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薛家

賈葳三歲那年,司徒景問過賈瑚,要不要讓他到宮學唸書,他僅有司徒睿一子,目前的宮學裡,主要是他的堂弟堂妹們——郡主縣主進宮學唸書的風潮拜錦繡郡主所賜——有司徒睿和司徒漣漪罩着,想必不會有人敢欺負賈葳。賈瑚想了想,婉言謝絕了,他說賈葳年紀還小,每天早起進宮太過辛苦,不過是啓蒙而已,就在家學即可,等幾年大些了,再到宮裡唸書也行。

司徒景見賈瑚言辭懇切,說得有理就沒有堅持,反正就是不到宮裡唸書,他也經常見到賈葳,而龍鳳胎沒有弟妹,更是把賈葳當成了親弟弟來疼,若是到了宮學讀書,反而要拘束很多。

張氏不是那種權慾薰心抓着管家大權不放的婆婆,恰恰相反,她是早就希望有兒媳婦可以分擔中饋重任的。因此卓婉言一進門,她就開始把家裡的事情慢慢移交給她,順便還捎帶着迎春和黛玉兩個。他們家的女孩兒,註定不會嫁入普通人家,就是不是當家主母,自己院子裡的事情,總要料理得來。卓婉言是撫順侯的嫡長女,在家就跟母親學過不少,因而上手的速度很快。

若不是卓婉言進門三年接連生了兩個兒子,張氏的賬本移交工作還能進行地更順利。賈葳和賈蕤出生後,張氏徹底卸下了管家的重任,所有事情全部交給兒媳婦,每天過起了含飴弄孫的日子。

賈赦也是一樣,以前他是一家之主,賈瑚和賈璉年紀小,再是不喜歡家裡的產業也要親自管着,不然都被史太君搬去二房了怎麼辦。後來賈瑚長大了,能幹是很能幹,就是太忙,家裡的事根本顧不上,賈赦也指望不上他。還好有賈璉,他讀書不如哥哥,進士考了兩回也沒考上,乾脆就不考了,去參加了戶部的專科考試,結果一舉就過關了,在戶部的清算司謀了個職位。

賈璉對數字很敏感,戶部那些繁雜的賬務旁人看了心煩意亂,他卻是如魚得水,算得清清楚楚,因此很得上司賞識。公事尚且如此,家事更不用說,賈家的產業自從改由賈璉經手,每年的利潤起碼上升了三成,讓賈赦後悔不迭。早知如此,他就該早點放手的,自己輕鬆,家裡也能多些進項。

賈葳滿過三週歲就進了家學唸書,他對這件事很感興趣,每天認真聽講不說,回家還教弟弟,教得賈蕤都會揹他的功課了。後來張氏見兩個孫子黏黏糊糊,乾脆把賈蕤送去給賈葳作伴了。

賈蕤進了家學不久,王氏嫁到金陵薛家的三妹遇到了件麻煩事,給她寫了封求助信來。

要是以前,王氏遇到這樣的事根本不會擔心,直接把府裡的名帖拿出去,跟人打個招呼就可以了,並不值當什麼。但是現在不行,自從她用官中的銀子出去私放利錢的事被人發現了,她在賈家的地位就一落千丈,不僅如此,就連一向疼愛她的兄長王子騰,也在這件事過後跟她疏遠了往來。

如今,賈家在外人看來是很不錯的,賈赦因爲賈瑚的緣故升了國公,賈瑚、賈璉兄弟分別在詹事府和戶部任職,雖然品級還不算高,卻都很得重用,前途不可限量。可惜這一切,都是長房的,跟二房關係不大,王氏偶爾出門去,人家看在榮國府的面子上不會冷落她,可也不會太過親近。箇中的原因很簡單,賈瑚和賈璉都是長房的孩子,二房就一個不成器的賈寶玉,差別太懸殊了。

偏偏薛家這個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算小。司徒衍登基後,大力鼓勵海外貿易,商人的地位較之原來有所上升,而王氏的妹妹嫁的薛家還是皇商,地位就更不同了。薛家原就富庶,太、祖皇帝打天下那會兒,他們還贊助過銀子的,因此薛家先祖在立國後得了個紫薇舍人的名號。到了這一代的家主薛儉,更是個有遠見有魄力的,早早買船出海,不知從海貿中賺得了多少銀兩。

可以這麼說,比起爲了幾千兩銀子就去放利錢的王氏,薛姨媽在薛儉去世之前,就沒爲銀錢的事發過愁,想怎麼花就怎麼花,家裡的錢多得用不完。薛儉這人什麼都好,就一點不好,命不長,他死了以後,薛家上下亂作一團。這麼個能幹的族長沒了,誰來帶領大家繼續賺錢啊,薛儉唯一的兒子薛蟠由於薛姨媽長期寵溺,薛儉忙於生意又無暇管教,看着就不是個能成器的。

經過長達數年的糾紛,薛家族人終於分割好了產業,薛蟠身爲前任族長的獨生子,拿到了大頭。薛家最賺錢的產業就是海貿,但是那個,真不是一般人能玩轉的,起碼薛蟠就沒那個本事,因而薛姨媽在兄長王子騰的建議下,把船隻等相關的產業分給了族人,而爲薛蟠留下了大量的良田和地段優良的地鋪,這些東西更好經營,只要薛蟠不奢侈地太過分,足夠他們幾代人揮霍的。

薛儉子嗣不豐,除了薛蟠這個兒子,就只有一個女兒,乳名寶釵。薛姨媽擔心自家孤兒寡母被人欺負,就打算回京城生活,她的兄姐都在京城,比起薛家的族人,顯然是他們更親一些。

誰知就在回京的前夕,薛蟠惹了禍事出來,他看上個柺子賣的丫頭,非要買下來。這不是大事,不過花些銀錢罷了,薛蟠並不放在心上。可問題是,那個柺子沒有職業道德,在把丫頭賣給薛蟠之前,他已經賣過她一回,賣給一個名叫馮淵的鄉紳。薛蟠生於富豪之家,從小要什麼有什麼,他的世界裡就沒什麼是銀子買不到的,一個丫頭也不例外,只要他看上了,他就要買到手。

由於馮淵執意不肯相讓,一向霸道慣了的薛蟠竟然命人將他打死了,然後被當地官府收押。薛姨媽只有薛蟠一根獨苗,見他惹了事,哪有不想辦法的,只是薛家雖然有錢,卻無人出仕,她銀錢塞了不少,也只能讓薛蟠少吃些苦,而把人救不出來。薛姨媽急了,就跟兄姐寫信求助,在她看來,賈家和王家都是正得勢的,肯定能把自己幫兒子撈出來,多花幾個銀子不算什麼。

不想王子騰去年就被司徒衍派到北面巡邊去了,根本不在京城,而王氏,她就是在信裡跟薛姨媽吹噓地比較好,其實她在賈家,早就沒有發言權了,賈政又是被罷官了的,哪裡能幫上這個忙。想到這裡,王氏不由埋怨外甥多事,要不是薛蟠闖禍,哪會讓她如此爲難。其實,王氏不是不能推掉這件事,直接跟薛姨媽說無能爲力就好,可她丟不起這個面子,因此遲遲不肯說。

再說王氏心裡還有層算計,就是薛家有錢,而且是非常有錢,要是她幫忙把薛蟠撈了出來,薛姨媽肯定會有重謝的。王氏想了又想,悄悄跟史太君說了,她說的自然不是實話,只說薛蟠是被人冤枉的。史太君年齡大了,聽說是親戚家孩子被人冤枉,就說不能不管,還把事情跟賈瑚說了,讓他幫忙打聽。賈瑚滿口答應下來,心裡卻很鬱悶,這個王氏,還真是個麻煩精,禍事不斷。

原本,賈瑚是不想管王氏親戚家的事情的,可想到四大家族那個事,還是勉爲其難讓人問了問。這一問就跟王氏的說法對不上了,薛蟠哪裡是被冤枉的,分明就是他親自命人打死人的。

賈瑚立即提高了警惕,千里之堤潰於蟻穴,說不定原著裡的賈家就是包庇了薛家的。打死人這種事,家族興旺的時候不算什麼,花點銀子就能混過去,可到了衰敗的時候,也是一根稻草。

他對原著劇情一無所知,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爲了防患於未然,賈瑚拜託老家的族人幫他詳細打聽了事情的經過,得知薛蟠絕對不是冤枉的,就讓人到官府打了招呼,公事公辦。

更神奇的是,在打探的過程中,那個被拐賣的丫頭的身世浮出了水面,得知他生父跟着一僧一道出了家,家中還有個老母在,賈瑚直接讓人把她送回了家,還給了她們母女一些銀兩。

這個年代的官員,基本都是寒窗苦讀辛辛苦苦考上來的,除非是有惹不起的大人物打招呼,大多數還是能做到秉公執法,尤其薛蟠這樣的案子,過程非常清晰明瞭,就是賈家和王家不好惹。

金陵知府遲遲沒有判罰薛蟠,一是薛家給的銀子起了作用,二就是他們的兩家厲害親戚,他得罪不起。豈料賈家來打招呼的人卻說,讓他公事公辦,金陵知府樂了,趕緊就給薛蟠判了個流刑。

薛姨媽苦苦等了幾個月,等來這樣一個結果,當時就暈了。她醒來就給王氏寫信,質問她爲什麼這麼做,王氏收到信也懵了,賈瑚不是答應幫忙了嗎,怎麼會是這樣的結果。王氏不好當面質問賈瑚,就讓史太君問,誰知賈瑚很無辜地說,她們不是說薛蟠是無辜的嗎,他就請人說了,這件事一定要嚴查到底,查個水落石出,誰知薛蟠不是冤枉的,結果就變成這個樣子了。

王氏頓時無語,知道自己和妹妹的關係再也不能挽回了,她原先還想着,薛家的姑娘比他的寶玉大不了兩歲,要是能親上做親,寶玉這輩子就金銀不愁了,現在也是落了空,再也沒有可能。

薛姨媽再是不甘心,薛蟠也走上了流放之路,她帶着女兒四處打點,就爲了兒子路上好過一點。薛蟠走了以後,原計劃回京城的母女倆改變了主意,留在了金陵,比起舅舅和姨媽,薛寶釵還是覺得族人更可靠。而且隨着江南各種工場的發展,走出家門做工的女子越來越多,也有思想老舊的人說她們傷風敗俗,可架不住工資高,對大多數人來說,名聲沒有實惠來得重要。

正是在這樣的風氣下,江南有些人家已經開始讓女兒或者媳婦出來做生意,因爲他們發現,女人的生意要女人來做才更有效果,特別是金銀珠寶,胭脂水粉,還有服裝布匹等行業。

薛家在某些方面是很保守的,薛蟠再無能薛寶釵也沒有接觸家族產業的機會。但是現在,薛蟠流放三千里,薛寶釵要是再不能出來管事,就等於是把自家的產業白白分給族人了。

第3章 清理第19章 伴讀第49章 退婚第10章 攀比第44章 欠債第38章 心意第24章 酒醉第35章 禪位第24章 酒醉第61章 糾結第16章 難產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25章 打臉第48章 阿福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13章 嫁女第17章 兄弟第5章 抓週第27章 秋狩第61章 糾結第66章 戰事第22章 賜福第8章 還擊第41章 畫像第66章 戰事第60章 地震第58章 弊案第25章 打臉第5章 抓週第40章 作死第52章 選擇第69章 主線第8章 還擊第36章 頓悟第16章 難產第61章 糾結第64章 改向第27章 秋狩第51章 重逢第7章 退讓第61章 糾結第40章 作死第41章 畫像第20章 面試第71章 薛家第59章 約會第26章 真相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20章 面試第20章 面試第5章 抓週第61章 糾結第1章 穿越第27章 秋狩第17章 兄弟第40章 作死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14章 初見第41章 畫像第20章 面試第68章 交底第22章 賜福第1章 穿越第40章 作死第13章 嫁女第8章 還擊第65章 安排第69章 主線第35章 禪位第49章 退婚第24章 酒醉第26章 真相第53章 下場第5章 抓週第47章 悲喜第61章 糾結第44章 欠債第61章 糾結第70章 兒子第69章 主線第40章 作死第1章 穿越第66章 戰事第28章 斐然第23章 赴宴第42章 徵兆第65章 安排第41章 畫像第12章 添妝第72章 完結第29章 禮物第30章 回鄉第60章 地震第55章 春遊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10章 攀比第35章 探病第38章 心意第55章 春遊第26章 真相
第3章 清理第19章 伴讀第49章 退婚第10章 攀比第44章 欠債第38章 心意第24章 酒醉第35章 禪位第24章 酒醉第61章 糾結第16章 難產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25章 打臉第48章 阿福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13章 嫁女第17章 兄弟第5章 抓週第27章 秋狩第61章 糾結第66章 戰事第22章 賜福第8章 還擊第41章 畫像第66章 戰事第60章 地震第58章 弊案第25章 打臉第5章 抓週第40章 作死第52章 選擇第69章 主線第8章 還擊第36章 頓悟第16章 難產第61章 糾結第64章 改向第27章 秋狩第51章 重逢第7章 退讓第61章 糾結第40章 作死第41章 畫像第20章 面試第71章 薛家第59章 約會第26章 真相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20章 面試第20章 面試第5章 抓週第61章 糾結第1章 穿越第27章 秋狩第17章 兄弟第40章 作死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14章 初見第41章 畫像第20章 面試第68章 交底第22章 賜福第1章 穿越第40章 作死第13章 嫁女第8章 還擊第65章 安排第69章 主線第35章 禪位第49章 退婚第24章 酒醉第26章 真相第53章 下場第5章 抓週第47章 悲喜第61章 糾結第44章 欠債第61章 糾結第70章 兒子第69章 主線第40章 作死第1章 穿越第66章 戰事第28章 斐然第23章 赴宴第42章 徵兆第65章 安排第41章 畫像第12章 添妝第72章 完結第29章 禮物第30章 回鄉第60章 地震第55章 春遊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10章 攀比第35章 探病第38章 心意第55章 春遊第26章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