍵之處。

劉承祐點頭:“立刻派人南去,找耿崇美求援!屆時,再有韓通率人打草驚蛇以佐證,我倒要看這耿崇美會作何選擇!”

“此事,一般人恐怕難當任務。殿下,卑職請命去當這一回信使!”向訓主動朝劉承祐請命。

劉承祐卻是搖了搖頭:“你不行!”

“爲何?”

見向訓不服,劉承祐說道:“你向訓,一看就不是凡人!此事,得找個忠實可靠的普通人去!何況,敵營不比上黨,我可捨不得你向星民去冒此險。”

言罷,劉承祐便召來一名親衛,吩咐了一番。論忠誠可靠,再沒有比劉承祐的親衛,更值得信任了。

“現在,我們該去激勵將士戰心了!”起身,舒出一口氣,劉承祐扭頭看向郭榮:“名單可曾統計清楚?”

這點小事,怎麼可能難倒郭榮,當即便給了劉承祐一個滿意的答案。

......

肅銳軍營,全軍上千號人,被集中到校場,在各級軍官的帶領下,排好整齊的隊列。一片秩序井然的樣子,僅觀軍容,便可看得出,李萬超將此軍調教得很不錯。

校場中,上至軍官,下至士卒,都齊刷刷地盯着將臺之上。那裡擺着好幾口大箱子,翻開的蓋子下,露出的是一緡又一緡的銅錢。

李萬超站在其後,揮動着手,高聲宣講着:“將士們,皇子殿下憐我等辛苦,特發府庫之錢,犒賞三軍......”

李萬超言罷,看得着賞賜擺在眼前,衆將士頓時爆發出了一陣歡呼。很快,校場中,便照着名單,按級別分發賞錢。錢到位後,又是殺豬宰羊,好吃好喝,犒勞一番。

在肅銳歡喜地軍士享受着劉承祐的犒賞時,上黨城中的其他潞州兵也一樣,錢糧基本分發到人,完全沒有“中間商”。當然,作爲嫡系的龍棲軍,當然也是少不了的,一場大犒軍,將潞州府庫給消耗了個七七八八。

不過,效果是很不錯的。哪怕不爲其他,就衝着錢糧,將士們對劉承祐便好感倍增。而這次犒賞,某種意義上,也能算是“開拔費”。

“老爺,這是郭巡檢派人送來的,說是殿下給您的賞賜!”上黨王府中,一名僕人端着一個小箱子,殷勤地走到王守恩的面前稟報。份量不輕,僕人看起來很吃力。

但王守恩一瞧,卻是大怒,一手打翻了錢箱,銀錢撒了一地。王守恩來回踱步,怒聲道:“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根據劉承祐定下的賞額,普通士卒一緡,什長三緡,隊長五緡,都頭十緡,營指揮二十,軍指揮五十,其上百緡。不過相比之下,龍棲軍將士,得上調一些。

按照王守恩的級別,也就能拿個百緡。當然,一百緡錢已經不是個小數目了,但哪裡能滿足其饕餮之心。

依他的想法,劉承祐若有賞賜,需出府庫與他,由他分撥下去,那麼這其間他纔有的賺頭。只可惜,劉承祐的做法,太令他“失望”了。

王巡檢現如今,很不爽。不過,他接下來會更不爽,他的統率權已經被劉承祐剝奪了......

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777章 東平王的謝幕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半島史話·奇葩世宗篇終 駕崩第218章 進兵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331章 劉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濃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346章 底層第18章 權謀手段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464章 甘州楊氏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9章 寫得不錯!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37章 回鶻使者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380章 饒樂國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345章 剝削者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37章 覆滅在即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39章 濮州案(2)第104章 平息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238章 南口大戰7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36章 盡伏東北第284章 影響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1815章 波斯見聞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153章 亂事終不可免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76章 處置決議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199章 雁門大將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41章 劉信遭貶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77章 嚇人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114章 大朝會第299章 一個一個給朕說第129章 漢師伐蜀第159章 亂情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132章 進宮第397章 鹽事暫定第76章 視察第128章 治安問題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64章 楊業卻敵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6章 告一段落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46章 郭榮奏事第1714章 百姓苦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116章 掙扎無力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第424章 開寶九年末的大調整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58章 回師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15章 馬楚內亂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351章 南粵,危!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440章 又借錢?不借!第459章 擺爛的李國舅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73章 紙上談兵第138章 從長計議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281章 全軍覆沒?
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777章 東平王的謝幕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半島史話·奇葩世宗篇終 駕崩第218章 進兵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331章 劉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濃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346章 底層第18章 權謀手段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464章 甘州楊氏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9章 寫得不錯!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37章 回鶻使者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380章 饒樂國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345章 剝削者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37章 覆滅在即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39章 濮州案(2)第104章 平息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238章 南口大戰7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36章 盡伏東北第284章 影響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1815章 波斯見聞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153章 亂事終不可免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76章 處置決議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199章 雁門大將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41章 劉信遭貶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77章 嚇人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114章 大朝會第299章 一個一個給朕說第129章 漢師伐蜀第159章 亂情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132章 進宮第397章 鹽事暫定第76章 視察第128章 治安問題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64章 楊業卻敵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6章 告一段落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46章 郭榮奏事第1714章 百姓苦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116章 掙扎無力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第424章 開寶九年末的大調整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58章 回師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15章 馬楚內亂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351章 南粵,危!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440章 又借錢?不借!第459章 擺爛的李國舅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73章 紙上談兵第138章 從長計議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281章 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