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速難平原

古往今來,華夏北方的夷狄果是沒半刻消停,劉徹剛出手將遼東郡東邊的朝鮮國整廢了,遼東郡北邊的扶餘國又有些不老實了。

大漢的東北部設有右北平和遼東兩郡,兩郡邊塞再往北,有兩條西南朝向東北的大山脈,西側的爲大鮮卑山,即後世大興安嶺;東側的爲不鹹山,即後世長白山脈。

自匈奴冒頓單于擊敗東胡各族後,北方夷狄散居在匈奴左部屬地東邊的遼闊區域,且多是倚山脈而居,避免匈奴的不斷侵襲。

鮮卑的大多部族皆從草原退居山林,默默守護着祖先源起的鮮卑聖山,意爲瑞獸皮帶之山,在大鮮卑山脈北端的深山密林間。鮮卑山的具體方位頗是隱秘,便連昔年強盛無比的匈奴人都無從知曉,劉徹更是懶得遣人多加查探,着實沒甚麼意義。

烏桓人則困守大鮮卑山南端的烏桓山脈,少數部族還偶爾到饒樂水(西拉木倫河)北邊遊牧。只是他們不會南渡饒樂水,免得太過靠近大漢右北平和遼東兩郡的北邊長城邊塞,引來大漢邊軍驅逐甚或擄掠。

不鹹山脈亦有不少化外夷狄聚居,只是文明程度大多不高。

山脈北端爲挹婁族佔據,挹婁意爲穴居之穴,據說挹婁人不築房舍,居於山中洞穴,卻又俗好養豬,食其肉,衣其皮。故在漢人看來,挹婁人是既不遊牧,又不耕作的山間野人,只要不進山招惹他們,他們也沒甚麼威脅。

山脈東麓至海邊的狹長地帶有不少沃沮部落,沃沮人散處山林,以狩獵爲生,並未凝聚成政體,故沒甚麼沃沮族,沃沮人只是泛稱那片地域的外族蠻夷。

然而不鹹山脈南麓的扶余卻是例外,或許是其祖居之地與大漢和朝鮮接壤的緣故,接觸到外來文明的扶余人漸漸走出深山老林,學會遊牧,甚至學會農耕。

尤是十餘年前,扶余人竟興建起木柵城,稱王立國。

扶餘國的屬民尚不足八萬戶,就算全是十口之家,也尚湊不足百萬人,大漢隨便拎出個郡國來,都比扶余人口多啊。

劉徹還特意派遣羽林衛去扶餘國仔細打探過,莫說百萬屬民,撐死就五十萬,而且整個扶餘國唯有王都這座城池,且正如其“木柵城”之名,城牆並非磚石建築,而是砍伐巨木撴成木柵,再糊以泥土。

這特麼都敢建國,你叫月氏,諸羌,乃至鮮卑和烏桓兩族情何以堪?

西邊的月氏和諸羌太過遙遠,且先略過不論,鮮卑和烏桓昔年可是統掌東胡各族,即便現下淪落衰敗,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鮮卑不說,光烏桓就能徵募出二十萬騎射。

烏桓都不敢建國,你扶余是腦子凍傻了,還是故意搞笑的?

劉徹看着遼東太守郅都呈報的奏章,卻是半分笑意都沒有,扶餘國的諸多部族竟西出不鹹山脈南麓,渡過速末水,也就是後世的松花江,跑到遼東北部邊塞外的平原地帶遊牧了。

劉徹目光落在大鮮卑山脈和不鹹山脈中間的那片遼闊平原,由松花江和嫩江沖積而成的鬆嫩平原在大漢沒甚麼名頭,依着這命名的規則,速末水爲松花江,難水爲嫩江,那鬆嫩平原豈非該稱爲速難平原?

速難,速難,速速給北方夷狄帶去災難!

劉徹覺得倒是不錯,便在地形圖的那片平原上花了個圈,揮毫提了歪歪斜斜的“速難平原”四個蠅頭小隸。

若放任扶余或其他北方蠻夷遷入豐饒的速難平原,日後怕是真會冒出個甚麼契丹或女真來,那收拾起來可不比匈奴輕省。

按照歷史原本的軌跡,扶余人應不會大舉涉足速難平原,然現下朝鮮被大漢折騰得半死不活,尤是與扶餘國接壤的朝鮮北部已沒甚麼兵力駐守。

扶餘國沒了朝鮮的威脅,又不敢輕易南下,自然會盯上西邊的速難平原。若扶余王是將農人遷移過去,定居農耕也就罷了,偏生是讓牧民去遊牧啊。

劉徹最忌憚北方出現新的遊牧民族,想朝鮮這等以農耕爲主的國度,收拾起來倒是簡單,打不過就跑的遊牧民族才真是大麻煩。

得將扶余人往死裡收拾!

劉徹讓宦者令李福去殿內蘭臺將御史中丞張騫找了來,讓他擬旨,詔令右北平郡的各處邊塞,因關中今歲遭遇天災,物資不足,故需以價制量,將各處邊市漢商的所需繳納的商稅加倍。

張騫真真聽愣了,太上皇和皇帝近些年來屢屢調降賦稅,田稅降至百稅一,丁口稅減半,商稅也足足降了三成,他本以爲今生是不會從陛下口中聽聞到“加稅”二字的。

待聽完劉徹的旨意,他才明白自個太天真,原來陛下此舉不是針對漢商,而是針對烏桓各部。

陛下還詔令各處邊市對漢商購買外族奴隸時的商稅減半,擺明就是要讓烏桓各部多用奴隸換取大漢的貨品。

“陛下,恕臣直言,烏桓各部應已沒有多少奴隸了,畢竟在漠南草原和鄰近烏桓山匈奴左部駐牧地,匈奴遊牧部落已被清剿殆盡,烏桓人總不至對自己的族人下手。”

張騫追隨劉徹多年,深知他不喜臣子虛言應對,便是直言勸誡道:“若陛下當真提高漢貨的商稅,而烏桓又拿不出更多奴隸,換取的漢貨必定大減,怕是會心生怨懟。”

劉徹意有所指的笑道:“誰說他們拿不出更多的奴隸,我大漢的塞北外族可並非只有匈奴,不是還有個扶餘國麼?”

張騫微是愣怔,訝異道:“陛下,扶餘國都木柵城離烏桓山脈足有千餘里,還隔着大鮮卑山和不鹹山的不少支脈,烏桓騎射即便擄掠到扶余人,也不好押送返回吧?”

“烏桓騎射要擄掠扶余人,無須翻山越嶺的,更無須押送回右北平的邊郡。”

劉徹搖搖頭,陰惻惻的笑道:“給駐在右北平郡的行人令宋遠下旨,讓他再出使烏桓各部,說服烏桓出兵扶余,同時命右北平太守和都尉,乃至各處邊軍將領,準允烏桓騎射南渡饒樂水,沿饒樂水的南畔行軍,以便抵達遼東郡的塞北。”

張騫聞言,真真驚呆了,陛下這是要借道給烏桓人。

南北流向的大遼水貫穿遼東,南至勃海,北出遼東邊塞,與東西向的饒樂水交匯。

即便在匈奴最強盛之時,遼東郡的北部邊塞和長城關牆依舊握在漢廷手中,右北平郡也從未被匈奴鐵騎攻破過。

因此饒樂水南畔和大遼河的塞北流域皆在大漢邊軍的掌控中,時時派兵巡視,烏桓各部鮮少敢南渡饒樂水,更遑論東出烏桓山脈,直抵大遼河。

若陛下真的借道給烏桓各部,使其能繞過大鮮卑山南端的諸多分支,憑藉烏桓騎射的馬速,即便要保持馬力,五日內亦足以抵達不鹹山南麓。

就憑扶余那弱得可憐的國力,指不定會被二十萬烏桓騎射徹底滅國。

劉徹的最後一道旨意,徹底肯定了張騫的猜測。

詔令遼東太守郅都,在遼東北部邊塞開放邊市,用高價購買奴隸,尤是烏桓人押送來的扶余奴隸,以右北平郡各邊市的奴隸市價加倍購買。

張騫脊背直冒汗,陛下這是打算花錢買扶余百姓的人頭啊。

現今大漢奴隸短缺,在不少郡縣,精壯奴隸的市價已高逾每口兩萬錢,右北平各邊市雖便宜不少,卻也漲到將近萬錢。

在遼東邊市以右北平郡的奴隸市價加倍購買,意即每口扶余奴隸兩萬錢,即便押運回勞力最爲短缺的關中郡縣轉賣,也是要大大賠本的。

向來不做虧本買賣的皇帝陛下,此番竟寧可賠本也要將扶余往死裡收拾,真不曉得扶餘國是造了甚麼孽,得罪了陛下啊?

張騫心有慼慼,卻是不敢怠慢,提筆揮毫,將數道聖旨盡數撰寫完畢。

劉徹喚來掌印太監孫全,取了傳國玉璽,往那些聖旨上盡數蓋了大印,想了想,復又道囑咐張騫道:“這些密旨就不要錄入蘭臺備查了,朕亦會囑咐前去頒旨的郎衛,日後將這些密旨帶回,盡數焚燬……你可領會朕的意思麼?”

“陛下,臣近來公務繁忙,忘性大。”

張騫追隨他多年,自是心領神會,無非就是不想讓史官知曉,將之記錄在史籍上,有損陛下仁德賢明的光輝形象。

劉徹笑着頜首道:“嗯,那今日愛卿便早些回府,好生休養吧。”

“謝陛下體恤,微臣告退!”

張騫忙是就坡下驢,躬身告退,緩緩趨步而出。

劉徹吩咐侍立在側的宦者令李福將這些密旨讓郎衛速速送出去,倒是沒再多作叮囑。

李福適才在旁邊聽得清清楚楚,該如何做,他心裡自是有數。身爲長伴君側的近侍宦官,若連這點眼力和腦子都沒有,早就拋屍荒野,塋草及腰了。

諸事處置妥當,劉徹回了椒房殿,睡在躺椅上晃啊晃,着實閒得發慌,心道此時手頭若有本《漢武揮鞭》,一卷在手,俯視天地,仰望蒼穹,該是何等愜意。

第五百四十章 鳳翔珠寶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願得償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會談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烏孫滅國第六百零五章 權貴人脈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八十六章 西北狀況第八百一十九章 進逼龍城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馬青梅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第三百一十章 營養早膳第四十二章 路在腳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師母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二百五十四章 經商之道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備戰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三百五十三章 議定發兵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五百一十九章 決意犯險第一百八十三章 耿老先生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陰狠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一百六十七章 烏桓來使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見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三百五十八章 劉舜請旨第二百一十一章 癡女渣男第三百四十九章 劉舜務工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妥當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區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陽孔僅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五百九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王位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六百一十章 趙府貴女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賊第四百五十八章 膠漆嬌妻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問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機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擇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七百一十四章 爲子作揖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圍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七百一十四章 爲子作揖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爲帝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動 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七百三十二章 張篤遇襲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四百三十四章 發條玩具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六百七十章 來複火槍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一百六十章 懾服中原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錢 第七百四十章 購奴門路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
第五百四十章 鳳翔珠寶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願得償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會談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烏孫滅國第六百零五章 權貴人脈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八十六章 西北狀況第八百一十九章 進逼龍城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馬青梅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第三百一十章 營養早膳第四十二章 路在腳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師母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二百五十四章 經商之道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備戰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三百五十三章 議定發兵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五百一十九章 決意犯險第一百八十三章 耿老先生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陰狠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一百六十七章 烏桓來使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見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三百五十八章 劉舜請旨第二百一十一章 癡女渣男第三百四十九章 劉舜務工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妥當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區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陽孔僅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五百九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王位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六百一十章 趙府貴女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賊第四百五十八章 膠漆嬌妻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問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機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擇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七百一十四章 爲子作揖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圍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七百一十四章 爲子作揖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爲帝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動 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七百三十二章 張篤遇襲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四百三十四章 發條玩具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六百七十章 來複火槍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一百六十章 懾服中原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錢 第七百四十章 購奴門路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