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

迎着一干將領的目光,慕容延釗少作沉吟,鄭重說來:“近幾日,本帥兼採羣議,以定湖湘攻略,今已有所考慮。

湖南之地,久經戰亂,殘破不堪,丁口薄弱。然周行逢爲對抗朝廷,擴軍備戰,是爲窮兵黷武,其麾下兵馬已逾五萬。以湖南之力供養,實難堪其負。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再兼去歲湖南大飢,存糧幾乎消耗一空,而今周逆新糧未入,軍需短缺,幾乎連作戰口糧都需竭上下財力,向南唐、僞劉購置。

是故,本帥決議定湖南,不求速戰,只欲緩圖。相持不下,急的是周逆,根據武德、軍情兩司調查,以湖南的如今的情況,周行逢根本支撐不了一月,屆時,逆軍可不戰而潰。

而在這一個月之內,我們只需防備,便是周逆做困獸之鬥。到時候自可長驅直入,直下朗、潭,全取湖湘,徹底平定荊湖!”

原本,慕容延釗的打算,是在三江口打一仗,力求一戰制勝,而下湖南。但是,自情報系統那裡瞭解到湖南的虛實之後,便轉變了想法。

原因只在,周行逢在湖南的備戰,可以用喪心病狂來形容。以眼下湖南不到9萬戶的人口,聚兵五萬,即便刨除數千蠻兵,後方還有一部分維持統治秩序的地方軍隊以及輜需輸送之人力,完全是窮兵黷武,近乎全民皆兵。

而周行逢屯於前方,用以作戰的五萬兵,也是軍器不全,甲冑稀缺,很多抓來的壯丁,只能用原始的竹木做武器。真正有一定戰力的,也只有隨其起家,在內戰之中打出來的那批牙兵,擴充之後,戰鬥能力不免下降。再者,此前湖南內部混戰烈度很低,縱使以那不足一萬的牙兵爲骨幹,在面對中原強兵之時,能有何等表現,還是存疑的。

軍力上的對比,暫且不談,兩路加起來,就算是五萬頭豬,想要全殲全抓,也要費些功夫的。最讓慕容延釗對戰局感到樂觀的,還得屬湖南內部州縣的糟糕情況。

在大肆備戰的背景下,受苦受役的永遠是基層百姓,去歲饑荒之時,周行逢還是他們的恩人,如今就變成催命的仇讎。爲籌措軍用,周行逢的軍府是橫徵暴斂,湖南民間,已是怨聲載道,抗徵之事屢發,爲此也是一場血腥殺戮。

在周行逢的高壓政策統治之下,湖南爲數不多的地主、富商,也是流盡了血。在周行逢本不得士民之心的情況下,他對於湖南的統治實則已是搖搖欲墜。

是故,只要周行逢在應對朝廷大軍之時,不能取得進展,哪怕只是一點不利消息,也能引起楚軍的崩潰。至於其內部局勢,一個月都是保守估計,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是一次大的動盪,諸州士民,喜迎王師入湘。

作爲一名熟知兵法、深明韜略的當世名將,慕容延釗自有其用兵之法,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也是他的追求。而荊南的提前順利拿下,也給了他更充足的時間、空間與錢糧,去執行此策略。

察湖南局勢,他甚至已經預感到,此番南征,最終會演變成政治問題進行解決,至於軍事鬥爭,反倒是次要的。

當然,擺在朝廷面前的首要問題,仍舊周行逢武裝起的那支軍隊。只是,慕容延釗打算拖垮周行逢,對於從徵的漢軍將校們,卻不那麼美妙了。

一將功成萬骨枯,若是沒有將士的犧牲,沒有激烈的廝殺,他們的功勞,也是會打折扣的。

“都帥,要是如你所說,那我們此番南下,不就成只行軍,不打仗了嘛!”史彥超有些不樂意了。

在大漢禁軍的高級將領中,史彥超算是那種好戰成性的,脾氣粗暴,作風硬朗,勇武敢戰。此番南下,他也就完成了一次百里奔襲江陵的成就,但在曹彬的勸解下,也沒廝殺上,頗爲鬱悶。

聽其言,慕容延釗反倒露出了笑容,擡指強調道:“將軍此言說得準確,諸位可暫收殺戮之心,或將此戰當成一次遠途行軍訓練!自古以來,善戰者無赫赫之功,若得不戰而屈人之兵,又何需多消耗將士們的性命?用弟兄們的血肉,來積攢我們的功勞,諸將又於心何忍?”

“都帥什麼時候這般仁慈了!”史彥超聞之,則更加鬱悶了,忍不住道:“我數千鐵騎南下,本該縱橫荊湖,然到此爲止,尚未經一戰,未發一矢。如都帥所言,若是息了戰心,將士們鬆懈了,若有他變,如何應對?”

“史將軍又提醒本帥了!”慕容延釗神情變得嚴肅,環視一圈,以一種告誡的語氣說道:“緩戰、避戰,不是休戰,在行營整體戰略之下,各軍兵心士氣之維持,猶需加強。倘有懈怠者,軍法處置!”

慕容都帥此言落,在座的漢軍將領們,更加難受了,但迎着其嚴厲的眼神,都還得大聲應是。不管如何,漢軍軍法的嚴苛,可從來都不是開玩笑的,尤其還處戰爭期間。

“都帥,既然三江口需要支援,周行逢也在那裡,莫若將鐵騎軍調去,末將願往助戰!”眼珠子一轉史彥超道。

“三江口湖澤密佈,水脈縱橫,乃水戰、步戰之所,鐵騎軍能登船作戰,還是能飛躍江湖?”慕容延釗反問了句。

史彥超訥口不言了。孫立則藉機道:“我小底軍都是步卒!”

見這二人,有點糾纏不休的意思,慕容延釗強勢地一擺手,道:“兵力調動安排,本帥自有計較,諸將無需多言,好好統軍備戰即可!”

大概覺得,也不能一味地壓制這干將軍們的戰心,稍作考慮過後,慕容延釗又道:“三江口的戰事,三五日之內,只怕難有結果。相較之下,澧州之敵,可作籌謀!”

此言落,又勾起了史彥超等人的戰欲,不管澧陽楚軍的素質戰力如何,那也有兩萬之衆。不過,史彥超還沒開口,孫立便道:“我願率軍前往,破賊軍,解澧陽之圍,擒殺那楊師璠!”

孫立的考慮,也簡單,作戰立功是一條,避開慕容延釗也是原因。可惜,慕容延釗顯然有些捨不得孫都將,想將他留在身邊。直接瞧着史彥超,吩咐着:“將軍可率三千騎渡江,匯合公安之李筠軍,南下解澧陽之圍!”

“是!”史彥超有點得意地掃了孫立一眼,意氣激揚。

被這眼神一掃,孫立更加難受了,臉色陰沉,不滿幾乎寫在臉上。

一場軍事會議,在慕容延釗的強勢主持下,順利結束。循其後,江陵內外再度緊張起來,休整數日的漢軍緊鑼密鼓地調動開拔,大量滿載着兵員、糧食、軍械的船隻,在水師的護衛下,自江陵始發,順江而下,直趨洞庭湖。

雖然慕容延釗定下了整體的作戰方略,但不代表保守與被動,戰爭的發展,本就是該因時而變,及時調整。三江口那邊採取拖延,對於澧陽,卻是存着進攻打算。若得破其一路,也可使他的戰略更好的落實。湖南的崩潰,也需要漢軍主動施壓。

不管慕容都帥如何考慮,於悍將史彥超而言,卻是不需要去想太多。說了那麼多,還不是讓他出擊,而既然給了他出擊的機會,那他就得好好把握住。

從收到軍令起,挑選作戰士卒,準備糧械,都是嚴令求速,當日便南渡大江。爲了爭奪轉運兵馬的船隻,史彥超甚至欺壓高保勖,在他的南征履歷上,添上一筆污點......

而在公安,早早地便領軍進駐於此的李筠,更是按捺不住了。兩個望戰心切的將領聚在一塊,頓時一拍即合。

對於史彥超的到來,李筠是萬分歡迎,有這三千鐵騎相助,他也可放開顧忌,大膽南進,以討澧陽楚軍。

第115章 冬月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152章 壓抑的成都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38章 任其紛擾第433章 聖訓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68章 撤了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248章 劉皇帝的小本本第203章 勝利的意義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第10章 契丹亂政第69章 夫妻密談第148章 最後一仗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313章 晉王一家子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13章 市井之聲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32章 潞州震動第2048章 最後的旅途19第1章 柩前繼位第65章 制舉進展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259章 遼東初定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430章 劉皇帝弄孫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1716章 共治時代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474章 補漏匠第391章 暗箭第40章 濮州案(3)第300章 靈州換任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218章 走私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90章 關右節度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136章 迎奉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53章 有詩云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77章 間策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70章 安東大開發1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469章 視察澶州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160章 河東風雲(7)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155章 着周王善後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第125章 文盲將軍第22章 荊南既定第50章 喜訊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105章 密探專奏第305章 舊稅制下的地方現狀第89章 破財贖罪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85章 浮雕第115章 罪狀十五條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23章 老臣凋零第334章 喜訊傳來第97章 隰州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第157章 劉老四第10章 老將出馬第105章 盧多遜急了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75章 高貴妃第106章 陳覺怯戰觀成敗第506章 最後的旅途6第1765章 三郡公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1741章 壓力轉移第320章 蠻瑤歸服
第115章 冬月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152章 壓抑的成都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38章 任其紛擾第433章 聖訓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68章 撤了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248章 劉皇帝的小本本第203章 勝利的意義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第10章 契丹亂政第69章 夫妻密談第148章 最後一仗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313章 晉王一家子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13章 市井之聲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32章 潞州震動第2048章 最後的旅途19第1章 柩前繼位第65章 制舉進展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259章 遼東初定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430章 劉皇帝弄孫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1716章 共治時代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474章 補漏匠第391章 暗箭第40章 濮州案(3)第300章 靈州換任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218章 走私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90章 關右節度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136章 迎奉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53章 有詩云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77章 間策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70章 安東大開發1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469章 視察澶州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160章 河東風雲(7)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155章 着周王善後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第125章 文盲將軍第22章 荊南既定第50章 喜訊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105章 密探專奏第305章 舊稅制下的地方現狀第89章 破財贖罪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85章 浮雕第115章 罪狀十五條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23章 老臣凋零第334章 喜訊傳來第97章 隰州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第157章 劉老四第10章 老將出馬第105章 盧多遜急了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75章 高貴妃第106章 陳覺怯戰觀成敗第506章 最後的旅途6第1765章 三郡公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1741章 壓力轉移第320章 蠻瑤歸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