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旌旗招招皆向東(三)

平三年九月,苑城動盪,戰局不明。燕主俊寢疾,謂大司馬太原王恪曰:“吾病必不濟。今外患未平,景茂衝幼,國家多難,吾欲效宋宣公,以社稷屬汝,何如?”恪曰:“太子雖幼,勝殘致治之主也。臣實何人,敢幹正統!”俊怒曰:“兄弟之間,豈虛飾邪!”恪曰:“陛下若以臣能荷天下之任者,豈不能輔少主乎!”俊喜,然恪再曰:“臣殘燭之身,恐未幾即隨陛下,請召吳王垂還。”俊默然許久,未許。會疾篤,乃召、騖、真等受遺詔輔政甲午,卒。戊子,太子瑋即位,年十一。大赦,改元建熙。

---------引言摘述

正當慕容評散盡錢財,鼓舞士氣,準備與北府軍絕一死戰的時候,城接連傳來不好的消息。燕主慕容俊的身體急轉直下,幾近彌留之勢,御醫們會診一番後都沒有抱太多的希望,只是能拖多久是多久。

慕容評非常清楚慕容俊的身體,這其中還有他的不少功勞。爲了討好這位主上,慕容評可是挖空了心思來討好慕容俊,美女是要經常送的,爲了這個慕容評可沒少在燕國到處選美;美酒也是必不可少的,爲了能讓慕容俊天天喝上北府產的美酒,慕容評可沒少花錢。

雖然慕容俊騎射精湛,算得上一位馬上雄主,但是自從繼位以後,軍國大事有慕容恪、陽騖等良臣處理,慕容俊自然可以享受一下帝王待遇了。因此慕容俊的身體雖然底子極好。而且也沒有江左名士吃五行散地嗜好,但是也頂不住十年如一日的酒色侵襲,這身體早就被淘空了。

шωш ▪ttκǎ n ▪℃O

慕容評心裡非常着急,要是慕容俊一旦去世,那麼自己怎麼辦?自己現在遠在朝外主兵,就是遺詔裡有自己輔政的名字,但是如果自己不在朝中,那些奉遺詔的正臣有的是辦法讓自己成爲一個空架子。畢竟自己和陽騖、皇甫真這些正臣的關係不是很融洽。

最讓慕容評頭痛的是隨着慕容俊的病重。慕容恪地身體卻居然奇蹟般地好轉。不管是迴光返照也好還是真正地憂國憂民。這個消息對於慕容評實在不是個好消息。

燕主慕容俊一死。慕容鐵定是首席輔政,這個老四上了臺肯定會把慕容垂召回城,因爲他最看重的就是這個五弟。一旦慕容垂掌握了權柄,無論慕容恪是否已經死了,對自己來說卻都是死路一條。

趕緊回城?慕容評卻不敢,畢竟他是領軍主帥,要是丟下軍隊跑回城。慕容俊再寵信慕容評也要在被氣死之前先剁了他。帶兵回城?慕容評不是沒想過,但是以他在軍中的威望,這樣死的更快。

慕容評現在只剩下最後一個選擇了,那就是與北府軍決戰,不管輸贏,只要逼退了王猛,慕容評就可以又一次凱旋班師,光明正大地回城參加權力重新分配的鬥爭。

“傳令三軍。整甲待戈。準備出戰!”慕容評咬咬牙,最後下令道。

“這幾日燕軍蠢蠢欲動,看來慕容評是等不住了。”王猛坐在大帳正中。肅正地對下面的衆將說道。

“大人,如此來說兩軍決戰之時就在這幾日了?”鄧遐皺着眉頭說道。

“我軍在此對峙,爲了就是要與燕軍決戰。攻城拔寨,我軍雖然可行,但是損失太大,而且對百姓的危害也大。司、冀、青州地百姓都是我華夏子民,不能再受此荼毒了。”王猛依然是那樣嚴肅。

“慈不掌兵,如此行事顧慮太多了,恐怕使得大人行軍佈陣難以周全。”鄧羌接着說道。

“大將軍曾言道,軍隊兵馬是用來保家衛國,現在戰事盡在中原,當然要顧慮重重。華夏百姓們的血實在是流得太多了。”王猛答道。

“十萬對三十萬,這仗不太好打呀。”衆人默然了一陣後,楊安開口道。的確,十萬打三十萬,這其中懸殊差距讓這些原周國降將都有些畏懼,他們以前可沒有幹過這麼玄乎的事情。

“燕軍三十萬大軍中只有十萬是幽、平帶過來的精銳,其餘的二十萬都是臨時籤來的青壯民夫,不足爲懼。”一直沒有作聲的段煥傲然說道。

“我已經傳令幷州都督保安坐鎮武鄉,監視冀州之敵,雍州都督張綏遠(張渠)出鎮弘農函谷,新授地冀州都督徐定山(徐當)移鎮河內野王,一起監視河南之敵。我軍已無後顧之憂,只需全力一戰,即可旌旗向東了。”王猛對北府兵地實力也非常自信,所以一下子就轉到另外一個話題來了。

“諸位,誰願爲先鋒,爲我軍持銳破陣?”說完之後,王猛的目光把在座的諸位將領掃了一眼。

“此重任非我陌刀軍不可!”段煥和趙復幾乎是同時開口道。

“有左右陌刀將領陌刀軍出陣,燕軍陣勢定可大破。”王猛讚許道。

“大人,請將此重任授予我等。”鄧羌、呂光、楊安、毛當四人走了出來,跪在王猛跟前大聲道,“我四人願率一部以爲前鋒,誓死”

王猛知道這四人是想爲舊主苻堅報仇,另一方面也是想立下軍功,好在北府軍中立足。

王猛沉吟了一下,最後決定道:“好,你四人各領一廂,以爲前鋒,段元慶、趙長軍領三千陌刀軍爲後應。”

衆人一聽,心裡隱隱明白了,但是都沒有作聲,繼續聽王猛發號施令。

“參將候明爲左軍都指揮,參將呂採爲右軍都指揮,副將粲爲中軍都指揮,聞令領軍。左右探取將鄧應遠(鄧遐)、張長銳(張)領三千探取軍爲預備,隨時候命。諸葛承領三廂騎軍以爲遊擊。隨時策應。”

“末將領令!”衆人拱手齊聲應道。

九月十六日,北府軍和燕軍地決戰終於在淇水之畔打響了。只是這場衆人早就期待地戰役在許多人的心裡和預想的不一樣。燕國上下以爲主帥會是曾華親自領軍,卻不想只是來了個以文臣著名的王猛;北府以爲燕軍的主帥會是慕容恪,誰知卻是司徒慕容評。但是不管如何,這場決定命令的一戰終於打響了,雖然還是那麼血腥和激烈,但是兩大主將的缺席還是讓這場戰役失色不少。

戰事剛一開始,北府兵就顯示出一如既往的兇狠和氣勢。石炮和牀弩依然首先發言。接着是長弓和神臂弩射出地漫天箭雨。在有節奏地鼓聲中。北府軍終於與燕軍接戰,一時喊殺聲在戰場上衝天響起。

北府兵前鋒是鄧羌、呂光、楊安、毛當率領地三廂步軍,大約一萬二千餘人,正對上前軍將軍慕輿虔率領的三萬燕軍精銳,正是棋逢對手,頓時殺得難解難分。

徐成伸出右腳一踢,把掛在自己橫刀上燕軍軍士屍首給踢了出去。看到左右都是自己的部屬。徐成這才舒了一口氣,把橫刀往地上一插,空出右手在臉上抹了一把,將濺在臉上的血水抹開,然後傳令道:“全營暫停下來,整頓後再戰!。

“大人,前面攻勢停了下來,我們還得加把勁!”過了一會。書記官茅正一從前面走了過來。除了滿身同樣是血外,說話也有點微喘。

聽到這話,徐成不由一陣氣悶。自己以爲跟着鄧羌十來年。已經算得上一名敢拼命的猛將,但是和這位書生氣十足的書記官一比,自己都快成吃齋唸佛的善人了。

“書記官,我們營已經突進了三陣,現在對面地是慕容宙的搠提軍,燕軍精銳中的精銳,我們該歇口氣調整一下再進行衝擊。”徐成雖然比較驕橫,但那是在周軍,新投了北府總得要先夾着尾巴做人。而且書記官直屬軍政司,自己是步軍司任命的,雖然都是一營的主官,但是兩人職責不一,各不相屬,所以徐成還不敢依着以前的脾氣呵斥一頓,只是朗聲反駁了一番。

“徐統領,北府軍法有進無退,上面給我們的命令是突擊!突擊!突擊!只要上面的命令不改我營就是拼光了也要繼續前進。否則軍法論下來你這個主官難逃懲戒。”茅正一臉色嚴肅地說道,語氣非常嚴厲。

聽到這裡,徐成不由從心底泛起一陣怒氣,還沒有人敢這樣對自己說話,軍法如何?不要用這玩意嚇唬老子。其實徐成是誤會了茅正一,要是該營停在這裡,軍法論起來,書記官難逃問責,但是最大地責任該徐成來承當。

徐成雖然知道北府軍法森嚴,但是由於是新近地降將,實在還搞不清楚這森嚴到底是什麼程度,於是就把茅正一的話當成了冒犯和故意譏諷。

“我是這營主官,如何決斷由我做主,如果上官怪罪,一概有我擔當!”徐成怒喝道。他心裡在想,自己的上官是鄧羌,十來年地感情,還有幾次戰場上對鄧羌的救命之情,徐成覺得應該不會過於怪罪自己,所以有膽氣這麼說。

聽得徐成這麼一說,茅正一不由一時語塞,因爲徐成是軍事主官,他做的軍事決定如果只是停滯,茅正一一時也無可奈何。

只見這個時候前面衝來幾位軍官,也是一身血水,怒氣衝衝地喝道:“你們前鋒中營是怎麼回事?怎麼這個時候停下來了!好好的錐形突擊陣形現在全廢了。對面的燕軍提軍準備反擊了!”

說話的正是一起配合的前鋒左右營掌旗官,是奉各自營統領的命令趕來詢問情況。

茅正一聽到這裡臉色一變,連忙詢問詳細情況,原來前鋒中營攻勢一鬆,燕搠提軍緩了一口氣,立即反擊,讓緊跟在後面的左右兩營的攻勢頓時亂了,剛纔還非常良好的錐形攻擊陣形的優勢蕩然無存,怎麼不叫左右兩營鬱悶和憤怒!

“徐統領,請下令立即展開突擊,現在各隊已經整頓好了。”茅正一轉過頭來高聲道。

聽到茅正一硬梆梆的話,本來心生後悔地徐成頓時一氣。鬼使神差地答道:“既然已經難以續擊,不如暫時先退回中鋒一線,彙集了後續部隊再行突擊!”

聽到這裡茅正一大吼一聲:“徐成,你敢後退!”

徐成也是臉色一變,冷

道:“我這是權宜之計!立即給各屯傳令!還有你們告訴你們各自的統領,通報我的命令,請他們相機行事!”

“上面改命令了?”茅正一突然臉色變得陰冷。沉聲地問道。

“沒有。但是鄧將軍是我的老上司。我相信他會同意我的決定!”徐成說得更直了,毫不客氣地揭示了自己與鄧羌的關係,也明明白白地告訴茅正一,出了什麼漏子鄧羌會替他兜着,而且說着就叫傳令兵去後營向鄧羌彙報。

“無令擅自退兵。鄧將軍也難保你!你真的要退兵?”茅正一也說得更直了。

“是的,今賊衆我寡,詰朝將戰。立即退兵!”徐成大喝道,氣勢並不輸於茅正一。

“各掌旗官!各營官!”茅正一大吼了一聲,圍在周圍地掌旗官、傳令官、司令官、司務官、軍法官等營官立即圍了上來。

“你們都聽到了,徐成意圖無令擅自退兵,按北府步軍戰時法該如何處置?”茅正一森然地問道。

“戰時法第六章第二條,主官無令擅自退兵,書記官、副統領、掌旗官等營官可合議剝奪其指揮權,戰後再以軍法論處!”軍法官立即答道。

“茅正一。你敢動老子嗎?我是鄧羌將軍地救命恩人!”徐成咆哮着說。“來人,給我把這幾個賊子捉起來!”

眼看着徐成地親兵就要衝上來,和營官們混戰起來。只見茅正一衝上前去,拔出橫刀就是一刀,直接就把詫異不已的徐成的人頭砍了下來。

茅正一左手舉起血淋淋的人頭,高喝道:“徐成無令擅自退兵,又不受軍法制約,意圖亂命,我現以軍法處置!”

“我北府兵死在戰場上也要面向前而死,徐成想當孬種,難道我前鋒中營都想當孬種嗎?”

“不!不!”各營官怒吼道。

“我現在暫代統領之職,傳令全營突擊!”茅正一高喝道。

“是!”司令官高聲應道。

“書記官,殺了徐成,恐怕鄧羌會爲難你呀!”旁邊的掌旗官低聲言道。

茅正一一邊看着衆人在那裡緊張地忙碌着,一邊冷冷地說道:“我已經將生死置之身外,還在乎鄧將軍的爲難嗎?”

說罷,他轉身對傳令兵說道:“去向鄧將軍稟告,我依軍法殺了徐成,如果還能活着回來,定會向他請罪!”

說完,茅正一一揮橫刀,大喝道:“前鋒中營,突擊!”

吼完之後,茅正一便持刀向前衝去,身上的甲葉嘩嘩作響,沉重地腳步卻像擂鼓一樣,很快就融入在全營的腳步之中。

鄧羌聽到兩位傳令兵先後的稟告,頓時愣住了。第一個傳令兵的稟告讓鄧羌出了一身冷汗,做爲一個高級軍官將領,他比徐成更能理解北府的森嚴軍法,徐成要是真的擅自退兵,肯定會對北府整個進攻陣形造成影響,很有可能使得今天的進攻無功而還,戰後肯定會被軍法問罪處死。鄧羌已經打好向王猛的稟告地底稿:“成,羌之郡將也,雖違期應斬,羌願與成效戰以贖之。”再怎麼樣也要把這位老部下保下來。

但是聽到後面地傳令兵的傳話,鄧羌一時愣住了,他終於明白了北府兵爲什麼會百戰百勝!

“請稟告王大人!屬將鄧羌定當絕死一戰,不破燕軍我等誓死不退!”鄧羌轉身對自己的傳令兵說道。

然後鄧羌拔出橫刀,對身邊地軍官和親兵大吼道:“吹號,樹決戰旗!就樹在我的身後!”說罷,他舉起手裡的長刀大吼道:“前鋒軍各營,跟老子衝啊!”

王猛接到鄧羌的稟告,也知道了前鋒中營的事由,立即傳令各軍各營道:“王景略受國厚恩,任兼內外,今與諸君深入賊地,當竭力致死,有進無退,共立大功,以報國家。勝,受爵明王之誥,稱觴父母之室,不亦美乎!敗,死於腳下熱土,絕不偷還關隴,豈不快哉!”衆軍一時踊躍激奮,破釜棄糧,大呼競進。

剛到午時,前鋒中營擊潰了燕搠提軍,茅正一戰死,全營生還者不足百人,在此激勵下,鄧羌率領的前鋒軍終於擊潰了慕輿虔率領的燕軍前軍,開始向燕軍中軍進發。

有了缺口之後,段煥和趙復率領陌刀軍立即殺燕軍中,陌刀如林,徐進如山。它就像一部割草機一樣,在它前面的燕軍無不變成斷肢殘軀。陌刀軍一路走去,血肉就灑滿了一路。看到如此聲勢,燕軍無不氣短膽喪,紛紛避讓。

王猛看到勝局初現,立即鄧遐、張率探取軍直衝燕軍中軍。帶頭的鄧遐、張跨馬揮刀,馳赴燕陣,出入十餘次,旁若無人,所殺傷者數百上千,後續探取鐵騎更是如滾雷巨洪,所過之處,蕩然無存。慕容評望風避銳,居然棄帥旗掩面奔走。及日暮,燕兵大敗,斬五萬餘人,降十餘萬。諸葛承領輕騎乘勝追擊,降者又十萬餘人,其餘潰散野外。慕容評僅餘數十騎,與慕輿根、傅顏、李洪、慕輿虔等人倉惶走還城。

第208章 天災人禍(二)第273章 - 聖主之劍(一)第238章 談笑東瀛(一)第269章 泰西封風雲(二)第150章 涼州戰事(二)第155章 永和十二年(二)第244章 誰家之天下(一)第153章 涼州戰事(五)第272章 - 內沙布爾城(二)第158章 遙遠的西域(二)第236章 洛陽第101章 木根山之戰(上)第149章 涼州戰事(一)第98章 遠方的客人(上)第160章 我們要西征(二)第198章 閒談(二)第94章 燕國第60章 關中(六)第218章 侯洛祈的選擇(四)第283章 大爭論(二)第62 餘波(二)第145章 永和十年(四)第124章 萬馬度陰山(三)第226章 戰爭還是和平?(一)第39章 吐谷渾第23章 梁州(1)第70章 宜陽(一)第16章 塘溝之戰(2)第35章 武都3第59章 關中(五)第10章 誓師西征第96章 王師的新攻勢第162章 第一次西征(一)第14章 江映月第21章 接降第175章 冀州風雲(三)第13章 夜襲江州(2)第124章 萬馬度陰山(三)第253章 取經人第192章 旌旗招招皆向北第174章 冀州風雲(二)第41章 葉延和楊初的結局第28章 新的起點(2)第27章 新的起點1第3章 襄陽第188章 劉家兄弟第9章 西征大計第181章 燕周之戰(二)第109章 有話好好說第250章 塵埃落定(一)第10章 誓師西征第279章 - 伊斯法罕(四)第274章 - 聖主之劍(二)第129章 大風東去第258章 哥特人(三)第127章 萬馬度陰山(六)第100章 遠方的客人(下)第22章 留守成都第168章 第一次西征(七)第136章 勇氣與榮譽(一)第14章 江映月第78章 建康(三)第121章 北府的戰爭機器(四)第57章 關中(三)第149章 涼州戰事(一)第79章 開府第132章 長安的冬天(一)第84章 幷州(二)第183章 王猛出關(一)第260章 納伊蘇斯會戰第130章 懊悔的人們(一)第66章 金城之戰(一)第17章 大戰之前第159章 我們要西征(一)第260章 納伊蘇斯會戰第4章 受封第174章 冀州風雲(二)第256章 哥特人(一)第90章 清泉驛第63章 餘波(三)第231章 徐州事件第53章 初出關中(六)第92章 高僧(二)第226章 戰爭還是和平?(一)第71章 宜陽(二)第246章 誰家之天下(三)第217章 侯洛祈的選擇(三)第256章 哥特人(一)第177章 冀州風雲(五)第70章 宜陽(一)第231章 徐州事件第107章 河北戰事(二)第212章 碎葉川之戰(二)第147章 姑臧火光第57章 關中(三)第199章 南北分治第67章 金城之戰(二)第167章 第一次西征(六)第122章 萬馬度陰山(一)第51章 初出關中(四)
第208章 天災人禍(二)第273章 - 聖主之劍(一)第238章 談笑東瀛(一)第269章 泰西封風雲(二)第150章 涼州戰事(二)第155章 永和十二年(二)第244章 誰家之天下(一)第153章 涼州戰事(五)第272章 - 內沙布爾城(二)第158章 遙遠的西域(二)第236章 洛陽第101章 木根山之戰(上)第149章 涼州戰事(一)第98章 遠方的客人(上)第160章 我們要西征(二)第198章 閒談(二)第94章 燕國第60章 關中(六)第218章 侯洛祈的選擇(四)第283章 大爭論(二)第62 餘波(二)第145章 永和十年(四)第124章 萬馬度陰山(三)第226章 戰爭還是和平?(一)第39章 吐谷渾第23章 梁州(1)第70章 宜陽(一)第16章 塘溝之戰(2)第35章 武都3第59章 關中(五)第10章 誓師西征第96章 王師的新攻勢第162章 第一次西征(一)第14章 江映月第21章 接降第175章 冀州風雲(三)第13章 夜襲江州(2)第124章 萬馬度陰山(三)第253章 取經人第192章 旌旗招招皆向北第174章 冀州風雲(二)第41章 葉延和楊初的結局第28章 新的起點(2)第27章 新的起點1第3章 襄陽第188章 劉家兄弟第9章 西征大計第181章 燕周之戰(二)第109章 有話好好說第250章 塵埃落定(一)第10章 誓師西征第279章 - 伊斯法罕(四)第274章 - 聖主之劍(二)第129章 大風東去第258章 哥特人(三)第127章 萬馬度陰山(六)第100章 遠方的客人(下)第22章 留守成都第168章 第一次西征(七)第136章 勇氣與榮譽(一)第14章 江映月第78章 建康(三)第121章 北府的戰爭機器(四)第57章 關中(三)第149章 涼州戰事(一)第79章 開府第132章 長安的冬天(一)第84章 幷州(二)第183章 王猛出關(一)第260章 納伊蘇斯會戰第130章 懊悔的人們(一)第66章 金城之戰(一)第17章 大戰之前第159章 我們要西征(一)第260章 納伊蘇斯會戰第4章 受封第174章 冀州風雲(二)第256章 哥特人(一)第90章 清泉驛第63章 餘波(三)第231章 徐州事件第53章 初出關中(六)第92章 高僧(二)第226章 戰爭還是和平?(一)第71章 宜陽(二)第246章 誰家之天下(三)第217章 侯洛祈的選擇(三)第256章 哥特人(一)第177章 冀州風雲(五)第70章 宜陽(一)第231章 徐州事件第107章 河北戰事(二)第212章 碎葉川之戰(二)第147章 姑臧火光第57章 關中(三)第199章 南北分治第67章 金城之戰(二)第167章 第一次西征(六)第122章 萬馬度陰山(一)第51章 初出關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