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

待到末伏,漢帝劉啓果不出朝臣所料,沒再回返長安城,老太后亦留在了甘泉宮。

離秋祭大典尚有月餘,大漢又是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太子劉徹和朝臣們除了按部就班的打理些政務,着實無事可做,皆是閒得發慌。

劉徹覺着權貴們愈發富足,難免會生出些惰性,懶得再多動腦,雖說會少花心思爭權奪利,但若長此以往,容易智力退化。

何況在可控範圍內的爭權奪利也非壞事,若權貴們皆缺乏上進心,整個官僚體系便是一潭死水,人人都想着混日子攢資歷,還談甚麼建設工業化新大漢?

“一手抓物質文明建設,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太子劉徹高居御座,向殿內羣臣發表重要談話,端是擲地有聲。

劉徹自然不會讓大漢羣臣去學甚麼馬列斯毛,而是命御史中丞張騫整理蘭臺典籍,從高祖,文帝和景帝過往頒佈的政令和日常言談中,擷取些有利於未來革新的論述,彙編成語錄,刊印成冊。

朝臣們人手一本《漢帝語錄》,老老實實拿回府中,好生背誦,必得熟記於心,每歲由蘭臺不定期抽驗,背不出的朝臣名薄將在中央官署的正門外張榜公告,並罰俸半年。

朝臣們脊背直冒汗,他們家貲豐厚,倒不太在乎被罰俸,可是若被張榜公告,那這張老臉還往哪擱?

雖想出言反對,偏又張不開嘴,身爲人臣若連歷代皇帝的語錄都無法熟記,傳揚出去還不得被百姓罵做尸位素餐的佞臣麼?

於是乎,大漢朝臣們每日回府都手捧《漢帝語錄》,廢寢忘食的背誦着。

年過八旬的老宗正劉通亦是如此,他是最爲德高望重的劉氏宗親,將這語錄視爲家訓,不需太子多說,自會將之背熟。

劉徹見得效果奇佳,自是大喜過望,今後再往裡加些私貨,給臣民們提前洗洗腦,再想革新變法就容易得多了,且皇室實業即將向民間大舉銷售紙張,得先讓新華書局趕末班車,最後再狂撈一筆。

六月末,朝廷頒佈詔令,大漢官吏及意欲爲官者,皆應熟讀《漢帝語錄》,日後公府非但會不時派員前往各地郡縣抽驗官吏,取官時更會加試策論,考的就是歷代漢帝的治政方略。

詔令一經頒佈,新華書局在京畿三輔發售的五萬冊《漢帝語錄》短短半月間便即售罄,畢竟朝廷只給各郡縣秩俸六百石以上的官員發放這本語錄,其餘官吏需得自行購置。

好在新華書局刊印的線裝書已不似先前昂貴,每本千錢的售價對於世家大族而言,有志入仕的子弟自是人手一本。

新華書局在中原各大郡治的分店繼續鋪貨,銷量依舊火爆,賺得鉢滿盆滿。

華夏向來不缺想做官的人,故而劉徹對超過二十萬冊的銷量並不意外。

因着修養生息的國策,加之近年來國庫歲入大漲,非但賦稅極低,朝廷更是大肆鼓勵百姓生育,自然會迎來嬰兒潮,如今大漢冊籍在簿的人口數已近五千萬。

五千萬人才賣出二十餘萬冊,還遠不如後世某些網絡爽文的實體書賣得多啊。

“大漢的文盲比例太高,識字率還沒後世的啃書宅男比例高。”

劉徹無奈搖頭,暗自嘆息,“真想賺錢,還得向有錢有閒的貴婦和貴女們下手,印幾本古代言情好了,先前的紅樓夢銷量大好,不也沒遭御史彈劾麼?”

大漢與禮法嚴苛的後世朝代不同,女性身上的封建枷鎖不算沉重,和離改嫁乃至自由戀愛皆是屢見不鮮,只要不離傢俬奔,旁的都好商量。

劉徹覺得這樣挺好,故也沒打算刊印些女則女訓來束縛大漢女性的自主意識,甚麼三從四德還是算了,懂得孝順,知曉自愛就好。

改編些不太犯忌諱的,譬如西廂記,男女主雖是違反長輩意志追尋真愛,但畢竟沒有走到私奔的地步,且最後還是靠着男主努力奮發,得以入朝爲官,男女主方可得成眷屬。

這等體制內的解決方式,堪稱典範,既教育少女該找有上進心的男人,亦警示少年們,唯有奮發向上才能抱得美人歸。

果如劉徹所料,西廂記一經刊印發售,銷量比漢帝語錄還要火爆,非但是貴婦與世家公子小姐,便是尋常百姓亦多有購買。

新華書局數度加印,仍是供不應求,可見大漢百姓對精神食糧的渴求程度。

長安紙貴啊!

新任少府丞陳煌向劉徹稟報,庫房內的本是堆積如山的紙張已然耗盡,少府的造紙作坊難以再供應足夠紙張,西廂記只能停止刊印。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新華書局在連續刊印漢帝語錄和數版西廂記後,終是停下瘋狂攬財的行爲,徹底偃旗息鼓。

江都王劉非特意入宮求見,懇請太子劉徹讓他見識下少府所屬新華書局的賬簿。

劉徹倒是大方,直接命陳煌將形制齊備的少府版財務報表取來,讓劉非細細閱看。

“兩月內竟獲利近愈三億錢!”

劉非看罷,險些噴出口老血,這尼瑪是驚天的暴利啊!

“才學就是財富,知識就是力量!”

劉徹頗是恬不知恥,出言指點道:“若皇兄能似孤王般著出本西廂記,想來亦能掙到不少。”

劉非面色訕訕,略帶不甘的辯解道:“我向來只擅辭賦,這等閒書……”

呦呵,還敢嘴硬,瞧不起言情文學?

劉徹劍眉微揚,吩咐近侍道:“李福,取孤王所著的《絕句百首》來,讓皇兄指教指教!”

李福忙是從書架上尋出本厚厚的線裝書,躬身呈給劉非,心下暗笑,江都王若是跟殿下比書法倒還罷了,卻偏要比文采,那不是自取其辱麼?

劉非接過那書,剛閱看數頁,便已額角冒汗,面露頹唐之色。

想他劉非向來恃才傲物,卻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這等精妙詞句他雖也能寫出幾句,但若要做足百首這甚麼絕句,怕是至死都難以辦到。

劉非合上書頁,喟然長嘆道:“殿下文采斐然,堪稱曠古爍今,我果是目光淺薄,自視太高啦!”

劉徹哈哈大笑,出言勉勵道:“皇兄也不必過於自謙,有道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論及楚辭大賦,孤王還是遠不及皇兄的。”

劉徹倒不是虛言安慰,畢竟流傳後世的大賦爲數甚少,他實在找不到太多可供抄襲的,還是藏拙的好。

劉非搖頭苦笑道:“殿下說笑了,殿下贈與堂邑翁主的那篇《鳳求凰》已傳遍皇親苑,連皇叔都擊節而贊,自嘆弗如啊!”

劉徹登時被噎得說不出話來,心道阿嬌小蘿莉真不靠譜,怎的拿着那賦四處炫耀,司馬相如這原作者此時尚爲樑王府門客,這不太好吧?

“殿下爲何不將此書刊印?”

劉非自是不曉得劉徹的心思,拍了拍手中的詩集,疑惑道:“如此書問世,天下文人雅士必將之奉爲經典,或許能將這所謂的絕句詩體發揚光大,另開一派文風。”

“孤王本想繼西廂記後便刊印此書,少府紙庫卻已無紙可用,爲之奈何?”

劉徹無奈的聳聳肩,他也想讓文人雅士乃至尋常百姓能多些經典讀物,更不想讓臣民以爲大漢太子只會著些情情愛愛的閒書。

奈何計劃沒有變化快,萬萬沒料到西廂竟如此暢銷,掙錢掙到手抽筋,腦子也跟着抽抽了,愣是忘了留些紙張庫存刊印詩集。

劉非聞言,心下暗喜,忙是道:“殿下,待得仲秋,我皇室實業的造紙作坊便可完工,殿下先前又曾提及的那甚麼鉛版活字,說要建甚麼印刷作坊,不如將之也交由我皇室實業吧?”

劉徹擡眸瞧他,語帶戲謔道:“皇兄這胃口可不小啊。”

劉非訕笑道:“畢竟殿下在皇室實業有最大的份子,小王不也算是在替殿下打理經營麼?”

劉徹撇撇嘴:“於孤王而言,皇室實業是合資的,少府卻是專屬的……”

劉徹出於忌諱,並未將話說透,但劉非自然能領會他的意思。

少府是皇帝私府,正如太子詹事府是太子的私府,日後待得劉徹即位,少府自然歸他所有。

劉非曉得是要大出血的,只得咬咬牙,道:“不若這樣,若殿下將印刷之術傳授於我皇室實業的匠師,日後少府再將刊印書籍的生意交由我皇室實業,則紙張及印書所需貲費皆只收取半價,如何?”

劉徹沉吟片刻,方纔嗤笑道:“皇兄所謂的半價,是指替尋常權貴刊印書籍所收取費用的半數?”

劉非額角冒汗,心道太子果是精明。

“依着皇兄的脾性,這半價怕仍是暴利啊。”

劉徹見他張嘴欲要辯解,便是擺手笑道:“無妨,開門做生意,自是要賺錢的。不若這樣,印刷作坊如造紙作坊般,所得獲利亦向少府繳納兩成,外加少府刊印新書收取半價,可否?”

“好!”

劉非只得點頭應下,免得這生意教國舅田勝搶了去,那廝可也是個財不走空的主。

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飾改制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凜冬戰事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五百章 夷滅東鯷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四百六十二章 單車問世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二百二十章 秭歸項氏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盡除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佈陣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六百九十七章 發展代價第七百三十二章 張篤遇襲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二百六十八章 黃埔軍學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二百四十章 朝鮮作妖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見第四百五十八章 膠漆嬌妻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朝方略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七百七十五章 尋獲玉米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九章 創立太學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換血第一百二十六章 關城血戰第六十四章 誅心之言 第四百七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壓輪機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六百六十章 貴女求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儒派裂變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諸事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請罪第二十七章 新華書局 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症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鐵路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氏阿嬌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調控第八十五章 瘋狂認購第二百九十八章 無心插柳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宮觀禮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第五百九十一章 劉乘之子第五百二十八章 冊立儲君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團入城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一百六十七章 烏桓來使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獻劍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陽南侵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賁獸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二百三十三章 師徒相見
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飾改制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凜冬戰事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五百章 夷滅東鯷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四百六十二章 單車問世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二百二十章 秭歸項氏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盡除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佈陣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六百九十七章 發展代價第七百三十二章 張篤遇襲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二百六十八章 黃埔軍學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二百四十章 朝鮮作妖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見第四百五十八章 膠漆嬌妻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朝方略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七百七十五章 尋獲玉米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九章 創立太學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換血第一百二十六章 關城血戰第六十四章 誅心之言 第四百七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壓輪機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六百六十章 貴女求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儒派裂變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諸事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請罪第二十七章 新華書局 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症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鐵路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氏阿嬌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調控第八十五章 瘋狂認購第二百九十八章 無心插柳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宮觀禮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第五百九十一章 劉乘之子第五百二十八章 冊立儲君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團入城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一百六十七章 烏桓來使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獻劍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陽南侵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賁獸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二百三十三章 師徒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