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初見

拜託了賈代善,賈代化又把賈敬和賈珍父子叫到病榻前,再三叮囑他們,日後小心做人,不可狂妄行事。賈家是跟着司徒家打天下的開國功臣,賈演、賈源兄弟,早年曾跟太、祖皇帝勾肩搭背、稱兄道弟,關係自是不用多說,賈代化和賈代善自幼跟着各自父親上陣廝殺,跟當今皇帝也是相熟多年,他們平定中原、拿下江南的幾場大戰,就是時任太子的今上親自負責的後勤調度。

正是因爲如此,賈代化和賈代善在繼承爵位的時候都沒降爵,保住了賈家一門兩國公的榮耀。不過如今的朝中局勢,卻與當初大不相同,太、祖皇帝舉兵起義的時候,是個死了老婆多年的鰥夫,膝下就只得原配妻子留下的長子一人,直到登基爲帝以後,才廣納嬪妃,可是那些比太子的兒子都小的庶出皇子,哪裡會對他有威脅,賈代化等人從來沒有選擇的煩惱,一味忠於太子即可。

今上和太、祖皇帝一樣,也是個有點克妻傾向的人,他的原配妻子蘇氏,在還是太子妃的時候就病故了,留下了嫡子司徒衍。今上和蘇太子妃感情篤佳,很長時間沒有續娶,只讓沈良媛、陳良娣等人管着東宮之事,他卻是把司徒衍帶在身邊親自教養。今上登基以後,追封了蘇氏爲皇后,又立了司徒衍爲太子,沈良媛、陳良娣等人,分別封了沈淑妃和陳昭儀,皇后之位保持空缺。

太、祖皇帝稱帝之時已經滿過了四十歲,他只納妃,不封后,朝臣們覺得沒有什麼,反正還有太子妃在,後宮之事有人做主。可是今上登基之時尚不足三旬,太子年幼,也沒到可以娶妻的年紀,後宮連個可以穿正紅色的正經女主人都沒有,着實不好看。皇帝聽了覺得有道理,就開始考慮封后之事,他疼愛太子,不欲有人對他構成威脅,故而育有皇子的沈淑妃、陳昭儀等人不作考慮,反而是在勳貴裡選了個父兄戰功顯赫,卻相繼戰死沙場,全家上下就剩一個女兒的忠勇候褚家。

空有名聲卻家中無人的褚氏入宮爲後,皇帝的心思昭然若揭,他是在給太子殿下鋪路,褚皇后家中的男丁全部戰死,她就是生了兒子,也沒有孃家的支持,不會對太子造成什麼威脅。

皇帝信任太子,對大多數朝臣來說都是好事,這免了他們的站隊風險,只要老老實實做事就好。可有一點,是人們不想看到的,就是皇帝自小疼愛的太子,他什麼都好,文韜武略,無不精通,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他的身體不好,二十多歲的人,精神看着還不如明年就要年滿五十的皇帝。

賈代化是天子近臣,對前朝後宮的局勢都很瞭解,要是太子殿下身體康健,他對家中後事,也不至於這麼擔憂。他們家是有大功勞的人家,只要子孫不犯大錯,幾輩子的榮華富貴都是穩當的,可他就是害怕,若是太子殿下不幸走在了皇帝前頭,看到希望的諸位皇子,會羣起而紛爭,到了那個時候,站位就是麻煩事情,稍有差池,便是抄家滅族的禍事,賈敬年紀輕,他放不下心。

賈代化翻來覆去說了好幾遍,面上的神情格外凝重,賈敬面有焦慮之色,可還是一一應了,賈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更是賈代化說什麼,他就答應什麼,就差沒有對天起誓了。

這年臘月,寧國公賈代化病故,享年五十三歲。皇帝收到賈代善呈上的摺子,幽幽嘆了口氣,當年打天下的老臣子,眼看又少了一個,他想到賈代化的獨子賈敬去年剛中二甲進士,就下旨命他降一等襲了爵位,改封寧安侯。賈代化的喪事辦得隆重至極,兩府上下忙碌了兩個多月,年都沒有過好,前來道惱的親朋故舊無數,就連太子殿下,都帶着兒子過來了。

那是賈瑚第一次見到司徒衍和司徒景,傳說中神仙一般人品的太子殿下,當真是個溫文俊美的年輕人,讓人看了立時升起親近之感。而跟着父親前來的司徒景,看上去跟賈瑚差不多年紀,相貌極像太子殿下,就是一身冰雪般凜冽的氣質,與他的父親截然不同。賈瑚跪在賈珍旁邊,腦海裡一片空白,全是司徒衍和司徒景,他隱隱有種預感,自己和這兩個人,羈絆不輕。

司徒衍父子來去匆匆,卻是給了賈家莫大的殊榮,賈瑚更是想起,賈代善教自己習武之時,偶爾提到的一些朝中之事。他說太子天資聰慧,是皇帝和蘇皇后成親好幾年才盼來的孩子,皇帝自小寵他,宮中凡有什麼好的,也都優先想着太子,不過太子的優異表現,也對得起皇帝對他的厚望,唯一不好的,就是太子的身體,時不時就病上一回,不僅皇帝憂心,朝中百官也是擔憂得緊。

賈代化的喪事辦妥,賈敬和賈珍開始閉門守孝了,賈敬前年中了進士以後,考中了庶吉士,進了翰林院。他從小被賈代化管得緊,一門心思都在讀書上,於人際交往,並不是很擅長,偏偏他又出身武勳之家,將來還有爵位可繼承,和翰林院那些書香世家或者耕讀之家出來的子弟,就不怎麼談得攏,好在還有同期和他進了翰林院的林海,還不至於連個能說上話的人都沒有。

胡先生見賈珍的學業剛有起色就要回家守孝,生怕他荒廢了,一氣給他佈置了兩年的功課,讓他回家苦讀,有什麼不懂的,直接問賈敬,若是夠刻苦,滿了孝出來,就回金陵考秀才去。胡先生是賈代化請來的,對賈珍一貫要求嚴厲,賈珍前不久又答應了祖父,要痛改前非,專注學業,再不濟也得考個秀才出來,不能一介白身,讓賈敬在同僚面前沒有面子,就乖乖抱着功課回家了。

賈敬跟人打交道不行,學問還是很紮實的,教導區區一個賈珍,根本不在話下,以至於賈珍經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想,他還是回學裡讀書吧,胡先生再怎麼着,就是口頭說兩句,不會對他造成人身傷害,他爹不一樣,稍微有個問題答不上,板子就準備好了,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才能到頭。

賈敬父子在家守孝讀書,賈代善也沒什麼需要多關注的,他想的是,賈敬有進士功名在身,襲爵方降了一等,賈赦什麼都不是,等他去了,不降個二等、三等纔怪。本朝的爵位分公、侯、伯、將軍幾等,通常是要降等襲爵,除非子孫有大能耐,才能不降或者少降,只是賈赦,他捐個虛銜都沒去點過卯,就是皇帝念舊情,起碼也是降兩等,搞不好三等都有可能。

有了賈敬這麼一個參照物,賈代善不甘心啊,人家賈代化的兒子可以只降一等,他的兒子就得降上兩、三等,這像話嗎。可是賈赦就那個水平,拘在家裡不惹禍容易,要他乾點什麼成就出來,比登天還難。賈代善每每看着刻苦努力的孫子,就覺得不甘心,要是在賈赦手上把爵位降了好幾等,到了賈瑚該怎麼辦,爲了寶貝孫子,他必須想點什麼主意,至少要保住賈赦的超品爵位。

賈代善正在琢磨,西海沿子那邊有藩國不安分了,竟然不按時進貢,皇帝派人前去訓斥,使臣卻在半路遇刺。賈代善看得出來,這是山雨欲來的架勢,他腦子裡有主意了,指望賈赦像賈敬那樣是不可能了,除非時光倒流,把他塞回史夫人肚子重新生一回,再認真教養,倒是武功,時機合適就能蹭上。他盤算着,皇帝若是派人和藩國交戰,他就把賈赦給捎上,不指望他在前線廝殺,跟着後勤混混就行,區區番邦小國,輕而易舉就能拿下,可賈赦只要有了軍功,將來襲爵,就是個大大的籌碼。

賈代善自從有了這個想法,每天教賈瑚習武的時候,就把賈赦也給叫上了。戰場之上,刀劍無眼,賈赦躲的位置再好,身邊保護的人再多,自己也要有點本事,最起碼要跑得動啊,不然真遇到什麼事,逃命都沒機會。賈赦小時候也是練過武的,可惜就跟讀書一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沒有練出名堂,如今二十好幾了,身上的骨頭都是硬的,再要練武可不容易。

賈赦有心逃避,無奈賈代善太兇,手持□□伺候,賈瑚又是一臉崇拜的表情看着他,一雙漆黑的眸子裡,不停有星星在閃爍。賈赦不想在兒子面前丟臉,只好咬牙撐着,每天練得腰痠背痛。

賈代善的這番舉動,賈家上下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大爺都多大年紀了,老爺還指望他去考個武狀元嗎。不過史夫人一向不管賈赦,只要他不惹禍,她從來不問,賈政倒是有些好奇,大哥父子這是怎麼了,每天打打殺殺的,沒點斯文樣子。賈瑚纔不在乎這些呢,他覺得祖孫三代在一起練武,真是交流感情的好機會,起碼祖父看他爹,是越來越順眼了。

賈瑚和賈珠在啓蒙班唸了兩年書,順利通過了升班考試,進入了四書班,看着風格和楊先生完全相反的胡先生,賈瑚心裡不住地嘆氣。升班考試的成績,賈瑚和賈珠分列一二,差距不是很大,賈政想着賈珠好歹比賈瑚小了半歲,卻和他一起升班,心中得意,難得表揚了兒子一回。他卻不知道,賈瑚是捨不得楊先生,故意推遲了考試,要不是有賈珠在後面逼着,他還想晚一年呢。

就在賈瑚和賈珠進入四書班不久,西海沿子的戰事爆發了,藩國起兵犯境,皇帝大怒,當即點了五萬兵馬,命令賈代善帶兵出戰。賈代善就把賈赦給捎帶上了,閤家上下深感意外,國公爺征戰多年,經驗豐富得很,可是賈赦,他去了能做什麼。張氏被公公的舉動嚇着了,賈赦有那個本事嗎,賈瑚也是驚訝不已,原來祖父逼着父親練武,是有目的的,可他不放心啊。

不管怎麼說,大軍還是出發了,賈赦上馬的時候,腳都是抖的,被賈代善狠狠瞪了幾眼,不敢再抖了。到底是番邦小國,在邊境惹點亂子容易,朝廷的大軍一旦打了過去,就直接打到了他們的國都,立馬投降不說,歲貢還比原來翻了一番,賈代善帶着大筆的金銀財寶,勝利返京。

賈赦生平第一次上戰場,嚇得可謂不輕,不過雙方兵力懸殊,他們一路碾壓過去,也沒遇上什麼危險。回京以後,皇帝大喜,稿賞三軍,賈赦這種明顯去鍍金的,也得了個四品的爵位。

張氏做夢都沒想到,不用等到承爵,賈赦就能給自己掙來誥命,更可喜的是,賈赦出門不久,她就查出有了身孕,如今賈赦平安歸來,真是數喜臨門。長房這邊喜事不斷,二房卻是愁雲密佈,不過就是史夫人,也不能說什麼,要是賈代善當初不帶賈赦,想帶賈政上戰場,她第一個不答應。

賈代善這回是徹底放心了,賈赦現在就有四品爵位,雖然是虛的,也不能往下傳,可是等他去了,他襲爵必定不會降得太狠,像賈敬那樣也是有可能的,他沒了心事,反而一頭病倒了。

今天稍微晚了一點,沒能趕上八點整,不過小受第一次出場了哦,雖然一句臺詞都沒有。

插入書籤

第72章 完結第26章 真相第18章 逼迫第1章 穿越第56章 誤會第23章 赴宴第17章 兄弟第56章 誤會第63章 化解第44章 欠債第43章 寶玉第16章 難產第16章 難產第72章 完結第42章 徵兆第62章 矛盾第46章 還債第54章 表白第64章 改向第38章 心意第42章 徵兆第39章 甄賈第50章 中舉第2章 偏心第57章 流言第26章 真相第20章 面試第53章 下場第68章 交底第57章 流言第38章 心意第68章 交底第17章 兄弟第68章 交底第72章 完結第32章 劫數第47章 悲喜第39章 甄賈第2章 偏心第70章 兒子第2章 偏心第55章 春遊第49章 退婚第60章 地震第2章 偏心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41章 畫像第7章 退讓第46章 還債第51章 重逢第17章 兄弟第11章 上學第53章 下場第71章 薛家第40章 作死第55章 春遊第25章 打臉第40章 作死第10章 攀比第27章 秋狩第47章 悲喜第49章 退婚第31章 奇遇第43章 寶玉第48章 阿福第41章 畫像第21章 進宮第54章 表白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71章 薛家第69章 主線第42章 徵兆第44章 欠債第39章 甄賈第51章 重逢第52章 選擇第56章 誤會第38章 心意第2章 偏心第13章 嫁女第18章 逼迫第42章 徵兆第70章 兒子第66章 戰事第5章 抓週第15章 再遇第14章 初見第34章 許願第61章 糾結第32章 劫數第36章 頓悟第28章 斐然第35章 禪位第1章 穿越第64章 改向第17章 兄弟第70章 兒子第1章 穿越第20章 面試
第72章 完結第26章 真相第18章 逼迫第1章 穿越第56章 誤會第23章 赴宴第17章 兄弟第56章 誤會第63章 化解第44章 欠債第43章 寶玉第16章 難產第16章 難產第72章 完結第42章 徵兆第62章 矛盾第46章 還債第54章 表白第64章 改向第38章 心意第42章 徵兆第39章 甄賈第50章 中舉第2章 偏心第57章 流言第26章 真相第20章 面試第53章 下場第68章 交底第57章 流言第38章 心意第68章 交底第17章 兄弟第68章 交底第72章 完結第32章 劫數第47章 悲喜第39章 甄賈第2章 偏心第70章 兒子第2章 偏心第55章 春遊第49章 退婚第60章 地震第2章 偏心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41章 畫像第7章 退讓第46章 還債第51章 重逢第17章 兄弟第11章 上學第53章 下場第71章 薛家第40章 作死第55章 春遊第25章 打臉第40章 作死第10章 攀比第27章 秋狩第47章 悲喜第49章 退婚第31章 奇遇第43章 寶玉第48章 阿福第41章 畫像第21章 進宮第54章 表白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71章 薛家第69章 主線第42章 徵兆第44章 欠債第39章 甄賈第51章 重逢第52章 選擇第56章 誤會第38章 心意第2章 偏心第13章 嫁女第18章 逼迫第42章 徵兆第70章 兒子第66章 戰事第5章 抓週第15章 再遇第14章 初見第34章 許願第61章 糾結第32章 劫數第36章 頓悟第28章 斐然第35章 禪位第1章 穿越第64章 改向第17章 兄弟第70章 兒子第1章 穿越第20章 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