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南海攻略(五)

華夏四年十二月,華夏海軍第一遠海艦隊第二支隊都統領曾站在哥羅富沙(今馬六甲)的城樓上,看着四處冒煙的城池和港口,還有遠處蔚藍的海面,上面也四處騰起黑色的煙柱,眼前的種種情景顯示着這裡剛剛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海戰,而這曾腳下的這座簡易城池也不是被和平接收的。

哥羅富沙海域是南海連接驃國、天竺海域的咽喉通道,每天經過的各國船隻數以十計,所以這裡也是海盜最猖狂的海域。這些海盜來自南海地區各處,有林邑人、有扶南人,也有頓遜人,分成六股勢力龐大的海盜集團和數十股海盜小集團。這裡原本分屬於南邊的丹丹國(位於蘇門答臘島)和北邊的般達國(位於馬拉半島),但是丹丹國和般達國根本沒有能力壓制這羣實力強勁的海盜,因爲他們沒有林邑國那麼強大的水師,於是哥羅富沙海域變成了三不管地區。而要衝港口哥羅富沙雖然還是丹丹國的屬地,但是這裡實力最大的卻是海盜。

這些海盜無惡不作,他們洗劫每一艘被他們伏擊的海船,殺人越貨,不管是誰的船他們都不放過,而最富足的華夏海船更是這羣海盜最喜歡打劫的對象。經過數十次慘痛的教訓,財大氣粗華夏開始改換手段,改進措施。首先是華夏商船將海船升級,大部分換成了簡易版的威海大帆船,並加強了武裝人員和裝備,成爲武裝商船,而且總是結隊行動。這些華夏武裝商船火力強悍,水手也都經過完整的軍事訓練。算得上海軍預備役。打起仗來比海盜還要兇悍。而華夏海軍也開始派遣遠海艦隊的船隻從珠崖郡軍港南下接應護衛。

所以從華夏元年開始,哥羅富沙海盜很難在華夏商船上佔到便宜,只能將目標轉移到其它國家的船隻,或者用偷襲的方法對付華夏商船。而曾華髮布了南海經略命令後,華夏海軍大舉南下。在完成南海西部制海權後,南海經略海軍地主要任務之一便是找哥羅富沙海域海盜地麻煩。華夏人是“恩怨分明”的,有仇就一定要報的。以前是鞭長莫及,現在既然已經伸手到南海地區了,自然先把這筆帳瞭解再說,而且哥羅富沙是東西海域的交通要道,華夏海軍怎麼會放過這裡呢?

負責經略哥羅富沙的是華夏海軍第一遠海艦隊第二支隊。而負責指揮作戰地正是第二支隊的都統領曾。曾在長州戰事中就升一級近海戰艇的艇長。不久就轉任遠海第一艦隊第一支隊二級護衛戰艦(比三級遠海戰艦要低一個階層)追風甲十五號艦長,並於華夏元年隨艦隊移駐珠崖郡臨南港(今海南三亞港)。華夏元年年終,他隨軍參加了呂宋島戰事,經過三個多月的戰鬥,遠海第一艦隊第一、第二支隊四百艘戰艦,近兩萬衝鋒隊佔領了這座被稱爲呂宋島的珠崖郡東邊大島嶼。

在接下來的兩年裡,曾指揮戰艦跟隨艦隊沿海南下,參與了呂城港(今菲律賓馬尼拉)登陸戰、雁城(菲律賓呂宋島八打雁港)爭奪戰、蘇祿海戰、寶山港(今菲律賓棉蘭島三寶顏港)登陸戰、中途島(今菲律賓巴拉望島)登陸戰、文萊港登陸戰、渤尼海(今瓜哇海)海戰。

當曾由一級護衛戰艦艦長、三級遠海戰艦艦長、二級遠海戰艦(目前華夏海軍最大級別的遠海戰艦)艦長升任第二支隊時,他接到第一個任務就是佔領哥羅富沙。清剿這裡地海盜。

曾很用心去完成每一件任務,因爲他知道,自己升職得這麼快,除了自己工作出色外,他是曾華地兒子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在這個因素的影響下。曾行事謹慎。因爲他知道他的父親,華夏國王曾華其實對衆多兒女要求都非常嚴格。你立功升職他不會管,但是你要是出醜丟面子,他絕對會用其影響力讓你進入冷宮,而且曾還想在自己的父親面前表現得比其他兄弟要出色。

哥羅富沙好佔領,不過就是一座簡易的碼頭港口,還有後面用木柵欄圍起來的城池,只要將戰艦橫在港口外面,然後派兵上去接收就好了。可是哥羅富沙的海盜難對付,這大大小小數十股海盜分散在方圓上千裡的範圍裡,以星羅密佈。數以千計地小島爲基地,他找你容易,你找他就非常困難了。而且現在華夏海軍在南海海域非常活躍,已經滅了數十國的水師,大小船隻不計其數,雖然戰火還在渤尼海和渤尼島(今加裡曼丹島)蔓延,但是哥羅富沙海盜已經提起十二分精神來防備了。

曾和部下商議了一番,只能用陰謀詭計了。他經過艦隊提督張柯的同意,調集了十餘艘俘獲的林邑船隻,掛上扶南的旗號,裝作滿載地樣子向哥羅富沙駛去。華夏大軍與林邑和扶南大打出手,哥羅富沙海盜是知道地,但是戰況如何?在那個訊息不發達的時代,加上華夏海軍切斷了南海地區地海上聯通,所以哥羅富沙卻一點都不清楚。

雖然現在風聲很緊,但是海盜還是要吃飯,每股海盜少則上百人,多則上千人,連上他們的家眷,數萬張嘴巴需要填東西。而且這些海盜搶慣了,大部分人都不事生產,根本沒有什麼“餘糧”,他們要獲得糧食必須通過兩個途徑,第一是上岸掠奪,這一點比較危險。經過多年的海患,各地各國的居民大部分早就遠離海岸線,而海盜一旦深入陸地,在人生地不熟的地區,只要中了埋伏就萬劫不復了。

而第二條路相對安全一些,搶掠商船,然後用船上的貨物與各國的貴族們交換糧食,這是海盜們最大的經濟來源,要不然海患如此嚴重。該地區的諸國還能與這些海盜相安無事。這些貴族們能從中獲得巨大地利潤。

所以當這支扶南商船靠近哥羅富沙海域時就被超過十股海盜盯上了。林邑國是南海地區航海最發達地國家,扶南卻是南海最強勢的國家,強強聯手是經常的事,所以不知道戰況的海盜們認爲這是一支很正常的商船隊。而且他們還希望打劫扶南船隊來討好華夏人,說不定還能緩解海盜和華夏海軍地關係。

扶南船隊看到了海盜。立即“驚慌”地向哥羅富沙港口奔去,試圖在那裡找到庇護。但是海盜們都知道,那裡還是海盜的地盤,於是在後面緊追不捨。

“扶南船隊”靠進了哥羅富沙港,近千名水手全部棄船上岸,攜帶着武器衝進了哥羅富沙城,看樣子準備依靠這座木柵欄的城池抵擋海盜的進攻。

超過一百艘海盜船隻緊接着衝進了哥羅富沙港。然後大約兩千餘人上岸。攻打哥羅富沙城,其餘的人忙着收拾看上去滿是貨品的船隻。海盜們都知道,哥羅富沙城裡大部分人都和海盜有關係,只要打個招呼,很多人都會拿出兵器,變成海盜盟友,將這一千餘位可憐的佔婆人活捉了。他們是不是被華夏人打暈了頭。

正當海盜們忙得雞飛狗跳時,一支龐大地艦隊出現在哥羅富沙港口外面地海域,曾率領華夏海軍遠海第一艦隊第二支隊把這一百餘艘海盜船隻堵在了哥羅富沙港裡。而衝進哥羅富沙城的“扶南、佔婆”人也露出猙獰的真面目,他們拔出兵器,成羣結隊地將哥羅富沙城裡的青壯殺得乾乾淨淨,一下子就掐斷了海盜的“內應”,然後前後夾擊。對海盜發起了猛攻。

不但半天的時間。海盜全軍覆滅,華夏海軍的損失也在接受範圍之內。哥羅富沙港和哥羅富沙城正式落入了華夏海軍的囊中。

“守誠,我們該走下一步了。”曾轉過頭對他的書記官尹慎說道。從當艦長開始,他地書記官就一直是尹慎,也算是海軍部和軍政司對曾的照顧吧。

“我們只是消滅的海盜在這片海域來算不到四分之一,我們的任務還是很艱鉅。”尹慎看着遠處的海面說道。

“所以我們必須加快速度,我們必須立即傳令該地百姓和貴族,彙集起來爲我們築城和修建港口。”曾接着說道。

這是華夏海軍經略南海地區地策略,沿着海岸線前進,一路上勘探深水良港,然後以良港爲基地,駐紮水兵,或利誘或威脅當地居民修築城堡港口,成爲經略地據點,然後向周圍的縱深發展,在華夏海軍部地南海戰略計劃裡,這次經略投入了遠海第一、第二艦隊,近海第六、第七、第八、第九艦隊超過兩千艘戰艦戰艇,近十萬長州、青州、徐州水兵,爲的就是要在南海地區編織一張以港口據點爲節點,艦隊爲經緯的大網,將這塊富庶遼闊的海域囊入華夏版圖。而尚書省更絕,連行政區域都定好了。在東邊,呂宋島、棉蘭島被劃爲一個州-宋州,分呂宋郡、棉蘭郡、雁郡、蘇祿郡;渤尼島、金島(今蘇門答臘島)、瓜哇島等被劃爲一個州-金州,分渤尼郡、渤南郡、金島郡、瓜哇郡;在西邊,按照尚書省的計劃,湄公河以東地區都被劃給交州管轄,除了原來的交趾、武平、九真郡,原林邑地區被恢復爲前漢就有的日南郡和新設的新安郡,管轄日南以南直到湄公河以北地區,治所便是在普利安哥原址上修建的新安港和新安城,這幾個郡都將繼續向內陸擴張,吞併原林邑、扶南的地盤,原真臘地區則被劃成了寮郡,是交州唯一的內陸郡;湄公河以西地區,包括扶南地區和它衆多的屬國將被劃成一個州-湄州,分別爲暹羅、高棉、南島郡等。

這些東西曾、尹慎都知道,但是他們也清楚,真正實現這些還需要一段時間。因爲南海地區地域廣袤,人口多,島嶼也多,不但陸軍要花費巨大的力氣,海軍也要使全力,而且這裡天氣溼熱,很容易造成瘟疫疾病。所以需要不停地對將士進行輪換。投入大量的人力。南海地區是一塊富庶的地區,這裡出糧食、出香料,出礦石,出木料,而且還能直通天竺和波斯。華夏雖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是也獲得了巨大的財富和回報,而且將來地回報將會更加巨大。正因爲如此,華夏國也不會輕易將南海地區納入行政版圖,因爲一旦正式成爲正式州郡,很多軍事手段就無法實現。當年漠州、渤海黑水郡、長州正式設置時,原人口少了一半以上。按照這個比例。南海設州郡還早得很。

“南海地區是華夏最南地領土了,無論是繼續向南、向西或者向東,我們都無法掌控了,太遙遠了。”曾想着想着就不由地感嘆道。尹慎站在他的身邊沒有出聲,只是等曾感嘆完了,情緒恢復過來了才繼續說道。

“我們南北兩邊是丹丹、般達等小國,不足爲患,關鍵是更南邊的幹陀利國,它是金島上的大國。連扶南國都不在它的眼裡,哥羅富沙海盜大部分都能和它扯上關係。”

“拉網戰術!”曾想了許久才決定道,他和尹慎等人爲了幹陀利國籌謀了許久,也制定出了好幾個方案,但是卻一直沒有決定下來。今天他知道自己該做決定。

“我們上報艦隊提督大人。請他派第一支隊配合我們,巡邏幹陀利國和金島北面海域。所有地船隻全部被視爲海盜船隻,一律擊沉!”

華夏海軍的船隻比南海地區的好上不知道多少倍,連林邑國的船隻都不看在眼裡,這些海盜的船更差,又怎麼在華夏海軍的眼裡,所以這些船隻的最後下場只有一個-葬身海底。

“不過還有一件事需要你決定,給這座城市和港口取名字!”尹慎最後提醒道。

“這倒是個問題,不過我還沒有想好。”曾摸着下巴說道,根據華夏地律法,第一個發現者或佔領者對新地方有命名權。

“我想好了一個名字-王子港和王子城。”尹慎提出了一個建議。

曾一下子不做聲了,只是繼續望着遠處大海。而尹慎似乎看穿了他地心思,毫不在乎的繼續說道:“南海離中原雖然遙遠,但是總比西疆好多了。坐快船一個月可到黃河河口,無論是陸路快馬加鞭還是水路的飛輪船,一個月就可以到長安,算下來三個月就可以從南海回到長安。”

說到這裡,尹慎意味深長地看了曾一眼,然後轉過頭望向西邊說道:“聽說上次大王子從昭武趕回長安,緊趕慢趕都花了半年多的時間。”

聽到這裡,曾頭也不回地答道:“其實有曾緯在長安跟隨父王左右,我們兄弟幾個在外也都安心了。”

尹慎笑了笑,卻再也沒有說話了。

華夏五年三月,接到扶南國滅和哥羅富沙港落入華夏海軍之手的消息後,曾華終於舒了一口氣,他看着桌子上的地圖,對旁邊的謝艾和笮樸說道:“南海地區東道的大局已定,現在只是繼續擴大戰果而已,我們能夠騰出手來收拾西道的事情了。”

“陛下想以誰爲主將?”謝艾問道。

“南海西道一路上道路艱險,雖然後面直接有益州、播州支持,但是卻比東道更加兇險,因爲它沒有海軍地配合和支持,所以主不但能執掌全軍,還要堅韌持重,我看桓幼子(桓衝)可用。”曾華想了想說道。

“幼子在長安陸軍學院學習了兩年,又去朔州、幷州統領府兵數年,已經熟悉我軍的戰術和體制,應該沒有問題。”謝艾附和道。“王開、楊安、毛當、鄧羌可爲副手。”笮樸出言道,他現在的身體不太好,所以不但話更少了,說話也沒有中氣了。

曾華點點頭,知道笮樸的心思,不過他更擔心笮樸的身體,王猛現在已經躺在了病榻上了,笮樸地身體也好不到哪裡去,五大巨頭只有謝艾、毛穆之和車胤地身體讓自己放心一點,看來歲月纔是英雄豪傑們最大的敵人。

“就這麼定了,從播州、益州和荊州調兵,分三路直入寧州,先把這裡地問題解決再說。”曾華拍板道。

“寧州自古對於中原來說都是自治的,朝廷的手很難伸到那裡,所以也沒有什麼權威。當地最大的勢力分爲三部,其中兩部是爨人,分爲東西爨。東爨人以前也稱爲烏蠻,西爨人被稱爲白蠻。東爨人分爲七部,分別是阿芋路、勿鄧、邛通、多忽、也落、喀、節水,分別居住在益州的朱提郡(今雲南省昭通)和寧州的建寧郡味縣(今雲南曲靖)一帶,大姓是孟姓。”謝艾拿出一分情報介紹道,樞密院軍情司的情報自然非常詳細。

“西爨人以昆川(今雲南昆明)、滇池爲中心,分初裹五姓和東欽兩姓,爨是大姓。東爨婦人著黑色衣,衣長曳地;西爨婦人著白色衣,長不過膝。西爨多有牛羊,無布帛,男女都用牛羊皮作衣服。無拜跪的禮節。有些方言要經過四次通譯,纔可與漢語相通。西爨是以牧畜爲業、不知耕織、很少同中原接觸。而東爨大姓爨氏自前蜀漢以來,歷朝都有人作本地長官,東爨文字與官文同,語言相近,耕田養蠶,也同中原,據說很可能是春秋楚國莊蹺所率的楚兵與舊民融合而成的後裔,而有些東爨酋長更自稱祖先是安邑(山西運城縣)人,在永康之亂前來到寧州。”

“第三支力量正是雲南郡的河蠻,他們以榆(今雲南大理)和榆澤(今洱海)爲中心,分爲楊、李、趙、董等數十姓,大姓六、七百戶,小姓二、三百戶,無大君長,不相統一。語言、生業、風俗大略與益州同。其餘諸部便是風俗各異,少數類同西爨,多數類同西爨。這次永昌郡事亂,便有東西爨兩大部族相爭的影子。”

“樞密院對寧州諸郡和驃國的情況大致已經摸清楚,也制定出相應的策略,可以供前方行軍大營參考。”謝艾最後總結道。

“西道的戰事打起來要比東道複雜,而且收益也不會比東道多,幸好斛律協帶回來了一大筆羅馬帝國的酬金,要不然我還真不知道到哪裡去找這筆軍費。”曾華苦笑一下說道。

“幼子的第一步還是先鞏固寧州,將它徹底納入三省的管轄中來。大軍可以從播州和益州兩路出擊,只有寧州安定了,打起驃國來才方便,估計這個階段得有了兩至三年。不過這段時間也不能讓驃國閒着,抽調一支海軍艦隊,對驃國的沿海地區進行騷擾,可以依靠湄州南島郡的港口作爲基地。一部分長州府兵可以繼續西調,一路清理當地的不穩定因素,一路可以向西屯集在南島郡和暹羅郡一線。等幼子將寧州穩定鞏固好了之後,可以兵分三路,幼子兵出永昌郡,長州軍從東向西,海軍集中兵力進行登陸戰,搶佔重要港口,然後向縱深發展。”

“我們的領土將以雅魯藏布江(這太有名了,曾華也就沿用了。)爲界,只有將驃國(今緬甸大部)變成我們領土,我們的馬車和船隻可以從益州一直通到南部大洋(今安達曼海),南海地區才真正是我們華夏的內海了。”曾華在地圖狠狠地劃了一道粗線,從喜馬拉雅山山沿着雅魯藏布江一直劃到了孟加拉灣。

第二日,曾華下達了新的南海經略命令,桓衝爲南海西道行軍總管,王開、楊安、毛當、鄧羌爲副總管,而華夏的南海攻略從華夏五年開始,便開始緩緩向西傾斜了。

第233章 江左窮,桓溫窘(二)第178章 朔州都督第172章 沙州和西州第150章 涼州戰事(二)第18章 笮橋大戰(1)第143章 永和十年(二)第273章 - 聖主之劍(一)第8章 曾氏兵法第58章 關中(四)第118 北府的戰爭機器(一)第210章 太和西征案(二)第96章 王師的新攻勢第226章 戰爭還是和平?(一)第112章 初戰拓拔(二)第83章 幷州(一)第14章 江映月第246章 誰家之天下(三)第172章 沙州和西州第149章 涼州戰事(一)第68章 金城之戰(三)第222章 華夏必勝(二)第259章 哥特人(四)第38章 宕昌城(全)第79章 開府第83章 幷州(一)第108章 十萬胡塵一戰空第198章 閒談(二)第15章 塘溝之戰(1)第267章 南海攻略(五)第232章 壽春袁真第160章 我們要西征(二)第84章 幷州(二)第272章 - 內沙布爾城(二)第255章 大憲章第144章 永和十年(三)第159章 我們要西征(一)第204章 進學(二)第200章 漢陽郡第12章 夜襲江州(1)第102章 木根山之戰(中)第92章 高僧(二)第30章 仇池(2)第220章 波悉山第195章 渤海道(一)第30章 仇池(2)第160章 我們要西征(二)第100章 遠方的客人(下)第143章 永和十年(二)第130章 懊悔的人們(一)第251章 塵埃落定(二)第42章 西海,青海第49章 初出關中(二)第25章 梁州(3)第233章 江左窮,桓溫窘(一)第164章 第一次西征(三)第276章 - 伊斯法罕(一)第91章 高僧(一)第181章 燕周之戰(二)第222章 華夏必勝(二)第191章 旌旗招招皆向東(三)第220章 波悉山第46章 聖教(上)第238章 談笑東瀛(一)第198章 閒談(二)第161章 我們要西征(三)第123章 萬馬度陰山(二)第27章 新的起點1第112章 初戰拓拔(二)第264章 南海攻略(二)第263章 南海攻略(一)第248章 誰家之天下(五)第124章 萬馬度陰山(三)第214章 西征前夕第260章 納伊蘇斯會戰第13章 夜襲江州(2)第58章 關中(四)第178章 朔州都督第124章 萬馬度陰山(三)第152章 涼州戰事(四)第188章 劉家兄弟第209章 太和西征案(一)第40章 幕克川第14章 江映月第143章 永和十年(二)第113章 初戰拓跋(三)第138章 勇氣和榮譽(三)第195章 渤海道(一)第131章 懊悔的人們(二)第156章 永和十二年(三)第277章 - 伊斯法罕(二)第23章 梁州(1)第114章 初戰拓跋(四)第233章 江左窮,桓溫窘(二)第268章 泰西封風雲(一)第265章 南海攻略(三)第147章 姑臧火光第125章 萬馬度陰山(四)第174章 冀州風雲(二)第88章 王師北伐(一)第182章 日落桃山
第233章 江左窮,桓溫窘(二)第178章 朔州都督第172章 沙州和西州第150章 涼州戰事(二)第18章 笮橋大戰(1)第143章 永和十年(二)第273章 - 聖主之劍(一)第8章 曾氏兵法第58章 關中(四)第118 北府的戰爭機器(一)第210章 太和西征案(二)第96章 王師的新攻勢第226章 戰爭還是和平?(一)第112章 初戰拓拔(二)第83章 幷州(一)第14章 江映月第246章 誰家之天下(三)第172章 沙州和西州第149章 涼州戰事(一)第68章 金城之戰(三)第222章 華夏必勝(二)第259章 哥特人(四)第38章 宕昌城(全)第79章 開府第83章 幷州(一)第108章 十萬胡塵一戰空第198章 閒談(二)第15章 塘溝之戰(1)第267章 南海攻略(五)第232章 壽春袁真第160章 我們要西征(二)第84章 幷州(二)第272章 - 內沙布爾城(二)第255章 大憲章第144章 永和十年(三)第159章 我們要西征(一)第204章 進學(二)第200章 漢陽郡第12章 夜襲江州(1)第102章 木根山之戰(中)第92章 高僧(二)第30章 仇池(2)第220章 波悉山第195章 渤海道(一)第30章 仇池(2)第160章 我們要西征(二)第100章 遠方的客人(下)第143章 永和十年(二)第130章 懊悔的人們(一)第251章 塵埃落定(二)第42章 西海,青海第49章 初出關中(二)第25章 梁州(3)第233章 江左窮,桓溫窘(一)第164章 第一次西征(三)第276章 - 伊斯法罕(一)第91章 高僧(一)第181章 燕周之戰(二)第222章 華夏必勝(二)第191章 旌旗招招皆向東(三)第220章 波悉山第46章 聖教(上)第238章 談笑東瀛(一)第198章 閒談(二)第161章 我們要西征(三)第123章 萬馬度陰山(二)第27章 新的起點1第112章 初戰拓拔(二)第264章 南海攻略(二)第263章 南海攻略(一)第248章 誰家之天下(五)第124章 萬馬度陰山(三)第214章 西征前夕第260章 納伊蘇斯會戰第13章 夜襲江州(2)第58章 關中(四)第178章 朔州都督第124章 萬馬度陰山(三)第152章 涼州戰事(四)第188章 劉家兄弟第209章 太和西征案(一)第40章 幕克川第14章 江映月第143章 永和十年(二)第113章 初戰拓跋(三)第138章 勇氣和榮譽(三)第195章 渤海道(一)第131章 懊悔的人們(二)第156章 永和十二年(三)第277章 - 伊斯法罕(二)第23章 梁州(1)第114章 初戰拓跋(四)第233章 江左窮,桓溫窘(二)第268章 泰西封風雲(一)第265章 南海攻略(三)第147章 姑臧火光第125章 萬馬度陰山(四)第174章 冀州風雲(二)第88章 王師北伐(一)第182章 日落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