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探病

俗語有云,久病成良醫,這句話用在司徒景身上也是行得通的。

從他有記憶起,司徒衍就時常病着,東宮往來的太醫,也是極頻繁的,打小見得多了,脈案和藥方也能看個大概,但是看了陳太醫帶回來的東西,司徒景還是感覺腦袋有點發暈。

只看第一張方子,就是尋常的風邪入體,不用說宮中的太醫,就是普通的民間大夫,也沒幾個會看錯的,怎麼過了幾天,風寒就變成風熱了,再是誤診,也沒這麼離譜的,簡直風馬牛不相及。

而陳太醫的診斷結果,又與前兩次的都不相同,這也罷了,姑且認爲是民間大夫醫術不行,看走了眼,可是陳太醫複診過後,又把自個兒的方子給改了,改得司徒景看了一頭霧水。

他放下看上去毫無聯繫的四張藥方,沉聲問道:“這到底怎麼回事?你給我說清楚。”

陳太醫原本就是戰戰兢兢,見司徒景面有慍色,撲通一聲就跪下了,不安道:“回殿下的話,微臣學藝不精,實在是看不懂賈家公子的脈象,怎麼會有如此奇怪的變化。”

司徒景斜斜睨他一眼,面上不動聲色,心裡卻在細想,陳太醫在太醫院侍奉多年,脈息一慣不錯,前面的那位江太醫更是前兩年才告老還鄉的,當年給他和父王都診治過,醫術很是不錯,要說這兩位都誤診了賈瑚的病情,他很難相信,可是這些亂七八糟的方子,莫非是見鬼了。

陳太醫一再告罪,司徒景也不爲難他,詢問了兩句就打發了他下去,又派了一位呂太醫去賈家。

結果可倒好,這位呂太醫給賈瑚診了脈,跟陳太醫的診斷又有衝突,想起臨出宮前皇孫殿下的囑咐,呂太醫沒給賈瑚開方子,只跟賈赦和張氏交待了兩句就直接回宮覆命去了。

都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榮慶侯府今年的情況用這話來形容,可是一點都沒錯。

上半年,金陵老家不斷來信報喜,全家上下樂得就跟什麼似的,便是賈政有些不滿賈珠的名次不及賈瑚,也沒掃興地說出來,不過是心裡記着此事,打算等賈珠回京以後,再跟他說道說道。

其餘人等,個個都是笑得合不攏嘴,賈政考了好幾次,連個童生都沒考上,賈瑚和賈珠是第一次下場,就雙雙中了秀才,史太君哪裡還會計較名次,口口聲聲都是對孫子讚不絕口。

張氏和王氏思子心切,都是一心盼着兒子儘快歸來,也沒心思去想那些有的沒的,只有賈赦,高興地頗有些得意忘形,見人就誇他兒子真是太棒了,什麼面子都給他掙回來了。

不想樂極生悲,賈瑚還沒回京,居然路上就病了,賈赦和張氏不禁憂心起來,趕緊拿了帖子進宮去請太醫。就是那個時候,他們也只是擔心,而不是絕望,只以爲賈瑚是路途勞累,所以病了,外面沒有好大夫,所以就耽擱了,只要到了家,請了太醫診治,很快就會好的。畢竟賈瑚的身體,一向都是很好的,從小到大就沒得過什麼病,應該不會太嚴重纔是。

誰知宮裡接連來了兩位太醫,賈瑚的病情全然沒有好轉,仍然是一天天地變得厲害起來。賈赦和張氏,這回纔是真的慌了,他們都不敢想,要是賈瑚真的沒了,以後該怎麼辦。

史太君到底是賈瑚的親祖母,雖說歷來偏愛賈珠,也不至於就討厭賈瑚,只是沒那麼喜歡而已,眼下見他病得不輕,也是天天在菩薩面前唸叨起來,早晚三炷香,一天也沒斷過。

倒是賈政和王氏,面上勸着賈赦和張氏,心裡卻都有着竊喜,若是賈瑚挺不過去,珠兒可就是賈家的長孫了。賈政的道行明顯比王氏更深,裝得也更像,他勸賈赦,還能陪着他哭會兒,王氏在張氏面前,卻是連開口的機會都沒有,便是她去探望賈瑚,張氏也是一臉警惕地看着她。

賈珠也去看過賈瑚,雖然他一再暗示自己,賈瑚的生病與自己沒有關係,可是看到賈瑚燒得人事不省的樣子,還是不禁百感交集,心虛、內疚種種情緒交匯在一起,兼之他此前讀書過於刻苦,失了保養,竟勾起了原有的病症,也就病倒了,而且病情來勢洶洶,看着不比賈瑚輕的樣子。

司徒景聽了呂太醫的回報,面色更顯陰沉,他今年十五歲,臉上沒了兒時的稚氣,多了幾分少年人的銳利,平時不笑的時候,就看得人心裡涼涼的,若是再沉下臉色,真是沒有幾個人敢正視。

呂太醫跪了會兒,見司徒景遲遲不語,就擡頭看了眼,竟覺全身發冷,微微顫抖起來。

司徒景沉默片刻,揮手道:“沒事了,你下去吧。”呂太醫頓感如釋重負。

打發了呂太醫下去,司徒景就去書房見司徒衍,他想去看賈瑚,又不知是否合適。

最近兩年,見司徒衍的身體狀況有所好轉,皇帝交給他的事務也比從前多了。他畢竟上了年紀,精力比不得年輕時候,以前是司徒衍的身體不好,他怕累着他,只得自己撐着,如今沒有尹美人在背後搗亂,司徒衍的身體好了許多,他也就讓兒子多分擔點朝務,免得日後手忙腳亂。

司徒景來到東宮的書房時,司徒衍正在看着御書房送過來的摺子,雖然傳了他進去,也一直低着頭寫寫畫畫,沒怎麼擡頭,直到司徒景說了自己的來意,方擡首道:“你說你想出宮?”

司徒景頷首道:“是的,兒臣想去一趟賈家。”太醫沒說賈瑚的病治不好,可他的脈象如此奇怪,什麼藥下去都不對症,再拖下去,結果很難說。司徒景只要想到這裡,就覺得心裡空蕩蕩的,總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可他不會醫術,太醫們也是束手無策,只能親自上門探望了。

司徒衍停了筆,沉吟道:“太醫都是怎麼說的?是不是情況不太好?”皇子皇孫出宮可不是小事,也就是司徒景還沒有封號,不然他上門探望一次,賈瑚就是沒事,也非得變成有事不可。

司徒景咬了咬脣,遲疑道:“陳太醫和呂太醫共給賈瑚診了三次脈,前面還有致仕的江太醫和一位普通大夫,每次診出來的病因,都不盡相同,服了藥下去,也沒什麼效果,我怕……”

“怎會如此奇怪?”司徒衍皺眉道,賈瑚生病這個事,他有所耳聞,因爲司徒景早就在念叨,賈瑚該回京了,誰知人還沒回來就病倒了,司徒景也打發了不止一個太醫過去看,只是後續如何,司徒衍就不清楚了,他還以爲賈瑚年輕體壯,不會有什麼,不料病情竟然愈發嚴重了。

“既是如此,你便去吧,好歹同學一場,那孩子孤看着挺好的。”司徒衍放下筆,蹙眉道:“難得這麼個好孩子,眼界開闊,侍君忠誠,倘若真是不幸,真是太可惜了。”

司徒景得了司徒衍的允許,面上一鬆,拱手道:“兒臣謝過父王。”

司徒衍輕嘆道:“你們相識相交,看看也是應該的,你去的時候帶上左院首,讓他再看看,若是能救回來,便是最好的。”司徒衍歷來欣賞賈瑚,不想他小小年紀就遭此劫難,也是感概不已。

賈瑚的病尚無起色,賈珠又病倒了,西府上下,頓時亂成了一鍋粥。這都怎麼回事,好端端兩個孩子,纔剛考上秀才,就碰上這樣的事,史太君傷心得很,不是在菩薩面前跪拜,就是在賈代善靈前哭訴。兩個兒子都不爭氣,她就指着孫子重振家業,結果倒是好,兩個都病倒了。

雖說賈政的資格不夠,可是以往賈珠病了,賈赦還是不介意用他的名帖去請太醫診治,畢竟是自家侄兒。這次卻不好如此,賈瑚這邊,先是陳太醫跑了兩趟,接着皇孫殿下又派了呂太醫過來,他們謝恩都來不及,怎麼好馬上又去請太醫,請來還不是給賈瑚看病,實在是說不過去。

賈赦的話說得在理,賈政和王氏無奈,只得先請了位素有名望的老先生過來,先給賈珠看着。

老先生來得很快,給賈珠診過脈就直搖頭,說是病人年輕不知輕重,明明以前就有病根,還不知保養,一味地刻苦要強,且心情鬱結、難以開懷,他醫術不精,治不了,還請他們另請高明。

賈政和王氏當時就懵了,簡直不敢相信老先生的話,史太君更是直接暈了過去。老先生原本要告辭的,這下也走不成了,趕緊給史太君診脈,好在她就是氣血上涌,用些開胸順氣的方子就好。

賈珠的病情如此嚴重,史太君也急得暈倒了,賈赦和張氏再是覺得爲難也不敢耽擱,馬上就要派人進宮去請太醫。不想派出去的人還沒出門,門房上就有人來報,說是皇孫殿下駕到。

賈赦等人再也顧不上請太醫的事,迎駕要緊,司徒景可是太子的嫡長子,他們怠慢不起。至於史太君那邊,反正人已經緩過勁來,老先生也開了方子,先煎一劑藥吃着,等把大事辦了再說。

司徒景這次算是微服出行,帶的人不多,身上穿的也是常服,他等賈赦等人請了安就叫他們起來,直接問賈瑚的房間在哪裡。他是來探望病人的,不必講究太多虛禮,賈赦和張氏起了身,趕緊就帶着司徒景去了賈瑚的院子。皇孫殿下如此看重賈瑚,真是他們沒想到的,不由悲喜交加。

被忽略的賈政和王氏面面相覷,賈赦和張氏陪皇孫殿下去了,給珠兒請太醫的事怎麼辦。

可是這個時候,他們也不敢上前打攪司徒景,還是元春眼尖,說看見皇孫殿下帶了太醫過來,他們去榮禧堂外面等着,等太醫一出來,就去請人,賈政和王氏想了想,也只能如此。

到了賈瑚的院子,司徒景讓賈赦和張氏留在了外面,只帶着左院首進了賈瑚的屋子。

司徒景進門就讓左院首給賈瑚診脈,果不其然,脈象又是凌亂不堪。他揮了揮手,連方子都沒讓左院首開就讓他去外面候着,司徒景現在確信,賈瑚這個病情,非人力所能改變了。

左院首從賈瑚的屋裡出來,賈赦想起史太君暈倒的事,就讓張氏帶他過去給老太太診脈看看。

坐了一天的車,晚上九點多才到家,今天這章稍微瘦小點,明天會有肥厚的一章補上,麼麼噠

曬曬可愛的小萌物們:腐直人ost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11-16?17:35:46

windlin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11-16?19:43:46

第28章 斐然第9章 因果第30章 回鄉第48章 阿福第27章 秋狩第56章 誤會第41章 畫像第64章 改向第69章 主線第18章 逼迫第26章 真相第48章 阿福第54章 表白第31章 奇遇第1章 穿越第13章 嫁女第31章 奇遇第70章 兒子第19章 伴讀第62章 矛盾第9章 因果第3章 清理第62章 矛盾第48章 阿福第42章 徵兆第27章 秋狩第48章 阿福第19章 伴讀第49章 退婚第35章 探病第46章 還債第51章 重逢第56章 誤會第40章 作死第35章 禪位第32章 劫數第4章 瑚璉第44章 欠債第67章 受傷第6章 較量第70章 兒子第69章 主線第32章 劫數第9章 因果第42章 徵兆第66章 戰事第57章 流言第47章 悲喜第66章 戰事第67章 受傷第8章 還擊第71章 薛家第28章 斐然第43章 寶玉第19章 伴讀第51章 重逢第7章 退讓第20章 面試第61章 糾結第38章 心意第22章 賜福第30章 回鄉第65章 安排第34章 許願第59章 約會第6章 較量第48章 阿福第10章 攀比第59章 約會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20章 面試第23章 赴宴第68章 交底第29章 禮物第26章 真相第58章 弊案第2章 偏心第11章 上學第35章 探病第1章 穿越第59章 約會第4章 瑚璉第56章 誤會第11章 上學第30章 回鄉第45章 大婚第72章 完結第42章 徵兆第59章 約會第1章 穿越第37章 事發第46章 還債第42章 徵兆第9章 因果第30章 回鄉第64章 改向第49章 退婚第28章 斐然第68章 交底第70章 兒子
第28章 斐然第9章 因果第30章 回鄉第48章 阿福第27章 秋狩第56章 誤會第41章 畫像第64章 改向第69章 主線第18章 逼迫第26章 真相第48章 阿福第54章 表白第31章 奇遇第1章 穿越第13章 嫁女第31章 奇遇第70章 兒子第19章 伴讀第62章 矛盾第9章 因果第3章 清理第62章 矛盾第48章 阿福第42章 徵兆第27章 秋狩第48章 阿福第19章 伴讀第49章 退婚第35章 探病第46章 還債第51章 重逢第56章 誤會第40章 作死第35章 禪位第32章 劫數第4章 瑚璉第44章 欠債第67章 受傷第6章 較量第70章 兒子第69章 主線第32章 劫數第9章 因果第42章 徵兆第66章 戰事第57章 流言第47章 悲喜第66章 戰事第67章 受傷第8章 還擊第71章 薛家第28章 斐然第43章 寶玉第19章 伴讀第51章 重逢第7章 退讓第20章 面試第61章 糾結第38章 心意第22章 賜福第30章 回鄉第65章 安排第34章 許願第59章 約會第6章 較量第48章 阿福第10章 攀比第59章 約會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20章 面試第23章 赴宴第68章 交底第29章 禮物第26章 真相第58章 弊案第2章 偏心第11章 上學第35章 探病第1章 穿越第59章 約會第4章 瑚璉第56章 誤會第11章 上學第30章 回鄉第45章 大婚第72章 完結第42章 徵兆第59章 約會第1章 穿越第37章 事發第46章 還債第42章 徵兆第9章 因果第30章 回鄉第64章 改向第49章 退婚第28章 斐然第68章 交底第70章 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