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進宮

太子先是讓人宣佈他已經被淘汰了,隨即又命他留下,賈瑚敏銳地猜測到,其中的原因只怕不是表現不合格這麼簡單。今日參加面試的這些少年,好些都是賈瑚平時見過的,據他了解,好幾個被留下來的都是水平尚可卻不如他的,不過被淘汰的人裡面,也確有幾個是文墨不通的,太子的判斷標準是什麼,賈瑚看不懂,但他可以肯定,書畫的水準只是一個方面,還有一些別的原由。

賈瑚猛然擡頭,正好看到司徒衍平靜如水的表情,還有司徒景臉上隱約浮現的些許笑容。

此時,幾條彈幕飛速在他腦子裡閃過,司徒衍在想,這個賈瑚有什麼好,景兒爲何對他刮目相看,而司徒景想的是,賈瑚的字寫得比他都好,父王爲什麼不要他,還有皇帝,他老人家真的就是來看戲的,心裡想的居然是,兒子和孫子意見不統一,他該站在哪邊比較好,得罪了哪一個都不好哄。

短短一瞬間,賈瑚對司徒衍和司徒景的想法有了基本概念,心中深感慶幸。他先前不正眼看他們的決定是正確的,看得早了,他們想的內容未必和自己有關,好鋼用到刀刃上,古人誠不欺我。

太子不喜歡自己,原因賈瑚不得而知,他現在能指望的只有司徒景了,他似乎對自己比較有好感。果然,其他被淘汰的人剛退下,司徒景就衝着賈瑚開口問道:“我問你,你會騎馬射箭嗎?”

賈瑚見過司徒景三次,這是第一次聽到他說話,出乎他意料的是,司徒景的聲音並不像他的神情那般凜冽,反而是軟軟糯糯的,如果只聽聲音,甚至會有人懷疑這是個乖巧漂亮的小姑娘,賈瑚愣了愣方回道:“回皇孫殿下的話,小民三歲跟隨祖父習武,至今已有六年,騎術和射術尚可見人。”

司徒景眨了眨眼,似是對賈瑚的回答很感興趣,他繼而又問道:“你會使什麼兵器?”

賈瑚躬身道:“長槍短劍均可。”他最初跟着賈代善習武,只是抱着兩個目的,一爲強身健體,二爲討祖父歡心。不想幾年練下來,不僅賈代善說他習武有天賦,他現在的兩個師傅也這麼說。

司徒景點了點頭,轉身對司徒衍道:“父王,景兒想要賈瑚當我的伴讀,可以麼?”司徒衍默不作聲,不說可以,也不說不可以,司徒景又走到皇帝身邊,哀求道:“皇祖父,可不可以嘛?”

皇帝摸着長鬚笑了笑,轉而問司徒衍,“皇兒,你怎麼看?”看來還是更尊重兒子的意見。

司徒衍微不可聞地嘆息一聲,無奈道:“既是景兒喜歡,那就留下吧。”司徒景聞言,脣角的笑意因而更甚,賈瑚更是趕緊跪下謝恩,不管怎麼說,他這個皇孫伴讀的位置,算是拿了下來。

皇帝又問司徒景,還想挑哪一個,司徒景就把同樣的問題又問了遍,他問這些少年,可有會武的。當時就有好幾個人點頭,畢竟是勳貴世家的子弟,從小習武算是不忘先祖創業的艱難,司徒景凝眉細想,最後挑中了錦鄉伯的公子韓奇。司徒衍似乎有些不滿意兒子的選擇,他聽到韓奇的名字時皺了皺眉,不過沒有開口。司徒景卻不在乎這些,直接把賈瑚和韓奇叫到身邊和他說話。

其餘過關的少年,就由皇帝做主,分給了小皇子們,有些是補缺,像九皇子、十一皇子、十二皇子,不過增補一兩人,有些是新選,從十四皇子到十七皇子就是,每人四個伴讀,一次性到位,賈珠也中選了,被皇帝指派到了十五皇子身邊。賈瑚特意打聽了,十五皇子是劉才人生的,劉才人原是陳昭儀身邊的大宮女,母憑子貴,封了六品的才人,十五皇子從小是被陳昭儀養大的。

賈瑚聞訊有些擔憂,就目前看來,十五皇子和五皇子司徒役顯然是綁在同一輛戰車上的,他們的利益跟他和司徒衍父子的,肯定不一致。賈瑚在現代的時候,沒少看宮廷爭鬥的小說和電視劇,他不相信從三皇子到九皇子,這些手上有點權勢的成年皇子會對太子的位置沒有想法,尤其司徒衍的體弱多病還是衆所周知的,他們便是暫時不出手,等到太子去了,也必有一番龍爭虎鬥。

賈瑚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禱太子殿下長命百歲,至少要熬過當今皇帝,不然他們賈家,註定會被捲進奪嫡風波。賈瑚一邊回答司徒景的問題,一邊偷偷打量司徒衍,從面上看,太子殿下與常人無異,不過就是膚色偏白顯得有點血色不足,其他的看着也還好,不像是有什麼頑症在身的樣子。可能是賈瑚的目光過於放肆了,司徒衍不經意地扭頭看了他一眼,嚇得他再也不敢擡頭。

少時,賈瑚和賈珠回到家中,早在他們到家之前,就有隨行的僕人先行回家報信,等到他們進了家門,府中已是喜氣洋洋,史太君更是笑得嘴都合不攏,直誇孫子有出息,還從自己的私房裡,拿出兩套上好的筆墨紙硯,賞給賈瑚和賈珠。賈瑚明白,史太君的重點是賈珠,而不是自己,要是今天只有他中選,估計家裡什麼動靜也沒有,要是隻有賈珠中選,熱鬧程度絕不會亞於現在。

不過能讓二房不專美於前,賈瑚的心情還是很好的,而且司徒景,他雖然外表看着冷淡,其實卻是個很好相處的,他今天逮着賈瑚和韓奇問了那麼多,就是想讓他們教他兩招,因爲據他所說,宮裡的侍衛都不肯教他,他怎麼說都沒有用。賈瑚這才發現,司徒景其實就是個被人保護地很好的孩子,他那副冷冰冰的外表,不過是給外人看的,假如跟他熟了,還是不用擔心被凍傷的。

說是家裡擺宴給賈瑚和賈珠慶祝,可是席間,史太君卻是一口一個珠兒讚不絕口,說得王氏喜笑顏開,婆媳兩個一唱一和的,就是心理素質比較好的張氏,聽了也是一肚子悶氣,只是面上不好表現出來。她家這個婆婆真是的,張氏根本不想跟她們說話,若是個不知情的人,聽到史太君和王氏的對話,保準以爲今天的面試賈瑚落選了,而賈珠中了,不然怎麼會一直提到賈珠的名字。

賈璉這個時候只有兩歲多,還是跟着張氏吃飯,而不是像賈瑚和賈珠,跟着賈赦和賈政是在外間。賈璉聽到史太君把賈珠誇上了天,不由好奇地問道:“老太太,我大哥哥今天沒考好麼?”

此話一出,史太君和王氏就被噎住了,賈瑚怎麼能叫沒考好,雖說過程曲折了點,人家也是中選了的,還是第一個被小皇孫挑走的,張氏不明白賈璉爲何說出此話,就問道:“璉兒怎麼會以爲你大哥哥沒有考好,你先前沒有聽到下人回話麼,他第一個就被太子殿下給小皇孫挑了去。”皇帝的孫子有好幾個,可是最寵愛的只有司徒景這個嫡皇長孫,人們平時單說小皇孫,就是指他。

賈璉煞有介事地點點頭,天真道:“先前我打瞌睡去了,沒有聽到回話,這會子老太太和二嬸孃一直說珠大哥哥文章寫得好,給十五皇子當了伴讀,我還以爲大哥哥沒有考上,落選了呢。”

賈璉年紀尚幼,正是天真懵懂的時候,他用認真的語氣說出這番話,史太君和王氏均是無言以對,說點賈瑚的好話吧,她們沒有興趣,再誇賈珠呢,她們也不好開口了,偏偏張氏還不肯接話。虧得元春反應靈敏,她給賈璉夾了塊他最喜歡的水晶丸子,柔聲道:“瑚大哥哥和大哥哥學習刻苦,得了聖人的賞識,是咱們家的福氣,璉兒上學以後,也要跟哥哥們一樣,知道嗎?”

小孩子的注意力都是很容易被轉移的,賈璉有了好吃的,也就不再追問先前的問題,而是專心致志埋頭苦吃,席間的氣氛也有了些許緩和。張氏只管照看賈璉,並不和史太君、王氏多說什麼,但她暗地裡,卻在留心觀察元春的表現,比起古板不知變通的賈政,以及僞善不懂掩飾的王氏,他們的這個女兒,倒是個聰明伶俐的,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不會連面上的平衡都不在意。

如果說女眷這邊,是史太君和王氏把賈瑚當做不存在,一個勁兒推崇賈珠,那麼外間的賈瑚、賈珠,又是另外一番遭遇。賈赦從小被人打擊,都說他樣樣不如賈政,他雖不服氣可也沒有反駁的理由,賈政固然屢考不中,可人家愛讀書是真的,不像賈赦,心思從來不在書本上,時間上了也就習慣了。賈瑚出生以後,形勢開始發生變化,賈赦驚喜地發現,他兒子樣樣都比侄兒要強。

賈赦並不是個會謙虛的人,外人面前還好,到了賈政面前,從來都是把兒子高高捧起,恨不得把自己被賈政比沒的面子,通通在兒子身上找補回來。賈政的情況恰好和賈赦相反,他是壓在賈赦頭上習慣了,理所當然覺得自己就該比賈赦更強,不想到了賈珠那裡,事事都被賈瑚比了下去,就說這次參選伴讀,賈瑚是第一個被挑走的,賈珠卻是分到最後,才被分到十五皇子身邊的。

因此,當賈赦在自己面前誇獎賈瑚時,賈政感覺很沒面子,就不停地訓斥賈珠,把賈珠原本那點中選的高興勁兒,全都說沒了。賈珠是越來越覺得迷茫了,他發現自己無論做了什麼,得到的,都是父親的訓斥和責罵。不像賈瑚,不管他做了什麼,大伯父都能誇出一朵花來,他不奢求父親變得像大伯父一樣,他只希望,他在他做好一件事的時候,能給他一點肯定,可他看不到希望。

賈瑚不是聖父,他一向奉行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原則,王氏曾經對他做過的事情,他從來沒有忘記。他不因此遷怒賈珠和元春,已經是很厚道的表現了,再覺得賈珠的遭遇可憐,也不會刻意幫他,而且賈政那種性格,他真要幫着賈珠說好話,能起到的也是火上澆油的作用,他什麼都不說、什麼都不做,對賈珠就算是很客氣了,不然賈政的怒火,還能被他氣得上升幾個等級。

心思各異的晚飯用畢,賈瑚一家四口回到榮禧堂,張氏白天沒機會和兒子碰面,此時方細細問他,宮裡具體發生的事情。張氏原先以爲,宮裡這次給皇子選伴讀,還跟以前一樣,是皇子和他們的母親自己挑選,不想除了司徒景,其餘人等竟是皇帝直接指派,難怪會出現一家子兄弟指給不同人的情況。好在賈瑚和賈珠都中選了,只要賈瑚能得小皇孫的青睞,賈家就沒有站隊的風險。

宮學每天的上課時間是辰時兩刻,跟賈家的家學是一樣的,可賈瑚從西府到家學,不過一里地,幾步就走到了,從家裡到皇宮,卻是好幾裡。更重要的是,家學到了直接就能進去,宮裡的規矩則要多得多,所以賈瑚每天的起牀時間,從原來的卯時兩刻,提前到了卯時一刻,不然進宮之前,他就完不成每天半個時辰的晨練了。好在古人晚上的娛樂活動很少,看書又傷眼睛,賈瑚已經習慣了天黑就要睡覺的生活,不然每天五點半就要起牀,對他這種上輩子睡懶覺習慣了的人,簡直是種折磨。

伴讀進宮是不能帶人的,就是家裡接送的馬車,也只等在宮外等着,所以賈瑚和賈珠是坐同一輛車進宮的,不像去家學讀書,各人坐各人的車,到了後來,賈瑚乾脆就不坐車了,自己走着去。

宮學設在青陽宮,正殿就是賈瑚他們那天參加面試的臨淵殿,宮學的教室在青陽宮的後殿,皇子皇孫們按照學習進度的不同,分成天地玄黃四個班。聽說皇子皇孫們在宮學讀書的年齡是六歲到十六歲,賈瑚就猜測,司徒景應該是在玄字班,甚至黃字班也有可能,賈瑚今年虛歲九歲,司徒景看着比他還要小一些,就是剛啓蒙也不奇怪,結果卻被人告知,司徒景在地字班就讀。

賈瑚聞言和韓奇面面相覷,司徒景竟然在地字班,他念書的速度是有多快,他們不由有點擔心,自己跟不上小皇孫的進度。考慮到賈瑚和韓奇是第一天來宮學,司徒景特地派了人過來接他們,賈瑚朝着賈珠揮了揮手,就跟着小太監走了。賈珠跟隨的十五皇子只有七歲,今年剛上學,去黃字班是肯定的,這讓賈珠隱隱感到有些不安,他和賈瑚的差距,是不是會從此越來越大呢。

到了地字班的教室,賈瑚發現人很少,只有司徒景和原來的兩個伴讀蘇怡、簡明在,不由感到很驚奇,地字班不會只有司徒景一個正經學生吧。像是看穿了賈瑚的疑惑,等他請安起身,司徒景就告訴他,九皇子一向都是踩着點到,而地字班,算上他和司徒律的伴讀,總共也只有十個學生。

賈瑚深感意外,細想又覺理所當然,□□皇帝登基前,只有今上一個兒子,登基以後也只生了兩個小兒子,年齡和太子殿下差不多,倘若他們沒有和司徒景年齡相當的兒子,皇帝自己的小兒子也沒這個年齡段的,地字班只有兩個正經學生,算不得很稀奇,可賈瑚更好奇的,是司徒景的年齡。

沒等賈瑚琢磨明白,九皇子司徒律到了,他是嫡皇子,衆人趕緊下跪請安,就是司徒景,也要恭敬地作揖道:“侄兒見過九皇叔。”司徒律面無表情,等衆人行禮完畢,方擡手道:“免禮!”然後又是司徒律的伴讀給司徒景請安,司徒景也是慢條斯理地說了聲免禮,其實那些人的頭都已經磕完了。賈瑚頓時有不好的預感升起,司徒律和司徒景這對叔侄的關係,看起來不是很妙。

講課的老師很快到了,司徒律和司徒景雙雙起身,帶着伴讀給老師行了禮,隨後老師又給皇子和皇孫回禮,這纔開始正式講課。雖然雙方都是作揖,可賈瑚能感覺到,本朝算是很尊師重教的,他記得歷史上有些比較野蠻的朝代,老師給皇子講課還得跪着,那樣的情況下,學生對老師哪裡會有敬畏之情。司徒家的規矩倒還不錯,大家互相行禮,老師講課也是站着,還備了座椅。

宮學的老師都是從翰林院抽調來的,也就是說,起碼都是二甲進士,還有可能是狀元、探花,師資力量之雄厚,不是民間的書院能比的。更讓賈瑚感到高興的,是宮學不是一個老師教一個班,而是很多個老師輪流着教四個班,若不是規模太小,跟現代的學校模式,可以說是比較類似的。宮學的教學範圍也不僅包括四書五經,還有通常被人們視爲雜學的天文地理、農學算數等。

其實,這也是很多人家不想讓孩子進宮給皇子皇孫當伴讀的重要原因。有爵位可繼承的也就罷了,要是等着考科舉的,學那麼多與考試無關的內容,真的是很痛苦的。比如說賈珠,他現在就是鬱悶到不行了,十五皇子剛啓蒙,四書五經要從頭學起,對他來說,完全是重複的,而那些雜學,他平時沒接觸過,根本不會,偏偏小皇子們興趣很足,個個學得興致盎然,他還不能不聽。

只有賈瑚,穿過來七八年了,第一次接觸到自然科學,雖然老師的水平還不如他,聽起來也是津津有味,跟蘇怡等人的苦瓜臉,形成了鮮明對比。司徒景也喜歡雜學,可惜以前的伴讀不喜歡,就是爲了迎合他勉強學了,學得也是不倫不類,他想找個人討論都不行,對賈瑚的好感,又有所增加。

宮學辰時兩刻開始上課,每節課三刻鐘,巳時一刻休息一刻鐘,可以用些茶水點心,巳時兩刻上第二節課,午時一刻下課。因爲下午還有一節課,伴讀們中午都是不出宮的,就在宮裡用午膳,青陽宮的偏殿設有許多隔間,有想睡午覺的,可以去那邊小憩片刻。小皇子們都是跟着母親住的,後宮距離青陽宮有段距離,三刻鐘的午休時間他們一般也不回去,就在青陽宮用膳、午休。

司徒景是個例外,青陽宮和東宮隔得很近,他每天中午都可以回去,而且東宮就是個縮小版的皇宮,前殿後宮俱全,職能劃分明確。司徒景在前殿有自己的書房,他每次回去都把伴讀們帶上,而其他皇子,就不可能這麼做了,包括司徒律也不行,他們沒有自己單獨的地盤,他們和伴讀見面,只能是在青陽宮。賈瑚再次感到慶幸,跟對了人就是好,待遇都要高得多,午睡還是單間。

午休過後,未時正開始上課,未時三刻下課,一天的文化課到此就結束了。到了申時,還有一個時辰的騎射課,不過騎射課不是必須的,全憑皇子皇孫自願,他們要上,他們的伴讀就得跟着,他們不上,伴讀就能提前回家。司徒景顯然是要上騎射課的,儘管他去了,也只有觀摩的資格。十五皇子不上騎射課,賈珠可以先回家去,他跟賈瑚說了聲,說他先回去再打發人來接他。

賈瑚急着去練武的校場,匆匆點頭應了聲,他們家住得不算遠,車伕送了賈珠回家再來接他,時間也是充裕得很,而且從明天起,車伕也不用一直等在宮外了,申時之前來宮門口接人就是。

到了申時,四個班的學生在校場匯合,除了司徒律和司徒景,玄字班的十一皇子和十二皇子也來了,他們是雙胞胎,長得一樣不說,穿得還一樣,兩個人同時往面前一站,晃得賈瑚眼都花了。

只見雙胞胎兄弟的一個伸出手,拍了拍司徒景的肩膀,嘆息道:“景兒,你這是何苦呢,來了也只能看別人練習,還不如回去歇着。”另一個沒說話,只是附和哥哥或者弟弟的話點了點頭。

司徒景眉頭一皺,不悅道:“十一皇叔,皇祖父可沒有說過,校場不許我來。”即使知道十一皇子沒有歹意,聽了他的話,司徒景還是很不高興,他又不是陶瓷娃娃,他們何必那麼小心謹慎。

十一皇子微微搖了搖頭,似是在想該說什麼,不等他開口,司徒律就走了過來,諷笑道:“十一沒有說錯,這就不是你該來的地方。”司徒景扭過頭,狠狠瞪了眼司徒律,卻是什麼話也沒說。

十一皇子忙道:“景兒,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和九皇兄,說的就不是一回事。”十一皇子心裡恨死了司徒律,他明明只是擔心景兒身體不好,只能看不能練,看了心裡難過,纔想勸他回去的,他跑過來插嘴做什麼,被他添上那麼兩句話,他們倒像成了一夥的,而且是合起來欺負司徒景。

司徒律無論如何,也是父皇的嫡子,就是比不得太子哥哥得寵,也是父皇比較看重的。他和十二不一樣,他們是被認爲不吉的雙生子,一生下來還沒了母親,從小是被奶孃照顧長大的,要不是太子哥哥對他們還算關照,他和十二的日子,真是好過不起來。太子哥哥就景兒一個寶貝兒子,看得比什麼都要重要,他們捧着他還來不及,哪裡敢欺負他了,得罪了太子哥哥可不是好玩的。

司徒景神色一凜,沉聲道:“十一皇叔,我不會誤會你的,我知道你和九皇叔不一樣。”

十一皇子這才放下心來,他和司徒景又說了幾句話,拉着十二皇子走了,從頭到尾,賈瑚都沒聽到十二皇子開口。他實在好奇,就壓低聲音問簡明,十二皇子怎麼老不說話,難道他們兄弟還有分工不錯,一個管說話,一個管別的。簡明搖頭道:“十二皇子天生不愛說話,就是聖人問話,也是一個字、兩個字作答。”簡明是太子妃簡氏的孃家侄兒,跟隨司徒景的時間算是最長的。

賈瑚忍俊不禁,偷偷笑了,他是真沒想到宮裡還有這麼有個性的皇子。不想司徒景突然轉頭看他,趕緊斂起笑容,換上一副嚴肅的表情。司徒景覺得無趣,把頭轉開了,賈瑚忍不住又笑起來。

騎射課的師傅是從宮中侍衛抽調過來的精英,個個武藝高強,不過他們教導幾位皇子都很小心,看得出來是留了力的。到了自願下場的伴讀,待遇就不一樣了,師傅們明顯嚴厲許多,只是伴讀也不是必須下場,像司徒景的伴讀蘇怡,就是陪他在場邊坐着,根本沒有要下場的意思。倒是賈瑚和簡明、韓奇三個,被摔打地有些慘烈,不過他們都是從小練武的,這點苦頭倒也吃得下來。

一個時辰的騎射課下來,賈瑚全身都是汗水,卻感覺過癮得很,對以後的日子,也是充滿期待。進宮之前,他絕對不會想到,宮裡的課程安排如此合他的心意,他重新愛上每天上學的感覺了。

晚些時候,賈瑚放學回到家中,張氏牽着賈璉急切地迎了上來。她聽先回家的賈珠說,宮學的課程安排和外面的不一樣,老師教的許多都是考試不考的內容,回家還得自己補課才行,不由有些擔心賈瑚。賈珠不上騎射課,回家就比較早,自己溫書也有時間,賈瑚要上騎射課,練習下來就很累了,回家再看書的話,會不會有點辛苦,畢竟比起原來在家學,要多學很多沒學過的內容。

賈瑚搖了搖頭,抱起賈璉親了一口,才向張氏解釋道:“娘,沒事的,宮學的課程很有意思,我很喜歡。再說我在家也練武的,現在改到宮裡練,還有人陪着我,多有意思,不會很辛苦的。”

張氏聽了還是有些不放心,要是不辛苦的話,賈珠的抱怨不至於那麼厲害。張氏對賈珠的性子,多少是有點了解的,就學習的刻苦程度而言,他真不比賈瑚差,就是最後的效果,稍微差了些。讓賈珠叫苦不迭的宮學,賈瑚不可能感覺很輕鬆吧,抱着這樣的想法,張氏對賈瑚的話始終將信將疑。

最終說服她的,是時間,因爲賈瑚每天進宮上學,真的是抱着期盼的心情,遇到十日一次的沐休,他還會抱怨一個人在家讀書練武沒意思,有時乾脆跑去簡明或者韓奇家裡,大家做個伴。

而賈珠,卻是把進宮讀書當成了一樁苦差事,因爲在宮裡,他根本學不到什麼,反而還要浪費寶貴的時間去聽那些無用的雜學,逼得他回家的時候,不得不加倍刻苦,好把功課的進度追上。

見賈瑚覺得學業上沒有難度,張氏又問他,宮中的生活可還習慣,賈珠回家說了,在青陽宮午休,是好幾個人一間屋子,也沒人伺候,很不自在。賈瑚滿不在意地笑笑,說一切都很好,沒什麼不習慣的。青陽宮偏殿的房間數量有限,皇子們午休肯定是單間的待遇,到了伴讀,就只能幾個人湊合一間了,賈瑚雖然沒在那邊睡過,不過他覺得,怎麼都比後世的大學宿舍條件要好些。

賈珠說不自在,多半是在家被人伺候慣了,不習慣凡事親力親爲,不像賈瑚,以前是有住校經歷的,什麼事情搞不定,再說宮學的條件算不錯了,吃飯喝茶都有人送來,也不用他們自己跑腿。

隨着時間的推移,賈瑚和司徒景的關係日漸熟稔,而且據他的特異功能可知,司徒景對學武這件事,真是充滿執念,別人不肯教他,他就纏着新進宮的韓奇和賈瑚,不想韓奇態度堅決,說什麼也不肯教,賈瑚雖然也沒答應,但是拒絕地不是那麼幹脆,司徒景就纏上他了。對此,賈瑚的感覺是痛並快樂着,一方面,他很享受司徒景對他撒嬌,另一方面,他對自己的抵抗力表示懷疑。

賈瑚曾經問過簡明,司徒景爲什麼不能習武,強身健體不挺好的。不料簡明卻說,司徒景不能練武,在他們很小的時候,他教過司徒景武功,結果搞得他氣疾發作,差點沒了命。爲了那件事,簡明被他爹打得在牀上躺了半個月,而且這還是看在太子妃有救駕之功的份上,皇帝和太子對簡家從輕發落。簡明養好傷以後,在司徒景的強烈要求下回到他的身邊,卻是再不敢教他武功。

簡明都不敢了,其他人更不敢,司徒景的學武之路從此斷了。賈瑚搞不懂氣疾是什麼病,回家翻了好幾天醫書,最後終於鬧懂,原來是哮喘。這玩意兒可輕可重,在現代屬於可以控制的疾病,可在古代,似乎就有點麻煩了。太子也有氣疾,是從他的母親蘇皇后那邊傳下來的,到了太子娶妻的年紀,皇帝挑兒媳婦特別小心,最後選了安遠侯簡家的女兒,爲的就是人家閨女身體好。

司徒景小時候,身體是很好的,一年到頭難得生回病。可從他三歲那年,太子妃簡氏救駕身亡以後,司徒景的身體就變差了,變得越來越像太子,三天兩頭,大病小病不斷,太醫們看了都說,這是天生的,沒辦法治。簡明教司徒景武功,害他發病就是他五歲時候的事,從那以後,皇帝和太子對司徒景就是格外上心,騎射課什麼的,自然是隻可遠觀,不可參與,根本不敢讓他碰。

賈瑚打探到了這些消息,哪裡還敢冒險,賈家可不是簡家,在皇帝和太子跟前沒有那麼大的面子,要是他把司徒景怎麼了,全家人都得完蛋。可同時賈瑚也覺得奇怪,太子妃活着的時候司徒景好端端的,怎麼她一去了,就變得體弱多病起來,這其中會不會有什麼聯繫。賈瑚有心深究,可轉念又想,皇帝最寵太子,司徒景近水樓臺,在皇帝面前比他的叔叔們還得臉,誰敢害他。

於是,賈瑚把這件事放下了,不管司徒景如何糾纏他,都堅決不肯鬆口。反正司徒景是被人拒絕慣了的,賈瑚也不是第一個,並不會對他生氣,再說除了賈瑚,宮中還有哪個人肯陪他研究那些稀奇古怪的雜學。跟着司徒景逛過宮中的藏書館以後,賈瑚判斷出,這個從明朝以後,就和他原來的時空分岔的世界,已經進入了十七世紀,這是一個距離他生活的年代並不是很遙遠的時代。

意識到這點,賈瑚突然就有了緊迫感和危機感,他來的似乎還不是很晚。這個時候,工業革命還沒有發生,大洋彼岸那個後世最強大的國家還沒有建立,他想要做點什麼,也許是來得及的。

這日午休,賈瑚用過午膳就在司徒景的書房看書。東宮的藏書很豐富,可惜就是很多都不能外借,賈瑚不得已,只能利用午休時間抓緊看。正看得入神,就聽到有輕微的腳步聲響起,他以爲是司徒景或者簡明等人,就沒有馬上起身。因爲司徒景說過,沒有外人的時候,他們對他不必太拘禮,結果那個清冷的聲音響起時,賈瑚被嚇得直接蹦了起來,忙跪下道:“見過太子殿下。”

司徒衍不動聲色地挑了挑眉,淡然道:“平身。”賈瑚謝恩,起身在司徒衍面前垂手站立着。

賈瑚進宮給司徒景當伴讀有半年了,見過司徒衍也有好幾次,他明顯能感覺到,太子對他有戒心,他似乎總在擔心,他會帶壞了司徒景。賈瑚死活想不明白,他到底做了什麼,讓太子對他如此不放心,他更想不明白,太子既然對他不放心,又何必把他留在司徒景身邊,當初直接把他淘汰了,不是一了百了。不過今天,司徒衍卻是在懷疑,賈瑚能不能看懂他面前翻開的那本書。

司徒衍看到賈瑚正在看的《九章算術》,又看了眼他在桌上的寫寫畫畫,問道:“你能看懂?”

賈瑚不假思索道:“回太子殿下的話,小民能看懂,很簡單的。”此話一出,賈瑚就後悔了,他怎麼能說實話呢,他們平時教的算數,內容可是很淺顯的,司徒衍該不會以爲他在說大話吧。

“是麼?”司徒衍微微蹙眉,平靜道:“既是如此,孤考你一道題,看你所言是否屬實。”

見司徒衍沒有生氣,還要考自己,賈瑚暗自鬆了口氣。想當年,他雖然不是學霸級別的人物,可也不是學渣,高考的時候,數學更是考了一百四十八的高分,古代的算術題,沒可能考到他的。

賈瑚想到這裡,忙拱手道:“太子殿下請出題。”最好題目難一點,好體現出他的水平。

司徒衍深深看了賈瑚一眼,緩緩說道:“八臂一頭號夜叉,三頭六臂是哪吒。兩處爭強來鬥勝,不相勝負正相加。三十六頭齊出動,一百八手亂相加。旁邊看者殷勤問,幾個夜叉幾哪吒?”

今日開v,三章合一,希望大家看得舒服,請多多支持哈!

第72章 完結第25章 打臉第10章 攀比第66章 戰事第18章 逼迫第69章 主線第48章 阿福第10章 攀比第58章 弊案第17章 兄弟第23章 赴宴第57章 流言第25章 打臉第51章 重逢第21章 進宮第67章 受傷第10章 攀比第24章 酒醉第39章 甄賈第69章 主線第60章 地震第60章 地震第66章 戰事第30章 回鄉第66章 戰事第49章 退婚第68章 交底第11章 上學第12章 添妝第47章 悲喜第31章 奇遇第49章 退婚第15章 再遇第12章 添妝第54章 表白第6章 較量第35章 探病第62章 矛盾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53章 下場第38章 心意第72章 完結第5章 抓週第39章 甄賈第43章 寶玉第20章 面試第48章 阿福第8章 還擊第30章 回鄉第38章 心意第29章 禮物第61章 糾結第55章 春遊第35章 禪位第23章 赴宴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70章 兒子第34章 許願第5章 抓週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2章 偏心第23章 赴宴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37章 事發第19章 伴讀第51章 重逢第10章 攀比第23章 赴宴第24章 酒醉第61章 糾結第63章 化解第50章 中舉第32章 劫數第61章 糾結第28章 斐然第56章 誤會第62章 矛盾第6章 較量第41章 畫像第69章 主線第63章 化解第41章 畫像第56章 誤會第62章 矛盾第50章 中舉第7章 退讓第35章 探病第22章 賜福第32章 劫數第12章 添妝第61章 糾結第9章 因果第19章 伴讀第56章 誤會第68章 交底第56章 誤會第6章 較量第53章 下場第21章 進宮
第72章 完結第25章 打臉第10章 攀比第66章 戰事第18章 逼迫第69章 主線第48章 阿福第10章 攀比第58章 弊案第17章 兄弟第23章 赴宴第57章 流言第25章 打臉第51章 重逢第21章 進宮第67章 受傷第10章 攀比第24章 酒醉第39章 甄賈第69章 主線第60章 地震第60章 地震第66章 戰事第30章 回鄉第66章 戰事第49章 退婚第68章 交底第11章 上學第12章 添妝第47章 悲喜第31章 奇遇第49章 退婚第15章 再遇第12章 添妝第54章 表白第6章 較量第35章 探病第62章 矛盾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53章 下場第38章 心意第72章 完結第5章 抓週第39章 甄賈第43章 寶玉第20章 面試第48章 阿福第8章 還擊第30章 回鄉第38章 心意第29章 禮物第61章 糾結第55章 春遊第35章 禪位第23章 赴宴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70章 兒子第34章 許願第5章 抓週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2章 偏心第23章 赴宴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37章 事發第19章 伴讀第51章 重逢第10章 攀比第23章 赴宴第24章 酒醉第61章 糾結第63章 化解第50章 中舉第32章 劫數第61章 糾結第28章 斐然第56章 誤會第62章 矛盾第6章 較量第41章 畫像第69章 主線第63章 化解第41章 畫像第56章 誤會第62章 矛盾第50章 中舉第7章 退讓第35章 探病第22章 賜福第32章 劫數第12章 添妝第61章 糾結第9章 因果第19章 伴讀第56章 誤會第68章 交底第56章 誤會第6章 較量第53章 下場第21章 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