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江映月

永元二年十二月,明王時爲晉護長水校尉,以西征前軍至江州。丁丑,潛渡江水,夜襲江州,拔之。丁卯,宣武公江州設宴以慶,歡至深夜。時有皓月映江,波光流連。明王觸景生感,操胡琴一曲,聲聲戚切。曲罷,諸人無不涕流滿面,拍欖長嘆。

--引言摘述

“多好的月亮啊!只是可惜沒有曾敘平的二胡。”站在江州城樓上的袁喬望着不遠處江面上的皓皓銀月,不由暗歎一聲。

也是圓月皓空之日,也是這般江月一色,也是這城南望江城樓上,桓公設宴慶賀江州大捷,衆人把酒言歡,直至深夜。後來那位總讓人吃驚的曾敘平突然拿出一把從來沒有見過的二絃琴,用一把弓弦就開始拉出一曲誰也沒有聽過的曲子。

袁喬現在還覺得那曲子還在自己的耳邊環繞一般。

先是一聲長嘆,如同初生嬰兒的哭聲,又如同暮年長者的嘆息,穿越了時空和歲月,穿越人生的生和死兩個極端,在人的心裡來回的迴盪。接下來的曲子有如一股泉水在幽暗、曲折、深邃、崎嶇的山谷中嗚咽地奔突,又如江水邊上那縴夫的腳步,雖然滿是苦難和艱辛,卻在堅定不移繼續向前。

袁喬時而感到清風明月,時而感到落花流水,時而感到電閃雷鳴,時而感到風雨交加,他一直以爲自己飽讀經書,通曉歷史,看透了人生世故,但是在那一晚,袁喬才發現自己以前的學識是如此的淺薄,居然無法用什麼辭賦來形容這從沒有聽過的曲子,而且他也才發現自己原來是如此多愁善感,輕易就被一首曲子從靈魂和骨子給震撼了。

當袁喬看到包括桓溫在內所有聽衆都涕流滿面,情不自禁時,看到曾華淚流滿面卻含笑激昂地拉完最後一段時,他明白了,自己聽到的不但是一首前所未聞的曲子,更是一首穿透人心的曲子。

那種娓婉、那種纏mian、那種沉鬱、那種不棄不捨的追求、那種如泣如訴的哀怨,讓人看到了世人的苦難,讓在場所有的人心裡突然想起亡國之恨,偏安之苦。

“真是一曲天籟之音。”袁喬對身後的參軍孫盛說道。

被留下來協助袁喬的孫盛有幸參加上月十五的那次慶功會,也聽到了曾華的那場二胡獨奏音樂會。,所以很有共鳴地回答道:“是的,袁大人。我沒想到我這輩子還能聽到如此樂曲,曾前軍的一曲江映月,卻道盡了這世間艱難。”

曾華演奏的是現代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曾華的祖父大字不識一個,但是自從參加完七千人大會從北京回來之後卻成了最忠實的“京絲”,對京劇是異常地喜愛。爲了方便自己能夠隨時來上一段,曾華的祖父充分利用自家的資源,讓“聰明伶俐”的子女一一學會二胡和京胡。最後這個光榮傳統不小心讓更加“聰明伶俐”的曾華給繼承了。於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曾華一直是祖父的專用琴師。到後來,祖父的京腔依然是湘味十足,但是曾華的二胡水平卻是突飛猛進,這也是曾華能夠得到“家傳玉佩”和可以任意出入新疆某農墾師師長辦公室的原因。

在慶功宴上,曾華看到江上升明月,不由想起自己的“離奇身世”,想到註定是再也見不到的親人,不由悲從心底而來。再喝了幾杯水酒之後,看到這如畫江山,卻不由地想到一直多災多難的華夏民族,想到暗無天日的中原和那裡苦苦掙扎的遺民。

曾華取出多次試驗方纔製作成功的二胡,隨即拉起《二泉映月》來了。聽到那如泣如訴的琴聲,曾華心隨聲動。也許只有在苦難之後纔能有輝煌,也許這只是華夏民族最黑暗的黎明。曾華將深深的思緒和感情注入到這曲被自己改名叫《江映月》的曲子中,坐着的人影、悽婉的琴聲、皓亮的圓月、還有那無盡東流的江水,彷佛在那一刻凝固在了一起。曾華不但感動了自己,也感動了別人。

所有的人都體驗到了曾華用琴聲表達出來的對“自己”、對民族、對國家苦難的追敘,對他們美好明天堅定不移的追求。

袁喬和孫盛還在那裡睹景思琴,卻有一人走上前來打斷了兩人的思緒。

“稟袁大人!據探子回報,有大批蜀軍自廣漢(今四川射洪南)入德陽(今四川遂寧南)。”報告的是原僞蜀荊州刺史徐鵠屬下的領軍校尉曲宏。自從袁喬把徐鵠帶頭的涪陵和巴西大族首領統統送到江陵“聽候朝廷封賞”之後,許多以前依附於他們的當地士人紛紛認清了形勢,向朝廷和袁喬表忠心,曲宏就是其中比較能幹而受到袁喬重用者之一。

在曲宏等人幫助下,袁喬很快掌握了江州以及巴西郡。由於曾華夜襲高家莊,錯了,是夜襲江州有如天兵降臨,上萬江州蜀兵還沒來得及開打就跟着上司一起降了。而徐鵠費盡心思囤積的糧草則原封不動地落入晉軍之手。

所以袁喬不但可以選出五千比較精銳的蜀軍和自己的後軍混編,組成一支近萬人的大軍,而且還可以一邊爲西進的西征大軍支援糧草,一邊從容有餘地向成都方向發起掩護性攻擊行動。

足智多謀的袁喬不但明目張膽將桓溫、周撫、司馬無忌、曾華等各路好漢的旗號打在江州城樓上,而且還以桓溫的名義四處傳檄招降。他先是傳檄降了已經是孤城一座的涪陵郡城(治今重慶彭水),再派人馬直取了三江重鎮-墊江,而僞蜀李家的發源地-宕渠郡在被斷絕聯繫之後很快就聞風而降。

袁喬將手裡的近萬兵馬分成幾撥,白天從戒備森嚴的江州北門出奔墊江,晚上又悄悄地從順流而歸,並且常常換上不同的番號旗幟,讓僞蜀的探子不知道有多少晉軍出了江州進了墊江。結果消息傳到成都,變成了晉軍集軍上十萬,意欲圍攻德陽,而後直入成都。

袁喬在江州鬧得如此風生水起,成都的李勢自然不敢怠慢。他將手頭上的兵力從四處抽調出來,彙集了五萬餘人,派往廣漢、德陽一線,嚴防死守,堅決不準晉軍再西進一步,誓死保衛李家的千里江山。

“好!”袁喬聽到曲宏的稟告,立即從繞樑三月的追憶中恢復過來了。他撫須微微點頭,隨即對曲宏道:“常嵊,你想不想立一大功?”

曲宏大笑,連忙單腿跪下,抱拳道:“全憑大人提攜,小人火裡去,水裡來,無不從之。”

“好,我撥你兩千人馬,立即沿漢水(嘉陵江)而上,直取安漢(今四川南充)。現在僞蜀兵力全部集中在德陽、廣漢一線,對於涪水以東的安漢已經是不聞不問了,這功勞真是天送於你常嵊的。”

曲宏馬上一通豪言壯語,安漢就是有十個成都城高也要拼老命把它拿下來。

待曲宏走後,孫盛向袁喬問道:“袁大人,爲何不佯攻德陽卻分兵取安漢呢?”

“僞蜀現在以爲我有精兵數萬屯駐江州、墊江,意圖取德陽、廣漢入成都。他已經移兵屯守涪水一線,我們掩護桓公南路進襲的目的也達到了。但是時值關鍵時刻,我們必須把戲演到底,繼續給僞蜀在東線施加壓力。我們只有不到一萬兵馬,如果直取德陽,就是佯攻也有可能在數萬蜀軍面前露餡,不如取空虛的安漢。這樣的話,一來可以繼續掩飾我們的目的和實力,二來給僞蜀君臣一個假象,那就是我們兵力雄厚,準備從容不迫地把東線外圍清理乾淨以後再猛攻涪水一線。”袁喬微笑地解釋道。

“袁大人高見,這樣的話給成都的壓力就更大了。”孫盛撫掌讚道。

袁喬微微一笑,卻轉頭看向西邊,心裡暗暗想道:“不知桓公到了哪裡?還有曾前軍,這次他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呢?”

永和三年正月底,在成都的李勢接到了安漢陷落的消息。儘管李勢知道只有數百老兵殘卒的安漢基本上屬於被棄守的,失陷就失陷了,沒什麼大不了。但是這個消息透露出來的消息卻讓李勢和他的臣子們認識到一點,晉軍從東邊的猛攻即將開始了。

自從江州突然失陷,蜀國軍民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東邊。相對安寧了數十年的蜀國終於迎來了最大的一場戰事,儘管很多人認爲東來的大軍是“王師”,但是戰火是無情的,這一點蜀國百姓從北地涌入的流民嘴中早就知道了。所以,蜀國百姓心情異常複雜地等待即將到來的暴風驟雨,而已經緊緊地跟李家綁在一起的蜀地各世家大族一邊響應“皇上”號召集兵備戰,而一邊卻在暗地裡另做了一些其它的準備。正所謂一顆紅心兩手準備。

李勢不知道晉軍爲何如此高調西征,估計也許不敢打北邊的大老虎,就跑來捏西邊自己這隻小兔子。老子也不是好惹的,老子手裡也有七八萬人馬,都不是看牛放豬的!但是他知道,晉軍這次來勢洶洶,首先搶攻江州、墊江,而後大兵屯集,再將涪水以東諸地橫掃一空,最後強攻涪水,直取成都。看這一個多月的局勢變化,晉軍的整個戰略部署現在已經非常清楚了。李勢在弄清這些之後,心裡反而更踏實了。從東邊的德陽到成都,不但有涪水、牛鞞水(沱江)天險,更有無數高山峻嶺,重重險固隘口,加上自己已經佈下重兵,不怕你晉軍來多少,就怕你晉軍不來。

正當李勢躊躇滿志,準備部署一場成都大保衛戰,徹底粉碎晉軍東侵時,一匹快馬從成都南門倉惶奔入,直到“宮門”。

衣衫破爛的傳令兵翻身下馬,連滾帶爬地來到“正華門”,右手舉着一份可以和他衣服“媲美”的戰報,嘶聲高叫道:“緊急軍報!江陽郡失陷!南安失陷!晉軍已抵青衣江!”

“正月十六夜,晉軍前軍打江州軍旗號,騙入江陽郡城(今四川瀘州),突然發難,搶得東門,洶涌而入。驟間,滿城皆高呼晉長水校尉曾率前軍復江陽,守軍不及,四散奔逃,郡守單博被俘,郡丞顧扈殉城,僅逃得功曹史章聘。未及天明,晉軍前軍離江陽郡,三天三夜急奔五百里,竟先於章聘入南安城。章聘繞城別走,取道至武陽,報兩地軍情後力竭氣絕。現東晉大軍已渡青衣江,屯於武陽以南合水(今四川彭山雙江鎮),意圖北窺。臣健爲郡守李樸拜報!”

李勢聽內侍唸完那髒兮兮的戰報後,差點沒一頭栽倒在地上。晉軍上下難道都有毛病?好好的涪水大路不走,怎麼偏偏要沿江而上,順着最難走的南路上成都。健爲郡武陽縣離成都不過兩百多裡,都已經打到眼皮子底下了,李勢才明白自己被晉軍給涮了一把。

夜襲江州,搶佔墊江,遊攻漢水(嘉陵江),都是爲了讓自己君臣上下相信晉軍會大舉從東線涪水攻入成都,誰知晉軍上下都是一羣瘋子,尤其是那個前軍先鋒,護長水校尉曾華,先是潛渡江水,夜襲江州,然後詐取江陽,急奔五百里取南安青衣江,直入成都腹地,真他媽的比瘋子還瘋子!這長水校尉曾華以前不是典農中郎將,專管屯田的嗎?真是農民,肯定沒有讀過兵書!一點兵法常識都沒有!哪有這麼打仗的?

李勢感到一陣憋屈,自己在涪水一線擺下的五萬重兵現在只能給自己精神上的支持了。李勢覺得自己就象一名蓄勢待發的拳手,一切都準備好了,就等着給對手一記又準又狠的黑虎淘心。誰知對手卻不按套路出手,來一個移形換影大法,飄到自己毫無防備的後背。

李勢恨得牙根直癢癢,恨不得把罪魁禍、晉軍主帥首桓溫以及晉軍的急先鋒、金牌打手曾華一起拖到殿前,暴打一頓,打得連他親媽都不認識,然後再剁碎了喂狗。但是恨歸恨,兵還得派,總不能眼瞅着晉軍入成都,自己還跑到城門口搖桿小旗子喊“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李勢當即“傳旨”,緊急搜刮成都附近所有的兵力,共計兩萬餘五千人,交由叔父右衛將軍李福、堂兄鎮南將軍李權和前將軍昝堅統領,由山陽(今四川成都雙流縣東南)出發立即南下合水,在健爲郡攔住“偷襲”的晉軍。另外再派特使前往廣漢,緊急調集東線軍隊入成都,短時間裡能來多少算多少。但李勢卻又不敢把涪水的守軍全部調回來,因爲他已經被晉軍給“忽悠”怕了,誰知道健爲郡的晉軍不是虛晃一招?出來混的,還是小心一點好!

第128章 北海之畔第35章 武都3第236章 青州(一)第135章 長安的冬天(四)第20章 入成都第253章 取經人第156章 永和十二年(三)第71章 宜陽(二)第86章 上郡第98章 遠方的客人(上)第16章 塘溝之戰(2)第130章 懊悔的人們(一)第142章 永和十年(一)第130章 懊悔的人們(一)第76章 建康(一)第186章 王者歸來(二)第111章 初戰拓拔(一)第99章 遠方的客人(中)第23章 梁州(1)第101章 木根山之戰(上)第118 北府的戰爭機器(一)第261章 報酬和交易第102章 木根山之戰(中)第62 餘波(二)第238章 談笑東瀛(一)第56章 關中(二)第251章 塵埃落定(二)第198章 閒談(二)第233章 江左窮,桓溫窘(二)第238章 談笑東瀛(一)第229章 戰爭還是和平?(四)第153章 涼州戰事(五)第108章 十萬胡塵一戰空第59章 關中(五)第94章 燕國第239章 談笑東瀛(二)第232章 壽春袁真第232章 壽春袁真第161章 我們要西征(三)第94章 燕國第173章 冀州風雲(一)第120章 北府的戰爭機器(三)第171章 延城決戰(三)第37章 楊初的女婿第269章 泰西封風雲(二)第263章 南海攻略(一)第181章 燕周之戰(二)第188章 劉家兄弟第67章 金城之戰(二)第218章 侯洛祈的選擇(四)第215章 侯洛祈的選擇(一)第68章 金城之戰(三)第153章 涼州戰事(五)第234章 遙遠的戰事第185章 王者歸來(一)第213章 碎葉川之戰(三)第281章 - 三皇會議(二)第194章 人生如夢五十年第244章 誰家之天下(一)第207章 天災人禍(一)第167章 第一次西征(六)第201章 三省第177章 冀州風雲(五)第242章 江左風雲(三)第109章 有話好好說第24章 梁州(2)第17章 大戰之前第148章 大戰前夕第214章 西征前夕第150章 涼州戰事(二)第110章 下一個目標第209章 太和西征案(一)第257章 哥特人(二)第167章 第一次西征(六)第207章 天災人禍(一)第142章 永和十年(一)第98章 遠方的客人(上)第157章 遙遠的西域(一)第4章 受封第277章 - 伊斯法罕(二)第181章 燕周之戰(二)第65章 討胡令第94章 燕國第61章 餘波(一)第226章 戰爭還是和平?(一)第61章 餘波(一)第57章 關中(三)第167章 第一次西征(六)第183章 王猛出關(一)第13章 夜襲江州(2)第220章 波悉山第262章 普通法、特例法和宗教事務法第194章 人生如夢五十年第205章 進學(三)第151章 涼州戰事(二)第103章 木根山之戰(下)第74章 長安第135章 長安的冬天(四)第251章 塵埃落定(二)
第128章 北海之畔第35章 武都3第236章 青州(一)第135章 長安的冬天(四)第20章 入成都第253章 取經人第156章 永和十二年(三)第71章 宜陽(二)第86章 上郡第98章 遠方的客人(上)第16章 塘溝之戰(2)第130章 懊悔的人們(一)第142章 永和十年(一)第130章 懊悔的人們(一)第76章 建康(一)第186章 王者歸來(二)第111章 初戰拓拔(一)第99章 遠方的客人(中)第23章 梁州(1)第101章 木根山之戰(上)第118 北府的戰爭機器(一)第261章 報酬和交易第102章 木根山之戰(中)第62 餘波(二)第238章 談笑東瀛(一)第56章 關中(二)第251章 塵埃落定(二)第198章 閒談(二)第233章 江左窮,桓溫窘(二)第238章 談笑東瀛(一)第229章 戰爭還是和平?(四)第153章 涼州戰事(五)第108章 十萬胡塵一戰空第59章 關中(五)第94章 燕國第239章 談笑東瀛(二)第232章 壽春袁真第232章 壽春袁真第161章 我們要西征(三)第94章 燕國第173章 冀州風雲(一)第120章 北府的戰爭機器(三)第171章 延城決戰(三)第37章 楊初的女婿第269章 泰西封風雲(二)第263章 南海攻略(一)第181章 燕周之戰(二)第188章 劉家兄弟第67章 金城之戰(二)第218章 侯洛祈的選擇(四)第215章 侯洛祈的選擇(一)第68章 金城之戰(三)第153章 涼州戰事(五)第234章 遙遠的戰事第185章 王者歸來(一)第213章 碎葉川之戰(三)第281章 - 三皇會議(二)第194章 人生如夢五十年第244章 誰家之天下(一)第207章 天災人禍(一)第167章 第一次西征(六)第201章 三省第177章 冀州風雲(五)第242章 江左風雲(三)第109章 有話好好說第24章 梁州(2)第17章 大戰之前第148章 大戰前夕第214章 西征前夕第150章 涼州戰事(二)第110章 下一個目標第209章 太和西征案(一)第257章 哥特人(二)第167章 第一次西征(六)第207章 天災人禍(一)第142章 永和十年(一)第98章 遠方的客人(上)第157章 遙遠的西域(一)第4章 受封第277章 - 伊斯法罕(二)第181章 燕周之戰(二)第65章 討胡令第94章 燕國第61章 餘波(一)第226章 戰爭還是和平?(一)第61章 餘波(一)第57章 關中(三)第167章 第一次西征(六)第183章 王猛出關(一)第13章 夜襲江州(2)第220章 波悉山第262章 普通法、特例法和宗教事務法第194章 人生如夢五十年第205章 進學(三)第151章 涼州戰事(二)第103章 木根山之戰(下)第74章 長安第135章 長安的冬天(四)第251章 塵埃落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