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大捷 (2)

“當然不是,任何處在他們那個形勢下的指揮官,如果臨陣脫逃,不管他叫什麼我都會說這就是叛國,這就是謀殺。”監察官在請樑將軍上公堂前,就反覆提醒過他一定不能讓對方的訟師把他的證詞說成是因人定罪,所以樑將軍矢口否認。

“如果吉星輝手下沒有五千人,而他面對的敵軍也不止七千之衆,而且不是從兩面夾擊而是三面夾擊,那他是不是就可以判斷戰局無望而下令撤退了?”

“但當時他就是手下有五千人,而敵人只有七千人,不比他多多少。”樑將軍向陳訟師保證道:“任何一個稍有軍事經驗的人,都很清楚地知道這絕對不是不可挽回的局面,你無論找那個戰術專家來作證,他們都會做出和我一樣的結論。”

“就是說,當手下只有五千人的時候,面對超過自己四成的敵軍從兩翼迂迴的時候,軍事局面不是無望的?”

“不是。”

“這不是爲吉星輝量身定做的罪名?”

“不是。”

“好,您是軍事專家,我另外一個當事人王啓年,當他帶着三千人,被兩倍於他的敵軍圍攻時,軍事局面不是無望的。”

“不是。”

“這不是爲王啓年量身定做的罪名?”

“不是。”

陳訟師點點頭,又拿出同一份文件的幾份副本,遞給提刑官之後又給了樑將軍一份:“這是安慶之戰的軍方戰後總結。這份總結報告上說,在許平的中軍突破我軍的中央時,王太子殿下指揮的明軍還有超過五萬五千仍在戰鬥,而且此時正在猛攻順軍的側翼,在南面甚至分割包圍了順軍一個營。而這個時候王太子撤退了,當然,這報告裡用的是撤退而不是用臨陣脫逃這個詞,”陳訟師質問道:“樑將軍認爲王太子殿下也犯有叛國罪和謀殺罪麼?”

“不是,”樑將軍馬上說道:“這是完全不同的軍事局面,王太子殿下的撤退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當時軍事局面已經絕望了,這個我可以以戰術專家(!)的身份向這個大堂保證。”

“沒錯,您是戰術專家啊。”陳訟師在陪審團前轉過一圈後,又回過頭問道:“還是這份總結報告,在王太子殿下撤退後,正在猛攻順軍側翼的第二軍軍長,第三師和第四師的師長,第七團到第十二團的團長,此時他們還控制着超過三萬人的兵力,側翼並沒有遭到順軍的迂迴,他們手中的兵力比順軍還要多,他們無一例外地選擇了撤退,樑將軍認爲這些將官統統犯有叛國罪和謀殺罪麼?”

“不沒有。”樑將軍的氣勢大不如剛纔,他支支吾吾地說道:“當時他們面對的戰局形勢已經絕望了,部隊正在崩潰。”

“因爲王太子殿下的臨陣脫逃?所以導致了軍隊崩潰。”陳訟師步步緊逼。

“王太子殿下是撤退了,但他的撤退沒有導致軍隊崩潰。”

“在側翼沒有被迂迴,手中軍隊比敵軍全軍還多,而且還處於進攻的時候,沒有崩潰的軍隊就會——”陳訟師做出一副迷惑不解的表情,手臂在空中突然揮動了一下:“突然崩潰了。”

“是的,戰場上有很多變數,有些事情發生的很突然,非常出乎我們的意料,”樑將軍解釋道:“所以才需要軍校對軍人進行長期的訓練,所以才需要我們這些戰術專家。”

“這是一種非常絕望的軍事形勢吧?”

“非常,非常地絕望。”樑將軍加重語氣說道,同時重重地點頭來配合自己的氣勢。

“所以我的當事人,他們的部隊比敵人還少,而且不是在進攻而是在被進攻,兩翼還被迂迴了,他們難道不能認爲軍隊可能會一下子突然地崩潰嗎?”陳訟師立刻反問道。

“以當時的局面看,部隊不可能崩潰。”

“就算如此,但這完全可能是一個判斷失誤,而不是故意的叛國或者謀殺,不是嗎?”陳鬆師說道:“剛纔樑將軍不是說過‘戰場上有很多變數,有些事情發生的很突然,非常出乎我們的意料。’的嗎?”

“這”樑將軍遲疑了一下,還是咬緊牙關說道:“這不是判斷失誤。”

“樑將軍說王太子在兵力佔優的時候撤退不是叛國和謀殺?”

“不是。”

“當時軍事形勢已經絕望了?”

“是的。”

“樑將軍說安慶之戰所有的將領選擇撤退都不是叛國和謀殺?”

“不不是。”

“當時軍事形勢已經絕望了。”

“是的。”

“樑將軍說王啓年和吉星輝撤退時軍事形勢遠遠沒有絕望,是叛國和謀殺?”

樑將軍說話的聲音已經小了很多,他低聲說道:“是的。”

陳訟師盯着樑將軍看了一會兒,然後冷冷地問道:“樑將軍還堅持認爲,你指控王啓年和吉星輝的證詞不是爲他們量身定做的嗎?”

大堂上所有的人都變得很緊張,陪審員們也都屏住呼吸看着樑將軍等待着他的回答。

良久,樑將軍低聲答道:“不是。”

“不是什麼?不是爲他們量身定做的證詞嗎?”陳鬆師大聲問道。

“不是爲他們量身定做的。”樑將軍最終還是沒有改口。

陳訟師望了一眼陪審團,從這些人臉上看到了自己盼望的表情,他回頭朝着樑將軍冷笑了一聲,然後面向提刑官大聲說道:“沒有問題了。”

接下來就是結案陳述。

“有句話叫:官斷十條路。這是前明乃至歷朝歷代的準則,百姓把性命交給青天大老爺,任由他們隨心所欲地決定自己的生死,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期盼對方會真的會公正嚴明,會仁愛、會有惻隱之心。”陳訟師對陪審團們說道:“我們忍受了幾千年,終於不再容忍了,所以我們擁戴執政王,推翻了前明,擊敗了李順。我們把辛苦的掙來的血汗錢買成國債,我們的子弟參軍流血犧牲,爲的就是再不過那樣暗無天日的生活。這些流血犧牲,讓諸君今天能夠坐在這個位置,讓提刑官不再能一人說了算,而做出這些犧牲的人,也在盼望着諸君能夠尊重國法,盡力去讓每一個案子都得到公正的判決。”

陳訟師說着一指被告席上的王啓年和吉星輝:“他們是兩個徹頭徹尾的人渣,敗類,懦夫,地府裡的油鍋就是爲他們倆準備的,我發自內心地鄙視他們,盼望他們早日去閻羅的刑堂前報到,最好一天都不要多等。”

“但這不是給他們定叛國和謀殺罪的理由,因爲如果我們允許官府因爲憎恨一個人就給他羅織罪名、就爲他量身定做證詞的話,那我們實際就把生死大權拱手相讓,就等於認可‘官斷十條路’的合理。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我們爲什麼要支持執政王,爲什麼要推翻前明,爲什麼要同李順作戰?戰死的將士們爲什麼獻身沙場,他們完全可以不死的,讓李順來統治不也是一樣麼?”陳訟師也有些激動起來,他對陪審團們說道:“我們的國法,要讓一個人罪有應得,但絕不是死非其罪!我懇請諸君,千萬不要圖一時之快,就把那麼多將士拋頭顱、灑熱血才贏得的權利再還給官府。那些陣亡在黃池的義勇將士們,他們的犧牲是寶貴和無價的,我想就是他們也不會同意——他們留下珍貴的遺產僅僅值這倆人渣兩條命的價。”

看起來陪審團今天未必能做出決定,陳訟師離開提刑大堂後接受了記者的採訪,這是他自從接案以來首次發言。隨着這個案件的持續,媒體漸漸地已經不再對他那麼充滿敵意,民衆對他的辯護也開始理解。

“如果這是關於王、吉二犯在山西犯下的反人類罪,我想不出爲他們辯護的理由,如果這次他們無罪釋放而那個案件重新立案的話,我也不會再爲他們辯護,但我依舊會支持那個爲他們辯護的訟師。”陳訟師對媒體的記者們說道:“不管一個訟師接案是爲名爲利,但我們歸根到底是爲了維護國法的公正,如果沒有辯護者,國法就難言公正。我敬畏國法有如天憲,我雖然是一個訟師,但也是一個百姓,我全心全意地希望國法能夠公正嚴明。”

“即使明知他們是罪犯嗎?爲罪犯辯護也是公正?”一個記者問道。

“是的,即使是爲一個明知是殺人兇手的罪犯辯護也是在維持國法的公正。”陳訟師毫不猶豫地說道:“和前明還有歷朝都不同,我們矢志要盡力地讓每一個案件都得到公正的審判,而這個是要靠監察官和我們訟師共同完成的,監察官會盡力把每一個人都說成罪犯,即使是無辜者,不要說沒有,這世上總會有冤案,監察官把這些無辜者送進了大牢;而我們訟師則爲罪犯辯護,也一定會讓很多罪犯逃脫法網。監察官爲了仕途努力給人定罪,我們訟師爲了報酬努力替人脫罪,我們各自爲了自己的利益而努力,盡力不漏過每一個證據,不放過每一個疑點,正是我們的較量——或者說共同努力,讓國法變得更公正。”

說起之前對自己的攻擊和污衊,陳訟師倒是顯得很坦然:“這也是爲什麼我們要採用三權分立的原因,即使是國卿院也不可以爲某個人訂下量身定做的法律,因爲百姓是可以因爲情緒激動而做出衝動決定的,可以一時被影響,而且這個影響可能長達數年,就像當年我們還曾爲黃池大捷而歡呼過,現在還會有人這麼認爲嗎?就像當年很多人還認爲許將軍的長生軍都是野獸一樣的人,爲此拒絕赦免他們,現在回想起來,真有這個必要嗎?當初大家都憎恨他們,現在回想起來,才發現他們是和我們一樣不堪前明奴役而奮起反抗,要推翻****的同伴。如果當年我們的提刑司法體系就像今日這般發達,那我們根本不會做出那些讓我們感到噁心後悔的事來。”

去年通過的一條訟師法曾經激起了很多爭議,是關於訟師即使知道罪犯罪名成立也不許透露,而且如果訟師因此在法庭上作出不利被告的辯護時,提刑官必須宣佈審判無效。趁着今天這個機會,陳訟師就替這條法律辯解:

“無論我們如何的努力,也可能讓國法變得更公正而不是絕對公正,而無論在什麼時候,窮苦人都會首當其衝,最不公正的待遇一定會首先落在最沒錢沒勢的被告身上。因此我要大聲爲剛剛通過的訟師不得舉證被告這條法規叫好,這世上沒有什麼人比官府更有權勢,比官府更有錢財,如果允許訟師臨陣倒戈,那麼監察官就可能收買訟師來提高他的政績,而且越是貧窮的被告越無法保證他訟師的忠誠”

好不容易從記者中脫身後,陳訟師被一個人攔住,他認出了這個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連忙一鞠躬:“夏大人,在下拜見。”

“不敢當,我是慕名來聽陳老闆的辯護的。”夏完淳笑道,經過這一案,陳記訟師行也算是聲名鵲起。

這時陳訟師注意到夏完淳身邊還帶着一個小孩,正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己:“這位是夏大人的公子吧?”

“是我的養子,他可是崇拜陳老闆得很啊。”

“我姓李。”那個孩子大聲說道。

“原來如此”陳訟師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要是國法不公正哪?”那個小孩剛纔被養父舉在肩頭聽陳訟師的演講,剛剛被放下來,他大聲問道:“要是不公正的國法,陳老闆也敬畏如天憲嗎?”

“那就是國卿院的事情了。”陳訟師笑着彎腰對小孩說道。

“我有一天也要做訟師。”那個孩子大聲宣佈道。

“呵呵,好,到時候你可以做我的夥計,我的訟師行正缺一個得力助手。”陳訟師笑起來,對孩子開玩笑道:“不過你得首先學會尊敬國法如天憲。”

“不,我會挑戰國法!”

這聲明讓夏完淳和陳訟師同時放聲大笑,後者一邊笑一邊搖頭:“好,我盼着看到那一天。”

第502章 義釋 (1)第184章 心路 (1)第103章 紛爭 (1)第523章 見聞 (2)第201章 新年 (2)第230章 補充 (1)第407章 蘭臺第58章 誘惑 (2)第373章 西安第290章 旁觀 (2)第385章 焚城第61章 撫民 (1)第461章 矛盾第80章 隱姓 (1)第61章 撫民 (1)第445章 倒戈第311章 責任 (1)第320章 決鬥 (2)第501章 絕境第32章 前程 (1)第577章 淮安 (1)第322章 功高 (1)第145章 應對 (2)第60章 腐蝕 (2)第385章 焚城第100章 募兵 (2)第347章 決口第335章 對話第275章 招搖 (2)第499章 棄守 (1)第532章 落馬 (1)第52章 將門 (2)第518章 假像 (1)第278章 對決 (1)第149章 行軍 (2)第186章 諒解 (1)第438章 包庇第189章 清野 (2)第469章 拆臺第582章 開始 (1)第508章 動搖 (1)第390章 對壘第94章 救民 (2)第160章 善後 (1)第497章 甲艦第230章 補充 (1)第417章 認親第399章 懸念第473章 輪迴 (1)第286章 交鋒 (2)第208章 大勢 (1)第304章 保守 (2)第440章 問答 (1)第126章 算盤 (2)第262章 密鼓 (2)第432章 官司 (2)第14章 死地 (1)第198章 僵持 (1)第111章 能吏第287章 喘息 (1)第274章 招搖 (1)第64章 貪生 (2)第275章 招搖 (2)第570章 辭職 (1)第366章 詐敗第553章 勾心 (2)第37章 敲打 (2)第82章 脫身 (1)第259章 志向 (1)第355章 海盜第188章 清野 (1)第267章 賭博 (1)第24章 世子 (1)第237章 潛流 (2)第239章 矛盾 (2)第574章 偉人 (1)第564章 突擊 (1)第570章 辭職 (1)第413章 烈皇 (2)第292章 退卻 (2)第559章 上院 (2)第255章 弱點 (1)第210章 後事 (1)第162章 總結 (1)第6章 變故 (1)第130章 修正 (2)第504章 道義 (1)第395章 黑騎第245章 內憂 (2)第468章 諮詢第543章 大捷 (2)第562章 黨務 (1)第133章 爭奪 (2)第509章 動搖 (2)第182章 擾亂 (1)第500章 棄守 (2)第334章 斷後第133章 爭奪 (2)第431章 官司 (1)第247章 爭鬥 (2)
第502章 義釋 (1)第184章 心路 (1)第103章 紛爭 (1)第523章 見聞 (2)第201章 新年 (2)第230章 補充 (1)第407章 蘭臺第58章 誘惑 (2)第373章 西安第290章 旁觀 (2)第385章 焚城第61章 撫民 (1)第461章 矛盾第80章 隱姓 (1)第61章 撫民 (1)第445章 倒戈第311章 責任 (1)第320章 決鬥 (2)第501章 絕境第32章 前程 (1)第577章 淮安 (1)第322章 功高 (1)第145章 應對 (2)第60章 腐蝕 (2)第385章 焚城第100章 募兵 (2)第347章 決口第335章 對話第275章 招搖 (2)第499章 棄守 (1)第532章 落馬 (1)第52章 將門 (2)第518章 假像 (1)第278章 對決 (1)第149章 行軍 (2)第186章 諒解 (1)第438章 包庇第189章 清野 (2)第469章 拆臺第582章 開始 (1)第508章 動搖 (1)第390章 對壘第94章 救民 (2)第160章 善後 (1)第497章 甲艦第230章 補充 (1)第417章 認親第399章 懸念第473章 輪迴 (1)第286章 交鋒 (2)第208章 大勢 (1)第304章 保守 (2)第440章 問答 (1)第126章 算盤 (2)第262章 密鼓 (2)第432章 官司 (2)第14章 死地 (1)第198章 僵持 (1)第111章 能吏第287章 喘息 (1)第274章 招搖 (1)第64章 貪生 (2)第275章 招搖 (2)第570章 辭職 (1)第366章 詐敗第553章 勾心 (2)第37章 敲打 (2)第82章 脫身 (1)第259章 志向 (1)第355章 海盜第188章 清野 (1)第267章 賭博 (1)第24章 世子 (1)第237章 潛流 (2)第239章 矛盾 (2)第574章 偉人 (1)第564章 突擊 (1)第570章 辭職 (1)第413章 烈皇 (2)第292章 退卻 (2)第559章 上院 (2)第255章 弱點 (1)第210章 後事 (1)第162章 總結 (1)第6章 變故 (1)第130章 修正 (2)第504章 道義 (1)第395章 黑騎第245章 內憂 (2)第468章 諮詢第543章 大捷 (2)第562章 黨務 (1)第133章 爭奪 (2)第509章 動搖 (2)第182章 擾亂 (1)第500章 棄守 (2)第334章 斷後第133章 爭奪 (2)第431章 官司 (1)第247章 爭鬥 (2)