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種子

是夜,太子劉徹入未央,與漢帝劉啓徹夜深談,直至天色微明方纔離開。

沐浴着晨霧,劉徹滿心感嘆,如今大軍出征河朔在即,皇帝老爹不再如史上一般,急於解決樑王,想來袁盎等十餘位朝廷重臣能逃過一劫。

然而,樑國富饒,兵強馬壯,至今未加入皇室實業,削藩之舉便無從着手。而樑王府中的諸多謀士和背地裡支持他的世家豪門,也不會甘心樑王向劉啓徹底妥協。

可以說,局勢演變至今,已不是劉啓和樑王可以完全掌控的了。這是兩股政治勢力的生死較量,樑王作爲如今勢力最大的劉姓諸侯王,就像一杆旗幟,被身不由己的被推上了對抗中央政府的道路,而且必將越走越遠。

而漢帝劉啓,正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

吳楚之亂,讓他大幅削弱了各地諸侯。只要再給諸侯王們施加更大的壓力,讓他們全部靠向樑王,最後藉故一網打盡,就可以徹底解決國內問題。

可以說,史上的漢武帝能完成大漢真正的大一統,進而開疆拓土,開創千古盛世,劉啓功不可沒。文景兩代帝皇,無論是哪一個,都比武帝更有資格稱爲千古一帝!

劉徹穿越後的所作所爲,雖然延緩了樑王的失敗,卻最終無法改變殘酷的現實。

即使漢帝劉啓暫時被漢匈之爭分散了精力,卻仍將削藩作爲首要目標。哪怕是劉徹自身,也對諸侯王存着必須剿滅的心思。

只是他始終還抱有一絲希望,希望樑王能儘快放下一切,主動申請回京長駐,甚至入住皇親苑,將樑國交由中央政府代管。也唯有如此,才能讓皇祖母有生之年,看不到兄弟相殘的悲劇一幕。

數日後,樑王歸國,太后和劉啓卻並未露面,只是遣太子劉徹相送。

霸城門外,叔侄二人相視無語,沉默半晌。

良久後,樑王拍了拍劉徹的肩膀,幽幽道:“徹兒你果然比劉榮強上不少,陛下生了個好兒子,宗室幸甚!大漢幸甚!”

劉徹微微一笑:“今日一別,皇叔多加保重。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侄兒作爲太子,卻是不得不爭。只得厚顏請皇叔多以蒼生爲念,則百姓幸甚!大漢幸甚!”

樑王聞言一愣,苦笑着搖搖頭,並未多言,朝劉徹擺擺手,遂登上車輦,緩緩離去。劉徹隨即翻身上馬,頭也不回的朝宮城疾馳而去。

兩人沿着相反的方向漸行漸遠,再見之日,想來必已物是人非。

歲月匆匆,如水流逝,轉眼已是驚蟄。

南山腳下,益農候裘離正指揮着農學院的學子們來回犁田,翻起的泥土裡有大量的蟲卵,從養殖場運來的許多家禽,吃得十分歡快。

裘離原只是御花園裡的花匠,因爲擅於嫁接和育種,又識些字,被太子殿下任命爲農學院的院長。去年秋收後,更是因爲遺孤院的官田畝產大增,而被天子破格賜予益農候的爵位。

他雖有爵無官,卻是大漢朝堂上最爲炙手可熱的人物。原因無他,只因農學院的先生們如今頗爲搶手,獲得大量化肥的權貴們,紛紛希望能得到農學院的“農事指導”。

雖然皇室實業組織了數次大規模的“農業講座”,讓他們派出府中農戶參與學習,但老奸巨猾的權貴們還是希望能派遣農學院的先生們親臨指導。

太子劉徹自然是樂見其成,想要轉變權貴們的觀念,進而讓他們認識到科技的重要性,從而提升各種工匠的地位,就必須從他們的切身利益出發。而對於土地所有者而言,最爲關注的便是農田的產出。

如此一來,農學院的先生和學子們,紛紛奔赴關中各地,傳播農學院中所掌握的各種農業技術。而裘離則帶着幾個留守的先生,開始了農學院的“擴招”工作,從遺孤院中大量招收新的學子,同時將南山腳下的百畝實驗田擴展到千畝,不但種植小麥,大豆,水稻,粟米,最重要的就是種桑養蠶。

劉徹深深明白,一旦奪回河朔之地,依靠長城死死遏制住匈奴鐵騎,如今已元氣大傷的西羌諸部,必將被漢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掃蕩殆盡。

屆時,絲綢之路將會比史上提前數十年出現在世人眼前。精美的絲綢和瓷器,將會爲大漢的工業化注入急需的資源和龐大的市場。

漢代的絲綢發展還遠遠不如唐宋的盛況,主要是江南並未完全開發,桑樹和蠶種也沒有經過挑選和細緻繁育。開發江南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非一夕之功。當務之急,就是培育出優良的桑種和蠶種,大幅提升絲綢織造工藝。

各項農業技術對於劉徹而言,不過是昏睡幾日,從書庫中提取的簡單事情。然而,具體執行,卻是極爲艱難和漫長。

農業技術,不像工業技術一樣,有圖紙就行,必須慢慢的實踐,一代一代的選種,培植。畢竟物種的進化,是根本無法跳躍式前進的。

面對劉徹魔怔般的剷平了小半個御花園的奇花異草,大肆種植桑樹和白疊子,漢帝劉啓沒有絲毫干預。

劉啓如今已將全副心神放在即將到來的漢匈大戰上,面對自己日漸衰弱的身體,他作爲一個務實的帝皇,明白這次大戰恐怕將是決定自己歷史定位的關鍵一戰。

至於太子劉徹所說的牧馬狼山,橫掃大漠,恐怕就沒他什麼事了。

即使劉啓明白,按照目前的發展勢頭,大漢帝國很可能將在劉徹的領導下將完成遠超前人的千古偉業,成爲寰古一帝。

然而作爲一個帝皇,劉啓也有自己的雄心壯志,就是要打好河朔一戰,盡復中原。若是再能掃滅西羌,坐擁西域,就更是大大的功業。

“後無來者”怕是做不到,但能做到“前無古人”,也定能名垂青史!

耿老漢很煩惱,作爲快要知天命的泥腿子,如今要和十來歲的娃娃們一起學認字,實在要了他的老命。然而農學院的院長裘離再三叮囑,這是太子殿下對先生們的要求,哪怕不會寫字,至少要能認字。

耿老漢自然不能悖逆殿下的嚴令,在他眼裡,殿下實在是個大聖人。不但供軍中孤兒們衣食無憂,還派先生教他們學問,讓他們長本事。

耿老漢是個懂得感恩的人,平日裡覺得自己住這麼好的屋子,拿這些多的月例,實在有負皇恩,莫說殿下是讓他識字,哪怕是讓他上刀山下油鍋,他也會梗着脖子往前衝。

於是,耿老漢每日等趙立這些娃娃們下了學,就讓他們到家裡來,吃上一頓晚膳,順帶着教他識字。連着數月,倒也能認出不少字了。但也只限於認得而已,連在一起就搞不懂是啥意思。

和耿老漢有一樣煩惱的先生不少,裘離有些無奈,只得求助於無所不能的太子殿下。

劉徹得知後,苦思良久,也想不出好的解決方法。古文的確有些晦澀難懂,即便他穿越大漢十數載,每日也算勤奮好學,卻也不敢自負能識文斷字。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皓首窮經,終日埋頭研究典籍的老學究了。

被逼無奈,劉徹決定在遺孤內院小範圍內推廣“白話文”。

即使後世很多噴子認爲這樣會埋沒華夏傳統文化,此時也顧不得。文字和語言本就是不斷進化的,只有順應社會的發展趨勢,才能將文明傳承下去。若是一直按照古文推廣教育,劉徹這一生,啥也不用幹了,單單全民教育就能讓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爲求心安,劉徹特意召來太學祭酒,太子太傅衛綰,同他商議太學擴編一事,增設專門的書法,古文兩科。

劉徹明白,白話文通俗易懂,在即將到來的工業化進程中,將會成爲科技發展和社會大衆的主要文法,進而會徹底將古文排擠出主流體系。適當的給予古文一些保護,在太學設立一些“保護區”,還是很有必要的,免得千年後,諸子百家的典籍都無人能懂,就太悲催了。

想想後世的新中國,多少狗屁不通的磚家叫獸肆意歪曲經典,看了叫人蛋疼!

盡人事聽天命,和衛綰商議完畢,劉徹便招來太子詹事府裡的衆多書吏,親自教導他們“白話文”的文法。由於從前劉徹就曾教導過他們一些標點符號的用途,甚至後世的漢語拼音,他們倒是接受得很快。當然,簡體字劉徹暫時還沒敢推行,這是牽涉到“祖制”的問題,搞不好要被御史們彈劾的,須得緩行。

作爲機械和化工雙料碩士,劉徹絕對是個好的理科老師,然而卻未必是個好的文科老師。

他抓耳撓腮,不到半個時辰,就把肚子裡那點少的可憐的文學常識全部掏空,只能悻悻的曲解道:“要學這白話文,須得先寫散文,啥叫散文,就是形散神不散,把平時說的話如實寫下來就是散文了。”

衆書吏一頭霧水,面面相覷,卻不敢多言。

劉徹苦惱的撓撓頭,無奈的讓他們退下。隨後,劉徹昏睡數日,愣是從書庫裡改編出幾本厚厚的散文集,交由書吏們好生研讀。

不久後,遺孤內院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徵文比賽,僅限白話文敘述的散文體裁,入選前十的好散文將獲得萬錢的重賞。

出乎意料的是,幾乎所有的老學究們都沒有入選,反倒是那些十來歲的娃娃們,僅僅在內院學了年餘,硬是寫出了不少好散文。

劉徹閱卷完畢,不由感嘆道:“還是白紙好作畫,教育始終要從娃娃抓起嘛!”

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準備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四百章 隆冬臘月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業第五百七十一章 漢使竇蟠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錢莊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贈馬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爲帝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會談第二百四十章 朝鮮作妖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三百三十章 商討出兵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般綢繆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團入城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監國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安獻俘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六百二十章 衝撞太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七百零六章 考較太子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三十五章 大難不死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代醫者第八章 宮廷宴會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二百零二章 籌建邊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換血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氣象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莊第三百三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二百三十三章 師徒相見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壯大漢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賣戰俘 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六十八章 諸事妥當第一百六十七章 烏桓來使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一百二十六章 關城血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臘月返京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機勃勃第二百九十六章 暫緩圓房第五百七十八章 賭賽開局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爲天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師母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親征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七百八十章 邁向成熟第六百六十章 貴女求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九十章 火燒密林 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劃絲路 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朝方略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務正業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謁公婆第六百七十四章 貴女怨念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離京
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準備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四百章 隆冬臘月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業第五百七十一章 漢使竇蟠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錢莊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贈馬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爲帝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會談第二百四十章 朝鮮作妖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三百三十章 商討出兵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般綢繆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團入城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監國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安獻俘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六百二十章 衝撞太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七百零六章 考較太子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三十五章 大難不死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代醫者第八章 宮廷宴會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二百零二章 籌建邊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換血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氣象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莊第三百三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二百三十三章 師徒相見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壯大漢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賣戰俘 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六十八章 諸事妥當第一百六十七章 烏桓來使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一百二十六章 關城血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臘月返京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機勃勃第二百九十六章 暫緩圓房第五百七十八章 賭賽開局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爲天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師母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親征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七百八十章 邁向成熟第六百六十章 貴女求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九十章 火燒密林 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劃絲路 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朝方略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務正業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謁公婆第六百七十四章 貴女怨念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離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