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

安息王都,泰西封。

“撒普爾那老傢伙到底想做甚麼?”

米特里達梯王出離的憤怒了,他可以忍受巴勒弗家族討好漢廷,可以忍受他們與大漢皇族聯姻,然要召集諸多大貴族,在阿帕麥亞城舉辦所謂的祭祀大典,實在是做得過火了。

“父王息怒啊!”

王儲弗拉特斯忙是出言勸道,依着巴勒弗家主的地位和輩分,父王多年來都是禮讓三分,平日更常稱他舅父,此時卻是直呼其名,顯見是何等震怒。

他唯恐父王因怒火而喪失理智,低聲道:“父王,現今我王族的多數軍隊都遠在比提尼亞,萬萬不能與巴勒弗家族撕破臉啊!”

今歲入夏,大月氏的五萬鐵騎已然繞過裡海北岸,進入安納托利亞半島,短短兩月,便是徹底攻佔了比提尼亞王國,拿下了拜占庭城。

大月氏人依照約定,在洗劫了比提尼亞全境後,將其土地和屬民皆拱手讓給了安息帝國,即刻撤軍返國。

安息帝國自然不是空手套白狼,除卻向漢廷送了五十萬頭奴隸作爲“中介費”,還向大月氏運去了大批糧食和牲畜,供其今歲越冬。

巨大的付出,自然是爲更爲巨大的回報。

安息兵不血刃的接管比提尼亞,奪取了地勢險要的拜占庭城,整個安納托利亞半島已然是囊中之物,又可狼顧富饒的巴爾幹半島,財富、奴隸,皆是唾手可得。

此等咽喉要道,米特里達梯王自是不會交給旁人的,故王族的軍隊早已前去接管比提尼亞,重整戰後秩序,接收大批百姓,短期內難以返歸泰西封。

巴勒弗家族卻是不同,貌似近年對外征戰不太熱衷,遣出的私兵不多,然因其屢屢捨棄戰後利益的瓜分,且去歲忍痛“爲國分憂”,獨自湊出十萬頭奴隸押往漢廷,莫說旁的大貴族,就是安息王室都不好再多作苛責。

此次此刻,在安息境內,巴勒弗家族能掌控的兵力無疑是最多的,若是王族與之撕破臉,後果着實難以想象。

尾大不掉!

米特里達梯王神情陰鬱,攘外必先安內的想法,他過往不是沒有,然巴勒弗家族的根基實在太深了,地方勢力盤根錯節,牽一髮而動全身啊。

饒是攻下阿帕麥亞城又如何,各地貴族見得巴勒弗家族遭禍,怕是會抱團取暖,聯手對抗王族的。

安息現今情勢,實則就類似與漢帝劉啓剛登基時,削藩削狠了,吳楚七國聯手造反,叛軍迅速席捲了大半個漢帝國。

不同的是,安息王族現今的實力,顯然不似昔年的漢廷般佔據優勢,若八個小王國和諸多半自治城邦皆是造反,米特里達梯王沒有絕對的把握去平定叛亂。

當然,巴勒弗家族也不敢輕易造反,畢竟風險實在太大。

誰都不敢把對方逼急眼了,就是這麼個情況。

弗拉特斯意有所指道:“父王,既是巴勒弗家主想廣爲佈教,那不妨封他爲大祭司,將他召來泰西封,常住神廟侍奉神明。”

“嗯,不錯!”

米特里達梯王微微頜首,目光愈發凜冽:“他之前力主將祆教立爲我安息國教,且要求封殺瑣羅亞斯德教派,恢復供奉多神的原教旨,我都遂了他的意,現今又廣邀各大貴族,齊聚阿帕麥亞城搞甚麼祭祀大典,那索性就讓他來泰西封神廟做大祭司!”

於是乎,王儲弗拉特斯懷揣王令,領着百餘親衛疾馳千里,趕往阿帕麥亞城,將將好趕上所謂的祭祀大典。

早在五百年前,瑣羅亞斯德就已改革了古典信仰體系,以瑣羅亞斯德教派爲主導,祆教才得以大興。

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帝國後,中亞和西亞皆進入希臘化時期,祆教受到沉重打擊,諸多神廟甚至出現了雜糅着波斯和希臘風格的混合神袛。

建立安息帝國的帕提亞人,雖以承繼波斯爲名,實則對甚麼是祆教的原教旨沒有概念。

巴勒弗家族說甚麼,就是甚麼了。

最初時,瑣羅亞斯德教派聞得安息帝國將祆教立爲國教,本是歡欣鼓舞,只道將能恢復昔日榮光,豈料迎來的不是榮光,而是屠刀和火刑架。

三年來,瑣羅亞斯德教派慘遭到血腥鎮壓,經書被焚燒,祭司被屠戮,尋常教衆若是不肯改信多神教派,亦會遭到擒拿,饒是不被處死,也會被押爲奴隸。

此番巴勒弗家族在祖居的阿帕麥亞城舉行祭祀大典,明面上的由頭,就是用“異教徒”的血祭奠諸位神明,宣告瑣羅亞斯德教派的徹底覆滅。

“或許,也是宣告巴勒弗教派崛起吧?”

依山修築的宅邸羣中,劉泫矗立於一座露臺,俯瞰着城中廣場,透過手中的望遠鏡,看着祭壇周圍的擁擠人羣,看着他們臉上露出的狂熱,不禁微微顰眉。

“不,不會有甚麼巴勒弗教派,今後的祆教教衆,只會也只能信奉原教旨!”

劉興身爲太常府文教司的長史,對某些事的敏銳度是頗高的。

“原教旨麼?”

劉泫勾脣謔笑,搖頭道:“你瞧瞧這些教衆,與其說他們的狂熱是因信奉祆教,倒不如說是在信奉巴勒弗家族吧?”

現今的大漢官學,都在教導甚麼唯物發展觀,更是早已宣導要“破除迷信思想,掃除宗教崇拜”,“漢人只奉祖,不信教”,卻沒成想,巴勒弗家族要恢復祆教“原教旨”,還得先遣子弟到大漢取經啊。

“巴勒弗家主不傻,自然是識時務的,他們可以掌控教權,卻不能掌控教衆信仰,如若不然……”

劉興微是揚眉,淡淡道。

劉泫長嘆道:“希望如此吧,我可不想憑白遭了牽累。”

“你且安心便是了,過得今日,情勢多半就明朗了。”

劉興拍了怕他的肩膀,出言寬慰道。

劉泫擡眸看他:“你是不是知曉甚麼?”

劉興搖頭苦笑:“呵呵,我能知曉甚麼,只不過比你會認人,此番護送我等前來的騎軍部曲,領頭的乃是虎賁軍候,我曾多次在中央官署瞧見他出入太尉府。”

“直娘賊!”

劉泫真是驚到了,他何德何能,讓千騎虎賁護送他和小媳婦回孃家啊。

況且這些虎賁將士貌似沒打算顯露身份,怕不是想來暗中搞事的吧?

劉興瞧見他滿臉慌亂之色,忙是沉聲道:“慌個甚,塔澤斯和埃霍斯多半也是知曉的,你無須胡亂揣測,在旁看着就是了。”

劉泫重重頜首,又舉起望遠鏡,將視線投注到城中廣場。

祭壇高聳,中間隆起圓形的祭臺,八尊栩栩如生的神像環繞着祭臺,用雪白的雲石雕琢出八位神明。

祭臺的正前方,擺放着造型獨特的爐鼎,早先在衆目睽睽下,巴勒弗的族人們往裡頭倒了數桶油,引燃木柴,以烈火烹油,此時已見得鼎中白霧蒸騰,顯是熱油已沸騰。

巴勒弗家主撒普爾緩步登階,站上祭壇中心的圓形祭臺,雙手做了個下壓的姿勢,本是喧鬧無比的廣場霎時便是沉寂下來。

王儲弗拉特斯站在階下,見得此等情形,不禁瞳孔微縮。

撒普爾的威望實在太高,巴勒弗家族的震懾力實在太大,莫說那些狂熱的信徒,就是周圍的這羣大貴族們,都因巴勒弗家主的一個手勢,盡皆噤聲不語。

“諸神的信徒們,今日我們齊聚在此,用異教徒的血肉供奉諸神,祈願神明降福。”

撒普爾張開雙臂,仰頭望天,中氣十足的朗聲道。

桶裝的環形廣場內,聲音久久迴盪,還真有種神聖的味道。

教衆們尚等他繼續往下說,豈料他卻是直奔主題:“將瑣羅亞斯德邪教的大祭司烏勒爾帶上來。”

兩名侍衛隨即將五花大綁的烏勒爾押上祭壇,壓着他跪倒在地。

“烏勒爾,你瑣羅亞斯德教派供奉邪神阿胡拉,污衊和褻瀆諸神,你可知罪?”

撒普爾站在圓形祭臺上,俯視着他,高聲呵斥道。

“你的言語是何等的愚昧,你的行爲是何等的罪惡!阿胡拉戰勝了惡神紐曼,創造了世間萬物,乃是唯一真神!”

烏勒爾身爲大祭司,無疑是對自身信仰的真神無比虔誠,悍不畏死的大聲駁斥。

見得邪神信徒如此猖狂,教衆們紛紛高聲喝罵,撒普爾也是面色鐵青。

弗拉特斯見這情形,心中自是暗笑,希望那烏勒爾能再多罵幾句。

許是天遂人願,就在撒普爾剛命侍衛將烏勒爾丟入油鼎烹殺之際,突是傳來一聲高喝。

“父親,住手吧!”

廣場邊緣,身着白袍的塔澤斯緩步而來,身後跟着十餘名也身着奇特長袍的年輕人,皆是巴勒弗家族的嫡系子弟。

廣場再度鴉雀無聲,卻是不同於適才的肅穆,而是詭異的沉寂。

甚麼情況?

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圍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發大夏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算諸越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業發展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辯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興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六百七十四章 貴女怨念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國內附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一百四十五章 爭相競價 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二百七十四章 凜冬戰事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六百五十八章 餓狼出城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賭賽第七百三十一章 漢帝之謀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務正業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四百一十一章 劉乘飛天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六百六十七章 漢學當立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鹽稅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朝方略第二百一十六章 賀蘭在望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難爲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二百一十一章 癡女渣男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敵都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編碼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五百二十七章 對外貿易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滅烏孫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議始開第九章 創立太學第二百三十三章 師徒相見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二百六十五章 爲何而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帳暖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七百三十二章 張篤遇襲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症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禪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纔是舉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五百九十一章 劉乘之子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七十七章 暗流洶涌 第八百零九章 揮軍北上第九十八章 酷吏張湯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軍制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臘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錢莊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五百零五章 大農六部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圍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發大夏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算諸越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業發展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辯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興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六百七十四章 貴女怨念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國內附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一百四十五章 爭相競價 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二百七十四章 凜冬戰事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六百五十八章 餓狼出城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賭賽第七百三十一章 漢帝之謀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務正業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四百一十一章 劉乘飛天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六百六十七章 漢學當立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鹽稅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朝方略第二百一十六章 賀蘭在望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難爲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二百一十一章 癡女渣男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敵都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編碼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五百二十七章 對外貿易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滅烏孫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議始開第九章 創立太學第二百三十三章 師徒相見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二百六十五章 爲何而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帳暖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七百三十二章 張篤遇襲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症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禪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纔是舉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五百九十一章 劉乘之子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七十七章 暗流洶涌 第八百零九章 揮軍北上第九十八章 酷吏張湯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軍制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臘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錢莊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五百零五章 大農六部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