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

對商賈而言,時間就是金錢,國舅田勝更是深以爲然。

田氏商團八九月間剛從關中各地收取棉桃,十月光景便是紡出了首批棉線,並儘速織成棉布買給聯合制衣。

之所以有如此快的進度,蓋因田氏商團從開春便不斷沿渭水營建了諸多棉紡作坊,水力紡車,配套紗錘乃至女奴早已備齊,且已從過往私種白疊子的權貴世家中預先買了些棉花,連番試製。

渭水冬季會有枯水期和流凌期,水力紡車將要暫停運轉,只能靠人力紡線,故得在那之前製出儘量趕工,免得趕不上年末百姓添置新衣的購買潮。

近年來,每歲年末已成爲關中商賈最爲重視的時候,是場瘋狂的逐利盛宴。

在四大商團中,尤以田氏商團和清河百貨聯繫最爲緊密,田氏商團涉足諸多產業,製作出各式各樣的貨品,清河百貨則在各郡縣廣設鋪面,負責代售轉賣。

竇氏,田氏,陳氏這三代外戚非但未如過往新舊外戚間般鬥個你死我活,反是來往愈加密切,攜手合作做買賣。

果是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熙熙皆爲利往。

聯合制衣的各處作坊亦是忙得熱火朝天,只因皇帝陛下命少府向聯合制衣下了筆大訂單。

由少府出資,爲十餘萬長安駐軍添置謂之棉襖的冬裝,年首前需盡數發放下去。

執掌聯合制衣的江都王妃楊綺羅接着這筆大買賣,端是有喜有愁。

少府出的價錢不低,每套棉襖五百大錢,刨除棉布和棉絮的成本,每套約莫能掙個兩百錢,且因不需交由清河百貨代售,而直接向少府交貨,故這兩百錢是純利。十餘萬套棉襖,可就能賺到近三千萬錢啊。

聯合制衣不似皇室實業般財大氣粗,三千萬純利對聯合制衣是筆大大的營收,絕對無法輕易捨棄的。

只是旗下的製衣作坊雖超過兩百間,但真正試製過棉襖的製衣作坊不到半數。且因年節將至,聯合制衣還要裁剪出足夠的各式成衣交由清河百貨代賣,攫取更多獲利,故而也不宜全力投入到軍需棉襖的生產中,分出百間製衣作坊裁剪棉襖已是極限。

意即三月內這百間製衣作坊要分別趕製出千餘棉襖,即便流水線作業的效率頗高,但在棉襖製作工藝尚未完全純熟時,還是得夜以繼日的趕工才能按質按量的完成。

楊綺羅經營聯合制衣已有數載,深知若要工匠和掌事玩命幹活,就得捨得砸錢,便是向各製衣作坊的總掌事言明,若年節前能圓滿達成預定的生產目標,年終獎加五成,不達標的照着章程逐級削減年終獎。

總掌事們聽罷,皆是精神大振,蕭索寒涼的風都吹不冷他們咕咚沸騰的熱血。

她們每歲的年終獎皆在兩萬錢上下,約莫相當於三個月的月例,增發五成即是加萬錢,尋常百姓半年都掙不到萬錢。

王嬸亦是這些總掌事中的一員,雖說她兒子狗蛋自改名王富貴後,與同窗們將永和豆漿愈辦愈紅火,家裡不缺花銷,但誰會嫌錢多?

況且買賣有賺有賠,那永和豆漿又是多家湊的份子,不是自家買賣,王嬸覺着也不怎麼穩妥,反倒是她這差事穩當,每歲穩穩掙着近十萬大錢,勝在過得安生,睡得舒坦。

眼瞧着自家兒子年歲漸長,再過兩年就得娶媳婦了,總得先替置辦座更好的宅院。現下王嬸已是徹底瞧不上尋常民居了,要買就買東四巷的大宅院,甚至想要買臨街四坊的宅邸。

王老實覺着自家婆娘着實是瘋了,近年來長安北闕民居的價錢不斷飆漲,東四巷的宅院動輒數十萬錢。

他們當初能花十萬錢買到這東四巷的二進小宅院,乃是因着兒子的同窗家中急需用現錢,方纔低價變賣閒置多年的屋舍,讓他們撿了個大便宜。

臨街四坊乃是東四巷中最昂貴的地段,開門便是貫通長安南北的青石大道,想在那買宅邸,不備下五六十萬錢,都沒臉找說合買賣的駔儈牙商詢價。

王嬸覺着自家老漢忒不上進,便與兒子商量,王富貴倒是覺着此舉可行。

隨着永和豆漿的買賣愈發紅火,分鋪已開遍京畿三輔的諸多坊市,逐漸往關中各郡縣推展。

不少商賈皆是紛紛登門,向王富貴等永和豆漿的東家尋求合作,王富貴等人皆是田氏私學教出來的,精明得緊,可絕不會再讓旁人入份子,攤薄自家獲利。

他們倒是想到私學先生曾講解過那甚麼連鎖經營的法子,故而細細商討章程,大肆吸收有意出資的各地商賈,大搞連鎖加盟。

如此一來,登門商談的商賈更是絡繹不絕,王富貴等人便想學着四大商團建立總部,但長安商區的宅邸價錢有些高,永和豆漿現下尚在迅速發展壯大,暫時不宜花費巨資買宅邸設總部,免得無活錢應急。

秉承着寧缺毋濫的原則,他們打算緩個兩三年再建總部,但必須在長安商區建,這不但是他們的執念,更因在田氏私學讀懂了甚麼叫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死死傍着四大商團,絕對錯不了!

登門尋求加盟的商賈多是身家豐厚,王家這二進的宅邸雖在東四巷,但位置算不得太好,有些偏,鎮不住那些富商巨賈,買賣不好談。

王富貴聞得自家老孃想在臨街四坊買宅邸,就覺着這是大好事,便與王嬸細細盤算。

王家現下在西四巷有三套宅子,最大的那套三進宅院由王嬸的爹孃和兄嫂暫住。

近年兄長跟着王老實在田氏商團的營建工坊幹活,嫂子又因王嬸的舉薦,進了製衣作坊,兄嫂二人月例攏共也有個三四千錢,再加上年終獎,數年來亦攢下數萬貲財。

依着王嬸的盤算,不妨先讓爹孃兄嫂搬來這處宅子,王家將西四巷的三套宅子盡數賣了,約莫能賣個二十萬錢,再加上王嬸近年攢的二十萬錢,待得年末夫妻倆又有數萬年終獎,再向兄嫂借點,怎的都能湊足五十萬錢。

王富貴聽罷,深覺此事可行,忙是出言附和,永和豆漿今歲收得不少加盟費,待得管賬的同窗把賬冊整理清楚,在年節前應能分發鉅額紅利。

依着他的份子,估摸能分到個二十餘萬錢,除卻要留十萬活錢以備不時之需,至少還能支應王嬸十萬錢。

王嬸自是大喜過望,有六十餘萬錢定能在臨街四坊買座二進宅邸,且絕不比現下住着的這套小。

母子倆商量妥當,方纔與王老實商議。

王老實瞧着眼前難掩喜色的娘倆,無奈的嘆了口氣,這架勢分明不是要與他這一家之主商議,僅是把定下的事兒複述一遍罷了。

沒辦法,如今一家三口中就數他掙錢最少,昔日的頂樑柱已是腰桿不硬,冰冷的現實擺在眼前,莫名有些失落啊。

好在王老實生性憨厚,只要家人活得舒心,他也沒旁的多餘心思,娘倆愛怎的折騰就怎的折騰吧。

至於日後將這座宅院讓大舅哥住着,他也欣然應允,毫無二話。

王老實自幼無父無母,家徒四壁,王嬸的父母肯將愛女嫁給他,這份恩情他無時無刻不銘記在心,自然將王嬸的父母兄長皆當自個的親爹孃,親兄長。

何況這座宅院是他豁出臉面,請來營建工坊的諸多同僚,用休沐日和節慶的閒暇,鋪設了地磚瓷磚,整葺裝潢,又通過宜家家居閣的總掌事,購置到不少略帶瑕疵的低價精美家居。

北闕甲第的諸多官邸他不敢比,但在這東八巷,他敢拍着胸脯擔保,內部裝飾比他這宅子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宅邸數不出幾座來。

臨街四坊住着的那些豪富商賈雖家貲巨億,但論起營建裝潢,與營建工坊的匠師們差得遠着,用大東家國舅田勝的話來說,他們就是些俗得只會往牆上貼金的大土鱉。

正因如此,王老實可捨不得將這宅院隨意租給旁人,若是遇着不愛惜的,每日在屋裡磕磕碰碰,白瞎了這好宅子。倒是讓自家人住着放心,反正王家也不在乎那點房租。

王嬸見自家老漢應下此事,更是樂得眉開眼笑,忙又趁着休沐,拉上王老實父子同去西四巷與兄嫂商量。

她的兄長是個沒主意的,嫂子倒是個精細人,剛聽她說完便是欣然應允,且不說夫妻倆皆靠王嬸倆口子照應纔有現下的好差事,單說家中的兒女已年歲不小,尤是女兒大丫已是待嫁之年,正想說門好親事。

待她們搬到東四巷住着,登門說親的媒妁心下都會多掂量幾分。

嫂子曉得王嬸生性爽快,也沒藏着掖着,將心思盡數坦言,拉着她的手,懇求道:“娟兒,你若真在臨街四坊購了新宅,那現下這套宅院不妨轉給俺家可好,嫂子出十五萬錢買下,先付五萬錢,其餘的五年內還清可好。”

王嬸微是愣怔,忙是看了看身旁的王老實。

王老實與她夫妻十餘載,自是曉得她的心思,憨憨笑道:“俺是願意的,只是當初只花了十萬錢買來,要讓兄嫂十五萬錢買下,這也太過……”

嫂子卻忙是道:“這是應當的,那宅子是甚麼情形我與當家的皆是清楚得緊,出十五萬錢實是佔了大便宜,若非俺家大丫和二虎就要談婚論嫁,俺也沒法添着臉張這嘴。”

王嬸見自家兄長也是連連頜首,便是笑道:“那便這般定下了,哥哥嫂嫂這幾日收拾收拾,下個沐日先與爹孃和孩子搬到俺那去,待這些宅子賣了,俺置辦好新宅子,便讓俺家老漢與兄長去公府過房契。”

她的兄嫂自也高興不已,心心念念皆爲兒女打算,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四十三章 悲催劉德 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車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六十三章 漢奸鼻祖 第五百二十七章 對外貿易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第六百九十七章 發展代價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六百七十二章 騎軍借道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四百零三章 春滿人間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五百八十章 或爲帥才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設計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班師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七百七十五章 尋獲玉米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六十五章 雁門行商 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觀賽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宮稟報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驚雷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節過後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達布山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一百六十七章 烏桓來使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務正業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辯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烏桓第七十四章 工業血液 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算諸越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島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一百三十四章 塞外羌人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隨軍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一百七十八章 爭先認購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七百零六章 考較太子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內亂第三百章 採菊東籬第五百八十章 或爲帥才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監國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六百七十二章 騎軍借道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詐勒索第七百三十八章 漢已八旬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業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四百三十一章 騎營演訓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五百九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
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四十三章 悲催劉德 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車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六十三章 漢奸鼻祖 第五百二十七章 對外貿易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第六百九十七章 發展代價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六百七十二章 騎軍借道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四百零三章 春滿人間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五百八十章 或爲帥才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設計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班師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七百七十五章 尋獲玉米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六十五章 雁門行商 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觀賽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宮稟報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驚雷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節過後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達布山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一百六十七章 烏桓來使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務正業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辯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烏桓第七十四章 工業血液 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算諸越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島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一百三十四章 塞外羌人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隨軍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一百七十八章 爭先認購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七百零六章 考較太子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內亂第三百章 採菊東籬第五百八十章 或爲帥才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監國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六百七十二章 騎軍借道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詐勒索第七百三十八章 漢已八旬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業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四百三十一章 騎營演訓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五百九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