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太和西征案(二)

許昌到洛陽,需要繞過嵩山和陽城山,這些都是伏牛曾華一行從山腳走過,發現裡面山高林密,鳥鳴獸吼,不絕於耳。而現在正是秋獵時節,時不時的可以看到或騎着馬或步行的附近百姓,結伴往山中走去。

看到護送曾華的隊伍,於是便遠遠地站在一邊,下馬肅立,不敢造次。而這些百姓身上帶有刀弓,也成了侍衛軍士們重點注視的對象。在上千雙虎目的注視下,這些百姓想不肅立都不可能。

還有許多百姓已經從山中滿載而歸,鞍前馬後的放着不少的野物。曾聞看着那些獵物,聞着空氣中飄過來的淡淡血腥味,不由地興奮起來。

“父親大人,我們不如在山下紮營,或者去延壽城中,休息幾日也好。”曾聞轉過來對曾華懇求道,而旁邊的車苗雖然沒有幫腔,但也是一臉的期待。

曾華知道曾聞和車苗都是狂熱的狩獵愛好者,他們倆的“零花錢”都花在去養獵犬去了,一有假期都是直奔長安附近的上林苑,甚至是揹着家長跑到秦嶺大山去,可沒少挨訓。現在看到如此大好機會,自然手腳都癢癢了。

“洛陽還有要事處理,完了我們還要迅速趕往長安。”曾華板着臉說道。看到兩人滿臉的失望,轉即笑道:“你們想留下來狩獵也不是不可能,只要你們願意辭去侍從武官之職,我就批准你們留在這裡。”

曾聞和車苗原本欣喜的神情轉瞬而逝。臉上露出更大地失望。曾華的這個建議還不如不說。

侍從武官這個職位,多少軍官想來而不得,要不是兩人身份特殊,曾華親自批准,怎麼會輪到曾聞和車苗這兩位呢?要是爲了打獵而辭去這個職位,曾聞不說,車苗很有可能會被自己的父親斷絕父子關係的。

曾聞在悶悶不樂中走了一段路,最後看着遠處的嵩山埋怨曾華道:“父親大人。爲什麼要行《山林時狩律》。這山林水澤中的野物怎麼會打得完呢?何必多此一舉呢?”

曾華知道曾聞埋怨的是自己主導的一系列新律法。自從去年兗州大水之後。曾華已經意識到黃河氾濫地危險性。做爲一個穿越者,曾華當然知道防止河水氾濫最好地辦法就是保護環境,減少水土流失。

但是曾華也知道,自己在這個時代大談什麼環境保護有點過於前衛了,還不如另外想辦法。於是曾華在巡視關東途中,頻頻寫信給車胤、荀羨、江逌、樸等新舊兩派領軍人物,在記述自己巡視關東地感受中大談什麼天地人合一。說自己在遊歷中原壯麗山河時。無不爲錦竹美景所陶醉,時不時地感覺到“萬物與我爲一”和“天地間萬物皆衆生”。

最後曾華提出要“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順天時,量地利。”並要求以此爲基礎,確定律法,保護山林水澤,順應天時地利。曾華在書信後面還附上了許多律法的建議條款。

要不是這些人都知道曾華是新派的幕後領導。衆人還以爲曾華突然轉投了保守派,畢竟這些都是保守派最重要的思想,因爲大部分都是玄學出身的保守派當然會以黃老莊學爲主。

不過曾華能表現出積極向保守派靠攏的思想進步。保守派們怎麼不歡呼雀躍呢?於是紛紛響應,完善曾華提出的律法設想,並在中書行省搖旗吶喊,爲該律法地通過大造聲勢。

而新派們雖然不明白曾華打“環境保護”牌到底爲的是什麼,但是他們知道曾華絕對不會就此投靠了保守派,他們寧願相信這是曾華爲了拉攏保守派的一種權衡手段,只是讓給保守派一些空頭上的好處,因爲實權還在新派的手裡握着。

到了太和元年,中書行省迅速出臺了《山林水澤時禁法》,主體思想是春政不禁則百長不生,夏政不禁則五穀不成。細則是如春天二月,禁止燒草作肥料;各地的山林水澤封山,不準採伐剛萌芽的植物或獵取幼獸;不準毒魚和隨意狩獵鳥獸;直至秋天七月份才解除禁令。當然,這其中還有許多規定照顧到百姓們的日常生活,如突然死亡地人需用棺木可以不受上述時限地約定;百姓們需要柴木可以在指定的區域砍伐,而且樹木的大小和伐取地部位都有規定云云。

接着又對《授田法》進行了修改,主要是大部分山林水澤不再私授給各人了,完全由官府管理,不得肆意伐木狩獵;而分授給私人的山林必須按照時節和規定伐木,原則就是伐一木種一木;並鼓勵百姓們種樹,並規定凡私人種的樹木成材後可以分期伐取,售賣換取錢財。

在《授田法》修改中,北府鼓勵中原百姓們向草原遷徙,鼓勵從事畜牧;並開始以異地授田的方式來控制人口聚集密度,從而控制某一地的“開發程度”,達到“山林水澤不毀”的目的。

種種舉措,爲了就是降低人口密度,保護環境,不過都是掛在“順天時,量地利”的旗號下。曾華也知道,環境保護是一個很難的事情,尤其是在這個沒有太大環境壓力,只追求開墾耕種的時代。但是曾華卻希望建立一種思想,一種尊重自然,順應天時的思想,所以保守派就被好好地利用了一把,

由於是曾華牽頭組織的,所以這些律法和修改案也很快在門下行省通過了審閱,曾華在巡視途中籤了字,很快就正式頌行。

在曾聞、車苗兩人的依依不捨中,曾華一行很快就趕到了洛陽,這裡已經被六千府兵接防,三千原洛陽守軍只剩下了兩千,盡數成了北府軍的俘虜。

看到曾華,沈赤就伏地大哭。

地父親居然如此命不好。曾華好好地安撫了一番沈勁的墓前隆重祭拜了一番。

隨後,曾華不等桓溫的回信,先傳令將兩千原洛陽守軍全部押送回荊襄,包括一些鬧事的將領軍士,這些都是桓溫派出來的人,曾華不願意插手去處理。

接着曾華第三次上表朝廷,要求江左朝廷遷回故都洛陽。不過曾華知道。這次上表估計和前兩次一樣。石沉大海。曾華接着又上表,表述了沈勁的功勳,請表其爲冠軍將軍,司州刺史。

接下來的日子裡,曾華一邊等江左和桓溫的回信,一邊安撫拉攏洛陽地百姓和士族。並要求長安撥下大批款項來大修洛陽,還以身作則。捐出一筆鉅款,用於洛陽地修復。

八月份,路近地桓溫從赭城回信,通報了對事件的最後處理,那兩千押解回去的荊襄軍中鬧事的將領軍官,一律斬首,其餘發配到交州去邊去了。桓溫也坦白告訴曾華,洛陽城他不想守了。讓曾華自己看着辦吧。這些話都和曾華想的差不多。不過書信另外的部分就是極度機密了,桓溫和曾華就江左朝廷問題進行了非常深入地討論,而曾華的回信也讓桓溫更放心了一些。

快九月。江左朝廷地旨意終於也來了。先是同意曾華的上表,對沈勁進行了一番表彰,然後召忠良之後沈赤去建業,準備大用。

在詔書最後部分,朝廷含含糊糊地說道,如今天下安定不久,百姓凋零,朝廷爲了不勞民傷財,決定暫時僻居建業,故都洛陽就請大將軍曾華好生看管。

江左朝廷如此好說話,曾華也要好好表態一番。

曾華拍着胸脯對使者慷慨激昂地保證,晉室的祖宗陵墓就交給他了,不但有重兵護衛,還有專人打理,逢年過節一定會有人給司馬家的祖宗們燒紙錢上供果的。而且江左朝廷的祭祖使者北府一律包吃包住,絕無二話。

忙完這些,曾華離開洛陽,急忙向長安進發。

曾華急匆匆地趕回長安,是因爲那裡有一件大事一直久拖不決。

興寧三年,雍州大學國史科的教授們寫出了一篇文章-《羯胡考源》,並在曾華的授意下發表在《民報》、《學報》等報刊上,引起極大地轟動。

雍州大學地教授考據,胡是大宛以西的康居人1,但羯胡又和曾經被康居人所征服的藥殺水(錫爾河)以南地農耕居民—粟特人(格底亞那人)不一樣。羯胡是由居住在大澤(鹹海)以東,藥殺水以北以遊牧爲生的正宗康居人(羌渠)分離出來的。

教授們考據,前兩漢時期,康居羈屬匈奴,因而可能有一部分人隨匈奴東來,轉戰於漠北草原,其後又隨之南遷,逐漸內徙於上黨武鄉一帶,因爲他們既是康居人.又是匈奴的附庸,故稱有書籍記載:“匈奴別部,羌渠之冑。”

此文一出,便有人撰文隨議道,北府早就平定西域,疆域已經與康居相鄰,現在已經考據出胡的根源,爲什麼不大發虎賁,直搗其老巢,斬草除根,以報華夏先人的血海深仇。

這一論點得到了國學和各州學生員學子們的熱烈支持,這些熱血青年們紛紛上書或撰文,大敘“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要求北府雄師西征,重塑強國榮耀。

但是還有很大一部分卻不支持這一論點,他們強調了西征的艱難性,並說明了康居是個苦寒之地,出兵那裡失遠大於得。而且胡只是康居人分離出來的,遊離其部族已經數百年了,應該早就看着是兩個不同的部族。現在卻因爲一篇文章就將萬里之遙的康居牽涉進來,太小題大做了,花那麼多錢去西征康居,還不如把這些錢花在改善民生上。

於是兩派人馬爭得面紅耳赤,而且這兩派人馬卻不分保守、新派,在國學、報刊、中書行省、門下行省中吵得不亦樂乎。結果興寧三年提出的《西征康居武事案》在中書行省一直沒有得到通過,而相應的《西征預算案》也沒有在門下行省通過,一直拖到現在。曾華趕回長安,就是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影響。促使這兩議案通過。

曾聞知道曾華趕回去地目的,於是便趁在潼關休息時,找了機會偷偷地問道:“父親大人,我們爲什麼要西征康居?真的只是爲了出口氣,報仇雪恨嗎?”

曾華不由笑了,這話也只有自己這個兒子敢問出來。他不由地拍拍曾聞的頭,臉色變得肅穆地答道:“很多君王統治者爲了自己王位的穩固和能傳千秋萬代,總是喜歡通過各種手段讓百姓們變成綿羊。最後卻砸斷了我們華夏民族的脊樑。

曾華說到這裡。眼睛深深地望着營地外的一片黑色。默然了許久才繼續說道:“我們的民族和國家剛遭受了極大地破壞和打擊,你說現在最要緊地是什麼?”

曾聞不敢輕易回答這個問題,只是搖頭。

“是恢復我們地信心,恢復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的信心。房屋田地毀了,我們還可以重建,但是骨氣和信心沒有了,我們國家和民族就是恢復得再富足也沒有用。”曾華繼續說道。

“父親大人。我懂了,西征康居是爲了讓我們華夏恢復信心。”曾聞小心翼翼地答道。

“是的,當年爲什麼大漢之名能遠播天下域外,那是因爲他們能夠封狼居胥和錚錚言道-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聽到這裡,曾聞不由熱血沸騰,封狼居胥和陳湯上表,是任何一位武將終身的追求,也是一個民族和國家最堅實的信心保證。

“聞兒。你聽說過天子之怒和士子之

“父親。我知道,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而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縭素。”曾聞激動地答道。

“這士子之怒正是我們華夏百姓們應該有的,寧爲玉碎不爲瓦全,寧可站着死,不願跪着生。而這天子之怒卻應該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憤怒。”曾華語氣深沉地說道。

“我知道了,父親大人。”

曾華又摸了摸曾聞地頭,繼續說道:“但是聞兒,你要知道,爲政者卻不能以意氣用事。我們不能犯前漢武帝的錯誤,匈奴被打跑了,百姓們卻被打窮了。以遊牧爲生的康居窮,但是他南邊的粟特、大宛、貴霜等國不窮啊。”

“父親大人,你是說?”

“一旦我們西征,十幾萬大軍不遠萬里就爲了滅康居,那就真的是小題大做了。烏水和藥水水這兩河流域富庶的很,粟特人又善於經商,輾轉波斯、華夏、天竺,富足遠勝西域。”曾華眯着眼睛說道哦。

聽到這裡,曾聞明白了自己父親的心事。看來父親的戰爭思想還是沒有改變,無利不起早啊。

“其實我們西征還有一個原因,”曾華突然又說道。

“父親,什麼原因?”

“我們地軍費壓力越來越大了。”曾華嘆了一口氣說道,“不說府兵,我們地駐防廂軍有十幾萬之巨,加上輔助兵,足有三十多萬,耗費甚巨啊。前幾年吃吃滅高句麗、朝鮮三國的老底子還行,現在卻不能再這樣吃下去了了。”

曾聞聽明白了,他知道北府和江左不一樣,從軍是一件非常有前途,也非常有“錢途”的職業,所以北府青壯纔會如此踊躍從軍。但是換來地卻是北府要承擔極大的財政壓力,幸好北府商貿發達,賦稅充足,加上農牧業先進,也養得起這些軍隊。但是長期以往卻不是辦法,前兩年還可以用滅燕國、高句麗等得到的收益補貼一下,現在卻沒有任何補貼。廂軍,還有海軍,只見大把的錢投進入,卻沒有看到收益出來,這可不是北府行事的風格。

曾聞知道自己的父親做爲北府元首,必須要考慮更深遠一些。

“康居西邊的世界很廣闊,也很富饒,也許那些都是聖主賜給我們的。”曾華最後意味深長地說道。曾聞眨巴着眼睛,默默地記在心裡。

太和元年九月二十六日,曾華在憲彙集全體中書行省的朝議郎和門下行省的奉議郎,發表了演講:“前漢武帝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中原出兵伐大宛時,康居曾有意援助大宛,未逞。前漢宣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始,匈奴內亂,五單于紛爭。至五鳳二年(公元前年),呼屠吾斯自立爲支單于,與其弟呼韓邪單于對立。呼韓邪南遷歸漢,支則率部衆向西北遷徙,先設王庭于堅昆(柯爾克孜草原),後應康居王之請,西南移至康居領域內,在都賴水(邏斯河)上興建了支城(今哈薩克斯坦江布爾),擴張勢力。前漢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康居王迎匈奴支單于,居康居東部合力對抗烏孫。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西域都護甘延壽、副校尉陳湯率兵:+L擊支,殺支單于於支城,穩定了西域形勢,但康居對我大漢仍長期採取敵對態度。”

曾華首先回顧了康居與華夏王朝的歷史,然後尖銳地指出:“康居一直以來都是西域以西最危險的敵患,我們費盡艱辛,滅了烏孫,平了西域,難道卻容忍康居這隻惡狼待在我們的身邊?”

衆人議論紛紛,一時大堂裡響起了嗡嗡的聲音。但是曾華剛一開口繼續說話,聲音馬上停了下來,大廳又恢復了寂靜,只有曾華那洪亮的聲音還在大廳裡迴響。

“安定西域是我們西征的一個原因,但是我們西征康居的最大原因是報仇雪恨,”曾華講完了現實意義,又轉到西征康居最大的精神意義,“很多人問道,爲了一個已經過去的仇恨我們用得着遠征萬里,耗費無窮的人力物力嗎?我也曾經這樣疑惑過。但是我站在城的討胡碑前,我的疑惑一下子消失了,因爲我在石碑前泛起一個念頭,我要把討胡碑立在康居國,胡的根源之地。我要讓天下人都知道,凡是屠殺我華夏百姓的敵人,都將受到我們最激烈最殘酷的報復,伏屍百萬,流血萬里!這就是我們華夏民族的憤怒!有了這個憤怒,我們可以自信地行走在天下任何一個地方,我們可以自豪地對任何一個異族說道,我是華夏子民。”

說到這裡,大廳裡一片寂靜,曾華環視一眼全場,然後一字一頓地說道:“爲了這個理想,我已經準備好了戰馬和刀弓,我願意用我的生命去實現這個理想,爲的就是給我的民族,我的子孫後代留下這份自信!如果你們還以自己是華夏子民而自豪的話,請跟隨在我的身後吧!”

話剛落音,大廳所有的人都站立起來,他們使勁地鼓掌,有的人甚至熱淚盈眶,所有人對西征康居已經沒有任何異議了。

下午,中書行省通過《西征康居國武事案》,門下行省在通過《西征預算案》後也迅速審議通過了《武事案》,立即轉呈給曾華。

曾華根據議案,正式簽署命令,即日起北府對康居國及其盟友宣戰!

1注:羯胡起源有好幾種說法,老曾個人贊同童超先生的說法,所以也採用他的論點。(請參考《關於五胡內遷的幾個考證》,見《山西大學學報》19784期。這個論證與文獻記載更爲切近,較爲可信。)

第55章 關中(一)第22章 留守成都第199章 南北分治第115章 初戰拓跋(五)第123章 萬馬度陰山(二)第52章 初出關中(五)第115章 初戰拓跋(五)第41章 葉延和楊初的結局第245章 誰家之天下(二)第250章 塵埃落定(一)第274章 - 聖主之劍(二)第239章 談笑東瀛(二)第68章 金城之戰(三)第217章 侯洛祈的選擇(三)第260章 納伊蘇斯會戰第141章 慕容恪(三)第2章 南逃(2)第13章 夜襲江州(2)第115章 初戰拓跋(五)第233章 江左窮,桓溫窘(一)第109章 有話好好說第193章 直入鄴城第182章 日落桃山第253章 取經人第149章 涼州戰事(一)第166章 第一次西征(五)第70章 宜陽(一)第119章 北府的戰爭機器(二)第218章 侯洛祈的選擇(四)第89章 王師北伐(二)第38章 宕昌城(全)第143章 永和十年(二)第197章 閒談(一)第261章 報酬和交易第9章 西征大計第236章 青州(一)第67章 金城之戰(二)第177章 冀州風雲(五)第30章 仇池(2)第32章 仇池(4)第161章 我們要西征(三)第149章 涼州戰事(一)第131章 懊悔的人們(二)第122章 萬馬度陰山(一)第25章 梁州(3)第198章 閒談(二)第60章 關中(六)第195章 渤海道(一)第197章 閒談(一)第76章 建康(一)第9章 西征大計第105章 上元節第271章 - 內沙布爾城(一)第267章 南海攻略(五)第105章 上元節第158章 遙遠的西域(二)第59章 關中(五)第45章 益州第188章 劉家兄弟第220章 波悉山第81章 野利循(一)第152章 涼州戰事(四)第123章 萬馬度陰山(二)第26章 鳳求凰第40章 幕克川第157章 遙遠的西域(一)第73章 巡視第220章 波悉山第128章 北海之畔第96章 王師的新攻勢第150章 涼州戰事(二)第211章 碎葉川之戰(一)第263章 南海攻略(一)第29章 仇池(1)第26章 鳳求凰第217章 侯洛祈的選擇(三)第179章 狼孟亭第78章 建康(三)第180章 燕周之戰(一)第91章 高僧(一)第155章 永和十二年(二)第110章 下一個目標第28章 新的起點(2)第146章 永和十年(五)第102章 木根山之戰(中)第111章 初戰拓拔(一)第242章 江左風雲(三)第188章 劉家兄弟第20章 入成都第279章 - 伊斯法罕(四)第245章 誰家之天下(二)第4章 受封第75章 江夏第131章 懊悔的人們(二)第151章 涼州戰事(三)第198章 閒談(二)第74章 長安第104章 木根山之戰(完)第92章 高僧(二)第21章 接降
第55章 關中(一)第22章 留守成都第199章 南北分治第115章 初戰拓跋(五)第123章 萬馬度陰山(二)第52章 初出關中(五)第115章 初戰拓跋(五)第41章 葉延和楊初的結局第245章 誰家之天下(二)第250章 塵埃落定(一)第274章 - 聖主之劍(二)第239章 談笑東瀛(二)第68章 金城之戰(三)第217章 侯洛祈的選擇(三)第260章 納伊蘇斯會戰第141章 慕容恪(三)第2章 南逃(2)第13章 夜襲江州(2)第115章 初戰拓跋(五)第233章 江左窮,桓溫窘(一)第109章 有話好好說第193章 直入鄴城第182章 日落桃山第253章 取經人第149章 涼州戰事(一)第166章 第一次西征(五)第70章 宜陽(一)第119章 北府的戰爭機器(二)第218章 侯洛祈的選擇(四)第89章 王師北伐(二)第38章 宕昌城(全)第143章 永和十年(二)第197章 閒談(一)第261章 報酬和交易第9章 西征大計第236章 青州(一)第67章 金城之戰(二)第177章 冀州風雲(五)第30章 仇池(2)第32章 仇池(4)第161章 我們要西征(三)第149章 涼州戰事(一)第131章 懊悔的人們(二)第122章 萬馬度陰山(一)第25章 梁州(3)第198章 閒談(二)第60章 關中(六)第195章 渤海道(一)第197章 閒談(一)第76章 建康(一)第9章 西征大計第105章 上元節第271章 - 內沙布爾城(一)第267章 南海攻略(五)第105章 上元節第158章 遙遠的西域(二)第59章 關中(五)第45章 益州第188章 劉家兄弟第220章 波悉山第81章 野利循(一)第152章 涼州戰事(四)第123章 萬馬度陰山(二)第26章 鳳求凰第40章 幕克川第157章 遙遠的西域(一)第73章 巡視第220章 波悉山第128章 北海之畔第96章 王師的新攻勢第150章 涼州戰事(二)第211章 碎葉川之戰(一)第263章 南海攻略(一)第29章 仇池(1)第26章 鳳求凰第217章 侯洛祈的選擇(三)第179章 狼孟亭第78章 建康(三)第180章 燕周之戰(一)第91章 高僧(一)第155章 永和十二年(二)第110章 下一個目標第28章 新的起點(2)第146章 永和十年(五)第102章 木根山之戰(中)第111章 初戰拓拔(一)第242章 江左風雲(三)第188章 劉家兄弟第20章 入成都第279章 - 伊斯法罕(四)第245章 誰家之天下(二)第4章 受封第75章 江夏第131章 懊悔的人們(二)第151章 涼州戰事(三)第198章 閒談(二)第74章 長安第104章 木根山之戰(完)第92章 高僧(二)第21章 接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