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劉乘之子

百無聊賴的太子殿下啃了小半個寒瓜,從躺椅上起身,毫無儀態的伸了伸懶腰,便是擺擺手,將省下的寒瓜賞給隨侍的小宮婢,隨即自顧自的去沐浴更衣了。

宮婢們自是笑逐顏開的謝賞,倒也沒太過受寵若驚,蓋因皇后和太子皆是豪爽脾性,雖說有些急躁霸道,但平日對宮人還是頗爲體恤的,偶爾會賞賜些難得的吃食,也免得浪費了。

在漢代,真正的尊貴之人,都不太會對下人疾言厲色,免得失了儀態,降了格調,不值當。

依着皇后和太子的身份,想要收拾宮人,隨意給個凌厲眼色,就能讓那人吃不了兜着走了,真正能讓他們怒斥乃至出手收拾的,怕不得是王侯權貴或他們的親眷。

沒有足夠的權勢地位,壓根不會被貴人們看在眼裡,罵你都覺着廢唾沫,這就是赤果果的現實,亦是權勢之所以誘人的主要原因。

倒不是說皇后和太子目中無人,但對於尋常宮人,這對極盡尊貴的母子確是不可能平等視之的,真正能得他們正眼相看的,也就大長秋卓文君和符節令李福等少數大內宰和大宦官。

與隨手賞賜尋常宮人不同,皇后和太子給大內宰和大宦官賞賜時,可都不是些玩剩下,吃剩下的零碎,譬如最得皇后信重的卓文君,每到新鮮瓜果逢季,賜給她的都是成籮成筐的,不比賜給皇親苑內那些劉氏宗婦的少。

甚麼是近臣?

大內宰和大宦官就是近臣,歷朝歷代多有閹宦亂政的例子,這也沒甚麼難以理解的,作爲隨侍天家之人,他們往往能獲得天家更大的信任,說實話,不信任他們,難道要信任那些有資格爭奪帝位的叔伯兄弟麼?

這是人性,絕大多數人是不能免俗的,只看天家是否懂得“偏聽則暗,兼聽則明”的道理,是否能不輕易被人矇蔽罷了。

當然,絕大多數內宰和宦官也無法到得如此高的地位,往往就是和今日隨侍劉沐的小宮婢們般,偶爾得賜些瓜果,就能吃的眉開眼笑的了,放在後世,真真就是所謂的吃瓜羣衆。

言歸正傳,太子殿下之所以沐浴更衣,倒不是愛乾淨,而是想着出宮去看看,故而換了身尋常世家貴胄日常所着的燕居常服。

宮人和郎衛對此也習以爲常,小宦官們屁顛屁顛的去備車,內衛也去換了常服,並傳訊輪值的暗衛將領,好遣麾下暗衛提早出宮,在各處要道潛藏佈防了。

皇帝陛下唯一的子嗣每每微服出宮,雖是鮮少擾民,卻總會讓郎署繃緊神經的,後世影劇那些皇子公主隨意翻牆出宮的情形,放在現實中,怕是沒翻過宮牆,就被郎衛擒拿在地,押往郎署了。

宮城豈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

饒是劉沐貴爲儲君,若非皇帝劉徹早已下了聖諭,允他閒暇休歇時可隨意出宮,他也絕不會如現今般出入自由。

太子殿下出宮路線一如往昔,先是去未央宮北門附近的皇親苑走一遭,倒不是想拜謁宗室長輩,若是無甚必要,劉沐向來不喜這些繁文縟節的。

皇親苑乃劉氏王侯的聚居之地,自是守備森嚴,京尉中營除卻鎮守未央宮北門,亦擔負着巡守皇親苑和北闕甲第的職守。

衆位親王和公主府邸所在的天家內苑,更是由戍衛宮門的羽林衛守備,對出入者的嚴密盤查一如宮廷。

太子劉沐雖是乘坐尋常權貴的青銅軺車,卻因有暗衛先行開道,一路直入天家內苑,皇親苑內但凡有劉氏王侯遠遠瞧見這情形,約莫都能猜到這是太子殿下又在玩微服出宮的戲碼了。

有些事是很容易瞧出端倪的,只是聰明人往往會故作不知,恍若未聞罷了。

若非如此,太子每每微服出宮,郎署也不會如此着緊,遣出大批內衛和暗衛隨扈。

劉沐自身多少也曉得這情形,卻是一如故我,畢竟自幼就已習慣被層層護衛着生活,該吃吃,該喝喝,若是太過在意這些,那真真不用活了。

享盡榮華富貴,又想毫無拘束的活着,那只是後世某些明星大腕的故作矯情。

劉沐剛到的天家內苑,諸位親王和公主多已得了下人稟報,卻也沒出府迎候,好歹身爲長輩,再說太子殿下也未必有心來拜謁他們,若是冒然前去,指不定還敗人興致討人嫌。

非但親王和公主們如此,便連各府下人亦如此,遇着那直入天家內苑的青銅軺車,皆是緩緩趨步退避。若殿下駕臨時隨着太子儀仗,那他們此等作爲無疑是大不敬,此時不上前迎拜,反倒合宜了。

當然,也非人人來得及退避,亦非人人都想着退避。

今日劉沐乘坐的軺車剛是入得天家內苑,便在寬闊的青石大道上遇着正在玩耍的一羣小屁孩,後頭跟着不少侍婢。

天家內苑有羽林衛戍守,自是安全無虞,故天家親眷只要不出苑門,出府玩耍或過府串門時多是不會帶侍衛隨行的,有侍婢跟隨即可。

正因如此,諸位親王和公主的子嗣們多是混得熟,年歲稍大的會不時相聚飲宴,年歲稍幼的孩童更是時常聚衆嬉戲。

此時在青石道上玩耍的,乃是天家內苑年歲頗小的數個孩童,劉沐見狀,忙是吩咐馭車的內衛勒馬,未待軺車徹底停穩,便是徑自躍身下車,身手矯健得緊。

隨扈的內衛們雖已慣見,卻仍是無奈嘆氣,太子殿下骨子裡仍是個沒心沒肺的熊孩子啊。

早在軺車駛近時,那羣天家貴胄和隨身侍婢就已瞧出是太子駕臨,早已躬身迎候,便連最喜歡太子族兄的劉孝和劉悌,都乖乖的見拜行禮,待得太子族兄擺手免禮後,才歡天喜地的衝上來拽着他的袍袖撒歡。

“哇哇哇~~”

一個小男童見狀,忙吭哧吭哧的蹬着三輪小車,也是急着衝過來爭寵。

“急個甚?”

劉沐不禁哈哈大笑,邁着大步迎上去,抵停了那小車,將男童抱了起來,“你這急脾性可不似十三皇叔。”

劉沐的十三皇叔,自然是清河王劉乘。

王皃姁膝下的四個兒子,廣川王劉越和膠東王劉寄迎娶的正妃皆爲世家貴女,卻至今爲能誕下男丁。

清河王劉乘和常山王劉舜,皆先納了民女爲少妃,常山王少妃裴澹倒還算是良家女,清河王少妃公孫慧那可是出身匈奴啊,然偏偏是這兩個出身卑微的少妃,接連爲自家夫君誕下王嗣。

王皃姁每每談及此事,皆是唏噓不已,天家尤重子嗣,天家媳婦甚麼出身不是最重要的,能不能生下和養好兒子纔是關鍵,太皇太后竇氏和太后王娡皆是最好的例子。

皇帝劉徹之所以能獨寵皇后阿嬌,皇兒劉沐的存在亦是關鍵,否則即便夫妻倆感情再深,該納妃還得納,否則日後誰來傳承帝位,誰可託以社稷?

裴澹剛誕下龍鳳胎,便是母憑子貴,得正妃位,成爲堂堂正正的常山王妃,而公孫慧雖只比她晚了半年產子,卻直到去歲才得晉清河王正妃。

劉究,清河王劉乘的獨子,直到去歲,已虛年三歲的他,才真正成爲嫡子,而非庶子,也才真正具有與族兄劉孝和族姊劉悌相提並論的資格。

雖說衛尉公孫賀亦身具匈奴血脈,但長安公孫氏從其祖輩就刻意的迎娶漢室貴女爲正妻,到得公孫賀這代,本家嫡系的匈奴血脈已洗得甚爲淡薄了。

況且公孫氏用赫赫戰功證明了對漢室的忠誠,尤是公孫昆邪和公孫歂這代人,手裡沾滿了匈奴人的鮮血,說他們會私通匈奴,大漢臣民皆是不信的。

公孫慧可就不同了,昔年皇帝劉徹御駕親征,大破匈奴於漠南,公孫慧及其家人被押爲戰俘,後又被髮賣爲奴。

若非得蒙清河王劉乘垂憐,容貌秀美的公孫慧指不定要被髮賣到章臺窯館;若非公孫慧聰慧異常,且運氣不差,在帝國科學院內以奴匠身份製成防腐膠漆,皇帝劉徹也不可能允許劉乘將她納爲少妃,其家人也不可能如現今般脫了奴籍,得以改名換姓,以公孫氏分支的身份,在長安城內購宅置地,安享榮華。

實話實說,親王要納匈奴女子爲少妃已屬不易,要爲其扶正妃位,沒有足夠的理由,別說太上皇和皇帝不會準允,便連宗室長輩和朝堂元老都無法接受。

匈奴,着實是令漢人恨之入骨的字眼,絲毫不遜於後世國人對倭奴的痛恨,甚至猶有過之,後世華夏還有不少哈日精日之人,大漢卻絕對無人敢跳出來爲匈奴說半句好話。

便連“劉究”之名,亦是去歲清河王劉乘懇請自家皇帝兄長賜下的,否則因公孫慧出身匈奴貴族,日後此子少不得擔負諸多非議。

可憐天下父母心,劉乘即便貴爲親王,亦須爲自家兒子苦心思量。

皇帝劉徹之所以願力排衆議,準允劉乘爲公孫慧扶正妃位,讓此子得爲親王嫡子,併爲其賜名“劉究”,非是隻因與劉乘的手足情分。

究者,取深入探求,靡屆靡究之意。

劉究得賜此名,皆因其母公孫慧去歲在帝國科學院再度有所建樹,大大推動了大漢化工業的發展。

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三百六十一章 脫崗培訓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漸涌第八十六章 西北狀況第三十八章 長沙王妃 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四百一十四章 組建暗衛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認慫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國內附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擊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八百零五章 欲徵漠北第一百四十章 家宴謀劃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圍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滅佛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稅新法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愛無言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後談第四百八十六章 揚帆遠航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贈馬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氏阿嬌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設軍校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四百六十二章 單車問世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異動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賭賽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四百四十三章 東郡油田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七百七十五章 尋獲玉米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第五百零五章 大農六部第五百三十七章 歲末除夕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詔第八百三十章 長安協定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五百六十二章 築路實踐第七十七章 暗流洶涌 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七十四章 工業血液 第十四章 運籌馬上 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四百零三章 春滿人間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驚雷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四百零三章 春滿人間第四百七十章 購艦計劃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業第一百章 企業劃分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釣 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蹟降臨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電堆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導輿論第五百二十八章 冊立儲君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亞大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愛無言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四百八十七章 屬國三等第十二章 虎賁羽林第一百三十六章 喪鐘敲響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
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三百六十一章 脫崗培訓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漸涌第八十六章 西北狀況第三十八章 長沙王妃 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四百一十四章 組建暗衛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認慫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國內附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擊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八百零五章 欲徵漠北第一百四十章 家宴謀劃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圍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滅佛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稅新法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愛無言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後談第四百八十六章 揚帆遠航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贈馬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氏阿嬌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設軍校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四百六十二章 單車問世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異動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賭賽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四百四十三章 東郡油田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七百七十五章 尋獲玉米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第五百零五章 大農六部第五百三十七章 歲末除夕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詔第八百三十章 長安協定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五百六十二章 築路實踐第七十七章 暗流洶涌 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七十四章 工業血液 第十四章 運籌馬上 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四百零三章 春滿人間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驚雷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四百零三章 春滿人間第四百七十章 購艦計劃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業第一百章 企業劃分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釣 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蹟降臨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電堆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導輿論第五百二十八章 冊立儲君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亞大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愛無言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四百八十七章 屬國三等第十二章 虎賁羽林第一百三十六章 喪鐘敲響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