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奇遇

有了南下回鄉的打算,賈瑚沒有貿然去向司徒景請假,而是去跟蘇怡打聽情況,他們這些人裡,就只有蘇怡是有功名在身的,賈瑚進宮那年,他就考中秀才了,還是小三元,被太子表揚過的。

蘇怡聽了賈瑚的問題,淺笑道:“蘇家祖籍直隸,來回一趟不過幾天工夫,我參加縣試、府試、院試都是提前幾天請假回去的,跟你的情況有所不同。縣試二月進行,院試要到五月,不算路上耽擱的時間,你在金陵就要待四個月,來回起碼半年。再說開春路不好走,我知道好些人從京裡回江南考試的,都是頭年秋天就出發,江南文風鼎盛,求學倒也容易,早些回去更穩妥些。”

蘇怡說得在理,賈瑚點頭道:“就是這樣沒錯,我堂兄今年要回鄉參加鄉試,家中長輩不放心我獨自出門,便想讓我跟他同路。可這樣算來,最遲五月就要出發,宮學這邊,起碼耽誤一年。”

蘇怡微微蹙眉,沉吟道:“賈瑚,你可想好了,宮中的伴讀並非一成不變,殿下先前的伴讀,就是回鄉考試離了宮,然後補了你和韓奇兩個,你要離開一年之久,殿下未必會爲你留着位置。”

在宮學裡,像蘇怡和簡明這樣,從司徒景讀書就跟着他,一跟就是十來年的伴讀並不多,通常只有來自皇子皇孫母族的表哥表弟會是如此,其他的伴讀,都是三五年一換。畢竟,宮學是爲皇子皇孫們設立的,而他們又不參加科舉考試,因此在教學內容上,和外面的書院大相徑庭,凡是有想讓子弟從科舉出仕的,進宮當伴讀都不會長久,三五年即可,否則誤了考試,可是頭等大事。

賈瑚苦笑道:“此事我明白,不過童生試總是要考的,所以纔想找你問問,以往有人請假考試,是個什麼章程。”雖說宮學在四書五經的教導上有所不足,還需自己回家補課,可這裡能接觸到的很多東西,是外面根本碰不到的,若是回老家考個試,就能把伴讀的資格丟了,賈瑚寧可推遲兩年再考,好在宮裡多讀兩年書,反正童生試沒有年齡限制,他大可以參加鄉試之前直接去考。

蘇怡見賈瑚面露爲難之色,便安慰他道:“殿下素來待你親厚,也許會給你留着位置也未可知,你直接去問好了。各家情形不同,也沒什麼章程,就是跟主子說一聲,從來沒有不被允許的。”

先例太少,且缺乏參考性,賈瑚只得去見司徒景。司徒景聽說他要回鄉參加童生試,面上神情不變,可再聽說五月初就要走,眉眼之間便有了波瀾,急道:“怎麼這麼早?”不就是考個秀才,蘇怡每次都是提前四五天才請假的,怎麼到了賈瑚這裡,就要提前大半年了,司徒景表示接受無能。

賈瑚劍眉微挑,苦惱道:“我也不想走得這麼早,可是堂兄八月就要參加鄉試,不能再晚了。”

“既是如此,你回去便是。”司徒景薄脣微啓,卻發現無話可說,只得允了賈瑚告假,旋即又道:“你考中了快些回來,伴讀的位置我就不添人了,還給你留着,你要是考不中,那就算了。”

賈瑚沒想到司徒景竟會給他留着伴讀的位置,大喜過望,欣然笑道:“在下定不負殿下所望。”

司徒景也笑道:“你若有心,就考個小怡那樣的成績回來。”賈瑚笑吟吟的表情頓時垮了下來。

東府那邊,賈珍剛得了兒子,正是稀罕的時候,根本捨不得出門,不過鄉試三年一回,他也不可能錯過機會,只是和賈敬軟磨硬泡,把出發的時間推遲到了五月中旬,再往後,天就開始熱了。

最初,只有賈瑚一個人跟着賈珍回老家,後來賈政聽說此事,就讓賈珍把賈珠也給帶上,說是他和賈瑚年紀相當,也該下場了。反正是包船出行,身邊伺候的人也多,賈珍倒不在意多帶個人,他只是想起前年過年時,賈敬曾說過,賈珠要想下場考試,起碼還得三年,不料賈政竟然如此急迫。

史太君和王氏聽說賈政想讓賈珠回鄉考試,都很不放心,賈珠長了十二歲,從來沒有出過遠門。

賈政就說,這次是有東府的賈珍同路,豈不比賈珠獨自出門更好。史太君和王氏想想也是,童生試早晚要考,有賈珍帶着,怎麼也比賈珠自己回去好,就不反對了,專心給賈珠收拾起行李來。

就跟賈瑚一樣,賈珠回鄉考試也得請假,十五皇子比司徒景更爽快,直接就放了賈珠走人。可同時,他也告訴賈珠,他這一走,伴讀的位置就不給他留了。賈珠聞言鬆了口氣,卻又有些不甘。

其實,十五皇子的做法很正常,伴讀要想上進,他們肯定不會攔着,就是將來入了朝,也是自己的助力。只不過宮學人來人往的,除了最親近的一兩個,他們不會刻意給誰留位置,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多結交幾個朝臣子弟,沒什麼不好的,大家好聚好散,有那幾年的緣分,也就足夠了。

再則說了,賈珠也不是多喜歡宮學,進宮三年,因爲跟的是剛啓蒙的十五皇子,他的功課進益甚少,此番回鄉考試,真是一點把握都沒有。可是賈珠不能不去,要是賈瑚考中了,父親只怕會有更多的話要說。從現在開始,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必須要很努力,無論如何也要把秀才給考上。

然而,賈珠只要一想到,賈瑚在司徒景跟前風生水起,就是他離宮一年,皇孫殿下都肯爲他留着伴讀的位置,而不像十五皇子,他說走就直接讓他走了,心緒難免有些不平,讀書也靜不下心。

離京的日子定在五月十六,據說是個黃道吉日,諸事皆宜。司徒景的生辰卻在下旬,賈瑚等不及,只得提前把賀禮送了上去。他今年準備的禮物比較簡單,就是前兩個月司徒景送他的一幅畫,他給拓了一遍,刻了一幅木版畫出來。司徒景收到這幅畫,簡直哭笑不得,最後還是掛在了書房。

從京畿到江南,基本都是走水路,看過沿岸的風光以後,賈瑚由衷地表示,雖然沒被污染的環境確實很美,可他還是很懷念有飛機和火車的年代,這麼慢悠悠地一路坐船南下,真是太無聊了。

賈瑚還在腦子裡回憶了下,蒸汽機是不是已經發明出來了,飛機他這輩子是不敢想了,可是火車的話,努力一把還是有機會的。跟還有心思胡思亂想的賈瑚相比,賈珠絕對是個乖乖學生,就是每天在船上,也是抓緊一切時間看書。賈瑚被他的勤奮刺激了,覺得自己好像是有點懶散,也跟着看起書來。有了事情可做,賈瑚突然發覺時間變快了,他還沒有回過神來,就聽說已經到了。

在船上待的時間太長,上岸以後賈瑚都還覺得地面在晃。岸邊早有賈家在金陵的世僕來接他們,聽了賈珍和來人的對話,賈瑚才知道,他們只是到了岸,卻還沒到目的地,要回金陵,還得坐上幾天的馬車。雖然官道修得還算平整,但是沒有彈簧和橡膠的木質車輪,減震效果幾乎爲零。賈瑚以前在京畿,坐車的距離都不長,尚可忍受,這兩天全天候坐車,才覺得五臟六腑都錯位了。

賈瑚實在是被顛得受不了,就跑去外面騎馬,可惜他也沒有長時間騎馬的經歷,沒騎多久就把大腿內側磨得破了皮,只好乖乖躺回車裡,心裡還在想着,有朝一日,他一定要把彈簧發明出來。

歷經千辛萬苦,賈瑚終於回到了金陵老宅。賈珠雖然沒去馬上折騰,可看起來也比賈瑚好不了多少。只有賈珍,他是有出遠門經歷的,應對措施得當,從面上看着,就比兩位堂弟要好了許多。

因爲賈敬早就寫了信過來交待,老宅這邊,什麼都給賈珍等人收拾好了,預備的院子也是最好的。賈珍住正房,賈瑚和賈珠分別住了東西廂房,前院便是書房,既能互相照應,也能討論功課。

難得回趟老家,給祖宗們燒香磕頭是必須的,尤其賈珍新添了兒子,賈瑚和賈珠是第一次回來。

賈家共有二十房人,京中八房,金陵十二房。地位最高的莫過於寧榮二府,這回兩府的嫡長子都回來了,金陵的族人們自然都很激動,他們就是靠着寧榮二府吃飯的,怎會不討好賈珍和賈瑚。

其中,賈珍已經成年,又是未來的族長,族老們最想親近的,肯定是他。然後就是賈瑚,他是西府的長房長子,比起出身二房的賈珠,自然更受推崇。賈珠面上不顯,心裡卻是難受到了極點。

賈瑚明明什麼都有,爲什麼還要壓得他喘不過氣,無論他是否考試,都有爵位可以繼承,可是他呢,根本沒有第二條出路,他要是考得不好,就什麼都沒有了,偏偏他們還是一起回到了金陵。

在祠堂給列祖列宗磕頭的時候,賈珠看着賈瑚的背影,表情已經稱得上是有些扭曲了。

賈珍下個月就要參加鄉試,自己在家看書即可,反正在他出門之前,賈敬已通過各種渠道給他找了無數題目讓他練習,做到考試那天也未必能做完。賈瑚和賈珠卻要明年二月才能參加童生試,兩個都是半大孩子,只靠自學可不行,賈珍就給他們聯繫了一所書院,讓他們借讀半年。說來也是巧合,那家書院的山長竟是張九莘的學生,跟賈珍和賈瑚都有點淵源,方允了他們半路插班。

賈瑚上輩子從幼兒園讀到大學畢業,跟陌生同學打過無數交道,就是中途插班進去,也很快就讓他交到了幾個朋友。不說推心置腹,親如兄弟,平時說說笑笑,討論討論學業,那是沒問題的,因此賈瑚覺得,偶爾換個學校,也是種很新鮮的體驗。賈珠就沒賈瑚過得這麼滋潤了,他以前只念過家學和宮學,家學都是旁枝子弟,他不屑搭理人家,宮學都是皇子皇孫,他搭理不上人家。

倒是現在念書的梅花書院,官家子弟不少,可惜人家都是同窗了好幾年,有了自己的小團體,賈珠又不是賈瑚那種人來熟的個性,根本打不進去。其實,要是賈珠不那麼矜持,只需跟着賈瑚,也能跟同學熟稔起來,可惜他又放不下面子,不想在賈瑚面前服輸。賈瑚對待賈珠的態度,一向是順其自然,外人看着過得去就行,賈珠自己都不理他,他肯定也不會厚着臉皮把他拉過來。

好在梅花書院不愧是江南最好的書院之一,就是童生班,授課的師傅也是飽讀詩書的大儒,賈瑚和賈珠聽了很受用。賈珠一心要補上之前欠缺的功課,白天晚上都忙得很,也沒時間和賈瑚玩。

到了八月,賈珍下場考試,一考就是九天,出來時蓬頭垢面,去接他的僕人差點沒有認出來。賈瑚想問賈珍考得如何,可他回家就是倒頭大睡,只得作罷,等他睡醒再說。賈珍睡了一天一夜,醒來就叫肚子餓得很,廚房趕緊把飯食送上,他看也不看面前是什麼菜,就埋頭吃了三碗飯,隨後去了淨房洗頭洗澡。梳洗完畢出來,賈珍整個人神清氣爽,終於覺得自己又重新活了過來。

賈瑚再去問他,考得怎麼樣,賈珍搖頭,說不記得了,還說這輩子再也不想考了。賈瑚無語望天,不想考試,這能是賈珍說了算的,他考上了,賈敬會讓他考進士,若考不上,就得重新再考。

放榜之日,賈家僕人早早就去看榜,結果賈珍運氣不錯,雖然名次不是很靠前,好歹是考上了。賈瑚和賈珠都向賈珍道喜,考中了舉人,賈珍以後就不用再回老家考試了,當真是幸事一樁。

來年二月便是會試,雖然賈珍自覺希望不大,不過都到這一步了,肯定是要回去應考的,於是他捲起包袱,打道回京了,留下賈瑚和賈珠在金陵讀書,只說明年五月,家中會派人過來接他們。

賈珍離開後,賈瑚和賈珠的生活沒有發生什麼變化,還是每天都去書院讀書。只不過到了沐休日,賈瑚會跟同學們出去聚聚,賈珠就是關在家裡看書,除此之外,兩人的相處倒也算是融洽。

這日,賈瑚和同學約好去逛書鋪,臨出發時習慣性地叫了賈珠一聲。賈瑚以爲,賈珠會跟以往一樣說不去,不想這次他竟然點了頭,說是也要去。賈瑚有些意外,也沒說什麼,兩人一起出門。

比起京城,江南的書鋪書籍種類更多,賈瑚每次來逛,都會有些新的發現。賈珠不像賈瑚涉獵甚廣,很快就挑好了兩本書,他見賈瑚暫時不會出來,就出了書鋪,打算去對面的書畫鋪子看看。

剛走到街上,賈珠就撞上了一僧一道,他愕然地擡起頭,愣愣看着面前突然出現的兩個人。

“阿彌陀佛!”和尚雙手合十,口誦佛號。

“無量壽佛!”道士拂塵一甩,禮了一下。

“兩位仙師好!”賈珠見兩人生得骨骼不凡,丰神迥異,態度不由自主變得恭敬起來。

“原來是你,真是……”細細打量過賈珠之後,一僧一道面面相覷,面上皆有詫異之色。

賈珠不解其意,只得保持沉默,他的直覺告訴他,這一僧一道,只怕都不是普通人。

“也罷,既然遇到了你,也是緣分。”沉默半晌,和尚率先開了口,說的話還是叫人聽不懂。

“你把此物收好,日後必能派上用場。”道士說着再甩了下佛塵,賈珠手上多了個紅色香囊。

“你們這是……”手中憑空多了一物,賈珠大驚,可他再擡起頭,一僧一道早已沒了蹤影。

恰在此時,賈瑚和兩位同學買好了書,從書鋪出來,見賈珠愣愣地站在街上,就喚道:“珠兄弟,我們要回去了,你可還有書沒有挑好?”賈瑚回過神,趕緊把香囊塞到懷裡,轉身搖了搖頭。

路遇一僧一道之事,賈珠沒有告訴任何人,那個奇怪的香囊,他趁無人之時拿出來看過,只覺異香撲鼻,沁人肺腑,其他倒也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就放在了枕頭下面,夜間聞着倒是很好入眠。

冬去春來,賈瑚和賈珠在金陵老家過了個特別的年,雖然沒有父母親人在身邊,可族人衆多,比起在京中的時候,竟然還要熱鬧。因爲沒人管他,賈瑚帶着族裡的小孩子們,玩了個痛痛快快。

正月一過,縣試的日子就臨近了,賈瑚胸有成竹,賈珠卻是略有些忐忑,不過成績出來,倒是兩人都順利過關,賈瑚排在第二,賈珠排了十七,族老們大喜,立刻就跟京中二府寫信報告喜訊。

府試在四月進行,賈瑚見時間充足,一點都不慌張,還跟書院的同學們出去踏了兩次青。更讓賈瑚高興的是,三月下旬,司徒景竟然給他寫信了,隨信送到的,還有一方“連中三元”的印章。

收到生日禮物,賈瑚遺憾地嘆了口氣,司徒景註定要失望了,他連最容易的縣試,都沒拿到第一。府試難度更大,高手更多,他都不知道自己能考第幾,沒有摸底考試,不瞭解對手的水平。

賈珠不甘心落後賈瑚的那些名次,縣試過後學得更加刻苦了,誰知府試的成績出來,賈瑚還是第二,而賈珠,卻是降到了三十幾名,可喜的是,他們都過關了,都能參加下個月進行的院試。

接連兩個第二,賈瑚覺得自己運氣不太好,還讓人去打聽了,這兩次考試的第一名,是不是同一個人。結果被人告知不是,縣試第一那位,府試只考了第七,而府試第一那位,縣試卻是他們縣的第三。賈瑚握緊雙拳,暗暗下定決心,院試千萬不能再是第二了,要是拿不到第一,他拿第三都可以。可惜天不遂人願,五月考過院試,賈瑚還是排名第二,賈珠就很驚險了,堪堪過關。

不管怎麼說,榮慶侯府的兩位爺都考上了秀才,金陵的族人們還是爲他們慶賀了一番。

好想快點回家,在親戚家裡碼字太痛苦了,一直被人打攪,差點就趕不上十二點了,/(tot)/~~

第34章 許願第62章 矛盾第55章 春遊第9章 因果第35章 探病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40章 作死第47章 悲喜第49章 退婚第61章 糾結第63章 化解第18章 逼迫第25章 打臉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1章 穿越第59章 約會第58章 弊案第57章 流言第35章 探病第45章 大婚第67章 受傷第10章 攀比第50章 中舉第20章 面試第49章 退婚第32章 劫數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67章 受傷第49章 退婚第35章 探病第67章 受傷第28章 斐然第12章 添妝第19章 伴讀第63章 化解第55章 春遊第32章 劫數第43章 寶玉第71章 薛家第14章 初見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5章 抓週第4章 瑚璉第8章 還擊第44章 欠債第5章 抓週第30章 回鄉第1章 穿越第9章 因果第63章 化解第48章 阿福第57章 流言第55章 春遊第21章 進宮第28章 斐然第50章 中舉第72章 完結第65章 安排第60章 地震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14章 初見第1章 穿越第13章 嫁女第66章 戰事第39章 甄賈第58章 弊案第56章 誤會第36章 頓悟第49章 退婚第25章 打臉第23章 赴宴第63章 化解第41章 畫像第34章 許願第8章 還擊第30章 回鄉第59章 約會第24章 酒醉第26章 真相第59章 約會第70章 兒子第59章 約會第45章 大婚第60章 地震第72章 完結第56章 誤會第50章 中舉第34章 許願第6章 較量第21章 進宮第70章 兒子第60章 地震第70章 兒子第16章 難產第54章 表白第11章 上學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30章 回鄉
第34章 許願第62章 矛盾第55章 春遊第9章 因果第35章 探病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40章 作死第47章 悲喜第49章 退婚第61章 糾結第63章 化解第18章 逼迫第25章 打臉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1章 穿越第59章 約會第58章 弊案第57章 流言第35章 探病第45章 大婚第67章 受傷第10章 攀比第50章 中舉第20章 面試第49章 退婚第32章 劫數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67章 受傷第49章 退婚第35章 探病第67章 受傷第28章 斐然第12章 添妝第19章 伴讀第63章 化解第55章 春遊第32章 劫數第43章 寶玉第71章 薛家第14章 初見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5章 抓週第4章 瑚璉第8章 還擊第44章 欠債第5章 抓週第30章 回鄉第1章 穿越第9章 因果第63章 化解第48章 阿福第57章 流言第55章 春遊第21章 進宮第28章 斐然第50章 中舉第72章 完結第65章 安排第60章 地震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14章 初見第1章 穿越第13章 嫁女第66章 戰事第39章 甄賈第58章 弊案第56章 誤會第36章 頓悟第49章 退婚第25章 打臉第23章 赴宴第63章 化解第41章 畫像第34章 許願第8章 還擊第30章 回鄉第59章 約會第24章 酒醉第26章 真相第59章 約會第70章 兒子第59章 約會第45章 大婚第60章 地震第72章 完結第56章 誤會第50章 中舉第34章 許願第6章 較量第21章 進宮第70章 兒子第60章 地震第70章 兒子第16章 難產第54章 表白第11章 上學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30章 回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