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老九渾人一個

bookmark

等皇子們從宮苑離開時,已然臨近黃昏,落日西懸,殘暉卻熾烈不減,烘烤着大地。通往宮門的御道間,被訓得有些灰頭土臉的劉家兄弟們,三三兩兩,默默行走着,一個個表情都不怎麼輕鬆。

劉昀、劉曖、劉曉這三個親兄弟走在一塊兒,劉暉、劉曙、劉昭、劉晗四人靠在一起,劉旻也隨着衆人。

顯然,還是劉曙話多,哪怕被劉皇帝針對着訓斥了一頓,心態也沒有受太大影響,此時,忍不住都囔道:“你們說爹這是何必?就爲這麼點事,要把我們聚在一起,如此噼頭蓋臉一頓斥罵,我們有那麼糟糕墮落嗎?要讓三位皇兄去戍邊,直接下詔便是,何必連帶着我們!”

我平日裡吃穿用度是好些,但又沒去幹什麼違法亂紀的事,也沒機會去盤民脂民膏,敗壞綱常,就關起門在公府、莊園內逍遙,規規矩矩的,這也讓爹看我不爽?

要知道,公府、莊園、田土、俸祿乃至那些僕傭都是他賞賜的,要是不樂意,大可收回!”

“劉曙!”聽其言,一旁的劉旻有些不能忍了,當即斥了一句:“你再敢胡言亂語,我抽你巴掌!”

“哦?”劉曙本就一肚子鬱悶,忽聽劉旻這麼說,頓時兩眼一斜,挖苦道:“魏王殿下好大的威風,我這區區國公,都要怕得不敢說話了!”

“你什麼意思!”劉旻眉頭一皺,目光微冷,盯着劉曙。

劉曙露出一點欠揍的笑容:“什麼意思?我卻不知道,爹把我們這些皇子聚在一起,怎麼會多了一個人!

倘若我沒記錯的話,你這魏王的爵位,似乎是承襲自已故之伯父吧!按照綱常倫理,你該叫爹皇叔、叫陛下,和我們一樣的稱呼,就不覺得彆扭!”

此言一落,劉旻差點破防,兩眼頓時有些紅,盯着劉曙的眼神泛着少許兇光,露出的骨節都泛白了。

見他這副極力壓抑的表現,劉曙下意識地離遠了幾步,故作平靜地說道:“怎麼?我說得不對嗎?你不要以爲這兩年闖出了些名聲,到漠北走了一圈,被爹看重了,就能凌駕在我們兄弟頭上,訓我?你憑什麼訓我?”

“劉曙,你過分了!”正當劉旻欲要發作之時,老七劉暉開口了,那俊秀的面龐間,滿是嚴肅:“你還嫌被訓得不夠嗎?別說你的公府田宅了,就是你這身血肉骨皮,都是爹恩賜的,挨些訓斥怎麼,哪來的這麼大怨氣?你說的這些話要是被爹知道了......”

還沒等劉暉把話說完,劉曙便打斷了他,目光十分無禮地在他身上轉悠了一圈,不屑道:“怎麼,你又要到爹面前告我的狀?文人嘛,滿肚子腌臢陰謀,小人行徑,我能夠理解,你不是經常在爹面前詆譭我嗎?再多一次,又何妨?不就是再被爹責罰?不就是鞭笞、廷杖嗎?”

罵罵咧咧地說,劉曙又忽然笑了笑,冷笑着對劉暉展開譏諷:“你劉暉又比我好得到哪裡去?整天呼朋引伴,吟風弄月,唱些詩詞歌賦,談什麼高風亮節,不過惺惺作態,簡直令人作嘔!

你不會以爲,受了些文人腐儒的誇獎,就真以爲自己成就了名士風流了?清談闊論之輩,百無一用之徒,最爲爹所鄙棄,虧你還洋洋自得,自以爲能以此取悅爹......”

如果說對劉旻只是作爲發泄怨氣的目標,那歷來相看兩厭的劉暉,劉曙就更加不給面子了,一番尖利辛辣的挖苦嘲諷,讓一向風度翩翩的劉暉都有些繃不住了。

俊秀的面龐微微顫動着,劉暉的兩眼中幾乎噴着火,臉紅脖子粗,雙拳用力緊握,若不是顧忌自己的人設,大概早就撲上去了。

還是劉旻,沉着臉,快步上前,是人都能感受到他壓抑着憤怒。見到劉旻氣勢洶洶朝自己靠近的劉旻,劉曙終於有點慫了,自知之明還是有些的,至少知道論拳頭,絕不是這六哥的對手,當即蹣跚着朝後退。

還是一旁的劉昀見這兄弟間的衝突愈演愈烈,跑着上前,一把抱住劉旻,嘴裡勸道:“六弟息怒,劉曙歷來就是這性子,渾人一個,別與他計較!”

劉旻陰沉着一張臉,不說話,只是兇狠地瞪着劉曙。不過,在劉昀的拉扯下,終究是按捺住了。

而見劉昀抱住了老六,劉曙也暗自鬆了一口氣,那雙鐵拳,他可不認爲自己扛得住幾下。但局面稍微控制住,劉曙嘴上又不饒人了:“五哥,你放開他,我倒要看看,我們的魏王殿下,是怎麼恃寵生驕,飛揚跋扈,向皇子動手的!”

這話簡直就在挑動劉旻那已經分外敏感的神經,劉昀是最能感受到劉旻怒火的,發覺其漸大的掙扎之意,死死地抱住他,扭頭衝劉曙怒喝道:“九弟,你給我閉嘴!你要是想進宗正寺,我絕不攔你,就是別牽連旁人!”

見素來漫不經心的五哥都這麼斥罵自己了,劉曙臉色微白,但給了個倔強的眼神。諸兄弟之中,劉曙也就與劉昀的關係親近些,兩個人也有些意氣相投之處,嗯,在吃喝玩樂之上。

只不過,比之劉昀,劉曙更像一個被寵壞的孩子,更加驕縱,也更加徹底,鞭子都抽不回來的那種。

大概是爲了給歷來交好的五哥一個面子,劉曙終是沒有再開口激化矛盾了,悶在那裡,只是心頭那股憤怨更加濃厚了。

其他幾名皇子,八皇子魯公劉曖一臉憨憨地站在一旁,十皇子燕公劉昭默不作聲,十一皇子樑公劉曉還是病懨懨的沒什麼精神,至於十二皇子越公劉晗就更事不關己了。

“你們想要幹什麼?”這個時候,察覺到這邊異樣的兄長四人組走了過來,作爲太子,劉暘快步在前,近身,目光嚴厲地盯着劉昀與劉旻,又掃了下劉暉,最後落在劉曙身上:“還有沒有體統規矩?你們是嫌爹不夠失望,不夠憤怒嗎?兄弟相爭,揮拳相向,這就是你們的孝道嗎?”

見能能鎮住場子的人到了,劉昀終於鬆開了手,抹了把汗,若不是劉旻自己還保有一絲剋制,他怎麼可能限制得住他。

而見滿臉慍怒的太子,劉旻深吸了一口氣,朝他一拱手:“太子殿下言重了,臣不敢當!臣,哪有資格與諸位皇子同列,兄弟鬩牆更談不上。

今日冒犯了九皇子,是臣失儀,若有責處,臣在府中候詔。

臣,先告退了!”

這番話裡的一個個“臣”字,就如響槌,敲在劉暘心頭。

而說完,劉旻扭身拂袖,徑直去了。見此狀,劉暘生生惻隱,別人怎麼想他不管,但從血脈上來說,劉旻可是自己的胞弟,怎能不維護體諒,當即從後面喚道:“六弟,且慢!”

可惜,劉旻根本不理會,拖着有些沉重的步伐,自顧自而去,留給衆兄弟一個略顯蕭索的背影,那腳步之中,似乎都透着失望。

“看他那模樣,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一般......”劉曙又滴咕一句。

這下,可徹底惹惱了劉暘,轉頭怒目而視,指着劉曙的手指微微顫抖,劉暘張了張嘴,厲聲斥道:“劉曙,你怎就如此渾!”

太子在衆兄弟的眼中,還是很有威嚴的,這是長期養成的上位威懾,權勢壓制。見太子當真生氣了,劉曙也不敢爭辯,只是,嘴角撇了撇。

此時,這十幾個兄弟聚在御道間,那原本寬闊可供鑾駕通行的道路都顯得有幾分擁擠,劉曙身處其間,也覺有些不自在。

“臣府中有事,先行告退了!”隨口找了個理由,劉曙也轉身去了,不過,從其匆忙的腳步來看,心情也並不平靜。

這事,好像鬧大了......

也確實如此,皇子們在宮內發生的這場衝突,很快就像風一樣傳遍了宮裡宮外,入得公卿權貴之家。

這只是一場兄弟間的口角衝突,但卻十分深刻地揭露了一個事實,在帝室內部,那原本兄友弟恭的假象之下,早就是各懷心思,矛盾不斷。

成長起來的皇子們,往往代表着麻煩,劉曙,只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

這件事,當然不可能瞞過劉皇帝的耳目,並且以最快的時間上達天聽。而得知此事之後,劉皇帝自是龍顏大怒,怒不可遏,根本壓制不住。

混賬東西,便是劉皇帝給劉曙的評價。如果說劉曙驕縱、奢侈一些,劉皇帝只是看不慣,但瞭解過具體情況之後,這心情,就已經不是惱怒可以形容的了,其狂悖之態,犯上言行,已然突破了劉皇帝的底線,不嚴懲,他心頭都不暢。

尤其是他那番針對劉旻的話,簡直是誅心之言,許多年前,劉皇帝都已經對過繼劉旻心生悔意了,因此對這個六子,常懷虧欠心理,多方照顧,而爭氣的劉旻,就更得劉皇帝歡喜。劉曙拿這事來挖苦說道,簡直是在搞劉皇帝心態。

在劉皇帝眼中,劉曙這個兒子,已經有些長歪了,需要給他剪剪枝葉,修修主幹,否則,將來還不知道他會幹出什麼事來。

於是,詔令下,九皇子劉曙,圈禁宗正寺半年,連到軍中鍛鍊打磨的機會都沒有了。爲此,宮中的小符惠妃都驚了,慌慌忙忙找到劉皇帝,哭哭啼啼地求情,對此,惱火中的劉皇帝哪能顧及,眼淚與哭泣也只會讓他越加煩躁。

惡狠狠地斥責惠妃,說若不是他的溺愛,劉曙怎會驕狂跋扈至此。當然,這反應了一點,他對皇子們的教導,並不如他嘴上誇耀的那般,這大概也是劉皇帝惱羞成怒的原因之一,這臉被打得太疼了,還是被皇子給打的。

符惠妃過去,又哪裡受過這等委屈,也有些不依不饒,怒火中燒的劉皇帝,都差點開口懲罰她了,但見到隨惠妃前來的幼子劉晅,還是沒狠下那心,輕斥一番,讓她回自己的春蘭殿。

並且表示,圈禁半年,已經是格外寬恩了,否則,他會直接廢了劉曙的爵位。如此,這才嚇住了惠妃。

離開崇政殿的小符惠妃,有些委屈,又去坤明殿找符後,希望符後能夠說說情,但是,瞭解過具體情況的大符,堅決站在劉皇帝這邊。

如果只是兄弟之間的小矛盾小衝突,那也就罷了,但終究不是。劉旻,那也是大符身上掉下的一塊肉,她心中又豈能沒氣。

過去,宮人們稱皇后爲“聖人”,但她終究不是真正的聖人。

第24章 巡遊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144章 鄴都戰事(求首訂)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83章 降將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196章 開寶八年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86章 鬚髮花白第55章 符氏姐妹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1681章 陸海之爭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81章 兩日而克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27章 郭威病了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6章 遺奏十條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118章 棉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32章 天子上門第345章 剝削者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66章 請辭?不許!第45章 靖江軍第37章 回鶻使者第297章 心虛第204章 解決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195章 楊邠案(3)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38章 殿議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458章 再臨東京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91章 今日開寶第397章 指點仁宗篇8 罷相“疑雲”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第154章 河東風雲(1)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18章 侯益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248章 劉皇帝的小本本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195章 遼帝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1773章 質問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103章 送菜來了第165章 夏獵、祥瑞以及進貢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376章 拷問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第89章 威壓王帥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307章 南國風雨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157章 提親第81章 下蔡大捷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276章 玉如意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232章 淮南情況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亞風雲明城會戰第50章 下定決心第185章 趙礪案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60章 皇后進言第2章 父母兄弟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101章 亂情控制
第24章 巡遊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144章 鄴都戰事(求首訂)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83章 降將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196章 開寶八年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86章 鬚髮花白第55章 符氏姐妹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1681章 陸海之爭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81章 兩日而克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27章 郭威病了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6章 遺奏十條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118章 棉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32章 天子上門第345章 剝削者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66章 請辭?不許!第45章 靖江軍第37章 回鶻使者第297章 心虛第204章 解決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195章 楊邠案(3)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38章 殿議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458章 再臨東京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91章 今日開寶第397章 指點仁宗篇8 罷相“疑雲”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第154章 河東風雲(1)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18章 侯益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248章 劉皇帝的小本本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195章 遼帝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1773章 質問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103章 送菜來了第165章 夏獵、祥瑞以及進貢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376章 拷問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第89章 威壓王帥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307章 南國風雨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157章 提親第81章 下蔡大捷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276章 玉如意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232章 淮南情況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亞風雲明城會戰第50章 下定決心第185章 趙礪案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60章 皇后進言第2章 父母兄弟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101章 亂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